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眉山市彭山區秋馬鈴薯套種油菜高產栽培技術

2020-12-16 13:32周金川
四川農業科技 2020年6期
關鍵詞:眉山市大田苗床

周金川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青龍街道辦事處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四川 眉山 612700)

眉山市彭山區位于成都平原西南、岷江中游、眉山市北部,區域總面積 465km2。境內岷江水系府河、南河縱貫全境,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多夜雨,各月平均相對濕度在76%~86%,特別是在水稻收獲后,溫光資源豐富,岷江兩岸的沙壤土,特別適合馬鈴薯套種油菜生產。根據近幾年的試驗示范現已推廣面積3300hm2以上。據初步統計,秋馬鈴薯平均產量2073.4kg/667m2;油菜平均產量207.7kg/667m2,平均產量值達5000元/667m2以上。

1 品種選擇與種植規格

1.1 馬鈴薯

1.1.1 品種選擇 馬鈴薯選用生育期適中脫毒馬鈴薯,如費端它、中薯2號、川芋117等品種。

1.1.2 種植規格 一搬(80~90)cm×(20~25)cm,雙行壟作,壟高15~20cm。

1.1.3 種植模式 壟溝套油菜。秋馬鈴薯在播種前要開好圍溝,四邊溝,溝深20~30cm。在8月底9月初采用機旋耕,旋耕深度20cm,搶時播種。待苗高15~20cm時培土。

1.2 油菜

1.2.1 品種選擇 選擇龍庭100、德油雜10號、中雙11、蜀龍油2號等品種。

1.2.2 苗床選擇 油菜壯苗比弱苗具有根系發達,吸水吸肥能力強,單株葉片多,葉面積大,光合作用強,制造和積累的營養物資多,油菜苗素質好,抗逆性強,成活率高,緩苗期短的優點,壯苗不僅是冬壯苗的基礎,也是春發的關鍵,在同等條件下,一般壯苗比弱苗增產25~30kg/667m2,因此需要留足苗床地,苗床地要背風向陽,地勢平坦離水源近,離移栽大田近,離房屋遠。苗床地要求土質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好,最好是沙壤土或壤土,前作未種過油菜和蔬菜的土壤,特別忌種過十字花科蔬菜。留足苗床地面積,苗床地與大田比例1∶(5~6)為宜,播種量為0.59~0.75g/667m2。在稀播的前提下,認真做到“一葉間,三葉定”保證苗床幼苗有充足的營養和面積。

1.2.3 施底肥 油菜種子很小,自帶營養不多,幼苗生長必須從土壤中吸收較多的養分才能生長健壯,在單株營養面積基本相同的條件下,苗床土壤要肥沃,施足底肥,苗床用過磷酸鈣25~30kg/667m2,篩細的腐熟土雜肥1500kg左右,拌勻后撒下拌入苗床,用人糞尿150~300kg對水潑施。

1.2.4 適時播種 栽秋馬鈴薯套油菜、油菜播種時不宜過早或過遲。過早油菜苗與馬鈴薯苗爭光、爭肥。過遲油菜生長不良,易被馬鈴薯苗遮蔽,產量不高,一般在秋分前后1~2d為宜播種前要適度曬種和采用藥劑拌種。采取分箱定量的方法,種子摻和一定量的細堆渣肥或顆粒狀復合肥均勻撒在箱面上,用細堆渣肥或細沙土進行蓋種,以剛好把種子蓋著為宜,不可蓋厚而影響出苗。播后要保持苗床濕度,以利出苗。

1.2.5 苗床管理 早勻苗,第1次勻苗在苗長成1~2片真葉時進行,苗距4~5cm,第2次勻苗在3片真葉時進行,苗距8~10cm。間苗定苗應做到去弱留壯,去小苗留大苗,去雜苗留純苗,去密苗留稀苗,同時要隨時去除雜草。

1.2.6 追肥 三葉期結合間苗、定苗,用稀糞水提苗。每50kg人畜糞對水250~300kg潑肥施,再根據苗情適當增施少量氮素化肥,移栽前施1次“送嫁肥”用尿素5~10kg/667m2對水,并加入適量糞肥水潑施。油菜苗期易發生蚜蟲、菜青蟲,霜霉病,猝倒病等要及時防治。在移栽前3~5d應防治蚜蟲、菜青蟲,霜霉病,做到帶藥移栽。起苗前1天檢查苗床濕度,如果濕度不夠,應將苗床澆透,以保證起苗不傷根,起苗時選大小均勻一致,并有5~6葉的苗子移栽大田,同時去除病菌、弱苗、雜苗、高腳苗、彎腳苗、斷腳苗,及根系受到不同程度傷害的各類不健康苗。

2 油菜移栽

2.1 移栽前處理

在油菜移栽前,要對秋馬鈴薯進行施肥。施氮素化肥8~10kg/667m2,施肥肥料不能與根系直接接觸。同時對馬鈴薯壟溝土壤進行淺耕,清除雜草,培土高度10~15cm。

2.2 移栽

移栽前施足底肥,施有機肥1500~2000kg/667m2,三元復合肥(含量45%)30~40kg/667m2,硼肥1kg/667m2?;靹蚝笫┯谘ㄖ凶骰?,栽苗時不能將苗與肥料接觸,以免產生肥害而傷苗。油菜大田移栽要適時,苗齡在30~35d左右,葉片5~6葉,選苗高20cm左右,根莖粗0.5~0.6cm,最好同一塊田當天栽完,栽植密度一般栽6000~7000株/667m2。在秋馬鈴薯壟溝內挖窩,每窩栽雙苗。液晶栽培質量,不栽彎根苗,栽貼根苗;不栽吊腳苗,栽直、栽穩,所栽的油菜苗都具有5~6葉。苗高20cm,油菜苗都應該均勻一致,各類苗最大葉長和葉寬要基本相近,栽后要澆定根水,保證成活率。

3 大田管理

3.1 補苗與理苗

栽后油菜成活后,及時查苗、補苗、保證移栽密度。此時秋馬鈴薯已長勢好,注意理直理順馬鈴薯莖,避免影響油菜苗生長。一般要理直理順3~4次。

3.2 油菜提苗與清雜

重施開盤肥,苗期追肥,一般應追肥2次,第1次在移栽后7~10d,以速效氮素肥為主,施糞肥水1000~1500kg/667m2。加強速效氮素5kg/667m2左右,第2次追肥在移栽后20~30d,用量與第1次相同。有機肥和無機肥配合,施肥量一般占總施肥量的40%左右,可施發酵油餅20kg/667m2。同時因套種壟作秋馬鈴薯,所以要及時對油菜培土,清除草,清溝排水。

3.3 根外追肥

在油菜抽苔期、初花期用0.5%磷酸二氫鉀加0.3%硼砂溶液一起噴施。對于播種早,施肥足,氣溫高導致的徒長旺苗,可采用多效唑200mg噴霧調控。

3.4 油菜蕾期管理

油菜蕾期間從油菜現蕾開始(肉眼可見植株心葉部位的幼小花蕾)到初花(25%植株開始開花)所經歷的一段時間。管理重點,因地制宜視苗情施好蕾期肥,現蕾時植株長勢差的宜早施重施,一般施尿素10~12kg/667m2,如前期施肥足,植株長勢好的應少施和不施,前期沒有施硼肥。油菜花果期是指油菜始花至成熟所經歷的一段時期,包括開花期和角果發育期2個生育期,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噴施硼肥。在初花期用0.3%的硼砂加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施2次。

4 病蟲防治

4.1 菌核病

清溝排漬,降低田間濕度,減少病菌發生;摘除老黃葉和病葉,減少病源葉,還能夠提高通風透光率,提高籽粒重,提高油菜產量;藥劑防治主要在初花期進行。噴施藥時要盡量噴到植株中下部,可選用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500倍噴施,防治1~2次。

4.2 蚜蟲

可采用生物防治,如人工飼養,蚜繭峰、草蛉,瓢蟲等天敵,藥劑防治用70%的吡蟲啉懸浮劑用2g/667m2對水40~50kg噴霧。適期收獲,適宜的收獲期,全田有2/3的角果呈黃綠色,主軸中部角果呈枇杷色,全株仍有1/3角果顯綠色時收獲為宜。

4.3 晚疫病

發現中心病株后必須立即清除,防治選用銀發利(氟菌、霜霉威)用50~75mL/667m2或58%金雷多米爾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防治,每隔7d噴1次,連續噴2~3次。

猜你喜歡
眉山市大田苗床
扦插苗床對桂花扦插苗生長的影響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第一中學
大田百余名留守兒童有了“愛心家長”
一瓶水的微笑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鄉
上茬水稻田選做育秧苗床的問題與防止
My Opinions on How to TeachSection B 2a
小田變大田破解農地零碎化
溫室育苗自動覆膜控溫移動苗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