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檔案與時代同行,攜手共赴小康路

2020-12-15 06:58王璐
卷宗 2020年25期
關鍵詞:館藏檔案館高校

摘 要:通過檔案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充分展現在黨的領導下,塔里木大學師生砥礪奮進、攻堅克難,實現奮斗目標的偉大歷程、輝煌成就和歷史意義。面向公眾展現出檔案部門的專業性、權威性。有力反映檔案工作面向社會、服務學校的獨特貢獻。

關鍵詞:高校;館藏;見證;檔案館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5.023

檔案是人類記憶和把握事物發展規律的關鍵所在。我國檔案館歷史悠久,從商代開始,就有了第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檔案館,一直延續到近代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共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一筆非常珍貴的文化遺產[1]。檔案在人們社會活動中具有其他文獻所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因此,檔案管理工作是維護歷史真實面貌的重要事業,為我們研究歷史現象,準確掌握歷史發展規律,服務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1 檔案轉化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巨大動力——以塔里木大學檔案館

為例

塔里木大學檔案館內一幅幅珍貴的老照片、一件件浸染著歲月滄桑的實物,構成了豐富的館藏資源,它們全面準確地記錄了學校發展過程中的點點滴滴,通過檔案資源的挖掘與開發,讓檔案通過文字、圖片、實物真實記錄高校的辦學歷程,其中蘊含的豐富內容反映了一座高校的辦學特色及校園文化。檔案將高校發展歷程中所表現的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形象地呈現給師生,展現了高校在不同時期的發展軌跡,是校園形成和發展歷程的見證?;仡櫵锬敬髮W的發展變遷,也讓每位塔大學子回到過去,這不僅能加強師生們對本校文化的認同,同時提高自豪感、增強歸屬感,體會到塔里木大學建校之初的艱難,感受到幾代塔大人在把塔里木大學建設成為綜合性高校道路上的艱辛歷程。更能凝聚高校力量,將其轉化為推動現代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

2 塔里木大學建校及其發展歷史

塔里木大學的檔案館館藏記錄了塔里木大學建校及其發展歷史:在塔里木河阿拉爾渡口的一片胡楊林中,師生們在萬古荒原上治沙治堿,開荒造田,伐木脫坯,手拿肩扛,在王震將軍親切關懷和支持下,塔大師生以高昂的熱情,飽滿的姿態迎接學習和生活中的挑戰。王震將軍戎馬一生,生前十分關心重視我國邊疆地區教育事業和人才培養,幫助學校解決實際困難。王震將軍生前一直兼任學校的名譽校長,還為學校題寫了校名。1965年、1966年光明日報、人民日報分別頭版頭條發表文章,高度評價了學校辦學方向和辦學經驗,使學校的辦學精神傳到了祖國的四面八方[2]。薪火相傳一甲子,胡楊精神永續傳,塔大人60年耕耘跋涉、艱苦創業,在戈壁荒原建起的這所“沙漠學府”,肩負著興疆固邊、育才留才的使命,已發展成為新疆家喻戶曉的綜合性大學,并快步走向全國,為更多的人所熟知。

3 檔案工作面向社會、服務學校的獨特貢獻

塔里木大學檔案館珍藏了大量反映建校時期的寶貴檔案,使師生們真切感受到這所學校的歷史文化底蘊,增強了師生的自豪感,更提升了塔里木大學的文化品位?!白洗罂ㄜ?,帶著大紅花,遠方的青年人,塔里木來安家……”2018年10月,一些年逾花甲的老校友站在塔里木大學60華誕慶?;顒拥奈枧_上,齊唱《送你一束沙棗花》。一首老歌,一段歲月。塔里木大學檔案館館藏記錄了塔里木大學建校的歷程:天當房、地當床,田野做課堂;手拿筆,肩扛鋤,大地寫文章。一批批熱血青年,匯聚塔里木,一鋤一鎬地建起了這座大學。建校之初,塔里木大學自然條件惡劣,物質條件匱乏。沒有校舍,自己蓋;沒有糧食,自己種;沒有教具,自己做。住的是地窩子,睡的是紅柳床,黑板掛在樹干上,講義放在膝頭上。沙漠腹地,塔河之濱,半耕半讀。師生憑著一雙手,依靠扁擔、筐子,在萬古荒原上開荒造田,一邊學習,一邊勞動建校。學校建校初期的辦學模式是半耕半讀,師生們農忙時勞動,農閑時才上課。經過師生們的共同努力,1959年底糧食除了自給外,還上交了8萬斤??恐@份堅韌不拔的胡楊精神,塔里木大學砥礪前行,師資隊伍不斷擴增。從創建至今,風雨兼程已60多年,塔里木大學不忘初心,恪盡職守,把根深扎在南疆大地,堅持“用胡楊精神育人,為興疆固邊服務”的理念。為新疆,特別是南疆培養了近7萬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質人才,用生動實踐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

檔案與高校發展相輔相成、并肩前進。檔案發揮著展現高校文化底蘊,同時提升高校文化品位的雙重重要作用[3]。檔案具備傳承文化與教育功能,為高校發展積淀文化底蘊。昔日抗大,今日塔大,幾代塔大人忠誠履行屯墾戍邊的職責與使命,艱苦奮斗、扎根邊疆、自強不息、甘于奉獻。培養了一批批扎根邊疆,獻身邊疆的有用人才——櫛風沐雨滿甲子,桃李芬芳遍天山。

4 檔案與時代同行,攜手共赴小康路

4.1 塔里木大學檔案館館藏檔案不斷的充實與完善

塔里木大學檔案館館藏記錄了學校在不同發展時期留下的印跡,隨著學校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檔案內容也得到完善與充實。進入新世紀以來,學校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03年6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塔里木大學;2007年9月,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取得優秀; 2017年7月,成為“教育部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2018年5月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及授予權;2019年獲批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示范高校。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學校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成立精神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學生會的橋梁紐帶和助手作用,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為主旋律,以重大節日、紀念日和重大活動為契機,以豐富的校園文化為載體,有力地推動了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檔案對高校文化傳承具有重要意義,豐富的館藏資料,客觀的記錄史實,增強了檔案的公信力、專業性以及權威性,提升了檔案在傳承高校文化方面的價值和作用[4]。

4.2 檔案工作一如既往,共圓小康夢想

國富則民安,國強則民強?,F今“小康生活”,是全國各族人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在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下踏踏實實地創造出來的。14億人口的巍巍中華,從擺脫貧窮到倉廩實衣食足,歷經困難、危機、考驗?,F在,我國貧困人數已經由2012年12月的9899萬人縮減至2019年12月的551萬人次,貧困的發生率由10.2%降低到0.6%,持續7年每年減少貧困人口1000萬人次以上,而且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創建了“精準扶貧”的科學策略,凸顯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顯著的政治優勢。百年追夢,全面小康?!靶】瞪睢本褪且酝七M人們的全面發展為目的的小康。社會和諧,文化繁榮,科教進步,民主健全,經濟發展,安居樂業,讓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讓每一個主體的人權、權利和自由度狀況逐漸得到完善,根本利益有保障,實現價值追求的更高層次;讓人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愈發強烈。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道路中,國家發展與個體命運息息相關,每一個體的努力都是促進歷史進程的必要力量。小康社會始終為民意所盼,民心所向,在兩個百年銜接之際,人民群眾都是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的見證者和親歷者。它既是烙跡宿命的掌紋,也鐫刻著中華民族的韌性和頑強。

檔案作為記錄高校發展和精神風貌的物質載體,塔里木大學檔案館館藏不僅記錄了本校的發展與進步,還見證了國家與時代的繁榮與昌盛。在實踐中檔案工作者將不斷培養青年大學生成為高校精神的傳承者和發揚者。在全面脫貧攻堅戰的道路上,檔案館館藏一直在與國家并肩前行。我們即將步入新的時代,惠此中國,以綏四方,匯聚攻堅力量,共圓小康夢想,而檔案也將繼續記錄新的篇章。

參考文獻

[1]朱培芳.新形勢下創新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蘭臺世界,2019(07).

[2]盛新娣.新疆南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幾個特點—基于塔里木大學和喀什師范學院的實地調研[J].大學教育,2018(09).

[3]常曉忠.高校檔案管理模式創新的路徑探析[J].云南檔案,2018(14).

[4]張永剛,謝建軍.論大學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一種方式—以曲淺師范學院文化建設為例[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7(04).

作者簡介

王璐(1981-),女,漢族,山西人,碩士,副研究館員,新疆阿拉爾市塔里木大學檔案館,研究方向:檔案管理。

猜你喜歡
館藏檔案館高校
館藏
博物館的生存之道:館藏能否變賣?
知還印館藏印選——古印篇
全省部分檔案館新館掠影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太倉市數字檔案館成為“全國示范數字檔案館”
科隆檔案館突然坍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