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放式閱讀教學在小學高年級語文中的應用研究

2020-12-17 08:42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第一小學
小學時代 2020年8期
關鍵詞:辯論賽教材內容教學方式

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第一小學 陳 昕

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主要是以灌輸知識為主,這樣的教學方式既不利于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吸收,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對其未來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的提高也起著消極影響作用。對此,教師需應用開放式閱讀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這樣能夠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進而可側面促進其寫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有效地實施開放式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師需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結合教材內容,引申課外閱讀

課本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工具,是根據學生不同的年齡段選入不同程度的文章,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具有較大促進作用。教師在教學時,可借助課本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訓練。但是,受課本局限性的影響,學生文學知識積累有限,不利于其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需改進教學方式,結合教材內容,引申課外閱讀,提高學生閱讀樂趣,促進其閱讀能力的提升。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逐漸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生有機會接觸到多種信息。對此,教師在課上教學時,可應用課外閱讀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量,激發其閱讀樂趣。例如,以部編版六年級的《魯濱遜漂流記》為例,教師在完成一定教學后,可引入《老人與?!返墓适?。通過《老人與?!氛n外資料的引入,學生對文中所表達的勇敢拼搏、永不放棄的奮斗精神逐漸形成更深入的理解。教師掌握好了課外閱讀的尺度,與課本相結合可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與教材內容相關課外資料的引入,對加深學生一定文學量的積累和對其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二、結合教材內容,指導學生閱讀方法

對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其閱讀能力的提高是寫作能力提高的表現,需積累一定的文學知識量,才能促進文學素養的提高。有的學生受原來教學方式的影響,只等著教師對文章進行分析和總結,這樣不利于掌握語文學習方法,也不利于閱讀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運用科學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其語文能力的提高,進而可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以部編版五年級的課文《父愛之舟》為例,課文講述的是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及兒子對父親的懷念和敬愛之情。本著開放式教育為主,教師在教學時可讓學生用筆標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將自己的感受在旁邊記錄下來。在此過程中,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主動引導,而是讓學生自己進行閱讀,自己深入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情感。隨后,教師組織學生對文章的感情進行交流,在學生理解錯誤的地方再給予指導和幫助,從而可促進其語文能力的提升。學生自行閱讀,自行理解其意,是教師對其閱讀方法的培養,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可為學生領悟思想指明方向,使其深入理解文中感情。在該種教學方式下學習,可激發學生學習思維,使其體會閱讀帶來的樂趣,從而培養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結合教學內容,展開討論、辯論等語文活動

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說”,“說”是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高的關鍵,也是對學生文學積累量檢查的側面表現。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水平,創設有利條件,給予學生充分“說”的機會。通過合理有效的語文討論、辯論活動,可促使學生較快地提高閱讀能力。例如,在完成部編版六年級課文《北京的春節》學習后,學生會聯想到中國的節日都有哪些,這些節日與外國的節日又有何不同。為了幫助學生認識國內外節日,教師可讓全班學生一起討論,在學生認知存在錯誤的地方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完善其知識體系,促進其課后認真地閱讀。討論完畢后,教師可提出“外國節日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追捧,逐漸忘卻中國的節日,我們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嗎”的問題,組織學生圍繞該問題展開辯論賽。學生一方代表觀點為:“外國節日的盛行會影響中國節日及傳統文化的傳播?!绷硪环絼t持反對意見,認為:“外國節日是全球多元化的表現,中國歡迎多樣化的節日?!睂W生在辯論的過程中,可用到平時積累的好詞好句和案例等文學知識,對自己觀點的抒發和對對方觀點的反擊是將該知識靈活運用的表現。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還可體現在對方表達觀點時可較快地理解,并馬上想到辯駁的觀點。學生課后閱讀得多,積累的知識量就越大,對豐富辯論賽內容和提高辯論賽的精彩具有一定促進作用。

辯論賽可使學生平時積累的文學經驗應用到該活動中,是對其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辯論賽后學生可以總結自己不足的地方,從而做到課后認真閱讀。該種教學方式,不僅可加深學生對中國節日和外國節日的認識,還可幫助其明確閱讀方向和閱讀目標,激勵其更好地培養閱讀習慣、學會閱讀方法。

四、運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閱讀進行評價

學生閱讀后,對其進行適當的評價可幫助其理解和領悟文章思想,引導其樹立正確的思維閱讀方法。但是教師不能將自己的評價標準應用于學生的閱讀,這樣會使學生缺乏閱讀興趣,失去自主閱讀意識。因此教師可應用自評、小組間點評、教師指評、師生公評等多元的評價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閱讀。

以部編版六年級課文《金色的魚鉤》為例,學生自行閱讀時,有的學生提問:“我找到了幾個句子,為什么這幾個句子對老班長的外貌變化要進行多處描寫呢?”面對該疑問,教師可對學生進行夸獎并激勵:“你提出的問題很好,說明你全身心地投入文章學習中了,你可以再次深入閱讀,隨后發表自己的觀點?!苯又?,教師可讓多個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進而進入課文教學中。在教學完后,教師可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使學生明確自己閱讀中的優點和不足之處,幫助其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也可讓其他學生評價該同學閱讀的結果,激勵該同學后續更好地閱讀。使學生做學習中的小主人,應用多種評價方式,即開放式閱讀教學方法,可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從而促進其語文素養的提升。

總的來說,教師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應用開放式閱讀教學,可明顯地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教學,可加強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和對閱讀方法的掌握。該教學方式意義重大,教師可合理有效地運用該方式進行教學。

猜你喜歡
辯論賽教材內容教學方式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青年學生孫子兵法友誼辯論賽在濱州學院舉辦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內容的比較及啟示
enriches my experience 辯論賽豐富人生閱歷
軍科辯論賽之槍槍對決
優化教學方式 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與實踐
靈活采用教學方式 提升語文教學效率
辯論賽在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
以“問題化教學”為導向 有效轉變物理教學方式
運用創新理念整合與運用歷史教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