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公共文化設施合理使用的幾點思考

2020-12-21 21:49何幸
視界觀·下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利用率

何幸

摘要:公共文化設施是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基礎任務和平臺,是展示文化建設成果的主要陣地,能夠服務于大眾,滿足大眾對公共文化的需求,實現文化成果的共享。但是近幾年我國公共文化設施普遍存在利用效率不高的問題,使得公共文化設施的作用很難發揮出來,因此這也是本文要探究的主要目的和意義所在。

關鍵詞:公共文化設施;利用率;社會文化成果

隨著城鄉一體化的加速建設,使得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速度也是越來越快,比如城市圖書館、農村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城市的文化中心、農村的文化站、城市信息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等,現在已經實現了基層社會的公共文化設施的全面覆蓋了。雖然建設點越來越多,但存在嚴重的“重建不重管”“重驗不重用”、公共文化設施配置不均衡、文化設施創新力度小等問題,不再吸引年輕人,反而更多的是老年人活動的多[1]。

一、公共設施利用率低的原因

1.公共文化設施管理敷衍了事

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純粹成為了敷衍驗收的秀場,很多地方雖然高調宣告要投入大批資金來建設公共文化設施,但是一旦驗收完成后就不會再去管理了,或者被其他活動場所占用。只有遇到檢查和調研的時候才會重新清理公共文化設施環境,重新布置。更有的農村或者是社區公共文化設施都淪為了老年人下象棋、斗地主或者打麻將的地方。

2.公共文化設施效能發揮受限

像城市的一些露天公園、戶外廣場人們光顧的比較多,所以利用率還是很高的,但是室內的一些公共文化場所可能因為地處偏遠、設施不健全、場所環境較差、服務不到位、活動宣傳力度不夠等原因而無法吸引很多人來參觀與學習,這就造成了大批量的公共文化場所資源限制,吸引人群更多的反而是老年人和兒童,青年和中年人群的長期缺位。這也說明了公共文化設施以及場所缺乏創新力和與時俱進的先進性。

3.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方式單一,獨立產權缺失

比如說農家書屋的建設位置是在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辦事樓內或者是村委的辦公樓內,因此從歸屬位置而言,其使用面積就是非常小的,根本滿足不了建設書屋的基本需求。而且這類的農家書屋還沒有自己的獨立產權,這就突出了基層干部并沒有真正重視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沒有較多的創建辦法,也不鼓勵農民自主建設,激活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建設,因此使得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過于單一。

4.公共文化設施的投入力度小

因為公共文化設施是由政府出資建設的,而且目的很明確也很淺顯,只需要建成就好,因此在之后的管理中財政經費是越來越少,而且僅靠政府單方面的出資管理,根本無法滿足全國那么多的公共文化設施的管理需求,而某些地方又不重視,陽奉陰違,上瞞下放,固守陳規,甚至設備等好幾年都不見得換一次,根本不重視群眾對于公共文化設施和場所的要求。

二、提高公共文化設施的利用率的對策

1.展開多防偽普查,增強公共文化的宣傳

首要是各地主管部門應面對所屬區縣展開多方位的普查,可以是自查、抽查和社會調查,主要調查問題應緊緊圍繞于公共文化設施利用率的問題,廣泛征求意見和需求,了解各年齡層次、各職業的人們對于公共文化設施的看法和建議,掌握一手資料。其次要大力宣傳公共文化設施的優勢,鼓勵社會大眾積極參與公共文化場所開展的活動,實現城市和農村共享文化的目的。

同時還要給公眾宣揚愛護公共文化設施的理念,將公共文化生活和人民群眾利益聯系起來,增強社會公眾的社會公德和責任。而農村公共文化設施應當秉持著讓所有公眾都享有文化的權利,同樣也要讓他們擔負起保護公共文化設施的責任來。

地方政府還可以聯合新聞媒體和社交軟件,比如說抖音上開設公共文化設施管理的官方賬號,營造良好的愛護公共文化的輿論環境,培養公眾對地方公共文化設施以及場所營運的興趣,吸引不同年齡層的公眾來館中學習文化、了解文化和共享文化,讓公共文化精神深入市民和村民的心中[2]。

2.基層文化設施的管理

對于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與管理理念應當為“三分建七分管”,不能只建設不管理,要加大對后續管理與運營的資金。因此地方政府文化廳應當每年投入專項資金用于更新和添置當地公共文化基礎設施上,并且要定期去組織公共文化設施管理的評比工作,加大公共文化設施之間的競爭性,極大的提高公共文化設施的管理水平,鼓勵和監督管理者在公共文化設施利用率提高方面的努力和宣傳。其次要構建專人聯系制度,考核評比制度和檢查指導制度,在政府投入的基礎上,各地政府應當采取多樣化的形式來增加投入渠道[3]。比如說吸引一些商業活動的舉辦,請專家學者的開講等,可以拉廣告贊助費等,不僅可以起到吸引年輕人的目的,還可以充實管理和運營公共文化設施的費用。

3.制定管理者考核制度,加大管理人才的培養

以社區和農村為例,各地市政府應當首先的解決當地的公共文化設施的管理者的身份以及待遇的問題,給與經營和管理的獨立產權。建立一系列日常管理、考核、通報以及獎懲等制度,約束各個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管理者的經營行為,提高管理水平,加強運營意識。此外各地文化廳應當開展對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管理人員的崗內培訓和宣講,來提升他們的管理與運營意識。還可以挑選一批熱心于公共文化事業發展的群眾來擔當管理與維護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的工作中來,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協調和組織作用。

三、結論

現代化的公共文化建設不能只靠政府單方面的付出,應當由地方政府、地方媒體以及地方公眾來共同擔當管理與維護的責任,以此讓公共服務設施更好的回饋于大眾,增強城市和農村的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孫藝.我國城市公共文化設施配置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3.

[2]黃媛.基于可持續理念的城市公共文化設施規劃策略研究[D].湖南大學,2013.

[3]盛鑫.我國政府對公共文化設施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長春工業大學,2012.

猜你喜歡
利用率
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7%
公共充電樁利用率不足15%
山西省煤炭產業產能利用率測度
山西省煤炭產業產能利用率測度
韓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倒數
淺談高校物理實驗儀器設備的科學管理
城市運動場館利用率分析
以工業能源利用效率為基礎的低碳經濟分析
我國化肥農藥利用率穩步提高
太陽能光伏發電自動跟蹤控制系統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