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作文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寫作指導

2020-12-11 09:17周雅珊
作文與考試·高中版 2020年34期
關鍵詞:絕塵李漁同齡人

周雅珊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前段時間,一篇題為《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背后,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的朋友圈熱文橫空出世。整篇文章中,作者一直在用同齡的“成功”與普通人的平凡進行對比,借此告誡人們:“你要么一騎絕塵,要么被遠遠拋下?!痹谖恼禄鸨耐瑫r,輿論場上也是議論紛紛。

讀了上面這段材料,你有怎樣的感觸和思考?請聯系現實和自身實際,寫一篇文章。

寫作指導

這是一道時評類材料作文,重點在于考查考生對事物的認識、思考的廣度和深度,及辯證思維能力。對于用同齡人的成功和普通人的平凡作對比的事,我們可以贊同,也可以反對,指出其成功標準的狹隘,強調不能用金錢衡量成功,每個人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就是成功;指出這種比較是販賣焦慮,忽略了普通人的幸福;針對“要么一騎絕塵,要么被遠遠拋下”進行批駁,指出成功不必用早晚來衡量比較。也可以綜合考慮:一個人的成功和很多因素有關,不應以此制造焦慮和恐慌;成功無法復制,時代需要創造,只有保持自己的人生航向并不斷努力,才能不被時代拋棄。行文中要注意“聯系現實和自身實際”的寫作要求。

例文

且停亭處且停停

一考生

一個時代的開端往往是一群激昂的志士,而劃下一個個句點的卻往往是安靜的靈魂。清代著名思想家李漁遠離官場,在隱居生活中弄一處閑花幽草,看一處云卷云舒,卻在無心插柳間感悟出道家學術之真諦,在動蕩清朝尾處留下清逸的背影。近日,一篇朋友圈熱文以摩拜創始人的故事為由,發出飛速追趕同齡人的號召。對此,我想用李漁建造的亭臺“且停亭”楹聯其一來回應:“且停亭處且停?!?。

隨著科技信息的飛速發展,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模式愈發明顯,文中所謂“同齡人的成功”實則為這樣生活方式的縮影。但當下的我們中,有大部分人是在無奈中被信息洪流的無形鎖鏈裹挾著跌跌撞撞前行,只能從不斷閃爍的對話框與支離破碎的朋友圈中尋找虛弱的自我安慰。無數倒在工作崗位上的過勞死職員曾苦苦地追趕成功,無數生活在現代社會無形壓力下的人們茍延殘喘地企圖涉足遙遠的地平線,這些都告訴我們,遙遙領先的飛速奔跑并非如它光鮮亮麗的表象那般美好。

追尋成功,與其盲目奔跑不如追隨本心,于漫步間擷取碩果。馬行千里,不洗塵沙,余秋雨的一生便是在苦旅流浪間積淀下精彩。他不顧塵間紛擾,獨自前往祖國大好河山深處,或行或停,在中華千年傳統文化中刻畫文明的厚度和人類原始的情感。他說尋找詩意是他留下經典的力量,鐫刻山河,雕鏤萬物,漫步的旅途也通往成功。哲學家塞涅卡說:“山間的小路,行走著自由的靈魂,汽車上棲息著奴隸?!比绻荒苊靼滓晃蹲非罂焐踔習е率?,那么我們就無法理解當年特雷莎修女路過美國時,為何會說那是她一生到過的最貧窮的地方。

誠然,當前國家間的較量是由科技實力主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但當中國都已由“高速發展”努力轉變為“高質量發展”,我們又有何理由再馬不停蹄地朝前趕路?成功的途徑不止一騎絕塵,“且停?!钡暮蠊膊⑽幢贿h遠拋下,正如阿爾卑斯山景區的標語:“別光顧著山頂,沿途也是風景”。

當前社會,我們應靜心品茗,坐看花開,在穩步前進中找尋自我提升,找到人生的坐標,最終抓住成功的羽翼。

且停亭處且停停,在朝著成功的道路上漫行。

評點

這是一篇較為成功的考場佳作。首先,出自李漁“且停亭”典故的標題“且停亭處且停?!绷钊硕恳恍?,細加思索,愈見意趣。其次,本文結構較為完整,首段緊扣材料引出自己的觀點;第二段結合現實,論證加速“成功”并不一定美好;第三段提出做法,與其盲目追求“成功”,不如追隨本心;第四段聯系當下中國的現實,進行升華;最后兩段提出希望,收束全文。最后,本文語言清麗,頗富文采,尤其是開頭一段整句與散句的相嵌交錯,使文句整齊中見靈動。

(編輯:王瑩)

猜你喜歡
絕塵李漁同齡人
SOLES OF WIT
《中國好聲音》一騎絕塵的卓越路徑
莫等閑, 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天下第一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李漁的養生之道
天下第一
李漁文學創作與園林藝術研究的意義
本是同齡人 互為好榜樣
李漁的生命意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