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師德感化學生,優化初中學校育人質量

2020-12-08 10:51劉曉君
數碼設計 2020年16期
關鍵詞:初中學校師德優化

劉曉君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前提下,新課改要求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教育的重點。不斷地提升教師的教育水平,改變教師的教育方法可以更好的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可以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不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更加完善中學的教育質量。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德育,用師德來來感化學生,不斷提升初中學校的育人質量。

關鍵詞:師德;學生;優化;初中學校;育人質量

中圖分類號:G45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6-0252-01

1 尊重學生是體現師德的根本

初中德育教育的目標是要培養學生熱愛國家、堅定信念、鍛煉科學合理的思維模式,增強為人民和社會服務的使命感。結合新時代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教導,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是平等的群體,然而要想更好的用師德去感化學生,提升初中德育教育的質量,教師就應該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持以尊重的態度[1]。

1.1尊重學生隱私。初中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心理的不斷成熟,會逐漸產生一定的私密空間感,時而會出現不愿與同學或家長溝通交流的現象,形成自己獨特的想法。又因為初中生還沒有建立和形成完全正確的三觀,難免會出現一些思想上的偏差,這時,教師應該發揮正確的引導作用,首先尊重學生產生的以上心理變化,與學生充分交流,不要一味的以教師的觀點去衡量學生的思維觀點,要以理解的態度去感同身受,從而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護,并感受對其獨立人格的尊重,而達到調節初中生身心健康成長的目的,最終達到提升初中育人質量的目的。

1.2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這里所指的距離包括生活距離和教學距離,一是拉近同學生活中的距離,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發揮大家長的作用,利用業余時間例如課下多與學生交流他們的興趣和愛好,了解他們在業余時間的活動內容,如果可以的話,積極參與到他們的業余生活中,展現教師的親近感,從而去感化學生[2]。二是拉近同學生的教學距離,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以游戲、活動、討論以及課外實踐等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展現出教師教學的靈活性,從而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老師如同朋友一般,這些都是體現新課改背景下師德的重要性,促進初中育人質量的好辦法。

2 關愛學生是體現師德的基礎

學生在校是學生,但學生的根本身份還是孩子,教師對學生的關愛,要如同關愛自己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要因材施教,了解學生不同的特點,對他們進行個性化教育。在生活過程中,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發現問題及時督促他們改正。

2.1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學習進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根據學生擅長的不同領域,隨時調整教學方法,對學生存在的一些偏科現象,給予及時的溝通和調整,體現教師的關愛情懷,從而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還要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讓學生發揮他們各自的特長,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提高初中教育教學的質量[3]。

2.2幫助學生改正他們的缺點。人無完人,教師也存在一定的缺點何況是剛剛成熟一些的初中生,教師要多和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發現學生的優點和缺點,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初中生都希望教師可以多多包容和表揚自己,但是部分學生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和缺點,對于學生的優點,教師要給予表揚并以此為榜樣,鼓勵大家進行學習、對于學生的缺點,教師要多多鼓勵并幫助其進行改正,還要教育其他學生要多多包容和理解。

2.3注意運用新式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學習。在素質教育的當下,教師要在教學方式方法上不斷更新,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枯燥乏味的學習生活更加感興趣,同時要多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困難,教師要成為良師益友。此外,教師也要采用戶外實踐的方式或者實驗室教學等方式不斷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實踐性和樂趣。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成長,用師德感化學生,促進學生更好的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斷成長。

3 調節學生心理是體現師德的宗旨

初中生正處于成長的叛逆階段,一句話、一首歌、一個眼神等都可能成為觸發學生心靈問題的根源??紤]到學生心理敏感的特點,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來及時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防止學生出現過激的行為。

3.1要懂得傾聽學生的想法、心聲。學生在初中階段極其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由于成長的特殊階段的特殊性,教師就要傾聽學生的想法,幫助學生解決他們存在的心理困惑。

3.2要懂得換位思考。教師可以嘗試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站在他們的位置去理解他們產生的心理問題和困惑,這樣教師不會覺得學生產生的問題是幼稚的,這樣才可以更好的理解他們,從而幫助他們[4]。

3.3要發現學生成長的特點。針對學生在初中極端青春期的特點,老師要及時發現學生產生的不同的心理問題,同時要關注學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和在學生集體中的角色,與家長的交流溝通情況,同學生的相處情況,是否是正常的青春期變化,盡量避免產生極端的心理變化,教師要成為學生的心理醫生,多觀察學生的變化,及時進行干預,幫助學生調節心理變化,這也是師德的體現。

4 結語

用師德感化學生,可以體現在諸多方面,也可以用很多方式,當下最重要的是結合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發揮教師的作用,對學生因材施教,不斷掌握學生的個性特點,從而更好促進初中教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曹建國.細處著手,用愛心澆出幸福之花[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之家),2014(10):11.

[2]竇湘蓉.育人教書,以德為先[J].吉林教育,2017(06):30.

[3]潘麗萍.用愛架起學生心中的彩虹——記大同市同煤一中教師關艷霞[J].陜西教育(管理),2013(11):05.

[4]段婷婷. 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研究[D]. 河北師范大學,2010:12.

猜你喜歡
初中學校師德優化
營商環境五方面持續優化
致良知與師德
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索
促進學生認識發展 優化初中化學復習
師德淪喪者不配為師
呂狂飆:師德建設需警惕從崇高師德簡單轉向底線師德
以人為本 和諧共進
試論激勵理論在初中學校管理中的應用
初中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有效開展的策略探討
師德“紅線”持續發力還需多方努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