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編輯部智媒化發展的進路

2020-12-06 09:16
視聽界 2020年6期
關鍵詞:編輯部智能

蔣 琳

古往今來,當人類秉持信息、知識或者文化傳承的認識框架集中表現為通過語言交流的個體能力實現傳承時,“技術已經塑造了一個無孔不入的世界,這個世界遵從技術自身的規律,并已拋棄了所有的傳統”[1],向著“機器智慧”的方向不斷前進。如今,從“中央廚房”到“媒體大腦”,從“現場云”到“AI主播”,傳統意義上的新聞編輯部已然被“智能編輯部”所取代,人工智能技術不僅成為整體經濟產業變革的核心,還把“神經元”延伸至新聞傳播的各個鏈條,推動新聞編輯部在融合與再造過程中向智媒化轉型升級,快速地邁進開放式人機交互協同的智媒化生存時代。

一、新聞編輯部的智媒化轉型

Future Today Institute發布的《2019趨勢報告:新聞業、媒體與技術》指出,未來我們將開始向“運算與連接式設備”時代過渡的轉變。[2]時下,CNN、紐約時報、人民日報等國內外多家媒體紛紛宣布建成智能編輯部,表明智媒化發展進入深水區,正沿著組織關系、運作機制、新聞產品三個維度逐步轉型。

(一)組織關系形態重組:協同群組大編輯部

傳統語境中,新聞編輯部往往是物理空間隔離狀態下工作鏈條咬合較為弱化的組織形態,嚴重阻礙了智能新聞產出的速度。為此,現在編輯部工作空間結構打破區間隔離,施行全媒體編輯調度中心對報道資源和渠道統一管理和分發。在機器人寫稿、AI主播等智能技術相對成熟應用的條件下,編輯部還重新規劃編輯記者工作范疇,讓人工采編專注于通訊、深度報道、非虛構寫作類的報道,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力、資金和設備的投入,降低生產成本。正如紐約新聞協會的組織總監納斯塔蘭·莫希特所說,“在排版、印刷、生產和發行方面,很多功能都已被新的科技所取代?!盵3]這種取代不是誰排除誰,替換掉誰,而是更為合理地利用資源,提高工作效率。以廣州日報社為例,2014年12月推出全國首個“中央編輯部”后,把新媒體編輯團隊與紙媒編輯團隊集中辦公統一調配,通過應用云技術,充分運用短視頻、VR、H5等新媒體手法傳播主流聲音,實現了“報+網+端+微+庫(智庫)+院(數據研究院)”生產要素的有效整合,強化了融合媒體采編中心指揮中樞的作用,提升了技術服務的廣度和深度。

人員組織上,在智能技術發展的今天,跨域式相互嵌套的大編輯部群組結構正在成為編輯部凝聚合力生產新聞的主流模式。像紐約時報組建了攝影、互動和數字化設計等方面的大型專家團隊,正從純粹的集中化模式向嵌入式模式轉型。比團隊更具工程色彩的是,編輯部成員越來越趨于數據抓取、數據分析、計算機視覺傳達等專業化崗位的設置?,F在計算機學科人員與記者一起工作成為常態,他們不僅參加新聞生產,還進行業務創新和學術研究。此外,為了尋求會員收入,利用算法尋找可以合作的PGC和UGC,出現了會員編輯;為了覆蓋所有終端平臺,找到受眾喜歡的方式并與之互動,出現了受眾編輯;為了準確把握現有業務與市場的結合點,樹立媒體品牌,出現了產品經理等新工種。編輯部內,所有這些新加入的工作內容看似新穎,實則應勢而生,均在數據挖掘和開發上下足了功夫。管理科學理論認為,“一個組織的績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合適的組織結構?!盵4]新聞編輯部這種開放式融合的大編輯組織形態使無縫銜接、整體協調運作成為可能,通過群策群力能夠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各類優勢資源,建立一個并行處理系統,優化生產,完善管理。

(二)運作機制一體化升維:自動化擴張與體系聚合

1.自動化全流程滲透。新聞生產流程涉及策劃、信息搜集、采寫、編輯、分發等環節。眾多新型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精簡了新聞生產流程,提高了生產效率。比如信息收集領域,運用DGC(數據生產內容)完成數據采集與加工,彌補了小樣本調查無法全面掌握客觀事物本質的缺陷,幫助記者篩選新聞素材;編輯方面,自動編輯軟件可自動生成編輯文本,快捷方便;分發環節,算法推薦使得個性化信息推送滿足受眾細分化需求。另外,“AI謠言粉碎機”、人臉識別事實核查、機器語義辨識管理評論區等,大大提高新聞傳播管控水平。智能新聞生產覆蓋全流程,將彌補編輯記者時間和空間上工作的局限性,打破傳統新聞運作思維。

2.體系聚合,共向發展。破解媒體深度融合再造人機協同的生產平臺,提升整體傳播力的難題,需要在一定技術系統下平衡與協調人與機器的優勢互補,構成技術體系、人工體系、業務體系、用戶體系的聚合,支撐一體化發展。這里的技術體系,就是基于AI、音視頻處理系統、云計算等技術的智能融合平臺;人工體系強調的是記者編輯在自動化新聞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畢竟機器生產是冰冷的新聞,新聞的溫度和立意把控等需要真正的人來決定與調配;業務體系是保障新聞采編播錄評等環節的高質量產出;用戶體系則是要能確立用戶和內容之間的匹配關系,掌握用戶畫像,激發用戶互動熱情,建立情感鏈接。四種體系相互黏合,又相互依存。某種程度上,現在編輯部已積極調整一體化體系的共向機制,讓機器在臺前表演,編輯記者在幕后調控,滿足受眾所需的新聞人—機器—用戶勾連成體的圈層傳播。

(三)內容產品創制加碼:花式表達、全息化及交互化

1.視覺場景的花式表達。如果說智能技術是新聞生產的硬件,媒體間比拼的是誰用的黑科技先進,那么花式表達則比的不只是誰的技術嫻熟,更是誰的產品有創新,有格局。近兩年AI主播爆發,光明日報有“AI小明”,封面新聞有“AI小封”,新華社全球首家3D版AI合成主播亮相2020年兩會,更是讓人驚嘆機器人主播的逼真與表達功力,另外5G+8K+衛星領航、VR發力,3D動畫、有聲漫畫成為亮點,H5新聞爭奇斗艷,使新聞報道異彩紛呈。因此,智能科技已然改變編輯記者的日常生活,實行個性化生產、可視化傳播和場景制造會使智能新聞生產更有活力,更有效力。

2.沉浸全息化。當VR新聞、網絡直播以及被稱為未來交互終極形態的擴展現實(XR)等層出不窮的全息傳播技術形態開始走進新聞編輯部,新聞已經將人與現場緊密地通過近乎真實的場景連接起來,互為沉浸。新聞即體驗,所見即所發生。智能技術引發的沉浸傳播所實現的理想效果是讓人看不到、摸不到、感覺不到的超越時空的泛在體驗。[5]就像紐約時報在危地馬拉Fuego火山噴發的報道中使用的“3D新聞”,讀者可以通過手機上的AR裝置將3D圖像投射到自己的房間里,還可以在那片虛擬“廢墟”中來回走動、穿梭其間,完全是置身其中的身體感知。在沉浸時空,新聞把所有過去、現在即未來的媒介符號元素融為一體,引領著內容產品走向融合再造的高級形態。

3.傳播交互化。新聞交互傳播鼓勵受眾參與新聞內容的制作,并通過受眾“玩”的自主探索強化媒體機構與受眾黏性??梢钥吹?,現在新聞游戲化味道逐漸濃郁。比如南華早報在《連結中國與歐洲》的報道頁面里,設計了向下滾動鼠標就能發動從義烏到倫敦的“數字火車”的環節,左側的窗口會一路顯示相應站點的地理、人文信息,讓讀者搶先過把搭火車去歐洲的癮。當然還有依托真實事件和社會問題,為玩家設計場景,提供虛擬體驗的新聞游戲。在移動優先的報道戰略下,用動圖、游戲、翻頁、故事設計等娛樂式手段傳播新聞會釋放巨大潛能,推進報道形態革新。

二、新聞編輯部智媒化生態重構

從媒介變遷史的角度來看,智媒化不只是一種技術性描述,而是一種新的文化模式對人們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強力滲透和影響。處于萬物互聯情景中的新聞編輯部整體生態將在一種新的文化進程中趨于重構。

(一)技術依賴與群體智能的碰撞

1.機器依賴,高效化生產。人工智能由早期的機器定理證明、LISP表處理語言發展到現在的深度學習模型,智能迭代升級處理信息的理念已經深入編輯部的指導方針。機器代替人成為新聞生產的主角,意味著未來機器生產新聞將成為常態,而新聞生產時效性亦會從分鐘過渡到“秒”。像新華社快筆小新3-5秒鐘即可生成文字稿件,得以解放相關員工20%的時間。視頻生成方面,2019年國慶閱兵央視新聞的AI剪輯使觀眾可以在20多秒內看到現場導演切換剪輯的每個方隊、方陣的畫面,1-3分鐘就能出片。高效化信息生產的增強,無疑會帶來海量信息和內容生態的多樣繁榮。

2.群體智能的合作互動。人工智能技術使傳統媒體時代一人完成整個新聞報道環節的境況鮮有存在。由于智能體的構造的復雜性和動態性,編輯部更強調在人和智能機器之間組成新型的智慧群體,引入專家、研發、制作、經營等多方人員充分發揮群體智能優勢,使得人機之間劣勢互補,優勢增強,用極客的創造力生產制作新聞。不僅如此,為了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的核心能力,新聞編輯部還與科技公司團隊跨域合作。這表明群體團結協作能整合人與機器的力量實現智能流動。

3.權力讓渡下的再分配。記者編輯是傳統編輯部中信息權力主體,但是當信息的采寫權、編輯權、分發權大多被人工智能取代,“人”的自主權力將被大大減低,由此導致權力的再分配。這種分配是職業權力的博弈與協調。在經歷過前幾年很多新聞工作者深陷職業危機陣痛后,人們已經意識到機器只是在強化人類的工作成果,讓報道變得更加個性化,任何時候都不會取代一個“人”的作用。恰如西北大學助理教授Nicholas Diakopoulos在其新著《自動新世界:算法如何改寫媒體》中表明的:即使在人工智能主導的未來,仍然會存在很多人類新聞工作者,但是,這些人的工作、角色以及工作內容都會有所改變。[6]編輯記者必將適應與人工智能的協同作業。

(二)愉悅的泛在化與價值傳達的蛻變

1.愉悅無處不在,創新新聞敘事?!盁o所不在”,即為泛在。一直以來新聞媒體側重用戶注意力的爭奪。隨著視覺傳播的崛起,新聞編輯部加強了用圖畫、圖像、GIF、穿戴式設備、VR攝像機等元素對信息加以抽象、分類的編排,重新界定數據在新聞報道中的意義,改變報道話語方式,確保新聞議題的深入淺出,受眾喜聞樂見,增強體驗。較之傳統新聞報道形式,在娛樂、放松狀態下瀏覽新聞,參與敘事,能讓用戶更真切地體會到新聞事實里的真實狀況。新聞報道將愉悅收看引入信息產品的設計,是藝術和科學的完美結合,或成為一種新型的“藝術科學”。[7]

2.價值傳達的情感交融與定制傳播。長期以來,新聞報道的金科玉律里強調客觀性,認為情感有害新聞本質,然而,新聞實踐中新聞人經常糾結于主客觀之間。進入Web2.0后,自媒體和社交媒體的涌現,信息傳受幾乎成為受眾生活本身,新聞編輯部已經重新評估情感在新聞中的作用與功能。在終端泛媒化的包圍下,把新聞情感與用戶情感的交互融入新聞內容是非常有效的傳播手段。學者張志安提出“主流媒體短視頻內容生產的混合情感傳播模式”,就是對新聞編輯部生產指向由嚴肅轉向情感報道的學術詮釋。當然新聞不是文學創作,情感如何表達,如何掌握度,避免煽情、濫情是編輯部融合再造時必須深思的問題。

(三)平臺博弈與信息邊界

網絡對新聞傳播發展的一個顯著影響是社交媒體和科技公司促使新聞生產與新聞分發兩者進行分離。憑借其強大的用戶群和雄厚的技術力量,國內外平臺型媒體順勢而起,盡管他們不生產新聞卻依靠算法技術擁有龐大的新聞分發渠道,這種技術性的反饋回路,具有極強的媒體聚合效應,于是,分發權作為一種獨立的權力形態正逐步拓展業務,通過為專業媒體提供技術支持制造涉足新聞領域的機會,比如谷歌推出的項目News Lab提供谷歌地圖、Google 云計算數據庫以及谷歌搜索等多項產品,可以讓新聞工作者更好地利用程序、數據和其他資源提升新聞報道水平。

現在是共享經濟時代,平臺型媒體與專業媒體的競合漸成共識。對于專業媒體編輯部而言,平臺型媒體在技術與渠道上的優勢并不利于專業媒體的開疆拓土,甚至需要依附于平臺型媒體的技術保護下實現智能編輯部的運行,由此,專業媒體新聞編輯部的競爭壓力與生存壓力同在,在數據的使用過程中也會遭遇“黑箱”“信息繭房”與隱私泄露的風險。畢竟Facebook在2018年深陷數據泄露丑聞,不得不讓專業媒體編輯部警惕算法壟斷正處于降低媒體的公信力和美譽度的危機,在數字檔案的背后一切皆可量化有可能導致機器偏見和歧視引發新聞鄙視效應,帶來數據安全的憂思。安德魯·芬伯格指出,“作為一個世界,技術形塑著他們的棲居者?!盵8]智媒化建設中,無論是平臺型媒體編輯部,還是專業媒體編輯部,只要身處新聞業,就必須把建構和諧健康的網絡傳播環境為己任,在慎用技術的同時,營造尊重平等的生態倫理環境。

三、新聞編輯部智媒化生存的調適:追求人與機器的共同進化

當新的科技革命極大地為人類文明提供動力時,機器的智能與人腦的知識力量將把新聞業變成一個更加包容,更加復雜的巨系統。有學者概括未來的6G愿景為“智慧連接、深度連接、全息連接和泛在連接”[9]??梢灶A見,所有的這些連接都是建立在人與機器的共生與進化之中。不過,需要明確的是,無論新聞業的業務版圖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其承擔新聞傳播中樞作用的新聞編輯部仍須堅守公共性和專業性。只是智媒時期新聞編輯部的公共性是建立在最大范疇的“網民參與中心”基礎上,用智能方法貼近群眾,以公共服務為目標的公共性,而專業性則是以客觀性為基點,發揮機器智能的作用,做好闡釋者、監督者和引導者。未來新聞編輯部的智媒化發展應把作為主體性的“人”的職責發揮出來,堅守新聞行業規范和準則底線。

一是鞏固新聞的“透明性”原則。透明性指的是新聞采集、組織和傳播相關內容對公眾公開,讓新聞編輯室的工作流程有機會被他者監督與批評。透過開放透明的傳播體系,公眾可以參與討論新聞報道的實踐標準,可以避免人工智能應用時導致的數據或被操縱,或產生偏見,防止“技術中立”和“算法科學”說辭下對數據私用的合理性背書,降低用戶對媒體的信任。

二是加強人機合作的糾偏和核查。當前,機器引發的deepfakenews嚴重擾亂新聞秩序,“AI換臉”強力沖擊著新聞真實性的生命之源,雖然算法和數據本身不會造假,但對于新聞編輯部而言,杜絕個別傳者無意識造假和故意造假,揭露假新聞,維護媒介形象,保持新聞媒體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卻是媒體生存的根本。為此,新聞編輯部必須提高檢驗深度偽造的能力,擴建防偽技術庫,提高記者編輯的數字素養,提升信息辨別和判斷能力,以便進行實時核查,確保新聞本真。

三是增進智媒的人文性。人工智能科學家庫茲韋爾認為,人工智能的下一步發展方向,就是要讓機器能夠處理諸如個人情感、社會關系甚至人類信仰等復雜的人文問題。只有能夠處理人文問題的人工智能,才有資格被稱為“超級智能”。[10]智能技術向媒體賦能,人類文明中的人文精神亦應賦能于機器,尤其是給予智能新聞產品對社會人的關心、關愛、體貼和尊重。新聞報道中,編輯記者操作智媒時要注意對人、事、物的觀照,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意識,合理地讓智能增添人文色彩,用文化思維打造優質自動化新聞,用人文氣息提升智能新聞的價值高度。

四是深耕新聞編輯部的人力資源。從學科背景來說,大多新聞工作者是文科生,計算機知識、統計知識和數學知識相對比較薄弱,智媒體多偏向計算科學,是典型的工程學科,因而對知識性的要求側重計算與新聞學科的交融,這就需要編輯部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實現文理科知識的跨學科應用。在美國傳媒人才市場上,對從業者多媒體技能,包括全媒體采編、操作編輯部多種軟硬件設備、大數據分析、網絡開發及受眾分析等的要求愈發廣泛及詳盡。今后,編輯部人員需要接受技術型素質培訓,確保跟上傳媒人才市場發展的智媒潮流。

著名自然語言處理和搜索專家吳軍認為,任何一次技術革命,最初受益的都是發展它、使用它的人,而遠離它、拒絕接受它的人,在很長時間里都將是迷茫的一代。[11]面對人工智能浪潮的席卷而至,新聞編輯部要能明確發展方向,聚焦傳播經驗,釋放人的潛能,提升人的效率,促使人與智能機器內在差異的全面進步,通過構建自由聯合共同體推動新聞業走向人機共同進化的超智媒圖景。

注釋:

[1][美]蘭登·溫納.自主性技術:作為政治思想主題的失控技術[M].楊海燕,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12.

[2] RUC新聞坊.區塊鏈、人工智能、融合現實?什么將影響媒體的未來[EB/OL].http://www.sohu.com/a/271072726_649502.

[3]紐約時報:機器人記者正在迅速崛起 [EB/OL].騰訊科技 ,編譯 . https://tech.qq.com/a/20190207/003949.htm.

[4]許慶瑞.管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04.

[5]李沁.沉浸新聞模式:無界時空的全民狂歡[J].現代傳播,2017(7).

[6]全媒派 .還在說 AI將會取代內容工作者?人機協同了解一下 [EB/OL].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 3MzQ1MzQzNA==&mid=2656951891&idx=1&sn=e8a8ac9fd93ce14587d086126e2cd659&scene=0#wechat_redirect.

[7]常江.圖繪新聞:信息可視化與編輯室內的理念沖突[J].編輯之友,2018(5).

[8] [美]安德魯·芬伯格.在理性與經驗之間:論技術與現代性[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5:88.

[9]趙亞軍 ,郁光輝 ,徐漢青 .6G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vision, challenges, and key technologies [EB/OL].http:// 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SSI/doi/10.1360/N112019-00033?slug=abstract.

[10]林永青.人工智能來了,無須再為社會科學辯護[J].金融博覽,2018 (2).

[11]吳軍.智能時代:大數據與智能革命重新定義未來[M].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6:369.

猜你喜歡
編輯部智能
編輯部的搞笑日常
智能制造 反思與期望
編輯部的春天日常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烹飪機
瘋狂編輯部之鴨腿飯(四)
瘋狂編輯部之快遞也瘋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