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順向思維與逆向思維在漢英語中的表現

2020-12-15 06:53王可
商情 2020年47期
關鍵詞:思維方式逆向思維語言

王可

【摘要】思維是人腦的一種功能,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思維方式是在民族文化行為中形成的考慮問題、認識事物的習慣方式和方法。在不同的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下,中西方的思維模式存在著明顯差異。隨著國際間交往的日益頻繁和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跨文化交際能力越發重要。本文從語言與思維的關系入手,著重分析中西方人的順向思維與逆向思維,通過對比漢英思維方式的差異來揭示這種差異在語言上的表現。

【關鍵詞】順向思維;逆向思維;思維方式;語言

一、前言

隨著國際間交往的日益頻繁和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跨文化交際能力越發重要。在跨文化交際中,人們習慣于用本民族的思維方式來理解或組織外語句子,所以會很自然地把母語的習慣套在外語上,這是不符合語言交際規律的。因此,要了解中西方的思維模式,以有效地進行跨文化交際。筆者列舉了一些常見的漢英句子,試圖通過對比中西方人的順向思維與逆向思維,從而揭示這種差異在語言上的表現。

二、語言與思維的關系

語言是人類進行交流的符號系統,是人類表達意義和思想的重要工具。思維是人腦反映客觀現實的過程,具體地說它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它是人類特有的思維活動,是從社會實踐中產生的。語言和思維關系緊密,互相作用。一方面,語言是思維成果的凝結,它記錄著思維的成果,是外化的思維載體,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思維的表達依賴于語言,思維的發展推動語言的發展。另一方面,思維則是語言的思想內容,對語言起著決定作用,語言的發展離不開思維,同時也促進思維的發展。

三、漢英思維差異及其在語言上的表現

思維與語言存在一定的對應關系,思維方式決定著語言形式,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僅表現在語言內容上,而且也表現在語言結構上。漢英民族具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如漢民族關注整體、注重直覺、易于進行順向思維;英語民族則傾向于關注客體、善于運用邏輯、分析能力開展逆向思維。這種思維方式的不同反映在語言表達上自然也大相徑庭。

本文著重從順向思維和逆向思維來分析漢英思維方式的差異。漢語是順向思維,即按事物的發展順序來進行敘述和判斷,描述事件時通常先因后果,先假設后求證,先讓步后論證等;而英語則是逆向思維,即按主體的感受,將認為重要的成分放在語序的前面,將認為次要的成分放在后面加以表述。受逆向思維的影響,英語中有時先果后因,先求證后假設,先論證后讓步。如用漢語思維方式來表達,則要對句序進行重新調整。例如:We can gain no lasting peace if we approach it with suspicion and mistrust or fear.(如果我們以懷疑、不信任或者恐懼的心情去尋求和平,那就得不到持久的和平。)英語敘述事件時常常與漢語相反,其雙重否定結構的使用也是這種思維方式的反映。如:It is impossible to overestimate the value of the invention.(這項發明的價值,無論怎樣估計也不會太高。)西方人受到逆向思維的影響,在表示否定意義時,善于利用詞語的其他形式或肯定意義來代替“not”.比如,“不要將手伸出窗外?。╧eep your arms in.)“不新鮮,不收錢?!保╢resh or free.)

同時中西方人在觀察某些事物現象時,所采取的角度及思維的方向有時也是完全不同的。如中國人出于禮貌在請對方先做某事時常說:“您先請”;而英語中則是“after you”。在時間的先后觀念上,西方人和中國人在思維方式上是截然不同。英語中用back指稱過去的時間,而用forward指稱未來時間;而中國人與此相反,用“前”指過去的時間,“后”指未來的時間。

此外,漢語在敘述和說明事物時,習慣于從大到小、從一般到特殊、從整體到個體。在時間、地點、姓名、稱謂、組織系統、位置表達、人物介紹等排列順序中都體現了這一特點。比如,“2016年3月1號”對應“the first of March,2016/March 1 st,2016”, “中國四川省人民南路”對應“South Renmin Road,Chengdu,Sichuan Province ,China”;英語敘述和說明事物時,習慣于從小到大,從特殊到一般,從個體到整體;。例如:“北京是中國最美麗的城市之一?!保˙eijing is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cities in China.)在描述北京這個城市時,漢語遵循了從大到小的順序,而英語遵循了從小到大的順序。

中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也反映在觀察事物時的視角、傾向不同。如漢語中的“八五折” 譯為“one point five percent discount”,漢語著眼于打折后的實際付款比例,英語著眼于折扣的比例,兩者視角完全相反;又如漢語的“自學”,在英語中是“self-taught”,而不是“self-learning”,漢語的視角落在“學”上,英語的視角落在“教”上。

四、結語

思維是客觀事物的反映, 不同的民族因為生活的地理環境不同,歷史發展各異,再加上語言本身的差異,導致了人們對統一客觀事物有著不同甚至相反的觀察角度和思維方式。作為兩種不同語系的語言,漢語和英語體現了各自的文化特色。思維方式的差異可以影響到語言的內容和表達方式,有必要了解不同的思維方式對語言造成的影響。因此在語言學習中,不能只忠實于字面意義上的機械對等,而應該用意識意義替代原語意義。理解了順向思維和逆向思維,我們在處理語言問題時才能更好地采用有效的方法來處理由于思維方式導致的理解問題,從而提高對英語的理解。

參考文獻:

[1]包惠南.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2]劉文暉.順向思維與逆向思維-英漢思維模式差異及其對翻譯的影響[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3):91-94.

[3]霍麗蓉.中英思維方式差異對翻譯的影響[J].海外英語,2017(24):123-124.

猜你喜歡
思維方式逆向思維語言
淺析信息終端(手機)對學生思維的影響
獨立思考成就獨家新聞
逆向思維在小學數學解題中的作用與培養
加強語言表達訓練提升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我有我語言
語言的將來
Action?。樱穑澹幔耄蟆。蹋铮酰洌澹颉。裕瑁幔睢。祝铮颍洌蟆∧銓χw語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語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