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麥種植中提高效益的途徑分析

2020-12-09 13:22郭吉蘭
新農民 2020年16期
關鍵詞:種源土壤環境效益

郭吉蘭

(甘肅省古浪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 古浪 733100)

1 對小麥種植不足的原因分析

1.1 選種

高質量高純度的種源是保證小麥生長的前提和基礎,種源純度決定品種純度,只依賴后期培養調整是很難實現高質量生長,所以對于原種就要進行認真考察、引進時也要多加比較。

1.2 種植期間的管理

好的種源和好的地理位置只是小麥種植的前提要求。后期的小麥培養階段也是十分重要的,對小麥生長時期的管理疏忽也極容易導致小麥的生長緩慢,成品質量降低。

2 如何有效地提高小麥種植中的效益

2.1 優化良種

高品質高成活率的種子時高產的基礎,抗性好的種源也能夠節約財力資源,想要擁有優良種源就要從兩方面下手,一是控制優化品種的市場份額,二是提高農民辨識良種的能力。

例如:要優化良種的市場份額,就要從源頭入手,整頓市場,打擊不良商販。政府前期可以派遣專人收集市場上小麥種源銷售點名單,根據售賣的種源好壞篩查出以次充好的不良商販,對所賣的劣質商品進行查收,對商販進行處罰。對于售賣產品本就為劣質種源的,要根據產品調查出生產商,對生產商進行查處??紤]到市場上優良小麥種的價格問題,政府可以出臺補貼政策,為農民種植小麥購買種源的花銷進行補貼,具體補貼金額要根據農民的收入情況和政府的財政情況進行調整。對于農民在農業知識淡薄方面,政府可以聯合企業,挑選專業人員進村為農民進行小麥種源挑選講解,讓農民全方位了解如何辨別小麥種子的質量,如何預防不良商販的違法違規行為,鼓勵農民舉報。各村還可以根據農民的學習情況選出先進代表為其他農民進行經驗分享,將自己學習到的,并且經過實踐檢驗的有效選種方法教授出去,為了鼓勵學習,村委會也可以對現今農民進行嘉獎鼓勵。在選種的時候也要注意結合當地的土壤環境選擇適宜當地播種的小麥。

2.2 改善土壤

好的種子只是種植的第一步,除了先天基因的優良,也要注意后天的培養,土壤是小麥生長的基石,直接決定著小麥的產量和質量,因此增加土壤肥力,保證土壤環境是小麥種植的關鍵一環。

例如土壤作為小麥種植的基礎,其質量高低直接決定小麥產量。因此,增強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是提高小麥產量的直接方法。想要提高土壤肥力可以采取兩種方式:一種是秸稈還田,將之前種植作物后留下的秸稈進行二次加工,摻雜有效的肥料在小麥播種之前埋到土壤中,增強土壤肥力,提高土壤松軟度,保證土壤有足夠的抵御嚴寒的能力,降低病蟲害的影響。第二種是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對小麥種植地的土壤進行測評,對土壤中的養分水分和礦物質等進行記錄,然后根據小麥的生長所需營養,對土壤環境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情況補充土壤中缺乏的營養物質,制定科學、合理的施肥方案。這里要注意在施肥的過程中要秉持有機肥料與其他化肥相互結合的原則,有機肥料為主,其他肥料為輔,保證小麥在最天然的生長環境下有最高的產量和質量,。在施肥過程中,也不要盲目施肥,過度施肥會對小麥產生消極影響,降低小麥產量。除此之外,還要定期對小麥生長情況進行觀察記錄,根據小麥的成長情況,對小麥進行合理降水、施肥,保證小麥在不同的生長階段有不同的培養方案,實時監測小麥生長情況進行實時調整,從而提高小麥產量,增加小麥的效益。小麥可在一年中兩次種植,但在種植過程中就需要注意要利用四季不同的溫度和濕度,確保冬小麥能夠順利渡過冬。把握好播種時間,過早播種小麥,則容易受到嚴寒天氣的影響,遭受病蟲害的侵擾。過晚播種,小麥苗還沒有度過嚴寒,會受到干熱風的危害。

2.3 引進技術

對現有小麥種植進行分析后發現,小麥種植的技術和設施是影響小麥產量和效益的重要條件。首先因為農民的專業素質不足,可能導致其在種植中經常會出現農民技術保持傳統趨于落后,運用的設施也是人力居多,對于現代化的今天來講,先進的技術和尖端設備能讓農業種植效益成倍增加。

例如:政府可以在小麥種植商戶中挑選先進種植戶提供外出學習的機會,農業落后地區向農業發達地區進行學習,科技落后地區向科技先進地區學習,學習歸來后舉辦經驗分享交流座談會,將外省經驗進行討論,根據當地的實際土壤環境,對學習的經驗知識進行去粗取精,選擇適合當地小麥種植的技術。政府也可以每年派遣專人前往國外進行學習交流,汲取國外先進的農業種植文化和知識,擴大自己的眼界和視野。除此以外,政府還可以針對農業器械的商戶進行培訓,鼓勵商戶多多引進先進的種植設備,政府可以出臺補貼政策,鼓勵農業企業研發創新新型的生產設備。政府也可以和當地的農業學校進行合作,利用優惠補貼政策為當地引進專業人才,運用更加科學客觀的方法來進行小麥種植,鼓勵高校學生用當地的農田進行創造性實踐,研發新型的種植技術。

3 總結

小麥種植效益的提高是多方面的,所以要多角度全方位發展改善,注重技術的提高,不要拘泥于傳統,勇于創新鼓勵創新。以上提出的措施和途徑都需要因地制宜,注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政府引導和農民自覺共同發揮作用,才能夠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益。

猜你喜歡
種源土壤環境效益
草粉發酵 喂羊效益高
“優標”水稻體系對稻田土壤環境的影響
蓮魚混養 效益提高一倍
錯季土豆 種出好效益
我國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存在的問題及建議分析
芻議香合歡形狀特性及生長差異
多重熒光定量PCR法同時定量檢測4種混合熟肉種源
優化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效益
西南樺種源早期選擇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