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食用農產品安全分析與保障配套措施研究

2020-12-16 07:56黃浩倫劉菁張慧堅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0年20期
關鍵詞:安全措施

黃浩倫 劉菁 張慧堅

[摘要]海南光、溫、熱條件好,耕地復種指數高,食用農產品終年可生產。受溫濕度、耕作和商業因素的影響,化肥、農藥、食品添加劑等農用化學品的大量使用,給食品安全帶來極大隱患。為保障食用農產品安全,宜于建設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大力支持規?;a食用農產品,強化食用農產品生產標準的實施,落實食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加強宣傳和引導農民積極生產有機農產品,以提高食用農產品的質量。

[關鍵詞]食用農產品;安全;措施

[中圖分類號] F322

[文獻標識碼]A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事關海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飲食安全。我國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10月1日起實施,對規范食品生產和銷售、保障食品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海南食品安全違法生產和銷售的現象依然存在,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反映了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

1 食用農產品安全有關規定

當前,如何解決農殘超標的問題,保障餐桌上的安全,是很多消費者最關心的事。我國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生產食用農產品要按照食品安全標準和國家有關規定使用農藥、肥料、食品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不得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農業投入品。蔬菜、瓜果、茶葉和中草藥材等不能施用劇毒、高毒農藥。海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中規定,食用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禁止使用劇毒、高毒農藥或者國家和本省禁止、淘汰的其他農業投入品;超范圍、超標準使用農業投入品。

2 食用農產品安全存在的問題

2.1 化肥的污染

我國耕地面積約1.19億公頃,約占全世界7%的耕地面積,養活了占全世界22%的人口。我國2019年實際播種面積約為1.16公頃,糧食產量超過6億噸。但我國農業生產施用農用化肥量較大,化肥施用量占全世界35%。國際公認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每公頃225千克,我國農用化肥每公頃平均施用量達到434.3千克,是安全上限的1.93倍?;视昧窟^大,蔬菜等食用農產品中的硝酸鹽含量較多,相應的強致癌物質亞硝胺含量較多,人們食后會造成對身體的危害。

化肥施用后,當季利用率約40%,約60%存留土壤中,易于造成污染。長期超標施用化肥,土壤中化肥殘留量大,團粒結構受破壞,肥力下降,農作物所需的營養成分相應降低,而這又可能使農民加大化肥的使用,加劇污染農產品。

2.2 農藥的污染

我國每年農藥使用量超過130萬t,用掉了世界上20%的農藥。我國農藥的平均施用量每公頃13.4千克,單位面積農藥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農藥施用后有60%-70%殘留在土壤中,尤其有機磷農藥,在土壤中殘存期較長,并能在體內蓄積。有機磷農藥在蔬菜上的殘留量,食用安全最為嚴重,同時影響了我國蔬菜的出口競爭力。

2.3 食品添加劑的危害

食品添加劑有助于增強或改善農產品的感官性狀,延長保鮮期,但必須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才可以使用。非禁用的食品添加劑添加到農產品中,有助于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改善農產品色、香、味、形,保持農產品的新鮮度,增強營養價值等。但是,在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過程中,存在著使用國家明文禁用的食品添加劑,如部分禁用的吊白塊、硼砂、硼酸、洗衣粉、乙稀利、漂白粉等,直接或間接地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吊白塊主要成份為次硫酸鈉甲醛。食用摻有吊白塊的食品會損壞人體的皮膚黏膜、腎臟、肝臟及中樞神經系統,嚴重的會導致癌癥和畸形病變。

硼砂毒性較高,非法用于面條、餃子皮、粽子、糕點、涼粉、涼皮、肉丸等肉制品、腐竹等食品中增筋、強筋、增彈、酥松、鮮嫩、改善口感。

硼酸是一種毒化工原料,非法用于面條、餃子皮、粽子、糕點、涼粉、涼皮、肉丸等肉制品、腐竹等食品中增筋、強筋、增彈、酥松、鮮嫩、改善口感。

洗衣粉非法用于油條、油餅、包子、饅頭及牛血等米面制品和血制品中膨酥、增大、定型。

乙稀利在未成熟的桃子、山楂、葡萄、草莓、西瓜、彌猴桃、荔枝和西紅柿等水果、蔬菜上噴施使用,使水果、蔬菜非自然提前變紅或者“成熟”,達到提前上市,也達到膨大、催紅、催熟的目的。在食品中添加和使用,吃了“乙烯利”殘留的食品,會干擾人的內分泌系統,也會對肝臟造成直接的損害。

漂白粉其分解產物氯是腐蝕性很強的有毒氣體,能刺激呼吸道和皮膚,刺激侵蝕胃腸道粘膜,能引起咳嗽和影響視力。非法用于豆芽及米面制品中面條、米粉、粉絲、粉條、小麥面粉、面粉等食品生產加工中殺菌、漂白、增色。

3 影響海南省食用農產品安全的因素

3.1 溫濕度因素

海南位于我國最南端,全年平均溫度23℃-29℃。其中,全年平均氣溫最高的城市是三亞達3 1℃,全年平均氣溫最低的城市是儋州為21℃,而瓊海為22℃、??跒?3℃、東方為23℃。海南自然條件好,年降水量較多,溫度較高,濕度較大,有利于病蟲害的生長和繁殖。病蟲害發生代數因地區氣候不同而有差異,如茶毛蟲在華南茶區的廣西、廣東、福建南部1年3-4代,臺灣、海南1年5代。假眼小綠葉蟬在福建1年11-12代,在廣東1年12-13代,在廣西1年13代,在海南1年多達15代左右。又如水稻紋枯病屬于高溫高濕型病害,在適宜侵染發病的溫度范圍內,濕度越大,發病越重。

由于海南病蟲害較多,種植農作物時施用的農藥也較多,導致食用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量也較多,影響食品安全。

3.2 耕作因素

海南的光熱條件好,耕作可一年種三造,一般是兩造水稻,一造蔬菜。但海南的土壤條件并非很好。調查統計顯示,海南省50%的土壤缺有機質,52.7 %的土壤缺氮,68.4%的土壤缺磷,86.7%的土壤缺鉀。全國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平均為27g/kg左右,而海南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平均為20g/kg左右,海南土壤的有機質含量處于較低水平。

由于海南熱量條件好、無霜期長、總積溫高、水分充足,土地復種指數高,導致土壤養分含量不斷下降,土壤本身的養分不足。曾對海南省東北部地區蔬菜田土壤進行了檢測,土壤有機質含量均值為18.6g/kg。為了獲得高產量,種植作物時必須多施肥料,化肥施用量大增。如對海南東北部地區菜農的冬瓜施肥量的調查結果顯示:對冬瓜施用氮肥均值為622千克,公頃,多施了229.7千克,公頃;磷肥平均施用量為663.2千克/公頃,多施610.9千克,公頃;鉀肥平均施用量為568.5千克/公頃,多施313.3千克,公頃。

可知,海南土地復種指數高和土壤養分不足導致了過量施肥,既加大化肥的污染,也影響農產品質量。

3.3 商業因素

海南氣溫較高,食用農產品難于保鮮,農產品在貯運和銷售過程中,有的使用了食品添加劑,可以改善農產品外觀,延長農產品的新鮮度。如香蕉收獲時,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水溶液浸泡香蕉果梳,可以延緩香蕉皮褐變和腐爛時間,延長貨架期。但在食用農產品中過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或使用禁用食品添加劑,則對食用農產品的安全也構成影響。

4 海南省食用農產品安全保障配套措施

4.1 建設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

海南屬于熱帶農業大省,工業基地較少,食用農產品生產量相對較大,應根據各區域農業實際情況,規劃建設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鼓勵生產有機農產品。社區、學校、農超與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對接,聯合建設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嚴格按照有機農業的標準,生產有機農產品。國家農業設施補貼用于鼓勵建設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業支持保護補貼針對基地生產的食用農產品的安全質量和數量對應補貼。例如,農業財政補貼資金直接補助有機蔬菜生產基地,促進社區發展壯大有機蔬菜生產基地??晒膭钌鐓^支持或資助周邊的菜農種植有機蔬菜,直接運到社區賣。社區農貿市場銷售菜農種植的有機蔬菜,相當于直銷,消費者與生產者在社區市場對接,完善農產品生產與供應安全鏈。

4.2 支持規?;a食用農產品

中國有2億多小農戶,比較松散,生產規模小,化肥和農藥泛用較為普遍,農產品質量難以監控。家庭承包經營為特征的土地承包制度能夠基本適應不同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要求,但平均分配導致的耕地細碎化、小規模經營與現代農業的規?;?、專業化經營要求相矛盾,嚴重阻礙現代農業發展。2013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家一戶的小生產難以直接面對大市場,可以通過利益聯結機制進行聯合生產。目前,有效聯結小農戶進行合作生產的主要組織為農民合作社。農民合作社可以推進產業經營方式的發展,發揮規模效應,形成較大的利益集團。農民合作社通過聯合經營和銷售可以達到規?;a,為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提供最佳的實現途徑,生產安全食用農產品,實現產業利潤最大化。

海南每年種植瓜菜300萬畝左右,是我國冬季瓜菜最大種植基地,冬季瓜菜遠銷北京等大城市;另外,海南終年均可生產食用農產品,運銷全國各地。因此,從食用蔬菜及其他農產品安全的角度來說,應重視海南生產基地建設,按照生產有機農產品的標準和要求,大力支持規?;a食用農產品。

4.3 強化食用農產品生產標準的實施

我國農民比較松散,生產食用農產品規模較小,從田野到餐桌的生產監控較難實施,食用農產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食用農產品生產經營整個鏈條的風險和隱患尚未得到根本解決,風險依然存在。食用農產品生產者應當依照食品安全標準和國家有關規定使用農藥、肥料、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強化食用農產品安全質量監控,強化食用農產品生產標準的實施,杜絕使用高毒農藥。重點是加快農產品原料產地環境、產業園和銷售市場,配備農產品安全檢測儀器,開展農產品安全狀況的檢測。

4.4 加強宣傳和引導生產有機農產品

海南農民文化素質相對較低,掌握信息和技術滯后,對現代農業的生產和為市場提供有機食用農產品的理念跟不上社會的要求。利用報紙、電視、網絡等各種宣傳工具加大對有機食品的宣傳力度,引導農民對有機食用農產品的好感,推廣有機農產品的生產技術措施,營造積極生產有機農產品的氛圍,促進生產有機食用農產品,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

5 結語

海南光、溫、熱條件好,耕地復種指數高,食用農產品終年可生產,化肥和農藥用量較多,對食用農產品的安全影響較大。因此,通過建設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加大有機農產品生產比例;重點支持規?;a食用農產品及其保障配套措施,促進食用農產品安全生產;強化食用農產品生產標準的實施,減少化肥、農藥和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引導農民積極生產有機農產品,以提高食用農產品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藍海濤,王為農,涂圣偉,等,“十三五”我國現代農業發展趨勢及任務[J].中國發展觀察,2016 (10).

[2]段祿峰.中國糧食安全保障機制研究[J]世界農業,2015 (12).

[作者簡介]黃浩倫(1988-),男,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熱帶農業信息。

[通訊作者]張慧堅(1969-),女,碩士,研究員,研究方向:農業區域發展。

猜你喜歡
安全措施
解答排列組合問題的幾種常用措施
轉爐煉鋼脫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療科輻射防護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數零點個數的措施
解答高中數學問題的幾個常用措施
閱讀練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