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國漢代歷史舞蹈其舞蹈資源價值

2020-12-21 13:00廖威
視界觀·下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價值

廖威

摘要:漢代是中華五千年悠悠文明史中的極盛時期,在經濟、政治最為繁榮發展的兩漢時期陶冶出了獨特的中國古典文化。首先是依附于經濟的樂舞藝術,在此期間更是得到了普遍的興盛,漢代樂舞在結合西域樂舞雜技幻術和邊疆少數民族舞蹈等藝術技巧的同時,充分利用舞具、服裝來抒發感情、加強美感,技藝結合,成為了兼收并蓄、獨具特色的中國傳統舞蹈藝術。然后是包羅萬象的漢代百戲,漢代百戲內容相依,卻又百變而夾雜表演,其基本格局正是脫胎于更為古老的儀式結構,而漢代社會思潮的多元內涵為百戲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漢代百戲的格局是原始文化的演變、是遞進的歷史遺存,使其成為寄予審美情節的一門文化。最后是具有國家管理的漢代樂府機構,各種藝人積聚到樂府中,通過互相交流、豐富創作,提升著審美理念。漢代的藝術也在一代代一人的傳授和交流中得以發展。

關鍵詞:漢代舞蹈;漢畫像(磚);舞蹈資源;價值

一、漢代所流傳下可用的舞蹈資源

1.兩漢時期遺留下來的畫像石、畫像磚、樂舞俑、巖石壁畫等文物資料,更是向我們展示了漢代舞蹈的百態風貌,為后期中國古典舞的發展提供了珍貴的史料依據。在國內目前出土的漢代畫像石中,有很多展現出當時樂舞藝術的繪畫珍品,其圖案中人物多細腰長裙,盛裝打扮,她們或手執長巾、繚繞空際,或顧盼神飛、婀娜多姿,或持鼓而躍、粗獷豪放,在舞具的幫助下更增添了人物動作及舞蹈的神韻,我們從中可以獲取豐富的舞姿形態,了解當時漢人對舞蹈的審美取向。

我們在眾多漢代古跡中可以發現大量的畫像磚,其意義不僅僅在于它是物質的,一塊塊刻有花紋畫像的建筑用材,它的布局疏朗與線條簡率、圓韌的外在形狀具有抽象的象征意義,它的內在圖案中線條勾勒細部,著重強調和夸張動態,使觀賞者眼中的畫面具有剛柔并濟之趣。眾多的畫像磚從各個方面反映了漢代的社會經濟和豐富多彩的生活習俗讓我們更加感受到當時漢人的民族風情以及漢代所特有的磅礴古樸、厚重樸拙的審美風格。

2.漢代還遺留下大量的樂舞俑,這些舞俑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比起畫像石、畫像磚更加具有立體性,其人物舞姿動勢動態明顯,人物表情豐富立體感十足。我們可以從中清晰可見人物肢體形態與人物心中想表達的精神、氣質,而舞蹈成為承載并體現人物內在想法的媒介。當我們把眾多意象相似的畫像石、畫像磚、樂舞俑放到一起時,所呈現的舞蹈人物身著獨具特色的服裝、舞者大都手持舞具,并以舞具作為舞蹈的名稱??梢?,執舞具而舞,并且用舞具為其舞蹈名稱,這是我國古典舞蹈中地重要特色之一。充分運用舞具、舞服來創造舞蹈技巧和舞蹈形象,通過舞蹈作品抒發情感、加強美感、深化感染力,這一特色,早在兩千年前的漢代已經形成了。

3.漢代流傳下來大量的文獻資料,讓我們獲取了漢代能對舞蹈有所影響的知識,讓我們所熟悉漢代舞者的經歷特長與內心情緒。例如漢代文藝理論家傅毅的代表作《舞賦》就表達了舞蹈的媒介在與人體本身,它用獨到的舞蹈語言和審美情感來表達意向傳遞情感,《舞賦》闡述了舞蹈要以“有限形體體現心馳無垠太空、氣度高逸如浮云、志操潔清似秋霜”的觀點。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舞賦》極力描述人身體的運動,爭取想要重現舞蹈者的身體動態之美。再例如《漢書》中有很多章節內容都提及了漢代舞蹈,記載了眾多舞蹈的形式和作用,《漢書》也無疑是現在人們了解漢代舞蹈全貌的最主要的參考文獻之一。這些文獻還通過詩賦的描寫流傳下來,如漢張衡的《西京賦》《南都賦》,揚雄的《蜀都賦》,左思的《三都賦》等都有描寫,其中以張衡的《西京賦》描寫最為直接。

這些漢代文學所給予的文獻資料更為現在人們了解漢代舞蹈發展狀況提供了藝術的佐證。在大量漢代文獻記載中,我們可以想象舞者那飄曳的長裙曲的腰肢、婀娜的體態、飄若浮云、矯若驚鴻,令人過目難忘。又或想象舞者舞姿中那如波回、如云動、如虹飛、如煙氣,其美妙不可言。

4.漢代的歌舞伎人。由于漢代統治者本身出自平民,加之對樂舞的特別迷戀,使得部分歌舞伎人脫穎而出,雖然在當時女樂的社會地位極其卑下,但她們高超的舞技,仍推動了漢代樂舞技術的發展。例如趙飛燕的“留仙裙”之舞,舞姿輕柔蹁躚無與倫比,飄然若仙歌舞絕技,戚夫人的“翹袖折腰”之舞,是漢代舞蹈崇尚“屈、曲”這種審美趨向的典型代表。她們的歌舞不僅僅留下了文物資料和文獻資料,更為我們提供了活性素材,既繼承了前代的舞蹈藝術成果,又都有所發展并向后代延續。

二、舞蹈資源的價值和意義的體現

漢代的舞蹈資源無論是文物資料還是文獻資料都如此之豐富,更有活生生的歌舞伎人給我們流傳下眾多的歌舞絕技。我們可以從畫像石、畫像磚、樂舞俑中尋找到舞姿形態、動勢動態、舞具舞服,去感受文物形象中簡約、直白,不尚修飾的粗拙之感,力量、速度,靜少動多的飛動之美。我們可以從文獻資料上看到文人筆下舞者的內心世界、舞蹈過程中的內心感受和漢代社會背景對舞蹈所產生的改變,去想像是多么美的舞蹈作品能給漢代文人心中留下如此沖擊。我們可以從漢代舞蹈家身上去挖掘獨特的技術技巧,并用她們來對比我們所要創作的舞蹈。這些資源是我們先輩留給我們最大的財富,我們經過學習、了解把眾多資源融會貫通,創作出屬于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體系,這才是對財富應有價值的一種體現。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這門藝術體系越有民族特色,在世界上越有藝術價值,因此我們要努力的營造出我們自己的民族特色,讓全世界都能感受這門藝術體系所來的意義與價值。

參考文獻:

[1]孫穎.《漢代舞蹈概論》作者:

[2]劉健、沈陽、田麗萍、田培培.《漢畫像舞蹈圖像的表達》

[3]孫穎《中國古典舞評說集》

[4]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

[5]于平著《舞蹈文化與舞蹈審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6]袁禾著《中國古代舞蹈史教程》.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05

[7]孫穎著《中國古典舞評說集》.中國文聯出版社.2006.08.

[8]孫穎著《中國漢代舞蹈概論》.中國文聯出版社.2010.04.

猜你喜歡
價值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一塊石頭的價值
六步提升自我
小黑羊的價值
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價值低估50名
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價值低高估50名
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價值低高估50名
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價值低估50名
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價值低估50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