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教育國際化發展有效途徑的探索與研究

2020-12-15 06:53朱月芳
商情 2020年47期
關鍵詞:教育國際化

【摘要】各類國際培訓項目及訪學是我國高校教師國際化發展的重要途徑。本文對西安工大近年參加出國培訓項目和訪學并已歸國的外語教師進行了研究。研究發現,訪學教師在知識和態度方面取得了顯著收益,表現在理念提升、教學科研創新以及國際化交流等。文章最后從個人、院校和國家三個層面對加強訪學項目的支持和管理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教育國際化;外語教師培訓;教育國際化的途徑

引言

國際化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一種全球性趨勢,也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大學的嶄新的辦學理念追求。鄧小平同志在 1983 年為北京景山學校題詞時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當前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戰略的不斷推進,國際化素養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方面。對高校占絕大多數“本土”教師而言,參加出國培訓項目、出國訪學已成為教師國際化發展的重要途徑。本文旨在考察出國培訓項目、訪學在高等教育教師國際化方面的影響,并探討教師國際化發展的有效途徑。

1、教師國際化的概念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大學聯合會提出:“高等教育國際化是把跨國界和跨文化的觀點和氛圍與大學的教學工作、科研工作和社會服務等主要功能相結合的過程?!?簡·奈特(Jane Knight)認為大學國際化是把國際間的、跨文化的和全球化的辦學理念、治理機制、管理模式等整合、滲透到我國大學的目標、功能(教學、研究和服務)和創新文化建設中的過程,是大學的一種行為選擇。綜合以上,教師國際化就是教師運用國際的先進理念和模式提升本土教育的行為及過程選擇。

2、教師國際化存在的問題

本研究的對象為西安工大參加出國培訓和訪學的外語教師。參加出國培訓的為大多數,時長為一個月(抽取其中4人參與訪談)。訪學的有半年的、1年的,他們均已回國半年以上。訪談采用半結構式,內容包含訪學動機、訪學經歷、訪學收獲、訪學對回國后工作和生活的影響等五部分。

雖然從國家、省、市、校級都在重視并落實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進程,但國際化的理念相對落后。其次,無論是從學校、學院還是個人方面對于培訓的目標比較被動、訪學缺乏系統規劃,導致只是短期的積極影響,且有一定的局限性。再次,教師國際化在實踐中基本是單向的,沒有把“送出去”與“走進來”結合起來。最后訪學后學術資源的拓展不夠,學術資源共享的途徑尚未搭建。

3、教育國際化有效途徑

順應世界教育國際化發展的歷史潮流和必然趨勢,從各省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包括高等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認真研究和實施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策略,遵循教育發展的自然規律,進而推動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

3.1以教育國際化戰略高位推動教育觀念的不斷發展

教學主體的國際化是指教師的國際化, 需要高校的所有教師都要有國際化的思想與理念。高校舉辦者、管理者要立足區域, 面向世界, 著眼當前, 面向未來,深刻理解國家關于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政策法規,關注國內外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趨勢及優勢,善于利用學校的資源、資金和成果, 積極在國際環境中開拓思路,制定有利于促進教學主體國際化的政策。

3.2以出國訪學為契機促進教師國際化能力的長期發展

人員流動性是衡量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成果的重要內容,也是衡量教育國際化發展水準的一個重要標志。本研究表明,出國訪學經歷使高校教師在知識和態度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他們回國后在教學、科研、國際交流等方面均作出較大調整。但出國訪學對教師發展更重要的意義在于,訪學給教師國際化專業發展的理念和實踐帶來深遠影響。而教師國際化能力培養是個連續的過程。出國訪學對大多數沒有國外學習經歷的教師意味著良好的開端,為他們深入參加國際活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3 以吸引國際優秀人才助力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深遠發展

一直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多被理解為是將更多的教師送到國外學習和交流。教育的國際化不僅體現在出國培訓、訪學人數的多少,更加重要的指標是教師構成的國際化。雖然近年來西安市、西安工大等每年都撥出大量的資金采取多種形式增加教師出國訪問進修的數量,資助教職員工到海外交流。但外籍教師和學者的聘用及延聘方面做得不夠。學校應該以優厚的待遇與優越的工作條件,形成成熟的聘用機制,從世界各地延聘好的教師和學者。

3.4.以教師國際化為長期目標搭建學術資源共享的途徑

本研究發現國際會議、聯合培養、合作辦學等培養交流形式極大地促進了國內學術界與國外學術界之間的交流,但面對國外先進的學術資源,參與交流的老師與學生通常的做法是把各種教授講座、培訓課程的資料帶回自己學院、學校供內部交流,而一場高水平的專業講座往往涉及多學科多方面的知識,因此單純的資源內部交流即削弱了專業講座所應有的引導作用,也阻隔了不同專業不同研究領域間的學術交流和思維碰撞。

4、建議與啟示

鑒于教師國際化對于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意義,因此個人方面可以通過提高教師觀念和能力為訪學收益建立基礎。院校和國家方面: 一方面完善制度和政策為訪學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通過建設信息和資源環境為訪學收益及教育、教師國際化提供支持,從而實現有限資源的收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Albach,P.G.& Lewis,L.S.Internationalism andinsularity: American faculty and the world[J].Change:the Magazine of Higher Learning,1998,30,(01):54-55.

[2]Biraimah,K.L.& Jotia,A.J.The longitudinal effects of study abroad programs on teacherscontent knowledge and perspectives: Fulbright-haysgroup projects abroad in botswana and southeast asia[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13,17(04):433-454.

[3]Childres,L.K.The twenty-first century university:Developing faculty engagement in internationaliza-tion[M],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2010.

[4]Knight,J.Higher education in turmoil: The changingworl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M].Rotterdam: SensePublishers,2008.

[5]Stohl,M.We have met the enemy and he is us:Therole of faculty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higher education in the coming decade[J].Journal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007,11(3/4):359-372.

[6]蔣玉梅,劉勤.高等教育國際化視野下教師出國訪學收益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5,21(01): 62-70.

[7]劉俊霞.中亞國家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7(09):1-3.

注:西安市2020年度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JY120)。

作者簡介:朱月芳(1970-),女,漢族,陜西西安人,現為西安工業大學新生院副教授。

猜你喜歡
教育國際化
理工院校通識課程與學生跨文化競爭力培養探析
淺論江蘇省獨立學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國際化高校聯盟體系下結構化MOOC框架 
國際化時代下傳統文化的教育自覺
以信息化和國際化構建現代終身學習體系
國際教育交流開啟文化理解之窗
打造中巴教育文化交流的互動平臺
教育國際化中的學生交流
以文化特色吸引國際學生以開放姿態促進教育交流
創建粵港高等教育合作試驗新區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