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熱情豐富對歷史冷角的關注

2020-12-15 06:53魏學亮
商情 2020年47期
關鍵詞:民族歷史教學

魏學亮

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貴族為主體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對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也正因為其以蒙古族為主體的統治方式,歧視性民族政策和好戰嗜殺的特點,傷害了中華民族的兄弟情感,所以反映元朝歷史的文學和影視作品相對少了許多。孩子們對元朝的歷史知之甚少,甚至是非常陌生。故而在《元朝的統治》這一課備課時,我花費了更多的功夫去研讀教材、查閱資料,力求給學生還原一個更真實的元朝。

經過對教材的仔細研讀,我對文本的知識框架有了宏觀的把控。本課共分為三大板塊來展開,分別是: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二、行省制度;三、元朝對邊疆地區的管轄。我精心制作了課件,充分利用多媒體來教學。

元朝直接管轄的版圖達到1300萬平方千米,超越了漢朝和唐朝。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展示元朝的疆域圖和現在的中國地圖,通過動畫放映使兩張地圖疊加,以直觀的比較,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元朝比我國現在的版圖大出許多。并訓練學生學會讀圖,在課本上勾畫和標注出疆域的四個端點。我驚奇的發現通過這樣的對比,極大的加深了學生對重點知識的記憶,不少學生能脫口而出,并準確的指出地圖上所對應的位置。趁著學生興趣濃郁,我補充講解:就這還只是元帝國直接管轄的區域,如果算上其附屬的四大汗國版圖將更大。

民族交融中,我重點強調了契丹和女真族被漢族同化以及回族的由來。學生從中體會到我們中華民族在歷史的演進過程中,各民族在長期的雜居和交往中,通婚交融獲取新鮮血液,促進華夏民族的進步,展現出旺盛而蓬勃的生命力。

元朝統治者為維護其對漢族和其他各民族的統治實行了歧視性的民主政策,在當時社會形成了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個等級。我特別強調“南人”是指原來南宋統治下的漢族人,在當時是最低劣的種族。這時就有學生提出質疑,元朝為什么要將原來南宋統治下的漢族人,歸為第四類最低劣的人種呢?我隱隱的感覺到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創傷。經過分組探討,學生仍然不明白元朝的蒙古貴族為什么如此痛恨漢人?但學生的憤慨已溢于言表,對元朝的統治表現出明顯的厭惡情緒。

我悉心的對學生進行講解,元朝統治者對南人的痛恨究其根源在于,南宋面臨亡國之危時,全國臣民老幼皆兵,進行了極其頑強而慘烈的戰斗,涌現出以文天祥為代表的慷慨悲歌,更有崖山一戰十萬軍民集體投海殉國的剛烈,反映出漢民族的氣節和韌性。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學生的民族情懷被觸動,也使我明白了當前的青少年并不缺乏激情,而是少了少了些點燃激情的土壤罷了。在今后的歷史教學中,我們應當花更多的心力去覓尋觸及學生感知和靈魂的神經元,以影響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豐滿其健康的人格。

歷史作為一門常識科目,其學習的時間非常有限,我們要抓住課堂這一主陣地,依靠提高學習效率來提升學生的學科成績。常言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課堂上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我們也必須重視引導學生,注意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更應以公正、開放的眼光認識歷史,及人物的復雜性和人性的完整性。我們對某一歷史朝代的認識,不應只停留在好與壞層面上,這樣難免會有所片面,有失偏頗。如同對人的認識一樣,人的性格往往是復雜的,人性的善惡更多情況下是相互摻雜,辯證統一的。

元朝的統治也并非一無是處,其首創的行省制度對后世的影響極其深遠。元朝對除吐蕃、畏兀爾以外的廣大地區設置了十個行省,這其中的大部分省名沿用至今。省下設路、府、州、縣,奠定了我國現今行政管轄的雛形。元朝由于疆域廣闊,與西域、歐洲人員往來頻繁,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元朝蒙古大汗接。見許多使者、旅行家和商人,其中與多人建立了友誼,商人們會得到優待和保護,中國的瓷器紛紛被帶回西方,中國第一次影響到了西方,讓西方人留戀于東方文化經濟的繁榮,這種交流隨著元帝國的北去而暗淡下來,但對東西方的影響遠沒有結束。

其對邊疆地區的管轄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方式,體現了統治者的創新意識。元朝設置了北庭都元帥府和宣慰使司都元帥府,分別管轄西域和西藏的各項事務,實行了充分而有效的管理。為了加強對東南地區的管轄,元朝還設立了澎湖巡檢司,這是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建立行政機構,為當前解決臺灣問題,粉碎“臺獨”圖謀提供了歷史依據和法理依據。元朝后期,蒙古人的大蒙古國雖然解體了,但是各國之間聯系還是比較密切的,再加上元朝是名義上的盟主國,在貿易上占據了很大的優勢。蒙古人采用的貿易體系是中亞流行的白銀貿易體系,通過白銀,蒙元維系了繁榮的世貿。還有就是蒙古人對于世界上各種科技發展都有一個包容態度,除了漢人不能搞軍事科技,其他的都不會受到政府的反對,促進了地區間經濟的整合。

我們對某一歷史朝代的認識,不應只停留在好與壞層面上,這樣難免會有所片面,有失偏頗。如同對人的認識一樣,人的性格往往是復雜的,人性的善惡更多情況下是相互摻雜,辯證統一的。歷史的教學中,我們應該用熱情去豐富真實的歷史,去填補對歷史冷角的關注。

參考文獻:

[1]王海軍.歷史核心素養下的史料運用探索.[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8(5).

[2]曹小文.家國情懷:歷史教育社會功能的目標與追求[J].歷史教學(上半月刊),2018(1).

[3]徐潔.“史料實證”素養的養成探究[J].歷史教學問題,2018(1).

[4]王德民,趙玉潔.歷史評價的時態類型及課程啟示[J].歷史教學(上半月刊),2013(11).

[5]馮一下.歷史論證探析——以歷史教學中的“論證”為中心[J]歷史教學(上半月刊),2017(10).

猜你喜歡
民族歷史教學
MINORITY REPORT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新歷史
傳承 民族 文化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教育教學
被民族風玩轉的春夏潮流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