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遂寧川白芷產業發展現狀與分析

2020-12-16 07:56鄭利鄧聰馮亮王露武寒江雪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0年20期
關鍵詞:產業發展

鄭利 鄧聰 馮亮 王露 武寒 江雪

[摘要]通過對遂寧市道地藥材川白芷的產業發展進行分析研究,為遂寧乃至四川整個中藥產業領域發展提供參考依據,為促進遂寧經濟穩定和社會發展提供方向。采用產地走訪、市場調研、專家咨詢、政策解讀等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調查。發現遂寧川白芷產業萎縮,發展受制于諸多瓶頸,面臨極大挑戰。政府、企業需制定遂寧川白芷的發展規劃,為維系遂寧川白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川白芷;道地藥材;產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 F326.1

[文獻標識碼]A

白芷為傘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e( Fisch.exHoffm.) Benth.etHook.f或杭白芷A.dahuricae( Fisch. ex Hoffm.) Benth. etHook.f.var.formosana( Boiss.)ShanetYuan的干燥根,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其味辛,性溫,具有散風除濕、通竅止痛、消腫排膿之功效,臨床用于感冒頭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淵,牙痛,帶下,瘡瘍腫痛等癥。主產于四川、浙江、江蘇、山東等地,種類頗多,其中商品藥材主要分川、杭、祁、禹四大類。又以川白芷的產量最大,暢銷于國內外市場。川白芷中又以遂寧白芷種植歷史最久,其品質及產量都最佳,主要特征表現在呈菊花芯紋路,帶特征性的鐵銹斑點,且具有塊根均勻、粉質飽滿充足、藥性獨特、芳香濃郁。川白芷作為遂寧的道地藥材,從2006年通過國家GAP認證,到2008年被批準為地理標志產品,遂寧川白芷主要分布在遂寧市涪江流域永興鎮、新橋鎮、桂花鎮等28個鄉鎮區域內。近年來,遂寧川白芷無論是產量還是價格已失去市場競爭優勢,面對地方政策導向和市場供求關系的改變,遂寧川白芷在栽培品種、種植規模、種植模式、產地初加工、倉儲技術與倉儲能力方面不斷發生變革。為了進一步掌握遂寧川白芷的發展現狀,理清發展思路,更好地促進川白芷的發展,走訪白芷栽培基地進行現場考察,同時對白芷加工企業進行了調研。以期為今后遂寧川白芷產業發展提供思路,更為遂寧中藥材產業發展添磚加瓦,進一步為白芷的發展和研究提供依據。

1 遂寧川白芷產業發展現狀

1.1 栽培品種

遂寧川白芷主要栽培品種為遂芷1號,其原植物為杭白芷。通常于第1年9-10月播種,當年為幼年期,第二年為營養生長期,7月采挖,為藥用白芷(一年生川白芷);而采種植株第3年為生殖生長,5-6月抽薹開花,7-8月收種,為種白芷(二年生川白芷)。另外,川白芷示范基地以新技術、新工藝引進種植川白芷、杭白芷、禹白芷、毫白芷、祁白芷、魯白芷、渝白芷以及四川農大的川芷2號、重慶藥用植物研究所的渝豐l號等十多個品牌白芷,對白芷栽培比較,溯源追蹤,品質對比。

1.2 種植規模

隨著白芷價格波動,遂寧川白芷跟隨市場行情不斷變化,從2008年的遂寧川白芷種植面積700 hm2,至2019年,種植面積達1300 hm2,年均產量在0.94萬噸左右。雖然,遂寧川白芷種植面積增加近一倍,但是,遂寧川白芷面臨著種植熱情逐漸退卻,白芷在涪江兩岸種植面積逐漸減少。

1.3 種植模式

遂寧川白芷主要以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農戶為種植模式,連續耕作,土地有效利用率高。龍頭企業通過流轉土地規?;N植白芷,逐步建立白芷示范基地,但是其規?;N植對川白芷產量未發揮到優勢作用。

1.4 產地初加工

產地初加工是川白芷作為遂寧道地藥材生產的重要環節。遂寧川白芷分布于涪江兩岸,決定著白芷初加工較分散,同時要求就近配套加工設施和加工技術。面對川白芷種植規?;l展,推動著白芷初加工廠地進一步革新。目前,白芷初加工場地8個,加工白芷廠房約10000 m2,設施設備30套。另外,村合作社、種植大戶、農戶的傳統初加工方式始終占據主導地位。

1.5 倉儲能力

白芷來源廣泛且成分復雜,其含揮發油約為0.24%,保存中易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因此,貯藏技術、倉儲條件及倉儲能力直接影響白芷的品質及價格。遂寧現有白芷倉儲工廠8個,面積約12000 m2,倉儲規范的普及率約40%。

2 遂寧川白芷產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2.1 產區萎縮,產量下降

近年來,由于城市規劃,傳統產區南強、河東城區,加上龍坪、金橋新區退出白芷的歷史舞臺,耕地面積減少,大量土地改種經濟作物,川白芷產區逐步萎縮。另外,個體農戶分散種植已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龍頭企業在白芷規模種植并未發揮決定性優勢作用。川白芷的市場價格未能達到預期,已接近種植成本的臨界點,導致以專業合作社、農戶為基礎的合作種植銳減。

2.2 種植與生產規范化程度較低

目前,遂寧川白芷規范化種植普及較低。國家雖已頒布有關白芷產品的質量標準,但現有白芷種植標準仍就缺乏系統性與完整性;白芷生產者缺乏無公害種植意識;加上缺少強制性有效的管理手段;此外,種植中農藥使用,種植溯源等較多問題,近而使得白芷藥材達不到質量可控,優質穩產。

2.3 產地初加工與倉儲能力落后

從2015年版藥典指出,無硫加工是中藥加工方向。白芷無硫加工風險系數大,成本高,成品不易保管,市場占有率不足40%。無硫加工后的白芷外形干癟,無光澤度,斷面色暗淡間有“紅繡斑”,有溏心泛油現象。另外,傳統產區缺乏無硫白芷加工意識,規范化程度低,致使加工后的白芷品質良莠不齊。傳統倉儲能力較差、設施設備簡陋,加之無硫加工后白芷的儲藏時間較短,需要及時進入市場流轉,白芷價格受市場影響較大。

2.4 產業鏈條短,附加值較低

當前,遂寧白芷市場主要以藥材及飲片在市場中流通。產品體系停留在低端層次,可獲利潤也較低,這極大地影響生產者種植的積極性,且造成較多藥農退出白芷種植行業。

3 遂寧白芷產業發展建議

3.1 保護道地藥材產區,加強政策引導

以企業承包、專業合作社、基地為發展模式,在道地藥材產區進行專業化、規?;幕亟ㄔO,從源頭把控產品質量,全程監控種植、加工過程,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有效性、可控性;做好白芷溯源工作,科學管理,規范生產,引導企業、農戶合理有序發展;以銷定產,實行訂單種植,簽訂回收合同,保障產區藥農利益;引入機械化作業,解決采挖困難,費時費力的現狀。

在政府相關部門的聯動下,建立白芷產業發展工作聯絡機制,積極推進政策、技術、產業、市場等,使整個產業鏈條高效、快速發展,將白芷產業鏈條和國家食品、化妝品、醫療、養老、健康保健、中醫藥文化等產業發展相結合。

3.2 加強種植技術培訓,建立“產一學一研一用”平臺

借助高校、科研單位,深入產區,結合生產現狀與市場需求變化情況,發展白芷高品質種植,制定出更規范的標準操作規程。加強對藥農的技術培訓,建立白芷種植平臺,在線教授藥農種植白芷,進行田間管理等。建立健全白芷全產業鏈的質量控制體系,從種植源頭保證藥材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并借鑒成熟經驗、依托政府,將消費群體、企業、生產基地、科研單位、高校聯系結合在一起,建立白芷產業發展創新平臺,積極轉化產品,提供優質藥材。

3.3 加快產地初加工設施建設,提高倉儲能力

根據產地種植規模,建立與道地藥材生產相配套的初加工場地,建設無硫白芷加工所用的陽光棚、烘干房等。同時利用先進加工技術,提高白芷質量標準,解決白芷不熏硫或低硫后出現的質量下降與霉變蟲害。提高藥材的倉儲能力,建設與產地初加工相配套的倉儲廠房,并建立無硫白芷儲存平臺實時監控采集系統。

3.4 延長白芷價值鏈和產業鏈,開展關鍵技術和產品協同攻關

利用產學研用平臺,針對白芷產業鏈,梳理產業發展關鍵點、重要環節,提出重點突破的基礎前沿技術、關鍵技術、瓶頸技術和共性技術,開展科學攻關。從白芷物質基礎、藥理藥效、安全性評價等方面研究人手,為白芷產品利用開發提供技術支撐;另外,不斷提升企業的各項技術水平、完善企業的設備設施條件,延伸產業鏈,提高產業競爭力,并有效配置到關鍵環節上,支撐引領白芷產業的培育和長遠發展。

4 結語

白芷在我國有著悠久的藥食兩用的歷史,在藥品、食品、保健品、香料、護膚美容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本文分析了遂寧川白芷產業發展情況,指出白芷在新形勢下還存在很多問題亟待梳理解決,尤其是品質穩定性,白芷的作用機理和物質基礎研究以及附加值開發,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遂寧川白芷產業的提升。通過調查研究,指出遂寧川白芷當前應抓住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擴大企業規模,提高市場集中度,結合科學技術,極力打造品牌優勢。

[參考文獻]

[1]朱藝欣,李寶莉,馬宏勝,等.白芷的有效成分提取、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導報,2014 (31),

[2]楊蘭,李欠,馮彥梅等,一測多評法測定川白芷藥材中5種指標成分的含量[J].江蘇農業學報,2020 (01).

[3]張婧,宋英,曹蕾,等.白芷煮散顆粒與傳統飲片煎出效果的對比研究[J].中藥與臨床,2015 (04).

[4]路立峰,高源,湯志強.白芷質量控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房,2017 (15).

[5] SANG H L,AH-R H, UNWOO K, et al.lnhibitory effects offuranocoumarins from the roots of Angelica dahurica on ionizingradiation-induced migration of A549 huma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cells[J].Natural product communications, 2020 (4).

[6]張雷,楊秀偉.UFLC-MS/MS法分析不同來源白芷9個新型呋喃香豆素[J].藥物分析雜志,2018 (02).

[7]楊蘭,李欠,馮彥梅,等.白芷的研究與應用現狀[J],中獸醫醫藥雜志,2020 (01).

[8]呂強,川白芷生長發育和產量質量對比研究[D].成都:成都中醫藥大學,2009.

[9]馬逾英,鐘世紅,賈敏如,等川白芷與公白芷的形態組織學對比鑒定[J].時珍國醫國藥,2005 (09).

[10]李玲呂磊,張薇,等,運用CC-MS結合PCA技術對川白芷與杭白芷揮發油成分的比較分析[J].藥物分析雜志,2011(01).

[11]袁珂.遂寧市地理標志開發與保護中政府角色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7.

[12]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

[13]王娜.不同產地白芷及其近緣野生種的對比研究[D].成都:成都中醫藥大學,2009.

[14]蔣翼杰,江美彥,周韻秋,等,不同生長年限川白芷光合生理特性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9 (08).

[15]王蕊,劉軍,楊大宇,等.白芷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醫藥信息,2020 (02).

[16]張世洋,王晶,盛永成,等,六種不同產區白芷藥材揮發性成分比較分析[J].保鮮與加工,2019 (04).

[作者簡介]鄭利(1988-),女,四川蓬安人,主管藥師,碩士,主要從事中藥制劑與質量控制工作。

[通訊作者]鄧聰(1965-),男,四川遂寧人,主任中藥師,主要從事中藥鑒定工作。

猜你喜歡
產業發展
區域發展篇
“一帶一路”戰略下臺灣產業轉型初探
揭陽市麻竹筍產業發展思路研究
產業協同創新生態系統運行模式探究
美麗鄉村要靠富民產業支撐
從產業發展看日本1920年經濟危機
圖說共享發展
圖說協調發展
圖說創新發展
教師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