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羌族音樂傳承的高職生美育教育活動設計

2020-12-08 03:44蘭義
數碼設計 2020年16期
關鍵詞:高職生民族音樂

蘭義

摘要:民族音樂文化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快節奏時代的到來,影視、網絡等現代傳媒的普及,民族音樂的傳承與推廣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年輕一代對民族音樂的認識越來越模糊,掌握度越來越低,羌族音樂文化意識也日益淡薄,本文在借鑒阿壩職業學院開展的羌族音樂教育系列活動的基礎上,提出了有助于羌族音樂傳承和推廣的中職生美育教育活動設計原則及具體策略,希望為羌族音樂傳承和推廣添磚增瓦。

關鍵詞:羌族音樂文化;民族音樂;美育教育活動;高職生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6-0149-02

1 引言

高職生美育教育是指以高職生為教育主體,藝術欣賞、交流、訓練等為主要內容,藝術文化講座、課程、活動等形式,提高高職生藝術鑒賞能力,培養高職生綜合素質,實現藝術文化傳承為目的一種藝術教育重要形式。

在文化與歷史的嬗變中,羌族音樂以其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而歷經千百年不衰,成為了我國璀璨的藝術文化瑰寶。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遷,影視網絡等新興大眾文化的沖擊、文化娛樂消費方式的多元化,曾長期在阿壩州人民文化生活中占據主要地位的羌族音樂難以再吸引年輕一代的關注和興趣。本文在借鑒阿壩職業學院開展的羌族音樂教育系列活動的基礎上,探討有助于民族音樂傳承和推廣的高職生美育教育活動設計方案,希望能為羌族音樂的發展提供可參考的實踐依據。

2 羌族音樂文化傳承現象分析

2.1社會媒體層面。近些年,在全省文化發展的大方針指導下,阿壩州的民族音樂傳承除了民族音樂團的推廣努力之外,在電視媒體方面,四川省下屬影視頻道周一至周五定時會播放經典民族音樂,這有利于提高阿壩州民眾對羌族音樂的認可度和影響力。在新聞媒體方面,大型民族音樂活動或者知名劇團上演新的民族音樂時,報紙和網絡都會大幅報道。

2.2政府部門層面。在政府推廣方面,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提出了“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要保護傳承文化遺產,滋養文藝創作,加強文化法治環境建設”,在國家政策方向明確的大環境下,阿壩州地方政府部門為推進民族音樂的傳播也是不遺余力的,政府為阿壩職業學院、文藝機構及各大中職院校的民族音樂傳承工作提供了大力支持,協助舉辦了各種民族音樂比賽等普及工作[2]。

2.3高職院校教育層面。在高職院校教育方面,阿壩師范學院、阿壩職業學院等院校均開辦了羌族音樂課程,為民族音樂事業輸送人才。此外,阿壩州內中小學為了促進中小學生更好的發揚和傳承民族音樂,也相繼開設了羌族音樂活動課,組織了民樂比賽等美育教育活動,促進了民族音樂的傳承與推廣。

2.4民間組織層面。除了社會媒體、政府部門、高職院校教育,民族音樂愛好者們也在為羌族音樂的傳承作出貢獻,例如民間公眾號關注羌族”,主要的工作是開展羌族音樂宣傳工作和協助相關部門或單位普及民族音樂知識,,為廣大民族音樂愛好者推送最新的民族音樂信息和經典民族音樂演唱音頻、視頻等。民族音樂在阿壩州的發展中的得到了多方傳承,無論是高職院校、政府還是社會都已經把傳承民族音樂作為一份使命感,每個人都在為民族音樂的傳承出一份力。

3 高職生羌族音樂美育活動的意義

羌族音樂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藝術形式,自先秦至今己有西千奎年的輝煌歷史,然而在快節奏的網絡時代,越來越少人能夠靜下心來聽音樂、賞音樂、品音樂,尤其是對于自幼便與電子媒體為伴的年輕一代而言,民族音樂正漸行漸遠。因此,美育教育活動便承擔起了傳承和推廣民族音樂的重擔。高職生美育教育活動的意義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3.1普及羌族音樂文化。高職生在參與美育教育活動的過程中,能夠不同程度地獲悉有關羌族音樂方面的知識,培養對民族音樂的興趣,高職生是建設國家的新鮮血液,對高職生羌族音樂興趣的培養可以說是為羌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培養生力軍,能夠實現更大范圍的羌族音樂文化普及。

3.2助力民族文化傳承。羌族音樂是我國重要的民族文化之一,有著很高的藝術和欣賞價值,然而僅憑傳統的羌族音樂表演已經很難實現對這門藝術的傳承,排除民族音樂的學習和練習的難度不談,單從語言角度來看,民族音樂的推廣也難度頗大。高職生具備一定知識文化水平和認知能力,對民族音樂有良好的理解和審美能力,通過高職生這一“活”媒介,能夠在傳承羌族音樂文化的過程中將其再造為更“接地氣”的文化形式,更好的實現民族文化傳承[4]。

3.3促進羌族音樂發展。美育教育活動實際上并非單向的教與學,更多是建立在高職生互動學習和實踐學習的基礎上開展的,在這個互動與實踐的過程中,羌族音樂不斷融入了潮流文化和思想,實現了與時代的攜手并進和自我成長。

4 高職生美育教育活動設計方案

4.1活動開展原則。

(1)“興趣為本”的活動設計方向。高職生美育教育活動設計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對高職生進行有效活動主要分為內在精神與外在能力的培養,而無論是何種活動,都離不開活動的三大要素——需求,動機和行為,動機由需求產生且以行為將其體現在環境內。

故要促進中職生推廣和傳承民族音樂的“行為”,首先要研究高職生的“需求”和“動機”,這二者合并起來便是——興趣。當代年輕人的興趣面廣,好奇心強,因此在開展活動之前,組織方要深入了解不同的高職生群體在不同時間節點上的興趣方向,將其與美育教育的目標相結合,設計出真正具有吸引力的美育教育活動,避免“強制參與”[5]。

(2)“啟蒙為目”的總體培養戰略。美育教育活動的組織目的是培養高職生成為民族音樂的推廣與傳承的新鮮血液,然而大部分年輕人對民族音樂的了解度和認知度都極低,連基本的認知都不具備何談傳承推廣?因此,高職生美育教育活動的總體培養戰略應以啟蒙為目標。在具體的活動設計中要將活動與中職院校的戰略發展、教育需求、高職生個人發展需要結合。如果脫離了基本戰略,活動將偏離了航向,甚至產生負面的教育效果。

4.2活動開展策略。

(1)精細化、科學化活動組織體系。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若是沒有一個確定的標準,盲目的對上述所有高職生進行美育教育“洗腦式”活動,其效果反而更差。因此,建立一套標準化的活動組織體系,規范各個類型的高職生在活動中去成長,是促進美育教育活動的基石。本文借鑒阿壩職業學院的羌族音樂教育系列活動后,建立了一套相對科學的活動組織體系,該體系分為三個子系統,六個培養階段。通過構建精細化、科學化的高職生美育教育活動組織體系,不斷提高高職生的審美能力,加強高職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同時也讓高職生感受民族音樂的獨特魅力。在活動組織的各個階段,組織方應該讓高職生了解活動的益處,活動可以豐富自身羌族音樂知識,提高審美能力,趣味課余生活,以此培養高職生對美育教育活動的興趣和參與度。

(2)提高活動內容的針對性和專業性。高職生美育教育活動的目的之一在于提高高職生對羌族音樂的認知和審美能力,加強其對民族音樂認同感和興趣,因此,活動要求強化高職生參與的內部動機,不能把量化分、考勤等當做獎勵或懲罰的工具使用,反之可以將有吸引力的活動作為對高職生的獎勵。實際上,通過阿壩職業學院開展的“民族音樂進校園”活動不難看出,高職生對傳統民族音樂是有好奇心的,只要活動確實有內涵有趣味,那對高職生便有足夠的吸引力。然而,現實卻是許多高職院校組織的美育教育活動效率低,強制性大,對高職生沒有絲毫吸引力。因此活動組織方要設身處地的考慮高職生需求,鼓勵高職生開拓課余愛好,擺脫“完成上級任務”的敷衍態度和滯留于表面形式、無標準、非人性化的活動路線。

因此,活動組織方在制定新的活動時,應站在高職生角度,與高職生積極溝通,了解高職生的興趣所在,有針對性的展開活動,甚至量身定做個人培養計劃。分時段采用問卷調查或訪談的方法,汲取高職生的活動反饋,進行相應的活動改善,并嚴格落實到活動課程中。在活動中,充分啟發高職生腦力、體力來參與活動,讓高職生對民族音樂有一個徹底而完整的認識和了解,從而讓高職生真正主動地投身到民族音樂的傳承與推廣中去。

(3)注意活動方式的靈活性和趣味性。在當下的互聯網時代,活動方式不應局限于課堂活動,傳統的課堂活動雖然具備直觀、真實、互動性高等優勢,但卻囿于時間和地點上的不可變性而令高職生們感到不便[6]。結合阿壩職業學院羌族音樂教育活動反饋可知,靈活多元化的活動方式是高職生們所期待的。學校選擇的活動方式上要注意充分靈活化和多元化,注重實踐的運用。

此外,活動組織方可以充分開發和利用新媒體技術來開展高職生美育教育活動,例如借助微信短平快、關注度高的特點,開設“羌族音樂在線”微信公眾號,建立民族音樂愛好者活動微信群,每天安排羌族音樂老師在線互動,發布充滿正能量的心靈美文誦讀、羌族音樂知識、羌族音樂家背后的故事等文章,還可以開設新穎的語音教學模式——微課堂,方便高職生隨時隨地聽課,補充活動主題相關知識,利用手機隨身攜帶,上網方便的優勢,在線羌族音樂老師能夠隨時與高職生進行互動。

(4)加強活動開展的校園文化保障。羌族音樂始于文化,長于文化,也必須傳于文化。因此,高職生美育教育活動的開展離不開高職院校的文化沃土。為了保證民族音樂順利進校園,必須加強活動開展的校園文化保障。具體來說,高職院??梢岳镁W站、微信、微博等渠道來加強民族音樂的宣傳力度,例如,在微博上開啟#尋找校園羌樂女神#、#今天,約歌嗎?#等話題,邀請全校教職工參與到話題中,還可以通過自薦、投票等形式公開評選“羌樂女神”、“羌族音樂之星”,評選結果可以納入期末考核,以此促進高職生的參與積極性。

另一方面,良好的傳統文化氛圍有助于促進高職院校的發展,并促進高職院校教育管理。而文化不是單方面由高職院校構建的,而是高職生與高職院?;又行纬傻?。故而,活動組織方有必要讓高職生參與活動的設計,在溝通中制定出活動設計具體標準與目的,以保證活動設計的落實有效。

參考文獻:

[1]楊國,龍杜涓. 彝族民間歌舞在邊疆山區小學校園教學活動中的實踐探究——以楚雄彝族自治州雙柏縣為例[J]. 黃河之聲,2016,(10):42-44.

[2]伍婷婷. 羌族音樂的保護與傳承模式[J]. 四川戲劇,2015,(08):97-99.

[3]楊雙成. 美育在中職教育中的作用及實施策略[J]. 甘肅教育,2014,(24):62.

[4]閆慧峰. 探索美育在中職教育人才培養中的作用[J]. 新課程(中),2014,(06):18-19.

[5]陳鴻,吳春暉. 高師音樂教育專業民族民間舞教學中的美育研究[J]. 藝術教育,2013,(08):97+105.

[6]宋顯彪,孫洪斌. 試析羌族音樂“立體化”保護與傳承模式[J]. 音樂探索,2012,(04):49-52.

[7]黃文翠. 美育視角下的民族音樂教育透析[J]. 歌海,2009,(01):70-71.

猜你喜歡
高職生民族音樂
在高一年級音樂教學中深化民族音樂教學的實踐
積極心理學視域下高職生就業觀教育研究
論高校音樂教育在傳統文化傳承中的地位與作用
傳統文化與民族音樂的重構研究
民族音樂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深化策略分析
高職生開展電子競技運動的現狀調查與分析
高職生的學習現狀與改善措施
關于高職生換元積分法教學的探索
高職生自我容納與容納他人調查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