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改革對檔案管理的影響及對策

2020-12-01 03:13劉云龍
卷宗 2020年24期
關鍵詞:機構改革挑戰檔案管理

劉云龍

摘 要:在2018年中央和國家機構改革中,檔案機構也進行了全面改革,主要完成局館分立的組織結構調整,檔案行政職能劃歸所在黨委辦公廳,檔案館劃為政府直屬事業機關,組織結構和職能調整對檔案管理造成了較大影響。本文主要討論機構改革對檔案管理工作的具體影響,提出機構改革背景下的檔案管理工作發展和保障建議,以期為基層檔案部門提供參考。

關鍵詞:機構改革;檔案管理;挑戰;發展

在中央與國家機構改革之前,我國檔案管理工作采用統一的分級管理模式,黨委和政府負責對檔案管理工作的統一領導,檔案部門歸口負責,基層檔案部門之間的職能有一定的交叉或重疊的情況。2018年國家機構改革帶動了檔案機構改革,改革主要體現在部門整合和功能集中方面,如多數?。ê椭陛犑校n案行政職能歸入黨委辦公廳,不再屬獨立建制等,這對于檔案管理部門的職能、權限等都造成了一定影響。檔案機構需要厘清機構改革的影響,重新定位檔案管理工作,并改進工作模式,以有效應對新的挑戰。

1 機構改革對檔案工作造成的挑戰

中央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點是職能整合,從目前各省改革來看,最普遍的做法是將原檔案局劃入省委辦公廳(掛檔案局牌子),保留檔案館并將其劃為直屬單位。從根本上看,此次機構改革的本質是對檔案管理部門的職能重組,這可能會對檔案管理工作造成以下三類

挑戰:

第一,檔案管理機構的行政監督職能弱化問題。在機構改革前,檔案管理工作除了承擔對基本檔案資料的收集、保存和管理工作外,還承擔了對檔案法規貫徹情況的監督和檢查職責,這一職能還能夠為黨和政府內部監督提供信息支撐。但在機構改革后,檔案管理機構的行政職能被劃入黨委辦公廳,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檔案管理部門的行政管理地位,而黨委辦公廳日常事務繁雜,檔案行政監督工作在其各類事務中的優先級偏低,部分地區對檔案行政職能的劃轉甚至不徹底,最終導致檔案行政監督的執行責任劃分不明確、落實質量不足等問題,最終會限制檔案管理質量。

第二,檔案機構與其他機構的信息出現隔離,黨政機關中檔案管理部門與檔案館等職能部門的信息共享面臨障礙。檔案機構改革雖然促進了職能整合,但也帶來部門分割等新問題。目前我國黨政機關正在深入推進信息化改革工作,各地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也在加強信息共享,但這種信息共享主要集中在同類信息資源之間的共享,對于檔案管理工作而言,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主要信息資源為行政事務信息,而檔案館掌握的是具體的檔案資料信息,這兩類信息資源尚無統一的共享渠道,因此這會導致檔案管理中行政信息資源與檔案信息資源之間的隔離,并進一步導致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與檔案館之間的信息共享障礙。

第三,檔案部門原有部分工作人員的工作和發展積極性下降。原檔案管理機構屬于參公單位,改革后檔案館將轉變為事業單位,其中一部分工作人員在轉入技術崗位后需要重新參與職稱評審等工作,原有的技術積累、工作資歷等優勢會明顯下降,同時原本享受的參公人員特有補貼減少,這都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機構改革后檔案館領導干部和基層人員的積極性。

2 機構改革背景下檔案工作發展的建議

針對機構改革后檔案工作面臨的挑戰,本文建議未來檔案工作發展應重視以下三點:

第一,推動檔案管理向檔案治理的轉變,通過構建新型檔案治理體系以解決機構調整導致的檔案行政管理職能弱化的問題。當前我國正在大力發展現代化治理體系,強調多主體參與治理,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也需要有效承擔和落實好檔案治理工作,在現有工作資源、條件不足的情況下,可嘗試通過引導社會企業共同設立檔案基金,或通過委托、購買方式將專業的檔案學會引入到檔案評估等工作中,由此充分彌補檔案行政職能弱化的問題,未來也可以充分利用該渠道來加強面向社會大眾的檔案服務開發與供給。此外,建議各級黨委辦公廳制定常態化檔案行政管理工作研討、總結工作制度,進一步為檔案行政部門提供必要的監督動力和底氣。

第二,統籌檔案部門和其他部門關系,充分利用檔案資源??紤]到機構改革對檔案行政部門和檔案館之間資源共享造成的障礙,建議檔案機構改革后以檔案行政部門為主導,積極構建深度合作的檔案管理信息化協同與共享平臺,保障各自對檔案資源或檔案管理行政信息資源有效共享。具體到事件中建議由黨委辦公廳檔案行政部門主導建立統籌性的協調、協商或其他合作制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積極嘗試數據管理合署辦公模式,促進兩類部門之間的信息深度共享。

第三,基于檔案治理來調整檔案管理對象,增強管理機構的主體意識和服務意識,進而提升檔案資源利用價值。檔案管理部門在機構改革背景下應妥善落實檔案管理中政社業務分離的要求,為檔案管理行政部門和檔案館保留核心的行政職能,將社會化服務職能逐步轉移給有專業能力和資質的社會組織,比如由檔案學會、檔案管理咨詢及其他外部性質的服務企業等,一方面降低檔案管理部門的工作壓力,使檔案管理機構本身維持核心業務的工作效能和專業性,同時保證檔案管理部門人員的服務意識,另一方面保證社會機構在專業性社會服務方面的服務質量,充分提高對檔案資源的利用率。

3 機構改革背景下檔案工作發展的保障建議

上文提出的檔案工作發展建議涉及了工作制度調整、制度建設和檔案服務模式發展,這三類發展活動均需要機構改革、檔案管理政社分離的支持,為保障上述發展方案的有效落實,本文提出了如下三點保障建議:

第一,做好檔案資料移交與此后的檔案工作體系協調工作,為各檔案部門之間的深度信息共享和協同創造良好條件。首先做好前期檔案整理,檔案管理行政部門應對各類檔案信息進行整體移交,對機構調整后自身不再承擔管理責任的檔案資源移交新單位。其次要制定協同工作制度,明確檔案管理行政部門和檔案館之間的信息共享和合作關系,建立信息共享平臺,提高協同工作效率。

第二,省級黨委和政府應及早建立針對檔案管理機構改革的配套制度與改革政策。及早通過制度文本明確檔案管理部門間的關系,推動檔案管理中行政管理、檔案資源管理、社會化服務管理的職能精確歸口,為基層部門提供明確且完善的工作標準及參考。在檔案館獨立轉為事業單位后,政府編制部門、職稱管理部門等應對檔案館機構性質調整后的內部人員身份、職務與職級待遇、職稱評定制度等做同步調整,一方面穩定人員工作狀態,另一方面也為未來引進新人才提供必要支持。

第三,積極鼓勵社會檔案服務組織發展,提供必要資源支持相應組織發展,并建立標準化的檔案服務購買或其他代理合作的運行方案。檔案管理部門本身應堅持依法治檔的基本原則,嚴格保證檔案管理事務運行的規范性。此外檔案管理部門應探索檔案社會化服務的指導工作,面向社會組織提供必要指導,推動相應組織的發展與成長,同時提高社會化檔案服務的專業性。檔案行政部門及其他責任部門應合理構建檔案社會化服務合作、供給過程的監督隊伍和監督機制,保障社會化檔案服務的合規運行。

4 結語

總體而言,機構改革影響了檔案部門的職能結構,對檔案部門之間的協作造成了一定阻礙,但同時也為檔案服務的社會化提供了必要條件,檔案行政部門和檔案館都需要結合社會化檔案服務發展的需求來調整管理制度、運行方案,更充分地挖掘檔案價值。

參考文獻

[1]張琴.機構改革中檔案管理和處置工作之我見[J].四川檔案,2018,204(04):32-33.

[2]李彩麗,張一凡.職能整合趨勢下機構改革中檔案工作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檔案管理,2019(002):89-90.

猜你喜歡
機構改革挑戰檔案管理
檔案管理中的電子檔案管理
檔案管理與企業內部控制關系的思考
反腐支出單列是一招好棋
大部制改革背景下的基層政府機構改革研究
調整優化組織結構 推進政府機構改革
健康檔案管理的“云”前景
第52Q 邁向新挑戰
加強工程項目檔案管理的有效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