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四史”為基加強“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2020-12-11 20:54張哲
締客世界 2020年10期
關鍵詞:四史入黨理想信念

張哲

(沈陽師范大學 遼寧 沈陽 110034)

1 “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取得了偉大歷史成就,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已經開啟。進入新時代,“00后”已經成為了大學生群體的中堅力量。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學生群體,在“00后”大學生的思想面貌以及組織管理上還存在一些問題[1]。

1.1 政治意識較為薄弱

隨著我國經濟和互聯網大數據的疾速發展,新媒體平臺成為了億萬網民的“精神家園”,“娛樂文化”也變成了大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網絡媒體的包裝下,大學生以“藝人”為榜樣,對他們盲目崇拜。然而近年來,一些公眾人物觸及法律和道德底線的行為屢屢出現,為學生樹立了不良的榜樣,影響了“00后”大學生對法律底線和社會道德底線的看法,學生缺乏正確的榜樣引領和堅定的理想信念,政治意識薄弱[2]。

1.2 缺乏大局意識和團隊精神

改革開放后,我國實施計劃生育政策,這導致當代“00后”大學生多為家中的獨生子女。家長的過度縱容,使部分“00后”大學生過于注重個人價值,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他們較為缺乏集體主義意識、團隊精神和大局意識,沒有使用價值規范和價值判斷的適當認知能力[3]。

1.3 輕視思政課的作用

目前,學生在上思政課時玩手機、學習其他學科的現象屢見不鮮,倘若這種現象不能及時糾正,思政課將會正面臨集體 “冷場”的局面。究其根源,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在于學生認為專業課對自身能力素質提高起關鍵作用,而思政課在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中作用微小,對思政課的重視度不高;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在思政課教學中均以說教為主,很難吸引學生的興趣[4]。

1.4 部分學生黨員的思想認識有待提高

整體上說,高校絕大多數學生黨員入黨動機端正、理想信念堅定、思想積極向上,但是受社會發展不良風氣的影響,存有某些學生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動搖的問題。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一部分大學生入黨動機存有顯著的功利主義趨向,他們入黨不再是向先輩們一樣出于對共產主義信念的追求,而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就業競爭力,把入黨作為自己的一塊墊腳石,沒有做到思想上入黨。同時,一些共產黨員在申請加入共產黨后有松弛的問題,推卸自己應當承擔的任務,對集體的奉獻程度減弱,沒有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淡化了黨員的先進形象[5]。

2 開展“四史”教育的必要性

2.1 教育引導大學生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

當代大學生沒有經歷過戰爭的身心洗禮和新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艱難經歷,嘗試通過學習四史,基于歷史、理論和實踐邏輯等多個方面,特別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的“三件大事”、創造世界罕見的“兩大奇跡”、完成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三次偉大飛躍”, 青年人才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到黨的紅色政權的得來不易,新中國成立的得來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得來不易,深刻認識到我們黨先進的政治屬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純潔的政治品質,以史為鏡,進一步校準自己的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

2.2 教育引導大學生承擔青年責任的迫切需要

四史的核心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四史中蘊含著中國共產黨人對社會主義社會的執著追求,對共產主義崇高理想的堅定信念。以四史為依托,用黨的優良作風文化教育學生、用成功案例啟發學生、用慘痛教訓警示學生。學生能夠在黨的發展歷史學習中堅定理想信念,在新中國史學習中厚植愛國情懷,在改革開放史學習中創新思維能力,在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中磨礪拼搏。 深入挖掘在黨的建設、新中國建設、改革開放建設中的先鋒人物,為大學生尋找正確的榜樣力量。以歷史脈絡為導向,拓寬學生歷史視野,堅定學生緊隨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鼓舞學生積極承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遠大理想的使命擔當。

2.3 教育引導大學生把握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時代選擇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蔓延,各國的政治經濟遭受到了巨大挑戰,國際關系和社會秩序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國際力量對比呈現多邊主義的發展趨勢,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如何在“?!敝袑ぁ皺C”,利用好這一戰略機遇,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大戰略議題。通過學習四史,“00后”大學生能夠基于當今發展形勢從一個新的視角把握我黨的執政規律、社會主義社會基本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經濟發展規律,愈加深刻地認識黨的光輝歷程、我國的基本國情、世界的發展狀態,科學把握黨和國家所處歷史方位,以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列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從而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化愛國情懷。青年能夠在把握歷史規律的基礎上,掌握方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3 “四史”教育融入“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探究

學四史的目的是為了在更好的把握歷史規律的基礎上服務當代社會現實,歷史雖已過去,但歷史中的經驗教訓值得銘記,歷史中的先鋒人物值得學習,歷史中的先進理念需貫徹落實。在當代,我們應吸取歷史中的經驗教訓和把握客觀規律,應帶著時代問題去學習四史,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3.1 尋找特色榜樣,發揮引導力量

在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發展歷史上曾經涌現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他們在各條戰線上為中國的建設發展揮灑汗水、奉獻青春甚至生命。在“四史”教育中要深度挖掘先進榜樣人物,學習共產黨人身上把理想信念化為行動力量的政治品格和先鋒形象,用紅色故事打動大學生,用高尚精神影響學生,使學生自覺產生心靈共鳴,從而做到用“紅色榜樣”代替“明星偶像”,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3.2 講好紅色故事,承擔青年責任

在學習四史理論的基礎上,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加深大學生的切身體會,以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基本建設和改革創新中產生的寶貴精神財富??倳洀娬{,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在大學生充分學習“四史”理論的基礎上,要不斷加強學生理論結合實際的能力,成立四史教育主題宣講團,以大學生為主體,宣傳革命先輩事跡,弘揚黨在改革、基本建設和改革創新中的優秀精神實質,以“身邊人”講、身邊人教的形式,講活紅色故事。學生以團隊為單位進行宣講,可以提高同伴間的溝通交流協作觀念,培養團隊意識。通過對紅色故事背景、過程、事跡、意義等的深入學習,學生可以將“四史”理論通過自己的理解深化升華,在親身講解紅色故事的實踐過程中,更加理解先輩的集體精神與大局意識。此外,通過切身學習與實踐,學生更能夠體會在世界形式紛繁復雜的當下應如何承擔起青年人的使命。

3.3 創新課程形式,打造課程思政

借助《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等有關書本和課程內容,有針對性的將紅色教育資源融于課程之中。同時,在課程基本內容的基礎上穿插實踐環節,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充分探索所在地區的紅色資源優勢,組織青年學生參觀革命遺跡、瞻仰革命文物、開展學術研究,再融合現有的基礎知識背景,學生能夠更深刻地體驗黨的發展歷史、新中國的歷史、改革開放的歷史、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的全過程中的困難 ,并對紅色故事背后卓越能量凝聚力有更深刻的認識。充分利用紅色特色文化資源,在強化理論學習與場景互動的雙向聯系中建立良好的紅色記憶,充分發揮紅色文化教育的關鍵教學和教育作用,從而激發學生對思政課的興趣與熱情。

3.4 利用四史教育,端正入黨動機

進一步充分發揮黨校的“主戰場”作用,把“四史”教育作為黨員干部培訓的關鍵內容。將“四史”教育納入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黨員教育和培訓的內容中,將其與黨性教育結合起來。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和加強對“四史”的研究,使學生深刻理解我們黨如何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贏得革命勝利、如何在建國初積貧積弱情況下發展好社會主義建設、以及在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如何贏得主動,從而使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程。加強青年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史、黨的性質、宗旨的認識,從而明白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一種政治信仰和道德價值的選擇,是對國家和民族的一種擔當和奉獻,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此外,也要用理論學習、社會實踐、理論宣講、競賽等新形式將“四史”學習融入黨員日常教育的主題黨日活動、三會一課、思想教育活動中,教育引導學生黨員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知史愛民,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猜你喜歡
四史入黨理想信念
習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講話
提高少先隊員“四史教育”有效性 輔導員可以怎么做
理想信念是“政治靈魂”
詮釋理想信念的寫作追求
“四史”教育——我們這樣組織少先隊活動
“誦讀學傳”是“四史”教育的好方法
憨娃入黨
三份特殊的《入黨申請書》
重溫入黨誓詞
堅定理想信念 錘煉優良作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