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干預在降低腸造口患者病恥感中的應用效果46例

2020-11-30 08:52劉倩倩席夢蝶楊靜麗
健康大視野 2020年22期
關鍵詞:病恥感腸造口心理干預

劉倩倩 席夢蝶 楊靜麗

【摘 要】 目的:觀察心理干預在降低腸造口患者病恥感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6例腸造口手術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是否行心理干預將患者分為對照組(23例:未行心理干預)與實驗組(23例:行心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干預后link病恥感量表得分均低于同期對照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結論:對于腸造口患者心理護理干預效果明顯優于常規護理。

【關鍵詞】 心理干預;腸造口;病恥感;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16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2-237-01

腸造口患者均既往有腸造口手術史,腸造口的形成是由于人為通過手術的方式將腸腔與腹腔相通,根據該造口時間的長短可分為暫時腸造口以及永久腸造口,腸造口可改變患者排便習慣,部分患者在腸造口術后可出現抑郁、羞恥等不良情緒[1]。本次研究為論證心理干預對腸造口患者病恥感中的應用價值,比較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23例未行心理干預、23例行心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病恥感變化情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6例腸造口手術患者按照是否行心理干預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實驗組行心理干預(n=23):男、女分別12例、11例,年齡/平均年齡為:43歲~75歲、(53.62±1.42)歲。對照組未行心理干預(n=23):男、女分別13例、10例,年齡/平均年齡為:41歲~78歲、(53.87±1.41)歲。本次研究對象在性別、平均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經統計學驗證無明顯差異,P>0.05。

1.2 病例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1)患者均在腸造口前均經病理組織學驗證確診為直腸癌。(2)在征得患者、患者家屬的情況下行腸造口術。排除標準:(1)排除處于昏迷狀態患者。(2)排除術前合并嚴重精神疾病或言語溝通障礙患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護理人員在腸造口術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手術流程、腸造口術優勢以及腸造口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并結合既往腸造口手術成功案例,提升患者對腸造口術相關基礎知識的理解。在腸造口圍手術期護理人員密切關注患者各項生命指征并為患者制定飲食方案,囑患者在治療期間應戒煙戒酒,同時在術后早期應進食流食或半流食,防止便秘,此外可適量進食富含纖維的新鮮果蔬。

1.3.2 實驗組 患者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聯合心理護理:(1)一般情況下患者對醫院環境以及診療醫護人員均感到陌生,可出現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對此,護理人員應在患者入院后主動與患者溝通,耐心回答患者提問,為患者介紹科室以及醫院各科室空間布局、醫院住院診療制度,從而協助患者及其家屬盡快熟悉病房環境。此外,盡量在病房內擺放綠色植物、增設床簾,在落實相關護理干預前應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屬,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況下,拉上床簾后實施相關操作,避免有無關人員在場,繼而達到保護患者隱私的目的。(2)患者由于對腸造口相關知識不了解,在入院后可對臨床診療產生懷疑,甚至有部分患者因腸造口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對臨床醫護人員產生抱怨心理,繼而降低臨床診療護理依從性,甚至對制定的臨床治療方案存在不滿。對此,護理人員應在治療過程中保持耐心,結合患者體質,及時告知患者個體差異性以及臨床治療效果因人而異,從而最大程度糾正患者疾病認知,使患者及患者家屬感受到來自醫護人員的關心,以消除患者對臨床治療的恐懼。(3)患者在住院期間心理較為脆弱,對此護理人員應及時與患者溝通,指導患者家屬相關護理措施,并強調患者的理解與支持對患者心理的影響,囑患者家屬在陪護過程中保持耐心,并及時寬慰患者,以消除患者恐懼感以及心理壓力。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腸造口患者圍手術期病恥感,參考link病恥感量表判斷患者圍手術期病恥感, link病恥感量表共12項,每項為4分,得分越高則羞恥感越高。

1.5 統計學處理

SPSS21.0系統處理結果數據,(x±s)表示的計量數據應用t 檢驗,P值超過0.05則表示組間數據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病恥感,具體情況(見表1),實驗組患者干預后link病恥感量表得分比對照組低。

3 討論

直腸癌為我國發病率較高的癌癥類型,對于低位直腸癌患者需行腸造口術,腸造口術可改變患者術后排便途徑,患者對手術環境陌生、難以適應術后排便方式的改變以及臨床護理質量均可影響患者術后心理情緒[2]。近些年腸造口手術常規護理已難以滿足患者需求,在“以患者未中心”的現代護理理念中,臨床護理在關注個體生理變化的同時開始關注生理變化對個體心理造成的影響,護理人員結合腸造口患者心理特征,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從而緩解患者在臨床診療中的病恥感[3]。本次研究顯示實驗組患者護理干預后link病恥感量表得分低于對照組,綜上所述,腸造口患者心理護理可顯著降低患者病恥感。

參考文獻

[1] 陳姝.心理干預在降低腸造口患者病恥感中的應用[J].飲食保健,2019,6(1):231.

[2] 杜茜茜,鄒其云,霍明科, 等.結直腸癌回腸造口患者營養狀況與社會心理適應的關系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9,19(12):845-848.

[3] 王霞,孫超.影響腸造口患者生活質量的心理因素研究進展[J].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志,2019,8(6):641-645.

猜你喜歡
病恥感腸造口心理干預
普外科護士腸造口護理能力及影響因素分析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素養與病恥感的相關性分析
多功能腸造口栓的設計及在永久性腸造口患者中的應用
心境障礙患者病恥感與自尊水平的相關性探討
強制醫療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病恥感及相關因素研究
腸造口護理中奧瑞姆護理模式應用效果研究
人性化心理干預在精神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小兒腸造口及其周圍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