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汽車駕駛員技術的行為差錯及預防探究

2020-12-06 10:50李天平
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 2020年11期
關鍵詞:駕駛員影響因素

李天平

摘 要:交通安全運行是由駕駛員、車輛、道路和環境等在穩定可靠的情況下才能夠保證的,其中駕駛員的穩定可靠性尤為重要。在交通安全日益嚴峻的今天,作為駕駛員,一時的疏忽或者一個錯誤的動作就可能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甚至連累他人,摧毀本應美滿幸福的家庭??偨Y近年來的教訓,駕駛員完成技術性操作的可靠因素非常復雜,影響駕駛員作出正確判斷的因素可能十分細微。駕駛員在駕駛車輛的過程中會受到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而作出反應以保持車輛的運行,所以及時發現總結駕駛員的行為錯差和預防錯誤的發生對駕駛員和道路交通安全意義重大。

關鍵詞:駕駛員;行為差錯;影響因素;預防研討

駕駛員科學合理的技術操作是對道路交通安全的最大保障,駕駛員在駕駛中根據自己的感知判斷如何操作車輛,如果其中出現了任何偏差都有可能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造成車輛的損壞甚至是人員的傷亡。駕駛員在駕駛的每一秒鐘每個環節都可能存在行為差錯,這樣的隱患嚴重影響了道路行駛運輸的安全。本文分析了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出現的行為差錯的現狀、導致行為差錯的原因,并對有效預防此類差錯的方法進行總結,希望對道路的安全行駛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駕駛員技術出現行為差錯的現狀研究

根據有關調查分析,出現交通事故的80%左右的原因是人為差錯,更有數值表明其中90%的事故是因為駕駛員的行為差錯所導致的。由此可見,預防和糾正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出現的行為偏差的重要程度。通過對截至目前為止的駕駛狀況和出現交通事故的分析,發現造成駕駛員出現行為偏差主要受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按照對交通事故發生的影響程度,可分為三大類:輕微差錯、一般差錯和嚴重差錯。其中嚴重差錯會導致無可挽回的生命損失,而出現嚴重差錯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常見的生理因素,如飲酒、疲勞、服藥或突發疾病等。心理因素如情感變化,性情暴躁等也會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出現的交通事故大部分是由本身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所導致,但是環境因素也占據一定的比例。有數據對近幾年來出現的交通事故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駕駛員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是造成導致大部分重大財物和人員損傷的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為了最大程度上保障道路安全行駛,應該對駕駛員的差錯行為進行分析,采取預防措施,以期糾正駕駛員的行為差錯。

二、駕駛員行為差錯的原因和類型

(一)駕駛員行為差錯的原因

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的行為差錯是指不按照規定進行技術操作,這可能引交發通事故,導致車輛損壞甚至人員傷亡。而駕駛員行為差錯出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1.生理因素。生理因素對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的影響程度極高,由于生理因素有很大不可控性,所以駕駛員很難避免。生理因素主要有:年齡的增加、身患疾病、飲酒開車等。隨著駕駛員的生理年齡的增加,身體狀態也會隨之改變,以前能夠承受的駕駛壓力對于現在來說很容易超出身體負荷,這種情況下極易產生疲勞駕駛導致駕駛員不能及時隨路況的變化做出正確判斷,出現錯誤的操作。疾病是無論哪個年齡段的駕駛員都無法避免的生理因素,在駕駛過程中,駕駛員因為疾病的影響會出現行為差錯。飲酒后駕車會導致駕駛員對外界的感知能力下降,即使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也會出現操作不準確不到位的情況,如掌握不住方向盤、踩錯油門和剎車等。飲酒也會導致駕駛員的情緒很不穩定,如極度亢奮,導致行為反常,超速行駛,肆意超車。飲酒駕駛導致交通事故的增多,這是對自己和家人還有其他人極度不負責的行為。生理因素還有難以適應飲食的變化和服藥方式或數量的錯誤等,這些也會使駕駛員感到不適,造成駕駛員不能進行正常的駕駛操作。

2.心理因素。在心理因素方面,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的心理狀態和本身的性格特點會不同程度影響駕駛員對外界的感知力和判斷力,從而使駕駛員的正常操作技術水平不能發揮。駕駛員情感上的偏激,如過度高興和過度悲傷都會導致駕駛員出現行為上的差錯,增加出現風險的可能性。駕駛員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也是影響其出現行為差錯的因素。綜上,駕駛員的心理變化也是影響其操作汽車的主要因素之一。

3.交通環境因素。良好的交通環境,如平緩的公路,駕駛員在其上就可嫻熟地駕駛汽車。但是在彎道過多、地面粗糙,多經隧道的環境中,駕駛員需要頻繁改變汽車操作以應對環境的改變。道路兩旁種植綠色植物可緩解駕駛員駕車的疲勞對其眼睛也能起到保護作用。

(二)駕駛員行為差錯的類型

1.感知差錯。駕駛員在駕駛時會面對各種狀況,接收到很多信息然后進行處理作出相應的反應。如果從最開始的感知出現了錯誤,那么駕駛員很大程度上是做不出正確的駕駛操作的。在駕駛過程中感知差錯具體表現為聽覺誤差、視覺誤差和施力誤差等,這種誤差使駕駛員不能接收到正確信息,危害極大。駕駛員在駕駛汽車前對自己的感知能力一定要進行檢驗。

2.判斷差錯。駕駛員在接受到外界傳遞的信息后要進行及時的判斷處理,對車輛的速度或方向及時調整。如果延遲了判斷時間或者判斷出現差錯,可能會失去最好的調整時機,這可能會使得駕駛員十分被動,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具體的表現為駕駛汽車的行為是否正確的判斷和視覺、聽覺的信息的正確性的判斷、時間和方位上的判斷。駕駛員只有對信息作出正確的判斷才能極大降低行為差錯產生的幾率。

3.技術差錯。駕駛員沒有按照自己的正確判斷作出準確的行為動作,在燈光系統和機械控制系統的操作上產生技術誤差。這種技術上的誤差很大一部分是經驗豐富的駕駛員所存在的。具體表現于轉彎時將方向盤打死,換擋時沒有將離合器踩到底和從內側進行超速等技術誤差現象。技術的誤差可能是駕駛員習慣性行為,這樣存在著極大的交通隱患,而且這樣的隱患極不容易察覺。

4.操作誤差。駕駛員在駕駛汽車的過程中一些微小的操作誤差都有極大的可能影響交通安全通行。主要表現在駕駛時不系安全帶、不關注后視鏡、不良天氣加速行駛、把手放在變速桿上和總盯儀盤表等。這極大地增加了駕駛員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出現操作誤差的可能性,從而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駕駛員操作的誤差絕大部分是可以改正的,甚至有的只是稍微注意一點就可以避免。

5.其他差錯。駕駛員在駕駛時,因為無聊會出現聽音樂、打電話和與同行的人閑聊等行為,這極大分散了駕駛員的注意力,導致駕駛員對外界的感知降低出現操作失誤。此外,有的駕駛員沒有保持良好的駕車心態,對堵車,被超車的狀況反應過激。更有甚者在飲酒或服藥后強行開車,不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極度不負責地開車上路。這些誤差也是可以避免的。

(三)駕駛員行為差錯的預防措施

1.駕駛員生理和心理上的預防。駕駛員心理和生理上的預防都屬于駕駛員的個人預防,但是駕駛員駕車有強烈的社會屬性。作為道路安全的最大變量,駕駛員和有關部門都需要謹慎對待。從駕駛員著手預防能很大程度地降低事故的發生率。

2.環境因素造成駕駛員行為差錯的預防。造成駕駛員行為差錯的還有外界因素,如教育培訓和周圍環境等因素。對此,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駕駛教育機構的嚴格監控,要求其加強對學員的操作技術和規范駕車意識的教學,在教育不足的地方及時補充。駕校教育過程中不斷強化駕駛員的安全行為操作,讓駕駛員盡能正確的進行操作駕駛,及時糾正不良習慣。對于周圍環境,工作人員需要定期檢查和修護,降低周圍環境對駕駛員的影響。降低外界因素在駕駛員操作汽車過程中的影響,減少其行為差錯。

三、總結

駕駛員行為差錯的預防在交通道路的安全運輸上是非常必要的。減少影響因素能夠降低駕駛員出現技術操作差錯的概率。駕駛員應及時調整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狀況,提高自己開車的專注力,強化操作技能,從自身做起,謹慎開車,用心開車。駕駛員的安全意識和規范操作能夠有效減少其行為差錯,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鄒杰.汽車駕駛安全問題因素分析及防范對策研究[J].時代汽車,2020(8):155-156.

猜你喜歡
駕駛員影響因素
小汽車的前窗玻璃為什么要傾斜安裝
社會版(九)
突發事件下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影響因素研究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組織的運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統論的煤層瓦斯壓力測定影響因素分析
請你發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