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東金礦勘查區地質特征及找礦探究

2020-12-09 13:51趙鐵輝
中國金屬通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大理巖礦石礦體

趙鐵輝

(遼寧省第九地質大隊有限責任公司,遼寧 鐵嶺 112000)

1 礦區的地質背景及特點

1.1 白云金礦區地質背景

白云金礦位于遼寧省鳳城市青城子鎮白云村,是在1987年發現的大型金礦床,自東至西包括荒甸子、三道溝、二道溝、陽溝和南部丁家溝等地段,在經過之前的勘察所收獲的數量高達幾十噸以上,白云金礦區所在地在華北地臺遼東臺背斜、營口一寬旬隆起的北部,即陰山-天山東西構造帶與新華夏系第二隆起帶的交匯處,區內地層變質程度較深,構造巖漿活動發育。

1.2 白云金礦區的地質特點

白云礦區主要出露遼河群大石橋組、蓋縣組地層以及第四系;①第四系;②蓋縣組上部黑云母片巖;③蓋縣組下部黑云母變粒巖;④蓋縣組下部大理巖和變粒巖;⑤大石橋組三段下部斜長角閃巖;⑥大石橋三段中部大理巖;⑦大石橋組三段上部硅質條帶狀大理巖;⑧大石橋組三段上部透輝透閃片巖;⑨二長斑巖巖脈;⑩含金石英脈;蝕變煌斑巖脈;含金硅鉀蝕變巖帶;石英斑巖巖脈;金礦體;蝕變閃長巖巖脈;輝長巖巖脈;花崗斑巖巖脈;破碎帶;斷層;測線。礦區在遼河群蓋縣組和大石橋組地層以及大石橋組三段出露,其主要分布在礦區北部和東部,出露的面積范圍較廣。巖性可分為斜長角閃片巖、矽線石云母片巖、大理巖、變粒巖、透輝透閃巖和石英云母片巖蓋縣組其主要在礦區中部和西部,所占面積約占1/3,其主要包含十字石石英二長云母片巖、石英云母片巖、透閃變粒巖、黑云變粒巖、淺粒巖、矽線石云母片巖。金礦體還是主要存活在蓋縣組下部。第四系其主要包含粘土、砂、礫石等。

1.3 白云金礦區的地質構造

白云礦區構造特征相對比較復雜主要分為褶皺斷裂等構造,由于這褶皺斷裂構造比較發育。因此下面是兩者構造的特點的分析。

(1)褶皺構造:白云礦區褶皺軸呈近東西向,由北向南依次是白云山背斜、陽溝向斜、陽溝-石湖溝背斜、姚家溝-李家堡子向斜、顧家堡子翻卷向斜、蘇家堡子翻卷背斜。白云山背斜褶皺軸呈EW向,軸面近直立,核部是大石橋組大理巖,兩翼為蓋縣組片巖及變粒巖;陽溝向斜褶皺軸呈NWW向,軸面北傾,核部新、兩翼老;陽溝-石湖溝背斜褶皺軸呈近EW向,軸面近直立,核部為大石橋組透閃透輝巖,兩翼為蓋縣組大理巖、片巖等;姚家溝-李家堡子倒轉向斜,褶皺軸呈NEE向,軸面南傾,北翼地層倒轉,核部為蓋縣組片巖,兩翼為大石橋組大理巖和透閃透輝巖;顧家堡子翻卷向斜,軸向呈NNW向,軸面北東傾,核部為蓋縣組云母片巖,兩翼為大石橋組大理巖;蘇家堡子翻卷背斜軸向呈EW向,軸面南傾,核部為大石橋組大理巖和透閃透輝巖,兩翼為蓋縣組變粒巖。

(2)斷裂構造:其主要發育NNE向、NW向、近SN向斷裂以及近EW向韌性剪切帶??拷麰W向韌性剪切帶近乎貫穿整個礦區,長度約8km,寬約150m,向南傾斜20°~40°之間,沿剪切帶兩側進行發育次級翻卷背向斜及次級斷裂構造,沿主構造面發育大量的含金硅鉀蝕變巖帶,同時在礦區西側沿韌性剪切帶發育推覆構造,大石橋組大理巖推覆至蓋縣組云母片巖之上。NW向斷裂,一般呈南傾斜,傾斜角在25°~35°之間,該方向斷裂錯斷礦體??拷黃N向斷裂,傾斜角大部分近直立,礦區內露頭運動特征是東盤向南運動,西盤向北運動。NNE向斷裂,向西傾斜,傾斜角在25°~40°之間。

2 礦體及礦石的特征

2.1 礦體特征

白云礦區范圍約為4.8km2,約有100條金礦體礦床類型主要為硅鉀蝕變巖型金礦,其次為石英脈型金礦,礦體呈層狀、似層狀和脈狀產出。鉀蝕變帶呈脈狀產出,比較穩定,金礦體在蝕變帶中呈扁豆狀、脈狀,常見尖滅再現,分枝復合等特點,走向近EW,延長100m~150m,傾向南,傾角30°~50°,傾斜延100m~250m,厚1m~7m,向西側伏,側伏角35°~70°,在兩條脈的交匯處有的達到10m以上。主脈的上下盤小礦體延長、延深均在100m以內,厚1m左右。白云金礦由多條礦脈,共有200多條礦體組成。

2.2 礦石特征

礦石礦物可分為金屬和非金屬礦物,金屬礦物包括磁鐵礦、黃鐵礦、斑銅礦、閃鋅礦、黃銅礦、方鉛礦、輝銅礦等;非金屬礦物為石英、正長石、白云母、石墨、方解石等。脈石礦物為石英、正長石等。通過分析表明金與鐵、銅、鉛、鋅等元素在成礦階段比較富集,黃鐵礦、閃鋅礦、方鉛礦、黃銅礦等礦物為主要的載金礦物。

2.3 礦石構造

礦石結構為自形-半自形粒狀結構、交代殘余結構、碎裂結構和包含結構。常見的構造主要有浸染狀構造、塊狀構造、和細脈狀構造。

2.4 礦石類型

礦石類型可根據礦石成分、結構、構造、蝕變等特征,可將礦石類型分為硅鉀蝕變巖型礦石和石英黃鐵礦脈型礦石。

2.5 圍巖蝕變特征

白云礦區圍巖蝕變主要以下幾大類型為主:①鉀化:鉀化是礦區重要的一種蝕變類型,與金礦化關系密切,在顯微鏡下易發覺。②黃鐵礦化:黃鐵礦化分布最為廣泛,主要分布在硅化、鉀化以及絹云母化的巖石中,黃鐵礦顆粒呈浸染狀、細脈狀、團礦狀分布在其中。③硅化:礦區最發育的一種蝕變類型,與金礦化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硅化常與鉀化相伴產生,形成硅鉀蝕變巖。④石墨化:一般在井下能觀察到石墨化圍巖,石墨化強變形帶一般沿礦脈產出,但只分布在礦體一側。⑤絹云母化和綠泥石化一般分布在硅鉀蝕變巖中。⑥碳酸鹽化主要出現在成礦晚期,切割早期蝕變巖。

3 成礦的的規律及找礦標志

3.1 成礦規律

(1)白云礦區金銀鉛鋅礦主要分布在古元古界碎屑巖-碳酸鹽巖建造中,由于基底巖系對金礦的控制,鉛鋅礦受含礦建造上有一定的阻礙。

(2)礦床的形成是受中生代的柔韌性剪切、脆性變形和構造巖漿活動控制。

(3)斷裂構造的分支和交錯部位,有利于巖漿灌入和熱液成礦,特別是含礦建造比較發達的地帶地帶。

(4)中生代在成礦期,會形成了與侵入巖有關的金、銀、鉛、鋅等多元素成礦系列。

(5)中生代構造巖漿活化并遷移了地層中的金屬元然后與巖漿攜帶的成礦物質一同生成出成礦。

3.2 找礦標志

通過上文分析,針對白云金礦區找礦標志如下:

(1)白云礦區的控礦斷裂主要呈近EW向,所以要以該方向為主要的找礦方向。

(2)受斷裂的控制,礦體的側伏向主要呈SW向,深部找礦要沿著側伏向進行下一步找礦。

(3)礦區圍巖具有明顯的分帶性,由中心向兩側依次為硅鉀蝕變巖帶、石墨化帶、絹云母化帶、綠泥石化帶和硅化帶,可利用圍巖蝕變特征進行找礦。

(4)花崗斑巖巖脈、閃長玢巖巖脈、石英斑巖巖脈均分布在礦體的圍巖中,雖然礦化程度低,但為了進一步找礦提供相關依據。對于找礦標志分別要了解地層、構造、巖漿巖、蝕變、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等幾大要素。

4 結論

通過本文的概括大家對遼東的金礦資源有了一定的了解,隨著中國的經濟科發展在不斷的進步,人們對金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因此導致了中國現在對金的供不應求,遼東地區具發育良好的大規模金礦化的成礦標同時具有巨大的找礦潛力。以上是對遼東白云礦區的一個間接分析,希望能給找礦人員帶來一定的幫助。

猜你喜歡
大理巖礦石礦體
高溫熱循環作用下大理巖三軸壓縮力學特性
近地表礦體地下組合式連續開采技術研究
兩塊礦石
礦kuànɡ石礦石多美麗
利用3Dmine進行露天現有采場進行礦體建模的探索
Chronicle of An Epic War
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金礦理論認識
緩傾斜礦體露天采場臺階礦量的分配計算
點石成金
高精度磁測對尋找矽卡巖型礦床的特殊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