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產業化調整對農村經濟的影響

2020-12-14 03:59郭建波
農業工程技術·綜合版 2020年9期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農村經濟調整

摘要:農業產業化調整是在當前農村經濟發展出現滯后、農業產業優勢逐漸喪失背景下提出的革新策略。該文對農業產業化調整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進行簡要分析后,進一步從市場體系建設、優勢產業培育以及農業科技強化等方面詳細分析了產業化調整的重點方向,擬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調整;農村經濟;發展建設

郭建波. 農業產業化調整對農村經濟的影響[J]. 農業工程技術,2020,40(26):9.

新時代背景下,推動農村經濟現代化建設是發展趨勢,實現農業產業化調整是有效創新途徑之一,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強大的驅動力,不僅有助于防范農業發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而且能夠促進農業競爭力提升。目前,農業產業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亟待進行有效調整,以促進農村經濟更快發展。

一、農業產業化調整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

1、構建農村經濟增長保障體系

農業產業化調整以農村經濟發展優勢以及農村產業化資源為基礎,促進農村各項資源的有效整合,從而起到促進農業產業化管理模式的優化以及生產結構合理調整的作用,使其經濟增長更符合農村經濟發展要求。農業產業化的調整能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更多有效增長點這一特征,使農業經濟與市場化經濟之間更合理緊密對接,構建更加完善全面的產業鏈條,為農村經濟新發展時代提供保障。

2、增強農村經濟風險管控能力

在農業產業化過程中,會與社會市場經濟有全面的交流互動,但農村經濟本身處于弱勢地位,很容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諸多問題,如農業產業同構化加劇、土地濫用及環境壓力加劇、信用體系建設不完善等。這些問題都會使農村經濟發展存在較大風險。推動農業產業化調整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必要途徑,對農業經濟發展的產業安全問題更加重視,全面審評農村經濟發展優勢及其不足之處,采取針對性措施,揚長避短,建立系統化的社會市場管控機制,實現農村資源的保值增值,降低各種風險問題的威脅。

3、帶動地區基礎建設發展

農業產業化調整重視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向,更多產業實現生產標準化和經營集約化,為農村集群發展提供更系統全面的規劃,各項農業產業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為農村經濟的增長提供良好的軟硬件支持。

通過農村與城市間的緊密交流以及更多產業鏈條的健全,農業產業化的有序調整可為各產業之間的共聯互聯提供更合理安排。比如種養一體化的新產業生產模式,將作物生產、畜牧養殖、產品加工、環境保護等貫聯起來,使農村地區經濟基礎更加牢固[1]。

二、農業產業化調整的有效措施

1、加強農業產業化市場網絡體系建設

完善的市場網絡體系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基礎,確保農產品合理、迅速進入市場,才能實現農業產業化有序發展。尤其是在當下網絡技術發達的時代背景下,更需將生產與銷售有效對接。要改變以往重生產輕流通的理念,推動農產品主要生產基地的批發市場建設,可以村級之間合作建立,構建統一、開放的農產品銷售市場,為農業產業提供更多對外途徑。

要重視現代信息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建立網絡信息體系,實現農業各項產業的信息化管理,以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為基礎,鏈接各類網絡資源,使之與農產品市場對接,建立集成管理與分散經營相結合的市場信息化體系,從而使更多農戶參與其中,構建堅實穩定的農業產業化市場網絡體系[2]。

2、推動優勢產業積極發揮主導作用

農業產業化調整要改變以往多類產業混雜發展的模式,確立優勢產業的主導地位,尤其是像云南省這類優質經濟作物種類繁多的省份,更要做大做強優勢主導產業,以其為保障,拉動其他產業發展。優勢產業的發掘與發展需要結合農村實際經濟發展狀況以及經濟資源考慮,并以尋優推動、錯位發展作為主要原則,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規劃要嚴格落實,避免產業同構化造成市場調控風險,實現各鄉村之間的優勢互補、友好合作是關鍵[3]。

各地農業農村部門應加強對農業生產經營龍頭企業的支持。比如加快農業產業園區建設,以更完備的技術應用、物流管理、示范推廣等功能實現龍頭產業發展規模與實力的提升。通過優勢產業的發展,構建相關產業鏈,將原材料生產、綠色養殖、鄉村旅游等各項農業產業帶動起來,實現農村經濟建設的全面發展。

3、促進農業科技發展,構建農產品優化基地

目前,農業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直接關系到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程度,所以在產業化調整過程中,務必要促進產業科技含量的提升。應對農業產業進行全面梳理,以優勢產業為核心,明確科技化應用的主要側重點,抓住技術革新的關鍵,從而展開有針對性的農業科技應用。比如構建農產品優化基地,引進各類先進種養管理技術,實現智慧化農業生產及農產品加工,推動綠色農業及有機農業高效可持續發展模式的建立,生產更多高端有機農產品,并健全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創新產品經營管理模式等,使農業產業擺脫弱勢產業、低端產業的不利標簽,實現產業革新。

三、結語

總之,農業產業化調整是當前各地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應從一般產業化發展出發,以農村現有農業產業發展狀況為基礎,結合國家農村經濟發展規劃,融入更多先進生產經營理念,確保產業化調整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更多支持。

參考文獻

[1] 劉 方. 淺談農業產業化對農村經濟的影響[J].農業與技術,2018,38(22):158.

[2] 何 彬,石用民. 農業產業化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途徑分析[J]. 江西農業,2017(3):122.

[3] 王小艷. 農業產業化發展助力鄉村高質量發展研究[J]. 中國經貿導刊,2020(2):102.

猜你喜歡
農業產業化農村經濟調整
工位大調整
股指震蕩調整 創投概念興起
滬指快速回落 調整中可增持白馬
南昌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制約因素分析
苗族自治區農業產業化問題研究
關于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現狀及完善途徑
生態農業視域下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探究
以電子商務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相關思考
1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