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勐糯鉛鋅礦床礦化、蝕變分帶性研究及找礦預測

2020-12-05 08:55文德瀟謝恩彩楊世成王黨靠楊立剛陳子聰
有色金屬(礦山部分) 2020年6期
關鍵詞:方解石鉛鋅礦黃鐵礦

張 權,文德瀟,謝恩彩,楊世成,王黨靠,楊立剛,陳子聰

(1.云南永昌鉛鋅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保山 678300;2.云南冶金資源股份有限公司,昆明 650093;3.云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曲靖 655000;4.云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院,昆明 650051)

保山地塊位于三江特提斯構造域中南段,地塊內由北向南有核桃坪Pb-Zn-Fe多金屬礦床、金廠河Pb-Zn-Fe多金屬礦床、西邑Pb-Zn礦床、東山Pb-Zn礦床、楊梅田Cu-Pb-Zn多金屬礦床、擺田Pb-Zn礦床、勐興Pb-Zn礦床、蘆子園Pb-Zn-Fe多金屬礦床、放羊山Pb-Zn礦床、水頭山Pb-Zn礦床等(圖1),已成為云南乃至全國重要鉛鋅資源基地。

1958年以來,通過國家和企業持續的勘查投入,勐糯鉛鋅礦床資源規模已達大型,礦區累計探獲鉛鋅礦石資源量798萬t,鉛金屬量319 002 t、鋅金屬量670 246 t,伴生銀金屬量65.110 t、鎘金屬量6 235 t。通過數十年持續不斷的工作,也積累了一定的科研成果,目前,科研工作者們對礦床的成因認識有噴流沉積、噴流沉積+熱液改造、MVT、沉積—改造[1-8]等4種觀點。但是,由于礦區所處地理位置偏僻,被關注程度較低,總體來說礦床的研究程度較低,前人的研究多集中在地質特征[1]、控礦特征[2]、礦床成因和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征[3-4]、成礦期次劃分[5]、微量元素賦存狀態[6]等方面的研究,對礦區內鉛鋅礦化富集規律及分帶特征研究較少。本文擬通過研究礦區不同標高、不同平面范圍的鉛鋅礦化富集規律及圍巖蝕變分帶特征,總結出礦區的成礦地質體、成礦結構面和成礦作用標志,以及為礦區部署下一步勘查重點工作提供依據。

1 區域地質背景

保山地塊位于三江特提斯構造域中南段,經歷了復雜的構造演化過程。區內地層具有典型的“二元”結構,基底主要為震旦系—寒武系公養河群,由輕微變質的碎屑巖夾硅質巖及少量灰巖組成,局部夾火山巖;沉積蓋層為一套碳酸鹽巖、碎屑巖建造,上石炭統、上二疊統和下三疊統地層缺失。區內褶皺和斷裂構造廣泛發育,以SN向、NNE向及NE向構造為主。區域內多個時代發育巖漿活動,具有代表性的有西盟老街子花崗巖體、平河花崗巖體、木廠花崗巖體、耿馬大山花崗巖體、志本山花崗巖體、柯街花崗巖體、蚌渺花崗巖體、曹澗花崗巖體、樺桃林花崗巖體。

2 礦床地質

2.1 地層

礦區出露地層較全,奧陶系、志留系、泥盆系、三疊系、侏羅系和第四系,地層整體呈南北向展布(圖2),其中志留系為礦區主要賦礦層位,其巖性主要為灰色、深灰色、灰綠色、紫色層紋狀灰巖、泥灰巖,夾黑色碳質千枚巖、淺灰色砂巖。

圖2 勐糯鉛鋅礦區地質簡圖Fig.2 Geologic map of the Mengnuo lead-zinc deposit

2.2 構造

礦區構造較為發育,主要表現為走向(軸向)南北向的褶皺和斷裂,次為東西向斷裂。礦區位于姚關—酒房復式向斜的東翼,區內總體上為單斜構造,巖層走向南北,傾向西,局部反傾。礦區主要發育兩組斷裂構造,南北向斷裂主要有F1、F10,均為壓扭性斷裂,東西向斷裂主要有F2、F3、F4、F6等,為張扭性斷層。

2.3 巖漿巖

礦區內巖漿活動不甚發育,僅在部分鉆孔和巷道中偶見輝綠巖脈。如經鉆孔ZK20-1揭露,于鉛鋅礦體上部見有寬約2 cm的輝綠巖脈,在礦區北部690 m中段見脈幅約2 m的輝綠巖脈,礦區外圍鉆孔ZK27609揭露到10余米的輝綠巖脈。

3 礦區主要礦體特征

礦區至今共圈定礦體45個,主要礦體為Ⅲ1、Ⅱ3、④、Ⅱ21、Ⅱ15、①、Ⅱ2、Ⅱ18、Ⅱ17共9個(表1)。礦體主要賦存于志留系中統上仁和橋組下段(S2r1)層紋狀灰巖、生物碎屑灰巖中,根據礦體在含礦層中的產出部位可劃分為Ⅱ、Ⅲ號兩個主要礦體群,其中以Ⅲ號礦群最為重要。Ⅱ號礦群產于志留系中統上仁和橋組下段(S2r1)中上部的含生物碎屑層紋灰巖中,Ⅲ號礦群產于志留系中統上仁和橋組(S2r1)中下部的含生物碎屑結晶灰巖中。礦體呈似層狀、透鏡狀、豆莢狀順層產出(圖3),產狀基本與圍巖一致,具一層為主、多層含礦及分支復合、尖滅再現現象(圖4)。另在局部,淺色砂巖節理裂隙中可見方鉛礦礦化(圖5),可能預示著在主成礦期(早期、晚期)后尚存在較為微弱的鉛礦化。

表1 礦區主要礦體特征統計表

a-似層狀礦體;b-透鏡狀礦體a-Stratoid orebody;b-Lenticular ore body

a-多層礦體賦存于同一地層中;b-礦體尖滅再現a-The multi-layer orebody occurred in the same stratum;b-Orebody pinch out reappearance;

a-砂巖角礫被石英脈膠結,方鉛礦產于石英脈中;b-砂巖節理裂隙中充填石英脈和方鉛礦)a-Sandstone breccia is cemented by quartz vein,and galena is in quartz vein;b-Filling quartz vein and galena in joint fissures of sandstone

4 礦化富集規律及分帶特征

筆者統計了從0#勘探線往北的4#—192#和往南的3#—119#的所有見礦工程的樣品分析數據(見表1),發現:

1)Ⅲ1礦體分布于11#—72#勘探線間,0#—11#勘探線礦體Pb+Zn含量最高19%,最低2.58%,從0#到11#勘探線品位有降低趨勢,且大多數樣品Pb+Zn在7%以下,Pb/Zn小于1∶2。0#—72#勘探線礦體Pb+Zn含量最高30.58%(28#),最低2.58%(72#),Pb/Zn小于1∶2,20#—28#礦化較為富集,礦石品位大多大于15%,礦體厚度普遍較大。

2)④號礦體分布于23#—91#勘探線間,礦石Pb+Zn含量最高17.82%(35#),最低2.96%(31#),Pb/Zn小于1∶2。39#、43#、47#勘探線礦體厚度較大,Pb+Zn含量也較高,23#—47#礦體有變厚變富的趨勢,47#—91#礦石類型變為單鋅礦石,礦石品位也逐漸降低。

3)Ⅱ21礦體分布于70#—90#勘探線間,礦石Pb+Zn含量最高32.74%(88#),最低4.36%(72#),Pb/Zn多小于1∶3,同一勘探線由淺部向深部礦石Pb+Zn含量變化不大,據現有工程揭露,80#勘探線礦體較為厚大。

4)Ⅱ15礦體分布于40#—60#勘探線間,礦石Pb+Zn含量最高20.67%(56#),最低3.79%(44#),Pb/Zn小于1∶3。同一勘探線由淺部向深部礦石Pb+Zn含量變化不大,據現有工程揭露,40#勘探線礦體較為厚大。

5)51#勘探線以南,礦化以Zn為主,Pb元素常達不到工業品位,且在此分布的礦體礦石品位較低,Pb+Zn含量約5%。180#勘探線以北,礦化以Pb為主,Zn元素常達不到工業品位,且在此分布的礦體礦石品位較低,Pb+Zn含量約5%。

5 圍巖蝕變分帶特征

礦區主要圍巖蝕變為方解石化、褪色化、黃鐵礦化、硅化(圖6),不同部位蝕變類型差異較大,通過對現在正在開拓的中段進行系統編錄,發現有如下規律:

a-方解石化蝕變;b-褪色化蝕變a-Calcite alteration;b-Colour fading

200 m中段30#—58#勘探線間,圍巖具鉛鋅礦化、方解石化、褪色化,偶見黃鐵礦化。在千枚巖、砂巖中沿層間具強烈構造擠壓特征,在構造帶中發育條帶狀的黃鐵礦化,砂巖中局部具硅化?;規r中有殘留的紫紅色灰巖,呈片理化,灰巖多重結晶,褪色化明顯。硅化僅在44線砂巖中分布,且極不均勻,呈團斑狀產出。

350 m中段38#—58#勘探線間,主要蝕變是鉛鋅礦化、褪色化、方解石化。含礦地層中灰巖蝕變較為強烈,可見褪色、大理巖化等。

450 m中段10#—56#勘探線間,主要蝕變是褪色化、方解石化,在構造帶見黃鐵礦化。該中段坑道揭露的砂巖夾千枚巖中有石英脈產出。

600 m中段100#—178#勘探線間,主要蝕變是大理巖化、方解石化、褪色化、硅化、黃鐵礦化。148#—100#勘探線間,大理巖化較為強烈,但在方解石細脈、團斑較為發育處,可見鉛鋅礦化。132#線附近硅化較為發育,局部形成石英大脈,石英脈中可見鉛鋅礦呈脈狀、團斑狀斷續產出。

750 m中段84#—88#勘探線間,主要蝕變是大理巖化、方解石化,大理巖化較為強烈,但在方解石細脈、團斑較為發育處,可見鉛鋅礦化。

850 m中段85#—123#勘探線間,主要蝕變是方解石化、硅化、黃鐵礦化。黃鐵礦化主要在千枚巖、構造破碎帶中產出。

6 礦區“三位一體”找礦預測

6.1 成礦地質體

礦床受硅鈣界面控制明顯,賦礦層位之上為炭質千枚巖、千枚巖,透水性差,對成礦流體起隔擋作用,賦礦層為含生物碎屑灰巖。

根據區域重磁資料,在礦區的北東側及南東側明顯重力低,且南東側出露大汪塘花崗巖巖體,由此推測,在礦區北東及南東部可能存在隱伏酸性巖體。礦區深部可能存在的隱伏酸性巖體對早期成礦有疊加改造作用。

6.2 成礦結構面

礦區成礦結構面主要是與構造有關的硅鈣界面,其特征總結為“上黑下紅”,上部是灰黑色炭質千枚巖,多具層間擠壓構造,下部是紫紅色泥質灰巖?;規r具明顯的褪色作用,部分砂巖也具褪色化。在構造運動作用下,千枚巖化、片理化巖石及層間構造普遍發育,成礦流體大量萃取巖石中的鉛、鋅等成礦元素,硅鈣界面靠近灰巖一側在構造擠壓形成的脆性裂隙中充填成礦。

6.3 成礦作用標志

勐糯鉛鋅礦床的成礦作用可分為兩個階段:早期以鋅為主,晚期以鉛為主。早期形成的鉛鋅礦體為似層狀,礦體厚度較大,具尖滅再現的特征。礦石為致密塊狀、條帶狀、浸染狀構造。

晚期形成的鉛鋅礦體呈脈狀產出,厚度較小,以方鉛礦為主,產出于張性裂隙中,常穿插于早期礦脈中,呈不規則脈狀。具角礫狀、細脈條帶狀構造,具碎裂結構、港灣狀結構、假象結構、同心環帶結構。

6.4 找礦預測

通過系統梳理礦區礦化富集規律和圍巖蝕變規律,認為礦區為一個以20#—28#為礦化中心,向南、向北逐漸減弱的礦化系統,與礦化關系較為密切的圍巖蝕變為碳酸鹽化,硅化次之。礦區南部千枚巖中的黃鐵礦可能為沉積成巖時的原生黃鐵礦,與成礦的關系不甚密切,而中部的黃鐵礦化、碳酸鹽化與成礦關系較為密切,靠北部成礦則與硅化、黃鐵礦化關系較為密切。有鑒于此,建議礦區今后的勘查工作部署于以下成礦有利部位:1)11#—72#勘探線間的Ⅲ1礦體;2)23#—91#勘探線間的④號礦體;3)66#—96#勘探線間的Ⅱ21礦體;4)28#—48#勘探線間的Ⅱ15礦體。

猜你喜歡
方解石鉛鋅礦黃鐵礦
F-在方解石表面的吸附及其對方解石表面性質的影響
磁黃鐵礦多型礦物學特征與分選行為差異
江西千子嶺鉛鋅礦床勘查過程與找礦啟示
氯化鈣和碳酸鈉對方解石浮選的影響及其機理研究
尼泊爾加尼甚(Ganesh Himal)鉛鋅礦床構造控礦特征
云南省會澤鉛鋅礦區深部找礦取得重大突破
貴州重晶石與方解石常溫浮選分離試驗研究
黃鐵礦的吸附性能研究現狀及進展
全球十大鉛鋅礦
黃鐵礦主微量元素及晶胞參數研究內容和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