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木打造節慶品牌助推鄉村游

2020-12-07 10:07張凌云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10期
關鍵詞:神木紅棗景區

張凌云

葵花節、西瓜節、紅棗節……神木市將本地優勢農業資源與節慶掛鉤,成功建立起一系列鄉村游節慶品牌。特色農產品不但讓鄉村游辨識度高,而且為鄉村游注入了鮮活內容。節慶品牌又在帶動鄉村經濟發展、提升鄉村風貌方面成效顯著。神木市正在通過對多種資源組合分拆、撬動民間資本和旅游資源對接等方式,讓鄉村游節慶品牌建設進入快車道。

位于陜北神木市迎賓路辦事處解家堡村的碧麟灣景區,在8月28日剛送走為期一周的“國香神木·神奇神往”文化旅游節,又在9月18日迎來神木市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暨“消費扶貧月”的開幕式。9月25日,該景區又出現在“神奇神木·神秘神往”百家旅行社走進神木旅游推介會現場。作為神木市鄉村旅游的一張名片,碧麟灣景區在節慶中收獲頗多,除了客流量的增加,也在周邊省市區漸漸打出了知名度。

而在神木市爾林兔鎮和錦界鎮,葵花文化旅游節已連續舉辦了五屆;欄桿堡鎮的旱地西瓜節今年也是第五屆;南部“沿黃四鎮”萬鎮、馬鎮、沙峁、賀家川的紅棗節也已連續舉辦兩屆……

2020年,神木市采取打包整合的方式,把各地節慶品牌整體推出,為神木文化旅游高水平融合、高質量發展樹立起整體形象。據統計,2020年“國香神木·神奇神往”文化旅游節共吸引游客24.8萬人,帶動經濟收入約1650萬元,文旅盛宴在推動經濟轉型中日益顯現出巨大的潛力。

鄉村游新秀碧麟灣

碧麟灣景區距神木市區10公里,僅十五分鐘車程。景區原所在地是一片荒山,當地從2012年開始,投資近兩億元,移山、移河、移路、打壩、引水造湖,經過精心設計,艱苦施工,于2019年7月4日正式迎賓納客,當年底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景區總占地面積4200畝,山峁面積3000畝,已開發1200畝,其中水域面積500畝。整個園區按照服務功能劃分為歡樂水世界、網紅水城、游船中心、又見侏羅紀、嘻哈樂園、高空滑索、玻璃吊橋、玻璃滑道、高空漂流以及碧麟灣大酒店三大板塊十個項目。

景區以生態農業為依托,山泉資源為主線,提升休閑旅游的服務內容。目前景區可以開展文化旅游、休閑體驗、研學拓展、養生度假、餐飲住宿、浪漫婚典等類型多樣的活動。

據了解,碧麟灣景區的投資人李連忠,十幾歲就外出打工當畫匠,之后開過煙酒門市,從事過房地產、煤礦等生意。憑著多年闖蕩創業的經驗,李連忠一直對家鄉獨特的風物神韻念念不忘。每每想到鄉親們還要靠外出打零工維持生計,也讓鄉土情懷深厚的李連忠有一種深深的責任感。經過多方考察,他決定把企業轉型到綠色生態旅游產業上來,既保護好家鄉的山山水水,也讓鄉親們從好山好水中受益。

現如今在景區的最外圍,有一條通向解家堡村的柏油路。工作人員說,原來村里人進出只有一條山路,陡峭曲回,非常不方便。景區在整體規劃時,就確定要為村民們重修一條路,縮短村民出村的時間,也可以讓農產品及時出山銷售。

碧麟灣景區鎖定目標人群是周邊晉陜蒙300公里范圍內的游客。為此,景區在娛樂設施項目建設上不斷推陳出新,同時結合當地民俗傳統和節日慶典,舉辦各類文藝演出,讓游客在歡樂中了解傳統習俗,感受經典魅力。

景區負責人表示,如今神木市受大家認可的品牌節慶在碧麟灣都設立了分會場,景區還承擔了今年“農民豐收節”主會場的任務。能夠參與到市上組織的活動中,既是對景區接待能力的考驗,讓景區有更多機會和同行交流學習,也擴大了景區的品牌影響力。

如今李連忠已被神木市認定為新型職業農民。碧麟灣景區也已成為神木近郊鄉村游的一張名片。據統計,僅2019年,景區就迎來了10萬名游客。今年4月底開門納客后,截至八月底已接待游客8萬余人。

據悉,景區目前吸納當地近100人就業。未來規劃中,景區特別提出幫扶行動,一方面讓解家堡的農產品成為景區的供應商,還設想通過讓游客“土地領養”的方式與農民對接,幫助農戶銷售農產品。

特色產業為旅游添彩

神木市自2018年9月起開始舉辦紅棗節,至今已連續舉辦了兩屆。神木的紅棗產區,主要集中在萬鎮、馬鎮、賀家川、沙峁四個鎮。目前,全市紅棗種植面積穩定在25萬畝左右,累計實施紅棗低產園改造4.45萬畝,正常年份總產值可達1億元。

紅棗節的活動項目有紅棗產品展示、紅棗美食品嘗,鄉土文化特色演出等。四地聯辦也是紅棗節的特色之一。紅棗節以“開展文化節慶活動,推動鄉村休閑旅游,提升產業品牌”為宗旨,以“游覽生態休閑紅棗園,感受近年沿黃鄉村變化”為主線,促進農業增效、棗農增收。

2019年第二屆紅棗節上,20家愛心企業與四個鎮現場簽訂認購紅棗協議,成為紅棗節一大亮點。

作為神木市“紅棗節”的舉辦地之一,賀家川鎮溫路家村占盡鄉村旅游的天時地利。這個位于黃河與窟野河交匯點的村子,兩水環繞、一山(天臺山)雄踞,被游客們譽為沿黃公路榆林段的“最美村莊”。

2010年,溫路家村的村民以全員參股的方式,成立了盛園農民專業合作社,如今已經建成日光溫室60座,其中瓜果經濟作物大棚42座、蔬菜大棚18座。園區設施面積達到300畝,是神木市中南部鄉鎮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蔬菜瓜果生產基地,被農業部認定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

合作社因時制宜,從最先的單純設施蔬菜種植逐步轉為以瓜果種植和休閑農業為主,先后引進瓜果新品20多種,包括冬棗、靈武長棗等,年生產蔬菜瓜果150多萬斤,接待游客近萬人。

作為1933年解放的紅色老區,溫路家村也是神府紅軍游擊隊、神府縣政府誕生地。2015年,神木市投資150萬元修建了賀家川鎮紅色革命紀念館。2016年,這個紀念館被榆林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憑借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溫家路村的紅色旅游和生態觀光農業都搞得紅紅火火。

8月22日至24日,“國香神木·品味神木”美食節暨“國香神木·慶豐收”欄桿堡鎮第五屆旱地西瓜節在神木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辦。欄桿堡鎮的西瓜是神木市特色農產品的代表,境內高家溝、張家坬、廟梁、巴門溝、西寨等村的旱地西瓜種植面積達1500畝,涉及秦紅5號、榆農5號、6號等十多個品種。參與種植合作社、農戶和貧困戶達168家,實現了產業化、規?;N植。

經過幾年努力,欄桿堡鎮已把旱地西瓜節打造成優質農產品展示平臺和鄉村旅游知名品牌。如今欄桿堡鎮旱地西瓜憑借其質甜爽口、綠色無公害的獨特品質贏得市場認可,成為神木旱地農作物的重要品牌。

西瓜節還帶動了欄桿堡鎮豬羊肉、小雜糧、土雞蛋、黃油等綠色農產品的銷售。2019年5月,欄桿堡鎮被榆林市農業農村局評為“有機農業種植示范鎮”。據欄桿堡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鎮2019年承擔陜西省“綠色防控體系建設項目”,包括在廟梁村實施“黑豆病蟲害綠色防控體系建設”,在賀家溝村實施“榆林市黑豆優質品種選育和提純復壯項目”,在李大莊村實施“神木市2019年小雜糧品種提純復壯項目”。

通過舉辦西瓜節,欄桿堡鎮從居住、旅游、休閑、文化各個方面入手,建設神木鄉村旅游的后花園,著力打造“農業強鎮、文化大鎮和鄉村旅游特色小鎮”,將農業體驗、觀光休閑、農事娛樂和有機產品宣傳銷售融為一體。

2019年3月,神木市財政拿出70萬元專項扶貧資金,幫助沙峁鎮石板上村對原有的200畝杏樹低產林進行了改造,新栽種杏樹100畝、山地蘋果樹200畝。村民們高興地說:“現在這些漫山遍野的雜果樹,就是我們以后的搖錢樹?!?/p>

據悉,雜果園的各個種植項目順利推進,果樹長勢良好,如果管護得好,2021年就能掛果。這成片的果林,不僅可以帶動鄉村旅游,還能給農民分紅。

神木市葵花文化旅游節自2016年起先后在爾林兔鎮、錦界鎮宮泊溝示范園舉辦,到今年已連續舉辦了五屆。今年的“相約草原·向陽而行”爾林兔葵花文化旅游節暨草原嘉年華,在千畝向日葵標準化示范基地集中展示了優良品種35個,其中有食葵19個、油葵7個、觀賞葵9個。

神木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培育新的特色農業模式,與旅游文化相互促進發展。節慶品牌的形成,使該地區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成為神木市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宣傳的亮點。

撬動民間資本助力鄉村游

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的《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8-2020年)》中明確提出,各地要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旅游發展建設。不斷創新社會資本參與方式。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通過PPP、公建民營等方式參與有一定收益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

今年3月2日,神木市委一屆五次全體(擴大)會議的工作報告提出“強產業、興文旅、促改革、優生態、厚民生、保穩定”六大工程,其中將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擺在更加凸顯的位置。報告指出,要狠抓項目招引,積極推動神木市優質旅游項目與國內大型旅游企業的合作、嫁接,努力引進大型旅游企業來神木投資,形成大資本、大項目支撐大景區建設的新局面。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撬動神木民間資本和民營企業開發神木文化旅游資源,建設文化旅游景點,經營文化旅游項目,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運作方式市場化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新機制,共同開創神木文化旅游產業的“新藍?!?。

神木市文化旅游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神木市委、市政府實施轉型升級戰略,全力打造的一個以文化旅游產業投資為核心的現代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平臺。該集團的任務之一,就是要鼓勵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文化產業,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骨干文化企業,培養一批文化產業領軍人物。

神木市堅持“政府搭臺、企業唱戲、部門服務、群眾參與”的原則,積極包裝和推介項目,拓寬融資渠道,發揮民間資金潛力。幾年來,神木市民間資本累計投資旅游產業超4億元。

來自神木市人民政府辦公室2019年9月的數字顯示,為推動鄉村旅游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神木市建成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星級示范企業6個、省級休閑農業示范點3個、省級旅游特色名鎮2個、市級休閑農業示范點18個,建成休閑農莊40個、農家樂186家、葡萄酒莊2處。陜北民俗文化大觀園、碧麟灣等一批品牌鄉村旅游項目正式運營?!包S土地上的中國年”“陜北過大年”等系列民俗節慶成為品牌活動,深受游客喜愛。其中,休閑農業綜合收入達到3.5億元,鄉村旅游年接待游客250余萬人次,直接帶動就業6000余人。

為了促進農業、旅游業和服務業的深度整合,神木市建立了農業觀光、休閑度假、農耕體驗、民俗等一系列節日品牌。此外,神木市還認定劉忠、訾浩、李連忠等新型職業農民900人,形成了以新型職業農民為引領、輻射帶動周邊群眾、吸引高學歷青年投身農業農村事業的局面,為鄉村游、鄉村振興和全面小康注入了活力。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由受訪單位提供。)

猜你喜歡
神木紅棗景區
神木有石峁
長假也救不回的景區破產
“神木”倒了
“摘牌”
運河邊的“神木”
女性吃紅棗有哪些誤區
國慶節前157個景區將迎來降價
棗花
分紅棗
撿紅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