?

疫情時期警惕替代性創傷

2020-11-29 06:48
政工學刊 2020年3期
關鍵詞:替代性情緒心理健康

隨著從武漢地區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人民的心都被這肆虐的傳染病牽動了。宅在家里刷屏、關注攀升的病例數、恐慌城市村莊被封、焦慮公共交通停運、煩躁群體活動被禁……人們生理、心理和行為發生了各種各樣的變化。在疫情時期,心理學上的“替代性創傷”需要高度警惕,加強防護。

一、替代性創傷的成因

替代性創傷簡稱VT,最初是指專業心理工作者,因為長期接觸患者,受到了咨訪關系的互動影響,而出現的類似病癥的現象,即治療者本人的心理也受到了創傷。后來發現除了醫護人員、救援人員、志愿者等近距離接近災難的人,遠程看到大量圖片和視頻的人員也有發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與個體自身素質有關。自身素質既包括身體強健也包括內心強大。從心理層面來看,容易發病的人,一種是精神壓力大的人,他們身體易疲憊,吃不好睡不香,不能及時補充營養,未能緩解疲勞,易受攻擊,造成免疫力不斷下降;另一種是心理上的易感人群,他們特別容易受到暗示、被別人影響,喜歡人云亦云;再一種是生活中就有煩心事,他們原本自身有童年創傷,再加上不良情緒,心理就很容易被攻擊變脆弱。

與特定的環境因素有關。當下我們生活在網絡高度發達,被各種信息密集包圍的時代,有些媒體以操縱負面新聞關注來抓公眾眼球求生存,對于重大刺激性事件的報道喜歡煽情或言過其實,引發“媒體污染”和“媒體暴力”,容易給公眾帶來潛移默化的替代性創傷。另外,網絡平臺會根據關注的信息“很貼心”地推送相關信息,不自覺地就被拽到情境中,難以抽身自拔,以至于醫護人員和災難人群在忙于治療和怎么解決現實問題時,吃瓜群眾卻因為實時追蹤和過度關注,足不出戶就被“替代性創傷”了。

二、替代性創傷的癥狀

替代性創傷的癥狀主要表現為睡眠障礙、飲食障礙、情緒不穩和部分生理癥狀。

認知方面。受影響程度較重的人,可能出現各種感覺過敏、注意力不集中、思維判斷能力下降、記憶力降低而做事效率低下,甚至頻頻出錯。還有的基本信念發生改變,如從“我生活在安全的世界”到“危險無處不在”,從“悲慘的事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到“感染病毒的事隨時可能會發生”,從“我的生活是規律而有序的”到“生活中的意外根本無法預料”,等等。這些信念的改變,會導致人心理上產生失控感、不確定感,感覺自己很渺小和無能,對生活失去信心。

情緒情感方面。常見的是煩躁易怒、恐慌緊張的情緒,有人憎恨遷怒于沒有做好隔離的人,有人看到別人很放松活得開心感到特別生氣;還有的存在過分警覺、悲觀絕望、焦慮痛苦的情緒,不斷地刷屏主動搜集疫情信息,干其它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無所事事,百無聊賴;再有部分強迫癥狀,在過度防護中每天不斷測體溫,反復洗手、反復洗澡、反復消毒。

意志行為方面。做事推諉否認、退縮回避、沉默少語、逃避現實、不與人溝通、興趣減少或缺失、食欲下降或暴飲暴食最為常見;還有一些敏感多疑,老覺得自己跟患病癥狀能對應上,反復找醫生求證、不易信任他人;再有的有沖動行為、過分依賴、過度疲勞、過度飲酒、過度抽煙或服用各種鎮靜藥和保健品,嚴重的還有自傷、自殺等消極的應對方式行為。

生理方面。睡眠障礙,晚上睡不著,早上起得早,睡著后做噩夢;腸胃不適,出現腹脹、腹瀉、便秘、口臭;軀體疼痛,常見頭痛、牙痛、肩頸痛和腰背痛;呼吸困難,過度換氣、上不來氣或窒息感,以及肌肉緊張、體重減輕和掉頭發等生理功能異?,F象。

所以說疫情時期,“替代性創傷”的病人家屬、醫護人員、救援人員、易感人群,他們出現身心病癥、削弱意志、影響情緒、瓦解信心、破壞團結等情況,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需要科學防治。

三、替代性創傷的科學應對

根據當前疫情危機給人心理帶來的沖擊及影響的特點,進行抗擊新冠肺炎的心理干預與防護工作,應在快速反應中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學。

(一)從組織層面來說,著眼心理防護力量主體構成,協調宣傳、衛生、安管部門和社會資源等力量,發揮聯合作用,注重科學管理。具體做法是:

1.大力開展科普宣傳工作。一方面使社會公眾認識到面對疫情,多數人會有恐懼和害怕情緒,這是正常的心理反應,幫助公眾了解科學心理學知識,掌握基本的自我心理調適方法。另一方面進行新冠肺炎防控的衛生健康常識宣教,要求通風、消毒、洗手,幫助公眾做到心中有數,切斷導致焦慮的源頭,減輕對環境的失控感及不確定感。再就是提供官方媒體的實時疫情通告和各種有效防治方法,不信謠,不傳謠,避免徒增焦慮。

2.發揮心理防護專業人才隊伍作用。設立心理健康咨詢服務熱線,為社會大眾提供尋求專業人士幫助支持的通道。重點關注關心已經出現心理問題的人員,通過心理測查了解其心理健康狀態,加強心理健康的監控和篩查。針對普通群體,設立一系列以問題為導向對接不同心理服務的方案,因人、因時、因地而宜地開展個人心理咨詢和團體心理疏導,及時促進和維護心理健康。

3.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廣泛開展各種具有心理療愈、心理成長性質的體驗式文體活動,如心理拓展活動、音樂治療活動、舞動訓練活動等,于無形中幫助大家釋放壓力。多組織觀看積極性的宣傳視頻,增加戰勝疫情的自信心;號召公眾相信國家和黨,依靠政府和軍隊的社會支持系統。

(二)從個體層面來說,著眼自我防護,積極主動作為,將關口前移,使預防大于治療。具體用好以下一些方法:

1.覺察情緒,理解并接納情緒。適當的焦慮和恐懼等負面情緒,確實有助于我們提高對疫情的警惕,我們不用壓抑或者否認負面情緒。其實情緒問題就像大自然有白天和黑夜一樣正常,要正確看待情緒問題,合理應對精神壓力,規范治療心理疾病。有心理問題并不是性格上的軟弱和能力上的欠缺,羞于啟齒、諱疾忌醫的錯誤觀念,會使得一般心理問題得不到解決,日積月累慢慢轉變成嚴重心理疾患。

2.使用適應性的行為,減輕疫情應激帶來的緊張情緒。比如保持生活規律,跟平時一樣的節奏,正常睡眠、吃飯、運動、娛樂、家務都不能缺少,還可以嘗試一些自己喜歡的新娛樂。尤其要加強運動,有助于釋放一種叫內啡肽的“快樂因子”,它是人體產生的天然的抗抑郁藥物,既能塑造健康體魄,還能讓人發自內心感到愉悅,使歡笑長相伴。另外,心理學家一致認為最簡便易行的放松好方法是聊天和談心,能宣泄內心壓力。感覺心理壓力過大時,不能見面就通過電話、微信、QQ等與親朋好友傾心地聊聊天,不要自己一個人承受,真正愛你的人希望聽你傾訴、幫你解困。

3.學習更專業的身心放松方法。最簡單的方法是呼吸調節,最常用的是正念放松冥想,主要是做深呼吸的調整和訓練。練習時可以將手放在腹腔,深深地長長地吸一口氣,從鼻腔到胸腔,再到達腹腔,這樣氧氣和二氧化碳能進行充分地交換,然后再緩緩地慢慢地從腹腔到胸腔再從鼻腔上來,再呼出去??茖W發現,這種正念冥想確實能夠增加大腦左額葉的興奮性水平,提高人的幸福感和耐受挫折的能力。最便捷的方法是感官調節,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各種感官(視、聽、觸、嗅、味)來幫助恢復平靜。如有意識地去感受身體跟地面和椅子接觸的感覺,感受手里拿著的物品的感覺,慢慢地喝一口水或吃一點食物并體會感官的感受等等,來獲得內心的平靜。

最后,我們要樂觀清醒地看到,此次疫情危機“?!痹谝l了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給社會造成巨大損失的同時也給人們心理造成巨大沖擊;“機”在給全球上了一堂生命教育課,也促進了我國衛生防疫工作和心理健康建設。

猜你喜歡
替代性情緒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第四次工業革命對低素質勞動力市場影響研究
關于“名角的不可替代性”及其局限——以第五屆中國-東盟(南寧)戲劇周為例
從資本論角度對文化創意品的價值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