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相加”為“相融”,實現“1+1>2”效應

2020-12-21 13:00宋良壁
視界觀·下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一盤棋一把手一體化

摘要:“互聯網+”時代,傳統媒體面臨新的挑戰。幾乎人手一部的智能化手機,讓“人人都是自媒體,人人都是輿論場”成為可能。新疆昌吉廣播電視臺回應時代挑戰,在全媒體語境下,與時俱進、順勢而為,以機構改革原電臺電視臺合并為契機,以融媒體中心建設為突破口,“五指并攏”形成“拳頭優勢”,在落實一把手工程、強化一盤棋思想、堅持一體化運營、倡導一專多能、推行一中心多功能方面持續用力,通過巧打宣傳組合拳,為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變“相加”為“相融”,實現“1+1>2”效應方面進行了大膽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關鍵詞:一把手;一盤棋;一體化;一專多能;一中心多功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聞工作者要把握時代的脈搏,認識新聞的作用,要看到新聞事業是黨和人民的喉舌,擔負著反映輿論、引導輿論的一個重要任務。我們黨歷來有一個傳統,就是通過運用報紙、廣播、電視等宣傳工具,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人民,反映人民的呼聲,弘揚正氣,揭露消極腐敗現象,動員組織廣大群眾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1]”

“互聯網+”時代,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幾乎人手一部的智能化手機,讓“人人都有攝像頭,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自媒體,人人都是輿論場”成為可能。隨著全媒體的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以前是“人找信息”,現在是“信息找人”。在全媒體語境下,傳統媒體所處的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在新時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對媒體融合進行了頂層設計。由此,以打造新型媒體集團和新型主流媒體為目標,媒體融合工作進入了快車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宣傳思想工作要把握大勢,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我們要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使主流媒體具有強大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形成網上網下同心圓,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2]。

媒體是黨的喉舌,黨有號召、我有行動。新疆昌吉廣播電視臺積極踐行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與時俱進主動擔當作為,用足用好中央宣傳部制定并下發的《關于加強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意見》的政策紅利,搶抓事業單位改革原昌吉電視臺和昌吉人民廣播電臺合并為昌吉廣播電視臺的政策機遇,以融媒體中心建設為契機,“五指并攏”形成“拳頭優勢”,在落實一把手工程、強化一盤棋思想、堅持一體化運營、倡導一專多能、推行一中心多功能方面持續用力,通過巧打宣傳“組合拳”,為新形勢下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變“相加”為“相融”,以融合手段壯大主流輿論陣地,進一步提升傳統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實現“1+1>2”效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一、落實一把手工程,高位推動工作

作為地州級主流媒體,臺黨委深刻認識到昌吉廣播電視臺是昌吉州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的前沿陣地。新形勢下,要想進一步擴大主流媒體影響力、傳播力,使全州各族干部群眾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為全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凝聚強勁動力,關鍵是要適應新時代新要求,與時俱進扎實抓好融媒體中心建設,科學統籌調配現有人力和媒介信息資源,讓正能量主導熒屏、聲頻和網絡,從而占領全媒體語境下輿論主陣地,搶占輿論制高點。為此,臺黨委把推進融媒體中心建設作為全臺深化改革的“一把手工程”,成立了黨委書記任組長、臺長副臺長任副組長的融媒體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由各部門、頻道、欄目負責人包括骨干編輯、編導、記者參加的聯席會議。大家匯聚一堂、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精心策劃制定了詳細、可操作性強的《昌吉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從隊伍管理、運行、保障、激勵和獎懲機制等方面明確推動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時間表”“路線圖”,并以“釘釘子”精神“掛圖作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前期針對存在動力不足、思路不清、本領恐慌等問題,臺黨委還先后組織相關人員赴福建、山西和山東等省廣電集團考察融媒體中心的建設和運營模式,學習借鑒其在解決涉及編制、薪酬等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好的做法和經驗,結合昌吉州和本臺自身發展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全力以赴打造融媒體中心的“昌吉樣板”。

二、強化一盤棋思想,落實黨管宣傳

始終把推進融媒體中心建設工作作為臺黨委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體現。昌吉廣播電視臺組建后,新成立的臺黨委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積極探索融合發展路徑,改變合而不融、各自為戰的狀態,分別將原來的“昌吉手機臺”和“昌吉生活網”的傳播資源全部劃歸新成立的昌吉融媒體中心管理,重點打造“昌吉融媒在線APP”,把正確輿論導向貫穿于融媒體建設全過程。為強化黨對意識形態領域的絕對領導,新成立的融媒體中心實行臺黨委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建強配齊班子,建立起以移動客戶端為核心,音、屏、網、端共同發聲的全媒體矩陣,筑牢意識形態領域主陣地。同時創新運行管理模式,積極主動爭取上級政策、資金、人才支持,在干部制度上打破身份限制,強化正向激勵,打通編外人才的成長通道,吸引更多的策劃創意、新聞采編、播音主持、設計制作、新媒體運營等方面的優秀人才加入到融媒體中心隊伍中來。配套建立全員績效薪酬管理制度,實現薪酬待遇由“死工資”向“活薪酬”轉變,改變一線采編人員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現狀。依托融媒體中心平臺,探索更好地引導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路徑,廣泛開展主題宣傳、形勢宣傳、政策宣傳、成就宣傳,唱響主旋律,不斷提升新聞輿論工作質量水平,加快推進融媒體中心從“相加”邁向“相融”,用“融合發展”的實踐助推昌吉州實現高質量發展。

三、堅持一體化運營,激發內生動力

媒體是黨的喉舌,臺黨委始終堅持喉舌主業的功能定位、內容為王的業態思維、移動優先的傳播策略、群眾需求的經營理念,大力推進融媒體中心體制機制創新、傳播方式創新、經營方式創新、人員管理創新,逐步推進內容、理念、體制、技術、管理、人才深度“相融”。打破部門壁壘:改變過去記者單兵作戰、各自為政、資源浪費的現象,形成從記者派工、到編輯制作、再到內容分發的統一調度管理。重塑生產流程:推進內容生產分發流程再造,打通廣播、電視、網站、新媒體等各端口,實現內容、技術、傳播渠道的高度共享,形成“一體策劃、一次采集、多種產品、多元傳播”的全媒體傳播格局。打造媒體品牌:適應新興媒體傳播特點,發揮傳統媒體優勢,堅持移動優先、內容為王,打造好“昌吉融媒在線”客戶端。力推精品創作:加強創新引導,采制融媒體作品力求新穎,在“新、短、快”字上作文章,及時創作生產優質短視頻、動畫、h5、圖解等,實現新媒體產品數量變多、質量提高、時效變快。突出品牌效應:在繼續辦好生活網、“昌吉融融”、“主播來了”等播報品牌的同時,創新開辦好《昌吉“帶貨王”》、《昌吉朗讀者》和《美食昌吉》等融媒體欄目。加大創新融合:進一步加強與中國昌吉網、各縣市融媒體中心的交流合作,同時借助今日頭條、抖音、火山和西瓜小視頻等熱門新媒體平臺,拓展主流聲音傳播途徑,不斷擴大資訊傳播和覆蓋范圍,讓主陣地更牢固、主旋律更響亮、正能量更充沛。

四、倡導一專多能,狠抓人才培養

謀事之要,人才為先。對內按照周周集中學、月月搞培訓的方式,分工種分類別,采取網絡在線授課、外請專家、以老帶新等形式開展專業技術培訓。對外加強與清華大學、新疆大學和昌吉學院等高等院校的交流與合作,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吸引新聞傳播專業應屆畢業生到融媒體中心工作;積極利用援疆資源,分期分批將融媒體中心的編輯、記者、技術人員送往福建、山西兩省廣播電視臺進行針對性跟班學習,同時加大融媒體產品和人員等方面的交流,實現合作共贏。為進一步加強對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和素質提升,還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形式,邀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疆廣播電視臺頻道總監、品牌欄目制片人、高級編輯記者和技術專家等進行授課。結合全臺開展的“名播音、名主持、名記者、名編輯、名編導、名攝像”“六名”人才培養評比表彰活動,引導全體采編播人員刻苦鉆研練精集采、寫、攝、錄、編、網絡技能運用及現代設備操作等多種能力于一身,練就融媒體技術深厚功底,旨在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切實增強“四力”,爭做崗位上的行家里手、領域里的專門大家。根據本臺實際情況,改造演播大廳、演播室、錄音室,添置專業攝像機等設備,升級網站和兩微一端,引進大數據、云計算的智能技術,建立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傳播為目標的融媒體中心“中央廚房”,推動內容、平臺、渠道、數據、技術、人才、機制、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做到內強素質外樹形象。

五、推行一中心多功能,強化服務群眾

始終堅持受眾為本,強化服務意識,緊扣群眾需要,遵循“終端隨人走、信息圍人轉”的信息傳播新態勢,圍繞“一中心多功能”,運用互聯網思維抓好“媒體+”工程,把融媒體中心與政務服務和民生需求結合起來,為廣大各族人民群眾提供用得上、用得好、用得起的“指尖上”的服務。一方面突出本地特色,在貼近性、高品質、互動化上做文章,通過生產品牌化、本土化、特色化的精品內容,打造時政、民生、監督、服務等多形態的內容鏈,搶占用戶的新聞信息消費市場。按照“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要求,依托網站、手機客戶端、權威信息發布等載體和形式,積極拓展媒體服務功能。圍繞群眾生活搭建信息服務平臺,整合就醫、稅務、旅游、購物、停車等便民服務資源,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務,努力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更廣、更深入,更好地服務群眾、引導群眾。讓智慧生活走進千家萬戶、服務廣大人民群眾。另一方面,加強內容監管,把握好重大突發事件和熱點輿情的引導,著力建好、管好、用好“昌吉融媒在線”移動終端,搶占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打造昌吉第一移動互聯網綜合平臺,著力構建集新聞傳播、便民惠民、政務發布、智慧城市等功能為一體的融媒體中心,使之成為基層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連心橋”,打通黨與基層群眾信息溝通的“最后一公里”,更好履行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五大使命任務”。

六、結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盡快從“相加”階段邁向“相融”階段,從“你是你、我是我”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進而變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著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3]

盛世鑄偉業,創新譜華章。新時期要有新擔當,新時代要有新作為。昌吉廣播電視臺將始終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踐行“四力”中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努力做習近平新聞思想忠誠堅定的實踐者。通過落實一把手工程、強化一盤棋思想、堅持一體化運營、倡導一專多能、推行一中心多功能五個方面持續用力,創新采編播發新流程,著力打造集網、端、微、屏等于一體的全媒體傳播矩陣,充分運用文字、圖片、視頻、直播等形式,傳播昌吉好聲音、講好昌吉好故事、展示昌吉新形象,畫好網上網下同心圓,推動和構建資源集約、結構合理、差異發展、協同高效的全媒體傳播體系,最大程度上變“相加”為“相融”,以實現“1+1>2”效應為目標,做到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更廣更深入,讓黨的創新理論在潤物細無聲中“飛入尋常百姓家”,更加激勵鼓舞堅定全州上下落實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新疆工作的總目標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決心,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和輿論支持。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握好新聞工作的基點》(1989年5月),選自《擺脫貧困》,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版

[2]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1月25日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3]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2月19日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作者簡介:宋良壁(1972-),男,漢族,安徽宿州人,本科,主任記者,研究方向:傳媒實務。

猜你喜歡
一盤棋一把手一體化
區域統籌 剛性推進 抓“一盤棋”的勞動教育
隔離
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天津“一把手”黃興國落馬
克里米亞完成入俄“一體化”
“一把手”眼里的依法治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