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信息技術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實踐研究

2020-12-06 10:50李潔
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 2020年11期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實踐信息技術

李潔

摘 要: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運用信息技術解決英語教學中的問題已經成為深化英語教學改革的迫切要求。為提高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水平,本文依托項目研究,對高職公共英語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系統剖析,結合內蒙古高職教育信息化的現狀,提出了基于信息技術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策略和實施路徑,并將其在教學實踐中加以實施和應用,從而驗證信息技術對于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職英語;教學實踐;策略;路徑

一、研究背景

信息技術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同時,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也為教育改革提供了路徑支持,被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中?!督逃畔⒒臧l展規劃(2011-2020年)》中提到,“職業教育信息化是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撐,是教育信息化需要著重加強的薄弱環節?!倍壳皟让晒诺貐^教育信息化程度又遠遠落后于發達地區,近年來,雖然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滿足現代職業教育的要求。信息技術手段運用與課程融合不足,尤其在英語教學和信息技術融合方面的研究也是淺嘗輒止,遠遠無法彰顯信息化教學的優勢。盡管區內各高職院校紛紛加大了對信息技術的投入,但在信息技術的應用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制約了英語教學中信息技術優勢作用的發揮。毋庸置疑,開展基于信息技術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研究,發揮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為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提供了新思路。

二、高職公共英語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高職學生英語基礎較為薄弱,英語學習習慣于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模式,形式單一,內容乏味,過程枯燥,英語學習缺少興趣支撐和動力來源。學生對英語學習存在畏難情緒,信心不足,不能正視學習中的“攔路虎”,往往消極應對,逃避躲閃,學習主動性有待提升。其次,據了解,多數英語教師能夠使用簡單的信息技術手段進行英語教學,而高職英語教師年齡結構不均衡,年紀偏大的教師對信息技術掌握不夠理想;青年教師盡管能夠熟練使用信息技術手段,但應用多流于形式,沒有理解信息化的本質內涵,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不夠深入,多是教學內容通過信息技術的簡單呈現。此外,00后已成為高職學生的主力人群,是網絡的原住民。學生喜歡嘗試新鮮事物,智能手機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但對于智能手機的使用很多時候僅限于玩游戲、微信聊天和網上購物,沒有養成使用各類信息技術、教育教學資源等進行英語學習的習慣,缺乏自我管理和監控能力。

三、基于信息技術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策略與路徑

從問卷結果分析和課堂觀察記錄中,摸清了信息技術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了解了學生對于英語課堂中使用信息技術的看法、接受度和學習效果等情況,因此,提出了信息化背景下將信息技術應用于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實踐的具體策略和實施路徑。

(一)具體策略

1.基于信息技術的自主學習模式。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要素和先決條件。自主學習模式表現為課前、課后階段或課余時間,學生通過教學平臺等獲取學習資源,完成課前預習任務,擬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式,安排學習內容,拓展學習渠道,積極探討,為課堂教學做好知識儲備和學習鋪墊。學生在充分預習的同時,做好課前思考,及時發現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帶著問題進入學習,從而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組織英語教學活動時,信息技術融入課前、課中和課后的每個教學環節形成閉環,促進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主動學習。

2.基于信息技術的合作學習模式。信息技術為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提供了技術保障。不管是課前還是課中,學生可以自由結成小組,利用信息技術協作學習,極大地豐富了英語學習形式,小組成員、小組之間隨時在線聯系、交流討論、查缺補漏、指出不足,分享學習心得,求助或幫助同學解決英語相關問題,同步學習,共同進步。比如,課前的微課學習,學生小組成員在充分學習觀看微課后,相互提問,梳理要點,鍛煉聽說,總結歸納知識點,記錄不理解、不清楚的地方,有針對性地請教師進行答疑,有的放矢,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進行對話演練、模擬情境,增強學生間的交流、互動與合作,實現了合作學習。

3.構建基于信息技術的學習環境。良好的語言環境、輕松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了語言環境。高職公共英語課程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師生相對孤立。因此,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氛圍,增強師生、生生間的交流與互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學生參與其中,英語課堂動感十足,營造出學習英語的愉悅氣氛。根據教學內容需要,通過信息技術,設置真實的學習情境,從英語教學的聽說讀寫多方面融合信息技術,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模擬、演練以至運用語言知識,實現了學以致用。

4.基于信息技術的監控與評估模式。釘釘數字化平臺具有自動記錄學生學習簽到、每日任務反饋的功能。釘釘圈子能夠跟蹤保存學生英語作文的提交、修改與完善過程。隨行課堂能夠記錄、監控和統計學生的登錄時間、上網時長、學習進度、學習正確率等情 況,并將其作為評價學生的重要因素。使用詞匯APP開展日常詞匯學習、隨堂或課后詞匯測試,記錄難詞、錯詞以及理解不清的詞匯,達到夯實詞匯基礎的目的。高職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掌握各自的學習情況,監控學習質量,積極反思和總結學習過程,及時了解自己的薄弱環節,進而完善學習過程,提高學習效率。

(二)實施路徑

1.微信。選擇微信平臺建立學生班級群,用于通知具體事情、辦理學生請假、統計學生出勤、分享學習資料等。

2.釘釘。建立釘釘學生班級群,以便學生進行小組間的交流討論和小組互評。完成每日簽到,每日學習日志,發布問題,實現了師生間的互動和交流。云課堂能夠上傳和儲備海量的教學資源,拓展了視野,為學生提供了英語自主學習的渠道。釘釘的群投票、視頻會議、學習圈子等功能豐富了互動方式,活躍了學習氣氛。釘盤強大的存儲功能保證了線上線下教學的開展,實現了線上線下資源的互補,疫情期間,釘釘群直播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利用,教師通過群直播進行內容講解、問題答疑、在線提問、計時搶答等活動,同時支持學生連麥發言,師生能夠及時交流互動,不再局限于時間、地域的限制。此外,教師依照平臺數據信息,對學生薄弱環節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提高了整體英語教學效果。

3.隨行課堂。隨行課堂集在線課程、學習資源和練習測試于一體,以高職學生選用教材為藍本,為學生提供了涵蓋聽、說、讀、寫、譯等多維度學習訓練的同時,詳細記錄學生學習時長、答題正確率、發布問題詳情、課堂參與度、作業提交以及任務完成等數據。利用隨行課堂強大的數據分析功能,進行學生學習興趣、側重內容、學習難點的具體分析,不斷優化改進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

4.學習通。通過學習通創建課程和班級,發布通知,上傳教案和電子教材,布置作業,共享學習資料,發布話題,組織討論、考試,進行學生學習數據統計。

5.批改網。本研究中,批改網主要用于英語寫作教學實踐中,即時生成學生作文的得分和語言及內容分析結果,在有語法、用詞、表達不規范的地方給予反饋提示,提供學生修改的建議,也為教師批閱、點評和指導學生作文提供參考。

6.好彈幕。本研究英語教學實踐中主要應用好彈幕的投票和微信彈幕互動功能。具體來說,學生通過微信好彈幕投票后,投票會以彈幕的方式在大屏幕上出現,投票結束后投票結果將顯示在大屏幕上;同時使用微信進行彈幕互動,隨時了解學生反饋。

7.有道詞典。有道詞典服務于學生詞匯積累和語音練習,具有內容專業權威,實時收錄最新詞匯,提供原聲音頻例句等優勢。學生可以注冊有道APP,建立個人單詞本,并將生詞、難詞、容易混淆的詞語計入單詞本方便查找和復習。

8.Flash游戲、微課、多媒體課件、短視頻、音頻等。英語教學實踐中設計單詞詞匯選擇、詞匯拼寫、句型聯系、語法答題等Flash游戲,將原本枯燥乏味的考試、測驗生動鮮活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樂于參與、喜歡學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檢驗和鞏固知識。微課是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關鍵部分,微課設計的合理與否,錄制質量的好壞會影響學生線上學習的興趣和參與程度。因此,結合學生學情和線上學習情況,我們將微課的制作圍繞重點知識,限定5分鐘左右,科學設計腳本,合理規劃內容,借助專業軟件等錄制編輯,達到吸引學生眼球,集中注意力的作用。此外,開發制作電子教材、多媒體課件、音視頻等課程資源,創新輸出方式,提高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四、效果分析

(一)調查問卷結果分析

問卷結果顯示,85.42%的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有所提高,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有所增強;79.17%的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畏難情緒有所減輕或消除;91.67%的學生表示英語學習效果有所提升;79.17%的學生認為英語學習自信心有所提升;93.75%的學生能更多更好地參與師生互動;95.83%的學生能夠更好地加強小組合作,參與生生互動;89.58%的學生能夠主動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和信息技術進行英語學習;97.92%的學生喜歡基于信息技術的英語教學與學習;97.92%的學生表示教師更合理有效地使用了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超過90%的學生對于現在的英語教學現狀感到滿意;93.75%的學生認為自己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和水平有所提升。

(二)測試結果分析

為進一步驗證基于信息技術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策略和路徑的實施效果,課題組根據課程標準和要求,分別在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末組織實驗班和對比班兩班學生進行了同題統一測試。統計數據如下表所示,從以上兩次測試的成績情況對比分析中不難看出,原本水平相當的兩個平行班學生在第一學期末差距不大,特別是及格率和優秀率幾乎相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信息技術的深入應用,在第二學期末時,實驗班學生平均分和及格率較對比班差距逐步拉大,說明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得以顯現。

五、總結與反思

實踐證明,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是切實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值得鼓勵和推廣,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實現了教學手段的歷史性革命。它改變了傳統英語課堂中相對孤立的師生關系,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有所提高,學習積極性有所增強,教學效果有所提升。然而,在基于信息技術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道路上還有不少的問題需要解決,教師如何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養,如何提升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高效性,如何更好地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前、課后階段,如何實現信息技術手段的優化選擇等。因此,我們仍要不斷總結實踐,改進完善,將信息技術與高職英語教學更好、更高效地結合起來,盡可能地發揮了信息技術的優勢作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提升高職英語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郭曉春,張光春.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融合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7(19):136.

[2] 呂琴.信息技術在西部山區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與策略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2):66.

[3] 劉露露.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深度融合的混合式英語教學模式研[J].科教論壇,2017(18):51.

猜你喜歡
高職英語教學實踐信息技術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中職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與反思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測量平差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與實踐
基于翻轉課堂的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研究
現階段高職英語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