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動機行為轉化的預見性護理對胃癌根治術后恢復的影響

2020-11-30 08:52司蓓
健康大視野 2020年22期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胃癌

司蓓

【摘 要】 目的:探究基于動機行為轉化的預見性護理對胃癌根治術后恢復的影響。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9月至2020年1月間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進行研究。采用隨機分組法,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基于動機行為轉化的預見性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時間。結果:觀察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明顯較對照組患者快,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基于動機行為轉化的預見性護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腸功能,減少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動機行為;預見性護理;胃癌

【中圖分類號】R1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2-152-02

胃癌屬于胃上皮一種惡性腫瘤,胃癌目前在我國所有惡性腫瘤發病率中居首位[1]。胃癌發病規律存在相對的地域性差別,在東部沿海及西北地區的發病率較高,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老年群體高于青壯年群體。臨床上主要采取胃癌根治術進行治療,能抑制腫瘤細胞增殖,效果十分顯著。然而,胃癌根治術容易影響患者胃腸功能,由于術后禁食水、胃腸減壓等因素影響,大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營養不良,嚴重阻礙其術后康復,使患者生活質量下降[2]。動機行為轉化是根據個體主觀因素和社會心理因素共同制定的,患者健康行為基礎是知識與信息,將其轉化成動機,最后由行為技巧轉化成健康行為,具備科學性與有效性[3]。本次研究主要對基于動機行為轉化的預見性護理對胃癌根治術后恢復的影響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7年9月至2020年1月間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觀察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42~78歲,平均年齡(38.13±9.72)歲,病程3個月至7年,平均病程(5.8±1.5)年,按腫瘤位置分為:胃體9例,胃底17例,胃竇18例,多部位6例。對照組男24例,女26例,年齡41~80歲,平均年齡(46.27±5.32)歲,病程2個月至8年,平均病程(4.9±2.8)年,按腫瘤位置分為:胃體8例,胃底16例,胃竇17例,多部位9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實施護理,在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需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如出現異常立即告知主治醫生并配合治療。

觀察組采取基于動機行為轉化的預見性護理,具體方法如下:1)認知預見性心理護理:胃癌患者通常病程較長,由于患者對手術方式及疾病知識掌握不多,容易產生焦慮、緊張、悲觀的負面情緒,嚴重阻礙患者病情恢復。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詳細告知患者胃癌的相關知識,并在治療前讓患者認識到治療目的及有效性和安全性,緩解患者心理壓力和負面情緒。2)動機預見性護理:醫護人員積極主動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交流,囑咐家屬對患者多進行陪伴,幫助患者一同戰勝疾病。3)行為預見性護理:由于患者經過手術后行動不便,需在床上進行排便、排尿等,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實施適應性訓練,幫助患者充分適應在床上進行排便、排尿,在護理人員及家屬幫助下翻身,并調整自主體位。由于患者在治療時,常伴隨各種各樣疼痛,將會對患者睡眠和康復造成一定影響,護理人員可通過引導患者閉目、放松、深呼吸等,幫助患者平和心態,呼吸新鮮空氣和松弛肌肉達到止痛效果。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患者胃腸功能恢復主要包括排便、肛門排氣功能、飲食、腸鳴音。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同時醫護人員也需要學習一定的法律知識,必要時可以進行自行維權[4]。

1.4 統計學處理

對于得出的數據,需要采用SPSS20.0軟件對數據進行科學化處理,可以使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對兩組患者護理后差錯率及護理滿意度對比進行表示,以t檢驗,當P<0.05時,符合統計學意義[6]。

2 結果

根據數據統計結果 研究組患者在護理差錯率及護理滿意率均優于對照組患者,具體數據見表1。

3 討論

神經內科患者的病情往往隨著時間的延長導致病情逐漸加深,而且伴隨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礙,給護理工作帶來了風險與困難。唯有深入分析護理工作的風險因素,繼而制定科學合理的防范手段,方可降低護理風險,提高醫護人員的護理效率。

通過本文研究案例數據顯示:研究組患者的滿意度和護理差錯率均優于對照組患者。說明常規護理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神經內科護理工作,勢必要依據護理風險,制定針對性的護理風險管理預防手段??傊?,神經內科的醫護人員需要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綜和素養,并培養對學術專業知識以及法律法規的相關學習,在處理突發事件時能夠有條不紊,正確處理風險性事故。希望通過本文對神經內科風險因素分析及防范策略研究,可以為同領域的醫護人員提供借鑒價值。

參考文獻

[1] 祁麗娜,張蕾.風險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10):107-108.

[2] 鄭清月.神經內科重癥患者PICC置管后存在的問題與護理對策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68):141-142.

[3] 陳秀麗.神經內科護理工作中潛在護理風險與防范措施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1(1):7-7.

[4] 秦長江,顧志娥.神經內科護理工作中潛在的護理風險與防范研究[J].養生保健指南,2017,(6):128.

猜你喜歡
預見性護理胃癌
預見性護理在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圍術期的應用分析
預見性護理在腫瘤化療深靜脈導管堵塞中的效果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腫患者壓瘡的預見性護理分析
預見性護理干預在宮腔鏡術后并發癥預防中的應用
胃癌組織中PGRN和Ki-67免疫反應性增強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胃癌組織中Her-2、VEGF-C的表達及意義
胃癌組織中LKB1和VEGF-C的表達及其意義
胃癌組織中VEGF和ILK的表達及意義
中醫辨證結合化療治療中晚期胃癌5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