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觀認同問題研究
——基于云南省玉溪市的實證分析

2020-12-03 08:06
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0年3期
關鍵詞:非公經濟年輕一代非公有制

胡 偉

(玉溪社會主義學院,云南 玉溪 653102)

年輕一代主導下的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健康成長,直接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長遠利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取向,在其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總在不斷地自覺構建和選擇進程中,其選擇的依據是自己人生的原則確立和生活的目的與意義追求。價值觀的形成既是一種生活的過程體驗和感悟,更是一種精神家園的構建和尋找,它從人們生活中生發出來,并與人的主體意識和自我實現的要求內在相關的政治現象、經濟現象、文化現象、社會現象結合起來,通過不斷的轉化、創造與實現,形成包括功利、道德、公正、情感、信仰等不同層面的價值判斷、價值選擇的理念和思想體系。因此,引導年輕一代非公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和非公企業健康發展就必須立足于價值觀認同這個前提和基礎。

一、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觀構成的時代特征和價值觀認同的導向

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在改革開放后成長起來,當他們肩負起經營主體責任的時候,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已經開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區和攻堅期,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必然帶來人們價值觀的深刻變化。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作為經濟建設的參與者和實踐者在其價值觀構成上有其共性,但其內部也有較大的差異性和多樣性。這就要求對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觀認同的培育和引導,要尊重其主體性,不能簡單地強調統一思想、統一行動,否則將導致統戰工作的虛化和泛化。價值認同的培育和引導不能將個人的精神追求排斥于外,理應結合其合理需求,將個人夢、企業夢與中國夢凝聚在一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一)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觀構成的時代特征

在一般的意義上,我們以30年為一個周期來劃分人的代際更替。第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大多出生于20世紀40至60年代,他們都是創業者。以此類推,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則主要出生于20世紀70至90年代,由繼承產業的接班人和新一代非公有制經濟領域創業者兩個群體構成,它們的價值觀構成具有明顯的群體性和時代性特征。

1.價值選擇的自主性是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觀構成的顯著特征。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法治建設不斷進步、非公有制經濟地位明確并構成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組成部分的社會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與老一代非公經濟人士不同,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具有更明確的角色意識。因此,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普遍都具有權利和責任意識,有自己獨立的價值期望和追求,有其享受權利和履行義務的自我評判標準。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伴隨著中國社會階層分化的凸顯、利益訴求差異性的出現,人們的身份意識開始覺醒。顯然,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價值選擇是建立在自主性基礎之上的,并基于對利益的自主追求來贏得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2.規范意識、法治意識明顯增強,追求發展環境公平和自我權益的保障是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觀構成的內在需求特征。與老一代創業者過分強調政治資源,過分依賴政府權力不同,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機制基本完善,全面依法治國深入推進,社會角色意識明晰的發展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因此,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普遍有了規范意識、法治意識,更關注自主財產的保障權、發展規則的話語權、發展環境的公平權、政治待遇的平等權。顯然,隨著規范意識、法治意識的確立,自我權益保障的內在需求明顯增強,如果內在需求的實現路徑明顯滯后于他們在經濟社會中所占的分量,就容易導致其對發展環境產生質疑。他們更強調擁有與國有企業一樣發展的公平權便是這種內在需求特征的集中體現。

3.塑造企業價值,凝聚團隊精神是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觀構成的鮮明特征。非公有制經濟經過近40年的高速發展,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生存和發展環境已經告別了野蠻成長的階段,他們明顯地意識到只有為社會創造價值、為客戶創造價值,企業才會有廣闊和長遠的生存空間。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與老一代創業者最鮮明的區別在于,他們已經有了明確的企業家責任和使命意識,開始自覺自主地追求企業家精神。從我們調研的絕大多數民營企業來看,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已經開始塑造企業價值,提出了企業發展的核心理念,正告別單純的財富追求,走向把企業發展當成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事業追求。

4.層次性、差異性和動態性是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觀構成的現實性特征。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群體的構成本身是有層次性和差異性的。對于第二代接班人來說,上一代已經為他們提供了平臺和發展的基礎。一方面,做強做大、創新突破是他們最重要的價值選擇,另一方面,他們的價值選擇又必然或多或少受到上一代的影響和制約。而對于新一代創業者來說,他們需要的是自信、創新來尋找自己的生存空間,價值選擇的獨立性和自主性相對更為突出。由于經營規模、資產構成、從事行業和生活經歷、教育程度與個人素質存在差異性,也必然最終反映在對待財富、對待資本運營方式、企業發展目標和社會責任擔當不同的價值追求上。

(二)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觀認同的本質及意義

對一個國家和社會來說,價值觀認同其實是一個“價值主體之間通過變化著的關系(對話、交往、混亂)使自身的價值觀念或價值結構獲得重新定位和重新調整的過程?!?1)賈英?。骸墩J同的哲學意蘊與價值認同的本質》,《山東師范大學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51卷第1期,第13頁。因此,價值觀認同是建立在主體自覺需要的基礎之上,立足于平等的交往和實踐活動,通過對人生意義和理想信念的重新定位,形成共同的利益訴求,在情感和信仰上追求共同的價值目標。

從這個維度來看,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觀認同的本質,就是在尊重其價值主體性的基礎上,通過發展環境的供給、社會規則的確立、社會責任的引導,促成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個人身份得到社會的認可,個人利益需求、情感和信仰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適應。因此,研究和探討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觀認同的意義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1.為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提供其價值取向的共同信仰基礎。促進“兩個健康”發展,必須建立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一致的基礎之上才有成功的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因此,只有認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增強對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國家的改革開放事業的認同,才能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享有國家主人翁的角色意識,從而為自己的事業注入精神動力。引導和培育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觀認同,目的在于推動其形成并且踐行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價值取向,在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同時,為社會和國家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2.為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實現自我人生價值提供政治認同和社會認同的基礎。絕大多數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把經營企業當成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追求。從價值觀的構成來看,我們贊同美國心理學家羅克奇(Rokeach )將價值觀區分為終極性價值觀念和工具性價值觀念兩個方面。終極性價值觀念應當是全社會認同和追求的價值觀;工具性價值觀是與自身利益需求相關的行為選擇和價值取向。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要實現自我人生價值就必須把終極性價值觀念和工具性價值觀統一起來,在實現個人精神訴求的同時,真正地把民族振興、國家強盛同自身發展結合起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贏得社會的尊重和認可。

3.為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承擔社會責任,樹立發展信心提供恪守和遵循的價值標準。價值觀認同的根本目的在于以國家主導的主流價值觀為根本導向,通過個人價值主體在自己的社會實踐活動中能夠以這些價值原則作為標準規范自己的行為,或以全社會認同的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則為追求目標,并自覺內化為自己的價值取向標準。因此,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價值觀認同就是要不斷改變自身價值結構以順應社會價值規范,使恪守和遵循共同的社會價值規范成為其自覺接受、自覺遵循的內在需求。這種價值認同將有助于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按社會普遍認同的標準來規范企業發展行為,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將個人夢、企業夢與中國夢凝聚在一起,增強發展的信心和自信。

(三)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觀認同的導向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有針對性地進行幫助引導,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特別是年輕一代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做到愛國、敬業、創新、守法、誠信、貢獻?!?2)《習近平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強調鞏固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廣泛力量支持 俞正聲出席會議并講話》,2015年5月21日,http://military.people.com.cn/n/2015/0521/c172467-27034028.html, 2020年4月13日。這就從根本上為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觀認同指明了方向和導向,其價值觀認同的核心導向就是“愛國、敬業、創新、守法、誠信、貢獻”。具體來說,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觀認同的導向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個人財富的增長和利益的保障必須有國家的強大和黨的正確領導做支撐。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是黨和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受益者,正是以富民強國為根本的國家價值理念和執政黨的價值追求,使非公有制經濟的利益訴求與黨和國家的利益具有一致性,才使改革開放以來非公有制經濟獲得了高速發展和權益保障。因此,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觀認同培育和引導也應當立足于擁護改革開放,培養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價值追求。通過價值觀認同培育和引導,使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在價值觀取向上堅持把個人事業與國家事業、民族事業緊密相連,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2.企業的社會價值體現在企業家敬業精神和承擔的社會責任上。富而思進在本質上強調的是感恩和回報社會,只有這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才能贏得了社會的尊重和認同?!爸赂凰荚?、富而思進”作為企業社會價值的體現就是要做到義利兼顧、德行并重,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否則,對國家、集體和社會的責任感缺失,最終會被國家和社會拋棄。

3.創新是企業獲得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出現了結構性的過剩,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已經告別了產品需求的饑餓時代,迎來了供給側改革時代,民營企業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要突破先輩,贏得發展的生機,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必須樹立創新發展觀,把創新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4.誠信守法是企業生存的基礎和保證。以誠為基礎、以信為準則、以法為標尺的誠信守法是現代市場經濟的核心價值理念,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無形資產,更是企業的價值財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處于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對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來說,守法誠信的養成是個過程,只有通過不懈的教育引導和社會實踐交往才會形成其價值觀認同,并成為其自覺的行動。

二、年輕一代非公經濟人士價值觀認同的現狀和問題

為深入了解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觀認同的現狀,找出其在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方面的差距和問題,探討引導和培育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觀認同的路徑和方法。我們選取了云南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最活躍、最迅速的地區之一,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具有一定普遍代表性的玉溪市進行實證分析和研究。

(一)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觀認同的現狀

我們同玉溪市委統戰部、工商聯采取問卷調查、個別訪談、實地走訪、座談交流等形式,全面分析和研究了當前玉溪市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思想狀況和價值認同情況。本次調研共發放調查問卷150份,收回有效問卷10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達95%。調查對象所在企業涉及機械制造、酒店、農產品加工、食品、電子、環保、生物科技、現代物流建材、機電設備等行業。

1.主流政治認同感比較強。從調研情況看,基于普遍較高的自身素養,玉溪市年輕一代非公經濟人士認同非公有制經濟的利益訴求與黨和國家的利益具有一致性,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是他們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保障。大部分人在實踐中體會到,企業能發展,走上致富路,主要是國家的制度安排和黨的政策好。因此大多數人都擁護現行的社會制度,愿意維護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問卷調查顯示,年輕一代非公經濟人士對“你認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問題的回答,有92.9%的調查對象選擇“非常重要”,并且普遍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目標充滿信心。對“你怎樣認識‘中國夢’與個人夢想之間的關系”這一問題的回答,有43%的調查對象選擇“我的個人夢想就是實現‘中國夢’”,89%的調查對象選擇“我的個人夢想是‘中國夢’的一部分”。對“事業成功和企業發展最重要的依靠”這一問題的回答,有92.9%的調查對象選擇“黨的改革開放、富民政策”。

2.政治取向清晰,參政議政意愿強烈。問卷調查顯示,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以70后、80后為主體,學歷普遍較高,其中本科學歷接近一半,少數有海外留學經歷,他們部分就是共產黨員,絕大多數關心國家大事,注重學習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精神,學習領會中央對非公經濟的路線方針政策,愿意學習新知識,接受新理念,不斷增強對自身地位和作用的認識。調研走訪中發現,玉溪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中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政議政意愿強烈,爭取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對政治參與普遍持認同態度,認為企業家擔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或參加工商聯組織對企業和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有積極意義。問卷調查顯示,100%的非公經濟人士都愿意參加青年企業家聯誼會、協會等組織;59.3%的調查對象有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愿望,17.9%的調查對象希望加入民主黨派。他們樂于通過參加政治組織和參政議政等活動來表達自己的訴求和意愿,提高自身社會地位及企業知名度,部分非公經濟人士希望通過參加工商聯、企業家協會、行業協會等組織活動,為非公企業的健康發展尋找社會管理途徑,在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政策的同時,為非公企業主階層代言。

3.社會價值的選擇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有明顯的相似性。問卷調查顯示,玉溪市年輕一代非公經濟人士將經營管理企業的成功視為自己的價值體現,并表現出企業價值追求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相似性。對“您認為當前中國社會最應該提倡的價值是?”這一問題的回答,選擇排序為:誠信(96%);公正(89.2%);愛國(78.6%);法治(78.6%);民主(71.4%);和諧(67.9%)。對“您認為企業家精神應包括?”這一問題的回答,選擇排序為:誠信(100%);愛國(96.4%);責任(92.9%);奮斗(89.2%) ;學習(82.4%);風險(50%)。對“您認為非公群體應該普遍提倡的價值觀念是?”這一問題的回答,選擇排序為:誠實守信(96.4%);依法經營(96.4%) ;愛崗敬業(78.6%);勇于創新(78.6%);熱心慈善(67.9%);共同富裕(61%)。

4.對規范企業經營能力的認知具有相對全面性。調查顯示,玉溪市年輕一代非公經濟人士對企業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有著獨到見解。多數非公經濟人士都能夠“致富思源,富而思進”,立足自身實際,把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相結合。一是圍繞企業特色創辦企業文化載體。調研發現,玉溪市年輕一代非公經濟人士對企業文化有更高的認識,對國家的政策走向較為關注,對企業發展有清晰的目標和信心。如云南尚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上尚若水,渾然天成”為自己的企業文化。云南高原農產品有限公司以“為社會創造價值,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員工創造價值”為發展理念,增強企業凝聚力。二是圍繞企業發展構建活動載體。如云南新昊環??萍加邢薰就ㄟ^開展文化學習、技能培訓、文藝活動,使員工真正感受到“新昊人”的主人翁溫暖,公司被易門縣政府表彰為“勞動和諧幸福企業”,極大地提高了員工的生產積極性。三是圍繞企業創新構建服務載體。玉溪市大部分非公企業都能夠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開展行之有效的文化娛樂活動,并為員工訂閱大量的黨報、黨刊雜志,豐富員工的文化生活。四是圍繞企業發展構建工作載體。多數非公經濟人士在解決員工思想問題的同時,也大都注重解決實際問題,90%以上的企業都能夠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70%以上的企業為員工購買了意外傷亡保險,為廣大員工筑起了溫馨的家園,員工們把感激之情投入到工作中,用拼搏精神回報企業。

5.責任擔當意識較強,財富觀具有相當普遍的正能量意識。玉溪市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大多能冷靜地看到自己相對于前輩所具有的獨特優勢,也能謙虛地向父輩學習吃苦耐勞的精神,對致富思源、義利兼顧、自覺履行社會責任表現出積極的社會責任意識。問卷調查顯示,對“與老一代企業家的關系如何”這一問題的回答,93%的年輕一代非公經濟人士選擇“與老一代企業家可以經驗互補、方法共享”,67.9%的調查對象選擇“需要老一代企業家指點迷津”。對“您選擇創業的主要原因”這一問題的回答,有67.9%的調查對象選擇“想實現自我價值”,57%的調查對象選擇“想創造社會價值”;對“您創辦和經營企業的目的”這一問題的回答,有85.7%的調查對象選擇“奉獻社會報效國家”;對“ 您如何看待自己所擁有的財富”這一問題的回答,“財富來源于社會,應該回報和用于社會”認同率達100%。

(二)年輕一代非公經濟人士價值觀認同存在的問題

由于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結構多元,文化程度參差不齊,思想意識的獨立性、動態性較強,其思想狀況和價值認同有趨于復雜化和矛盾化的一面,需要我們加以認真對待。

1.少部分人信念糾結,價值觀選擇趨于多面性。由于對國情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徑和過程缺少透徹和全面的認識,以及受全球化進程中西方價值的影響,部分年輕一代非公經濟人士的終極價值和工具價值并不能完全統一,一方面,認識到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價值取向與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相互關系;另一方面,在具體價值選擇上更趨于以自我利益為主導。因此,在具體行為追求上既渴望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但又對黨和國家的理論、道路、制度堅守的信念不夠堅定。由于經濟社會的進步和企業員工素質的不斷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樣化,少數非公經濟人士難以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凝聚精神力量的思路和辦法,導致企業員工凝聚力不強、活力不夠。問卷調查顯示,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最后決勝階段”這一問題的回答,有82.4%的調查對象選擇“充滿信心”,也有14%的調查對象選擇“信心不足”,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警示,也是一個擺在黨委和政府面前的嚴峻課題,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2.在代際傳承方面存在兩極分化現象。調研發現,玉溪市年輕一代非公經濟人士在“守業”還是“創業”的選擇上,體現出不同的價值選擇和觀念。有的由于家族多年的生產經營熏陶,較早地介入了企業管理層,順利地實現了新老交替;也有一部分“創二代”,受現代教育的影響,不愿意甚至是拒絕接班,而是致力于自己感興趣的新興產業開始自主創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3.對發展環境滿意度不夠高。由于部分領導干部對加快非公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足,在具體工作落實中,過多地追求政績,忽視中小企業和本地企業,存在對非公經濟差異對待的現象。具體表現為服務不到位,辦事效益低下,審批慢、辦證難,只注重招商引資,忽視存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影響了年輕一代非公企業家干事創業的積極性,更影響了加快企業發展的信心。如玉溪市委出臺的《玉溪市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三個實施意見和《玉溪市重點產業招商引資若干優惠政策規定》等系列政策文件,但由于這些政策的配套措施還不是很實,政策落地效果不是很好,部分企業“不知道有哪些政策”?!坝玫仉y”“貸款難”和行政職能部門在服務上的不到位等仍然是困擾非公經濟人士及企業發展的難題。加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及企業轉型升級的挑戰,部分非公經濟出現生產經營困難,導致了非公經濟人士對企業發展前景的擔憂,對企業如何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問題思考不夠、積極性不高。問卷調查顯示,對“非公企業與其他所有制企業競爭是否公平”這一問題的回答,沒有人選擇“非常公平公正”,有35.7%的調研對象選擇“一般”,占比較高。對“你認為民營企業家群體在社會上地位如何”這些問題的回答,有61%的調研對象選擇“不高”。

4.對企業經營管理能力認知差異化明顯。從調研情況看,玉溪市年輕一代非公經濟人士大多數無論是白手起家還是子承父業,都能夠順應時勢、創業創新,企業運營有聲有色、引領潮流;但也有部分非公人士感覺自己難以跟上時代進步的步伐,有的則認為不能很好地把握企業發展的好時機,發展方向上存在迷茫問題,不能很好地適應轉型升級的要求,發展陷入困境。問卷調查顯示,對“你覺得年輕一代企業家哪些方面有待加強”這一問題的回答,有50%以上的調查對象顯示出“企業管理經驗和能力不足”和“社會閱歷淺”。調研發現,玉溪市非公經濟發展存在階段性矛盾,突出表現為“四個不夠”和“六多六少”問題。即規??偭坎粔虼?、產業層次不夠高、發展后勁不夠足、市場競爭力不夠強。存在“個體戶多、私營企業少;小企業多、叫得響的企業少;原料型企業多、深加工企業少;低端產品多、高端產品少;小老板多、高素質的企業家少;單打獨斗多、集群發展少”。這一矛盾導致部分年輕一代非公經濟人士對企業轉型升級有畏難情緒。

5.認知與行為的養成存在差異。盡管大部分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在價值觀認同上高度認可和贊同市場經濟的倫理原則,高度認同守法經營和誠信經營,但也有相當部分年輕一代非公企業家存在著急功近利的思想,在參與市場經濟競爭的過程中,或者是單純地追求效率,或者是采用不正當競爭的手段欺騙消費者,或者是壓低勞動者的工資福利以降低成本,顯然與其所認知的價值取向背道而馳。

6.統戰工作合力不夠,與非公經濟人士的互動性不強。實際工作中,由于工商聯對非公企業主階層開展工作,帶有很強的政治性和民間性性質,其作用的發揮僅僅限于團結、教育、引導和建言獻策上,缺少對非公企業主進行具體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門。部分具有對非公企業管理和審批權限的部門,缺乏統戰意識,只是機械地完成上級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甚至以行政化的手段來推動和命令非公企業的發展,導致統戰工作難以形成合力,部分非公經濟人士不了解,也不理解統戰工作,對統戰工作參與的積極性自然也不強。從調研情況看,玉溪市大部分年輕一代非公經濟人士愿意主動向各級工商聯、有關部門以及各類商協會組織靠攏,認為可廣泛交友、獲取更多信息、尋求有力資源,并通過組織發聲呼吁,展現了年輕一代積極向上的一面;但也有個別年輕一代非公經濟人士不愿意與黨政機關部門打交道,甚至一些人加入了組織,但不響應組織號召、不參加組織活動,停留在“自我”小圈子里。

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我們在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進行創造性繼承,能夠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以更加自信的面貌走向世界。 近代以來,隨著各國政治經濟生活的溝通和融合,也意味著人類文化整體發展的時代到來。 每一個國家都會與世界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從經濟政治交流開始,再到文化交流。 2017年12月1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開幕式上表示,中國將一直為建設一個遠離封閉、開放包容的世界而努力,堅持文明多樣的理念,讓各種文明和諧共存。 中國文化遺產不僅屬于中華民族,更屬于全世界。

7.政治安排不盡合理,難以體現非公企業發展的正能量。從玉溪的實踐來看,列為政治安排對象的非公經濟人士往往過分強調其經濟實力和企業規模,忽視了其先進性和典型性,有些政治安排對象,政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缺失,以功利性為主,其積極參政的目的是有機會接近權力階層,為建立廣泛的關系網絡創造機會,有利于獲取個人利益。由于受名額和渠道的限制,許多政治意識強,具有先進性和代表性的非公企業人士被排除在外,許多中小型企業有被忽視的現象。另外,對非公經濟人士的協商和利益表達渠道,除政協、統戰部和工商聯外,還沒有找到其他有效的途徑和渠道,受職能和權限的限制,非公經濟人士參政的渠道并不通暢,利益訴求機制不健全。受歷史和傳統的影響,部分非公企業人士認為,其法律地位還不明晰,非公企業人士作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國家主人翁的意識還沒有完成建立起來,對其長遠發展的信心不足。

三、促進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觀認同的路徑選擇

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價值認同引導和養成,必須以時代特征和個體價值行為為出發點,把握他們的成長規律,結合群體特征和思想現狀,堅持問題導向,進行正面引導,使其成為主流價值觀堅定的認同者。

(一)強化政治融入,促進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政治認同

強化政治融入,加強政策引導,做好黨外人士的政治安排,是中國共產黨統戰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一政策的實施,我們應該促使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認識到,只有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只有在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中,企業才能實現自身的發展壯大,從而確立擁護黨的領導、熱愛祖國、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政治立場,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服務社會,回報人民。

1.以政治安排為載體,增強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認同國家政治體制的自覺性。實踐證明,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建立政治認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好政治安排。因此,要加大政治安排力度,根據個人素質、行業特點、企業規模以及社會影響等因素,在各級人大、政協、工商聯等不同層面,將形象良好、熱心公益、誠實守信的優秀的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納入政治視野,進行推薦安排,引導他們有序參與政治生活,增強他們對國家政治體制的認同,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2.把政治功能融入企業發展,發揮非公有制企業黨建的作用。強化政治功能,發揮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作用,是促進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進行價值觀認同的關鍵。因此,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要強化政治功能,促進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強化政治價值認同。一要讓黨員成為非公有制企業的骨干,引導企業的骨干發展成為黨員。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主管機關要定期不定期地對黨員開展教育,讓他們把黨的宗旨、黨員的責任和對國家的憂患銘刻在心,時時處處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成為企業發展的骨干,讓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感受到我們黨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從而吸引他們向組織靠攏;二是讓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要對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工作者進行耐心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導他們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形成自己的成長和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黨和政府支持的正確認識;三要關注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政治進步。在政治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要關心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發展進步,積極吸引符合條件的杰出的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加入黨組織。

3.增強政策落實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升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認同黨和國家政策的自覺意識。黨和國家的政策,尤其是與非公經濟密切相關的各項改革政策,對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相關部門要及時了解和掌握,并在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中廣泛宣傳,有利于他們了解政策制定背景,熟悉政策內容,把握政策精神,自覺遵循黨和國家的政策。

(二)立足實踐活動,促進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1.結合年輕一代的精神訴求,開展個性化的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以增強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對企業發展的信心、對社會的信譽(簡稱“四信”)為主要內容的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 是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引導工作的重大創舉。玉溪市工商聯在這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傳統的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教育者起著主導作用,受教育者被動接受教育,教育效果差強人意。就“關注自我、追求個性,主體意識比較突出”(3)徐曉剛:《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取向及其引領研究》,《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1期,第13頁。的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而言,我們在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時,要根據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主體意識較強的特點,立足于他們的生活世界,培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

3.把企業文化平臺建設作為促進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認同的重要載體。企業文化是企業價值理念、發展戰略、經營之道、外在形象、內在精神、行為規范的集中體現,是為實現企業發展目標而凝聚全體員工認同的共同的價值觀。由此可見,企業文化是引導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觀認同的重要平臺。為此,我們要引導非公有制企業重塑企業文化,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并充分發揮企業文化在引導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觀認同方面的舉足輕重的作用,引導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黨同心同德,把目標和行動與黨的事業緊密結合起來。

(三)搭建正確價值取向養成的載體,促進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擔當社會責任

促進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養成服務國家、回報社會、造福人民的正確價值取向,肩負社會責任,用自己的才智服務社會,必須搭建正確價值取向養成的載體,實現內在需求與社會信譽的統一。

1.通過社會公益事業活動,彰顯企業存在的價值。搞好社會公益事業是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為社會作出貢獻,實現自身價值的有效途徑。我們要搭建好社會公益事業載體,引導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積極參與“光彩事業”“陽光事業”“溫馨工程”“同心工程”“希望工程”等活動,做好社會公益事業和福利事業,為他們“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感恩社會、關注民生、扶危濟困、共同致富”提供必要的手段,使他們能夠實現仁義美德的高尚境界。

2.樹立生態文明意識,突出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實現低碳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即是當代社會可持續發展提出的價值訴求,也是玉溪目前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在充分享受良好的生存環境的同時,也應當承擔起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責任和義務。因此,我們要引導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形成正確的生態價值認識,把“低碳生產、低碳消費、低碳生活變成自身的使命和價值追求”,(4)中共江蘇省委統戰部課題組:《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取向引領問題研究報告》,《江蘇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年第3期,第55頁。在非公有制企業的生產運營過程中,既注重產品質量,更注重環保要求。

3.著力構建新型勞動關系,贏得企業發展的社會信譽。引導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以人文關懷和人性化管理為出發點,維護員工合法權益,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責任感,使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明白這是贏得社會信譽,吸引發展人才的根本所在。

(四)在社會實踐交往中,引導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養成敬業、守法和誠信價值觀認同

在全球化和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基在于以守法和誠信贏得社會信用,以敬業的工匠精神和創新的時代精神塑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要以社會實踐交往的互利性,來引導和培育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敬業、守法和誠信價值觀認同。

1.培養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敬業精神?!皠摌I容易守業難”。對于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來說,如何把父輩打下的基業守好并發揚光大是時代對他們的考驗。調研顯示,由于條件較好,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比起他們的父輩,艱苦奮斗不夠,因此,要培養他們的敬業精神。一是增強危機意識,樹立吃苦耐勞精神,確立遠大目標,促進企業進步,爭當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排頭兵;二是不怕競爭,不畏艱辛,勇于挑戰,把企業做大做強,爭當行業的排頭兵;三是以效益為中心,以名牌產品為龍頭,擴大規模,重投資、技術、人才、資金,聚拓市場,轉變發展方式,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2.養成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守法誠信的理念。企業安身立命之本是守法誠信。要向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灌輸守法誠信觀念。一是針對非公有制企業多為家族式企業的情況,引入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在法制框架內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二是建立法律顧問制度,運用法律思維和法治方法化解各種經濟糾紛,防范及處理法律風險,為非公有制企業誠信經營保駕護航;三是加強企業誠信建設,讓企業的誠信理念轉化為自覺行動,在產品價格、質量、服務、銷售等方面,堅持信譽至上、誠信經營,以重信義、講信譽、守信用的態度面向社會和用戶。

(五) 注重制度環境供給,促使年輕一代非公經濟人士終極價值和工具價值相統一

解決非公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供公平競爭環境、完善政策執行方式、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是促使年輕一代非公經濟人士終極價值和工具價值相統一,形成社會認同的關鍵性因素。

1.平等的政策環境。將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則,切實解決非公有制準入門檻過高的問題;在執行國家產業政策、技術政策、貿易政策、人事政策等相關政策的時候,對非公有制企業和國有企業一視同仁;全面落實稅收減免、財政補貼、金融支持等各項優惠政策,解決非公有制企業經營中遇到的困難;非公有制企業在科技項目、成果鑒定和成果獎勵等方面與國有企業享有平等待遇;非公有制企業的各類技術職稱人才和其他國有企事業單位一樣平等地參加技術職稱評定。

2.平等的競爭環境。一是市場體系要健康有序。要在市場環境中創造開放、平等的競爭,為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提供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二是利益分配機制要科學合理。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所投入的不僅是物質資本,還有智力資本;所付出的不僅是簡單勞動,還有創新性、風險性的復雜勞動,因此,要制定和實施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的法律制度,增強他們發展企業的動力。

3.平等的輿論環境。馬克思曾經指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2頁。。除了物質利益外,自我價值實現、尊重、聲譽等精神需求和精神利益也是人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價值認同引導的成效好壞最終是由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精神需求和精神利益是否得到滿足決定的。調研數據表明,玉溪科技創新的95%來自非公有制企業?!澳贻p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在為企業創造財富的同時,也為社會創造財富,他們理應得到社會的認可,特別是應得到社會的尊重?!?6)潘慧春:《新一代非公人士健康成長的環境因素分析》,《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5年第4期,第28頁。因此,一要積極開展評選表彰先進典型。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輿論評選表彰綜合素質高、公眾形象好、社會影響大的優秀的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重塑他們的良好政治形象,鼓勵人們改變觀念,改變對年輕一代非公有經濟人士的偏見。二要強化大眾媒體的正面引導作用。要充分運用各種媒體、微信公眾號等現代大眾傳媒,積極倡導和宣揚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熱愛祖國、勤勞勇敢、艱苦奮斗、誠實守信、服務人民的典型事例,給予他們應有的榮譽和尊重,傳遞社會正能量。

4.寬松的訴求表達環境。要打造暢通的利益訴求表達渠道,上下交流對話,增進溝通信任,促進非公經濟組織反映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意見建議,幫助他們解決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猜你喜歡
非公經濟年輕一代非公有制
年輕一代集體登場改寫這歷史
年輕人月均儲蓄1624元
改革創新 營造環境 推動鶴壁非公經濟發展提升
各行各業的炫富摔
建立非公經濟組織參與精準扶貧的長效機制
《中國家族企業年輕一代狀況報告》在北京發布
非公有制經濟是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簡述檢察機關依法保障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基本原則
上半年陜西省非公經濟占全省GDP比重52.4%
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樹立正向的價值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