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安隊伍政治建警的現實意義和實現路徑探析

2020-12-11 09:17洪瑩
法制與社會 2020年35期
關鍵詞:實現路徑現實意義

摘 要 2019年,全國公安工作會議強調“公安機關要堅持政治建警、改革強警、科技興警、從嚴治警,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職責使命?!雹?020年,習近平總書記為人民警察隊伍親自授旗并發表重要訓詞,把“對黨忠誠”放在了首位。本文梳理公安隊伍政治建警的發展歷史,分析當下加強公安隊伍政治建警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加強政治建警提出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 政治建警 歷史回溯 現實意義 實現路徑

作者簡介:洪瑩,中國人民警察大學(廣州),副教授。

中圖分類號:D6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12.063

政治建警,是各級公安機關為提高公安隊伍整體政治素質,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總要求,堅持黨的絕對領導,通過教育熏陶,增強人民警察的政治定力,堅定政治立場,提高政治能力,嚴守政治紀律,鍛造一支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具有四個“鐵一般”的公安隊伍。

政治建警是公安隊伍必須長期牢固堅持的基本遵循,本文從歷史脈絡梳理公安隊伍政治建警的發展演進過程,對當下更好地理解政治建警的現實意義,加強公安隊伍建設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公安隊伍政治建警的歷史回溯

早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毛澤東同志對公安隊伍建設就提出了必須長期堅持的根本原則,即公安工作必須置于黨的絕對領導之下。

1949年,為鞏固人民民主專政,保衛社會主義新政權,第一次全國公安會議召開,會議主要解決了建國后全國公安機關的組織機構設置和公安部隊的建設問題,確定了黨組制的公安機構領導體制模式,要求公安機關必須堅持黨的絕對領導。

1950年,全國經濟保衛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毛澤東同志指出黨委要直接領導保衛工作,否則是危險的,著重強調要發揮黨的領導作用[1]。

1952年,第五次全國公安會議,提出了必須堅持黨對公安隊伍政治上、思想上的絕對領導,保證隊伍的純潔性,提高隊伍的戰斗力。為此,全國公安機關自上而下,層層組建了政工機構。

之后召開了多次全國公安工作會議,都反復強調要加強黨對公安工作的領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在召開的全國公安工作會議和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以及公安工作的相關文件中,同樣反復強調了公安隊伍建設的政治標準。

1987年,鄧小平同志在軍隊提出了革命化、現代化和正規化的建設基本目標,“三化”建設目標同時也成為公安隊伍建設的基本要求,并把“革命化基本目標放在了首位,也就意味著公安隊伍建設擺在首位的是政治上的合格,公安隊伍是一支絕對聽黨指揮的革命隊伍。

1991年,中共中央作出《關于加強公安工作的決定》,強調公安工作中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提出要加強組織紀律性,嚴防分散主義傾向,才能更好地履行公安機關所擔負的職責和使命。同年11月11日,江澤民同志在接見“第十八公”會議代表時強調指出,要保證公安隊伍政治上可靠、組織上純潔、業務上過得硬[2]。

2003年11月,中共中央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工作的決定》,總結多年來公安實踐所積累的基本經驗,把堅持黨對公安工作的絕對領導放在第一條,要求公安工作必須置于黨的絕對領導之下②,確保公安隊伍的政治本色。胡錦濤同志在與“第二十公”會議部分代表座談時也談到,要堅持把政治建警放在隊伍建設的首位,鑄就忠誠警魂,保證公安隊伍“四個忠于”的政治本色[3]。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對公安工作多次做出指示,其中反復強調的是“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黨對公安隊伍的絕對領導”。③

2019年5月,全國公安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同志強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公安機關必須堅持政治建警、改革強警、科技興警、從嚴治警,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職責使命”,把堅持“政治建警”放在公安工作指導方針的首位。

2020年8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為人民警察隊伍親自授旗并發表重要訓詞,提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人民警察要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再次強調了“對黨忠誠”。

縱觀公安隊伍政治建警的歷史演進過程,雖然直到20 03年才正式提出政治建警,但是在不同的時代,黨和國家的領導人一直把堅持黨對公安工作的絕對領導,加強公安隊伍的政治思想建設擺在各項工作的首位,政治建警的理念已牢牢根植于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之中。

二、公安隊伍政治建警的現實意義

堅持政治建警,是確保公安隊伍性質方向的需要,是公安隊伍完成使命任務的需要,更是提高公安隊伍整體素質能力的需要。

(一)政治建警是確保公安隊伍性質方向的需要

公安隊伍的性質決定了必須堅持政治建警的原則。軍隊和公安隊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維護人民民主專政和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兩支重要力量。兩支力量對外和對內,職能各有側重,又互為補充,但公安隊伍和軍隊一樣,本質上是“姓黨”,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包h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雹苤袊伯a黨作為執政黨,是社會穩定的最大壓艙石,而政法機關作為在黨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則是保護人民利益,維護社會穩定的定海神針,公安隊伍的領導權必須牢牢掌握在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手里。因此,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公安隊伍必須都把政治建警牢牢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保證絕對忠誠、絕對可靠。

從歷史淵源看,公安隊伍就是我黨因為形勢任務需要而組織創建的,并由黨直接領導指揮的一支維護黨的政治安全的武裝紀律部隊,不管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時期,都必須旗幟鮮明地服從黨的領導,聽從黨的指揮,遵從黨的號令,對黨絕對負責[4]。

在實際工作中,公安機關和人民警察比其他行政機關單位和隊伍更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按照黨管干部的方針,既要接受上級公安機關的領導,又要接受同級黨委、政府的領導,這其中,黨的領導是具有根本性的決定作用。黨的絕對領導,在公安隊伍中的要求貫徹更加的嚴格,這也是公安隊伍帶有半軍事化性質、并且體現出極強的政治動員能力、政策執行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的主要原因所在。

(二)政治建警是公安隊伍完成使命任務的需要

“國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公安機關是要為鞏固黨的長期執政地位而營造安全穩定的政治環境和社會環境。當前,改革進入深水區,社會處于轉型時期,各種矛盾紛爭日益凸顯,新型違法犯罪活動的出現,公安機關面臨的執法環境前所未有的復雜,面臨的嚴峻考驗和重大挑戰同樣是前所未有的。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力量來源的公安隊伍,打造“四個鐵一般”的過硬隊伍則是我們黨在治國理政中牢牢掌握國家安全主動權,保障國家社會長治久安的關鍵所在[5]。

堅持政治建警,不斷創新工作模式,摸索新的工作思路、打造新的工作方法,提高公安工作的時代適應性、針對性和現實有效性,才能積極適應時代的新需要和公安機關的使命要求,更好地回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完成公安機關重大的政治責任和神圣使命。而政治信仰缺失,理想信念缺乏,可能造成執法工作發生偏差,甚至受到不良思想的不良影響,在執法過程中容易造成原則喪失,執法的公允性存在偏頗,這不僅影響了公安隊伍的整體形象,同時也損害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違背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初衷。

(三)政治建警是提高公安隊伍素質能力的需要

良好的政治素質是人民警察的首要必備條件。政治立場堅定與否,政治觀點正確與否,政治態度堅定與否,這是一個根本性的關鍵問題,也就是我們經常強調的必須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體到公安工作中,就是能否將個人的命運與黨和國家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堅持為民服務,提高政治定力,形成良好的榮辱觀等。

執法理念影響執法行為,同時也影響著執法效果。廣大公安干警代表著國家,體現著國家的意志,身處在執法第一線,是直接的執法者?,F代警務的發展,是以現代科學理論、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各種智能裝備為依托,以高素質的警察為核心,以社會人力資源作為強大后盾,重質量更勝于數量,重視基礎服務意識,注重警察道德修養的提高,要求越來越多的警察要走出辦公室,走向街頭巷尾,走到群眾當中,了解群眾、關愛群眾、服務群眾。而現階段,公安隊伍素質能力與現實要求和未來發展目標存在一定的差距,還可能成為制約公安機關完成使命職責任務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建立一支與時代發展同步的高素質警察隊伍,提升公安隊伍的政治素養,提高執法正規化職業化專業化水平,保持先進性,增強戰斗力,才能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適應當下公安改革的需要,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擔當作為公安機關應有的重要角色。

三、公安隊伍政治建警的實現路徑

實踐是檢驗工作成效的試金石,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踐行政治建警,將政治建警的基本理念思想落腳到具體公安實際工作中,需要通過實踐來完成。

(一)堅定理想信念,打牢思想基礎

四十二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的經濟實力在世界舞臺上已經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經濟的高速發展,國力日漸增強,已成為國際舞臺上影響力重大的一支力量,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越來越感到如鯁在喉、如芒在背,從政治上、經濟上、思想上、科技上等各方面打壓中國,遏制中國的崛起發展,兩種社會制度、兩種意識形態的對立較量一直持續著,并且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愈演愈烈。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精神上‘缺鈣就會得‘軟骨病”。

作為國家政權“刀把子”的政法機關,隊伍的思想基礎標準更高,要求更嚴,必須把理想信念、忠誠使命教育放在隊伍建設第一位,堅持不懈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體干警頭腦,打牢聽黨指揮思想根基,樹立忠誠使命的職業價值觀和增強組織紀律意識,把教育效果真正落實到干好本職的主業上,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增強自律意識,永葆政治本色不褪色。

(二)站穩政治立場,鑄造忠誠靈魂

政治堅定,是公安機關的建警之魂,對黨忠誠決定著公安隊伍的政治立場,體現著政治建警的根本之基,是公安隊伍政治建設的首位要求。

忠誠不僅是一時一事的堅持,更是一生一世的堅守。忠誠作為警察職業價值觀乃至整個警察文化的靈魂,既體現在思想上忠誠,更要外化為具體行動上的忠誠,既要成為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者,又要成為忠誠的實踐者。在實際工作中,黨的絕對領導要覆蓋公安隊伍建設的全方面、全方位、全過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時空,無死角。新時代,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要堅決擁護執行中央的決策部署,切實做到忠誠、擁戴、維護和捍衛核心,堅定不移地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公安隊伍“三個絕對”。在提高政治覺悟的同時,要特別強化政治擔當,堅決擁護共產黨的長期執政地位,堅持履行全力維護好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捍衛社會主義制度,努力做到忠誠于黨、為黨分憂、為黨盡職、 為民造福,充分發揮“刀把子”的作用,努力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捍衛力量。

(三)夯實組織根基,提升組織力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要堅持“以黨治警”,既要抓班子,更要帶隊伍。要“以黨建帶隊建”,把政治建設和思想建設落到支部,即以黨的建設為龍頭,帶動公安隊伍建設的發展,積極建設基層黨團組織,把各級公安機關的黨組織建設成為同級公安機關統一領導和團結的核心,尤其是基層所隊黨支部更要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成為該單位統一領導和團結的核心。

公安隊伍中共產黨員占80%左右,是一支以共產黨員為主體的執法隊伍, 用黨員的義務和紀律來教育、管理和約束這支隊伍,用黨章黨紀黨規來約束規范黨組織和黨員個人行為,是公安機關的最大政治優勢。通過開展“兩學一做”“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等專題教育活動和日常黨課學習教育,嚴格落實好“三會一課”等黨內政治生活制度,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確保廣大干警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黨組織的決策部署開展日常工作,不斷提升組織力,使每名基層黨員都成為一面鮮紅的旗幟,每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堅不可摧的戰斗堡壘。

注釋:

① 習近平在全國公安工作會議上強調? 堅持政治建警改革強警科技興警從嚴治警? 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職責使命[DB/OL].新華社,2019-05-08,18:22.

③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工作的決定》(中發[2003]13號)。

④ 趙克志.著力鍛造新時代黨和人民滿意的過硬公安隊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5·19”重要講話精神[DB/OL].新華網,2018-05-19.

⑦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2017-10.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全國公安工作會議上的講話[DB/OL].新華社,2019-05-08.http://www.gov.cn/xinwen/2019-05/08/content_5 389743.htm.

[2] 陸永.當代中國警政與現代國家成長[D].南京大學,2012- 01-02.

[3] 韓鋒.習近平公安隊伍建設思想的豐富內涵和內在邏輯[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8(07).

[4] 戴焰軍.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2.

[5] 趙煒.新時期公安隊伍建設基本問題研究[J].公安教育,2014(11).

猜你喜歡
實現路徑現實意義
村志在鄉村文化承傳中的現實意義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三重邏輯與現實意義
論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區的建設:現實背景、基本概念和實現路徑
經濟責任審計發揮國家治理作用的實現路徑
淺議人民銀行金融穩定職能的實現路徑
國際私法法典化的挑戰與實現路徑
我國學術期刊的價值設定與實現路徑
《怦然心動》的情感與現實意義
毛澤東的黨內批評思想及其現實意義
思索《鯢魚之亂》生態危機的現實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