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的編纂與文本失真

2020-12-22 11:37何水英
關鍵詞:刊刻英華抄本

何水英

(貴州中醫藥大學 基礎醫學院, 貴州 貴陽 550025)

《文苑英華》的第二次刊行在明代隆慶元年(1567)。此次刊行的《文苑英華》在刊刻目的、組織校理及付梓刊行形式上與宋刊本有所不同,??辟|量上也遠不及宋刻本。但明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流傳廣泛,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文苑英華》抄本數量少、傳播性差的不足,擴大了《文苑英華》的影響。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因底本為明抄本,刊刻倉促,導致訛誤繁多,學者多有批評。在《文苑英華》流傳的漫長過程中,其文獻原貌已難以辨識,人們所見《文苑英華》已經烙上了以往各時代的文獻整理印記,實際上是《文苑英華》再次編纂或多次編纂之后的文本呈現。訛誤越多就意味著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與原本面貌的距離越大,其文本失真性也越大。那么,這種文本失真具體有何體現?其原因何在?在文獻傳承中又有何影響?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學界對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編纂的評價

宋刻本《文苑英華》的??彼綖楹笫勒J可,明代胡維新稱“至嘉泰之再讎,乃稱全本”[1]序言第三頁,《四庫總目提要》認為“考核精密”[2]1692。而學者對隆慶元年刊本《文苑英華》的編纂多持批評態度,如傅增湘認為“訛奪滋深,莫從正是”[3]895;中華書局《<文苑英華>出版說明》認為“明刊本錯誤極多”[1]出版說明第四頁,李致忠稱此版本《文苑英華》“訛舛叢生,謬種流傳”[4]106。傅增湘在《校本<文苑英華>跋》中還對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笔崂砗蜌w納:一曰異字也;一曰疑字也;一曰脫訛也;一曰脫句、脫行也;一曰補注也;一曰錯簡也;一曰脫全篇也;一曰脫全葉也;一曰補校記也;一曰補撰人也。[3]898-899具體而言,明刊本《文苑英華》存在刪落異字、刪改疑字、脫訛、脫句脫行、刊去所引原書注文、錯簡、脫全篇、脫全葉、刪削異字校記、失注撰者這十個方面的問題??梢哉f《文苑英華》流傳過程中,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失其本真的內容不勝枚舉。

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失真內容繁多,究其原因,如傅增湘云:“所據以入梓者,皆屬近代傳鈔,然傳鈔之本恒出諸王藩府、貴官、富室,取此大書,專供插架,傳寫多委之吏胥,繕成復不加勘正,故隆慶重刊固推盛舉,而殺青倉卒,遺纇孔多?!盵3]895傅增湘認為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底本為抄本,抄本本身存訛誤,且因隆慶元年刻本完成時間短,刊刻前未能仔細校訂,導致刊本舛誤繁多。后人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大體亦如此。如中華書局影印《文苑英華》,其《出版說明》云:“明朝重刊《英華》,所根據的底本是抄本,成書又極其倉卒,因而出現在這個刊本里的文字錯誤是相當驚人的?!盵1]出版說明第五至六頁李致忠在《<文苑英華>史話》中就這一問題所闡述的原因也相似,他認為:“半年之內,能??桃徊壳Ь碇薜摹段脑酚⑷A》,其速度之快就是以今天的眼光來衡量,也算是高速度。什么事情都一樣,只要急功近利,一味求快,工作必定草率,質量必定低劣。加之所據底本并非宋刻,而是民間傳抄,遺患孔多,訛奪滋深,致使這個版本的《文苑英華》從它誕生那天起,便訛舛叢生,謬種流傳?!盵4]106

二、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對舊抄本的編纂與文本失真的形成

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所用底本是明舊抄本。胡維新《刻<文苑英華>序》云:“因其人,無去留也,懼甄裁之僣也。因其文,無刊落也,懼任意之偏也。循其卷目,照其部類,無增置也,懼掠勤之玷也?!盵1]序言第六頁同時又云:“劃謬證疑、銓次補逸,則藩臬諸君之協襄也?!盵1] 序言第四頁也就是說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編纂原則上是全錄《文苑英華》所載作者及原文,但在刊刻之前有??惫ぷ?。那么,??陶呤侨绾尉幾肼c元年刻本《文苑英華》,使其越發遠離《文苑英華》原貌的?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所用底本,我們已無法目睹,但是可以借助傅增湘對《文苑英華》的??笨偨Y以及《文苑英華》宋刻本(中華再造善本)、瞿氏鐵琴銅劍樓藏本(今藏中國國家圖書館,以下簡稱瞿本)、周叔弢所藏明抄本(今藏中國國家圖書館,以下簡稱周本)來作一些分析。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文本失真的形成主要源于以下五個方面:

(一)沿襲舊抄本訛誤導致失真

(二)因刪增舊抄本所錄注文而失原貌

依據傅增湘在《校本<文苑英華>跋》中所總結的??鼻闆r,刪除舊抄本所錄注文是隆慶元年《文苑英華》??陶咦畛J褂玫奈谋咎幚矸绞?集中體現在其對《文苑英華》異字、疑字、所引原書、異字校注的處理上。對于文本無誤,與他本有異而義可兩存的字,《文苑英華》舊抄本注為“一作某”“集作某”或“某書作某”附于其后。傅增湘云:“此類鈔本甚多,而校以刊本,刪落者乃居半數?!盵3]898對于有疑問的字,“原本于字下旁注‘疑’字,或注‘疑作某’,明刻率為徑改,既失本真,或致武斷”[3]898?!段脑酚⑷A》有不少注文是引用原書來明其事或者有關考證的,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刊去不存”[3]898。如卷一六三王白貞《御溝水》,周本《文苑英華》所錄其詩后有百余字注。瞿本所錄該詩后亦有注,比周本多出一“大”字,而隆慶元年刻本所錄此詩后無注。對于原本的異字校記,傅增湘認為隆慶元年刻本刪除最多,其云:“此書自周益公校正付雕,凡有異字,既分注于篇中,其他殊文旁證,則匯列諸卷尾,更有考證辨明之處,或撮其校語,綴于本篇。明刻于此類校文刊削最甚,今取鈔本增補,每卷多者或致二三百言,朱丹溢幅,殆如火棗兒糕矣”[3]899。

明抄本中對宋刻本注文的刪除現象也是存在的,以卷六七三王勃《上絳州上官司馬書》為例:宋刻本“唐突扃余疑者耶”句,瞿本、周本《文苑英華》脫“疑”字,周本則將“余”徑改為“徐”;“汲黯以方書疑拾遺”句,瞿本和周本均脫“疑”字;“迫青霄而構舍一作嶷”句,周本脫注文“一作嶷”。傅增湘利用其他明抄本《文苑英華》比勘發現隆慶元年刻本對異字、疑字、異字校注等有大量刊落,這其中的部分刊落文字可能是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所用底本之誤,但是胡維新刊刻《文苑英華》所用底本是善本,出現大面積的刊落情況,將之歸為純粹是底本之誤,似乎有些牽強。刪除行為中更可能存在隆慶元年??獭段脑酚⑷A》者主動而為的因素。比如同樣在王勃《上絳州上官司馬書》一文中,宋刻本作“至令雷奔雨嘯,風前疑電轉”,瞿本同,周本脫“疑”字,而隆慶元年刻本為“至令雷奔雨嘯,風前疑作旋電轉”,傅增湘校本未校出。傅增湘?!段脑酚⑷A》原則是凡宋刻本有的,據宋刻本校訂,宋刻本無者,以周本為主。王勃此文存于宋刻殘本中,宋本只注“疑”,“疑作旋”既不見于宋刻本,亦未見于周本和瞿本,很有可能是隆慶元年《文苑英華》??陶咚黾?。

(三)脫漏舊抄本所錄全篇正文造成原貌改變

傅增湘在《校本<文苑英華>跋》中指出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全篇脫漏的有六篇:卷四四六《建平公主冊文》,卷一五八杜甫《九日登梓州城》,卷一九八柳惲《關山道》(1)傅增湘《校本<文苑英華>跋》所云柳惲《關山道》當為《度關山》。瞿本、周本《文苑英華》卷一九八均錄此詩,題為“同前”,未注作者,詩置于梁簡文帝《度關山》后。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未錄此詩,傅增湘于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卷一九八增補此詩,題為“同前”(《度關山》),作者為柳惲?!稑犯娂?四部叢刊景汲古閣本)卷二十七“相和歌辭”類收錄此詩,撰者作柳惲。(當為《度關山》)、沈佺期《關山月》、庾信《出自薊北門行》,卷二七○劉長卿《送皇甫曾赴上都》。這六篇脫文中,除了柳惲《度關山》有可能是底本之誤外(2)周本、瞿本《文苑英華》目錄中卷一九八注明該卷所錄總數為60首,卷一九八卷前所注的各詩總數及卷中所錄作品數量與之吻合,其中注“《度關山》八首”。隆慶元年刊本《文苑英華》目錄中卷一九八所注該卷所錄總數亦為60首,但卷一九八卷前所注的各詩總數為59首,其中注“《度關山》七首”,此為其與周本、瞿本卷一九八卷前所注的不同之處。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卷一九八中所錄《度關山》作品數量亦為七首。這與沈佺期《關山月》、庾信《出自薊北門行》在此刊本同卷中缺失的情況稍有不同。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卷一九八卷前所注《關山月》《出自薊北門行》的收錄數量均比卷中實際收錄數多一篇,若將卷中所缺沈佺期《關山月》與庾信《出自薊北門行》補入,則兩者數量吻合。而此刻本卷一九八卷前所注《度關山》收錄數量與其實際錄入數是吻合的,若該卷所錄《度關山》七首為原本所錄數量,該卷卷前所注作品總數又與此刻本目錄所注的詩總數不合。通過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總目所注及與周本、瞿本《文苑英華》的比勘可以肯定,《度關山》當為八首。若柳惲《度關山》的缺失情況如同卷中沈佺期《關山月》、庾信《出自薊北門行》的缺失,那么,該卷卷前所注《度關山》數量應該是“八首”而非“七首”。,其余五首作品的缺失均由明隆慶元年校理刊刻《文苑英華》的失誤所致。

如《建平公主冊文》,瞿本、周本《文苑英華》均收錄,置于《冊高都公主文》后。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目錄注明卷四四六有公主冊文九首,實際收錄公主冊文八首,缺《建平公主冊文》。又如,隆慶元年刻本卷一九八卷前注“《關山月》十七首”,實際收錄詩十六首,與周本、瞿本《文苑英華》相較,脫漏沈佺期《關山月》一篇。杜甫《九日登梓州城》,周本、瞿本《文苑英華》卷一五八卷前注明“‘九日’十六首”,卷中收錄數目與之相吻合,其中收錄杜甫《九日登梓州城》置于張鈞《九日巴丘登高》前。隆慶元年刻本卷一五八卷前亦注明“‘九日’十六首”,實際收錄十五首,其中收錄杜甫《九日登梓州城》,內容卻為張鈞《九日巴丘登高》詩內容。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在刊刻時將杜甫《九日登梓州城詩》的內容及本置于其后的張鈞詩的題目刊落了,把杜甫詩題與張鈞詩內容組合成一首詩。該刻本收錄庾信《出自薊北門行》、劉長卿《送皇甫曾赴上都》情形與此類似。周本、瞿本《文苑英華》卷一九八卷前注明“《出自薊北門行》六首”,卷中收錄數目與之相吻合,其中收錄庾信和李白《出自薊北門行》各一首,李白詩置于庾信詩后。隆慶元年刻本卷一九八卷前亦注明“《出自薊北門行》六首”,實際收錄五首,其中收錄庾信《出自薊北門行》一首,題目注為“同前”,作者為庾信,內容卻是李白《出自薊北門行》內容。該刻本在刊刻時遺漏了庾信《出自薊北門行》內容,將庾信、李白詩糅為一處,造成實際收錄比卷前所注的少一首。周本、瞿本《文苑英華》卷二七○卷前注“劉長卿二十首”,卷中實際收錄數量與之吻合,劉長卿《送皇甫曾赴上都》置于《送邱為赴上都》詩前。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卷二七○卷前注明“劉長卿二十首”,卷中實際收錄十九首,其中收錄劉長卿《送皇甫曾赴上都》一詩,內容為《送邱為赴上都》詩內容,亦是兩詩二合為一,故實際收錄缺少一首。上述這些作品的脫漏有可能是《文苑英華》寫樣者在抄寫過程中的脫漏,也有可能是《文苑英華》刊刻時排版失誤所致。

(四)打亂正文文字次序或篇目順序而失真

傅增湘在《校本<文苑英華>跋》中指出卷四三二選自《編制》的《冊皇太子德音》及卷四八三李玄成《賢良策》“其中文義混淆,頗難尋繹,核以舊本乃知為錯簡所亂”[3]898-899。這兩篇文章在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中的錯簡情況不同?!秲曰侍拥乱簟芬晃闹小皟灙劻睢焙蟊緫印捌渚投Y漢化用人”至“切在守長”共二十四行文字,這二十四行文字卻接于“其行事職掌官”后,原文“優獎令”與“其行事職掌官”之間間隔有四十七行。按理來說,抄本抄錄者在抄錄時即便有錯簡,也是臨近的文字容易錯簡,不太可能在間隔距離如此大的文字之間產生錯簡,也就是說此為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的底本錯簡的可能性不大,很有可能是該刻本刊刻排版之誤。周本《文苑英華》卷四八三李玄成《賢良策》文中有“天士、地士懸以五利之名,諸布、諸嚴設于群望之祭焉。孝武祈仙,封于欒大,將以通天地之道也。漢氏廣祭,立于小祠,將以期純嘏之集也?!盵5]“五利”,瞿本作“五刑”,其余同周本。這幾句在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中作“孝武祈仙,封于欒大,將以通天地之道也,故天士地士懸以五利之名焉。漢氏廣禱,主于小祠,將以期純嘏之集也,故諸布、諸嚴設于群望之祭焉?!盵6]傅增湘認為此段文字語義不通,依周本《文苑英華》改。但是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所載這兩句并非語義混亂。前一句言漢武帝欲求神仙,以欒大能通神仙,所以敕封他為五利將軍,又拜為天士將軍、地士將軍?!靶⑽淦硐?封于欒大,將以通天地之道也”與“天士、地士懸以五利之名焉”有因果關系,故而以“故”字相連。后一句句式類似,漢代君王祭祀群神,希望能獲得大福,所以才會于諸布、諸嚴這些神廟中望而遙祭諸神。瞿本、周本《文苑英華》所載此文句意上未能體現出這種邏輯關系,不如隆慶元年刻本所載的容易理解。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對這段文字的調整很顯然是有意而為,但從保持古籍原貌的角度而言,此種徑改式的調整亦有失本真。

傅增湘《校本<文苑英華>跋》中還指出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存在篇目順序混亂的情況:“偶有次第紊亂者,如卷五百八十八卲說、李嶠、崔沔四表前后異位,而撰人因之他屬,其誤亦匪細?!盵3]899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卷五八八所錄卲說、李嶠、崔沔四表與該卷前所注此四篇篇目順序不同,卷前所注篇目順序與周本、瞿本同,傅增湘依周本《文苑英華》校正。

此外,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還因???、寫樣或者排版錯誤而產生了諸多新的字詞脫訛,如此刻本卷二○一劉繪《巫山高》有“氛氳出霞”句,明顯脫漏一字。宋刻本、瞿本、周本均為“氛氳出霞云”,可知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脫“云”字。傅增湘《<文苑英華>校記》中有詳細整理,其在《校本<文苑英華>跋》中云:“其誤于梓人固多,而誤于寫官者寧尠?”[3]898這里指出了訛誤成因。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新生的字詞訛誤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與文獻原文的距離,增大了文獻的失真度。

三、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編纂失真原因探討

學界總結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質量不佳的原因有二:一是底本不佳所致,二是??闭呒翱陶叩膫}促失誤所致。不可否認,這兩個原因的確使得明代刊本《文苑英華》訛誤叢生。筆者以為這只是淺層原因,而非最根本的原因。

論及底本不佳問題,南宋周必大在組織??獭段脑酚⑷A》時亦面臨這樣的問題。為了能有高質量的??苯Y果,周必大全心投入,他和彭叔夏等人廣泛搜集《文苑英華》別本,經史子集無所不參,大大彌補了底本不佳之不足。在《二堂詩話》中,周必大記載他??薄段脑酚⑷A》的部分情況,其中“蘇颋九日侍宴應制詩”條云:“余編?!段脑酚⑷A》,如詩中數字異同,固不足怪。至蘇颋《九日侍宴應制得時字韻詩》,《颋集》與《英華》略同,首句‘嘉會宜長日’,而《歲時雜詠》作‘并數登高日’。第二句‘高游順動時’,《雜詠》作‘廷齡命賞時’。第三句‘曉光云半洗’,《雜詠》作‘宸游天上轉’。第四句‘晴色雨余滋’,《雜詠》作‘秋物雨來滋’。第五句‘降鶴因韶德’,《雜詠》作‘承仙馭’。第六句‘吹花入御詞’,《雜詠》作‘睿詞’。后一聯云‘愿陪陽數節,億萬九秋期’,《雜詠》作‘微臣復何幸,長得奉恩私’。竊意《雜詠》乃傳書錄當時之本,其后編集,八句皆有改定,《文苑》因從之耳?!盵7]31“論‘縹緲’二字”條云:“自唐文士詩詞多用‘縹眇’二字,本朝蘇文忠公亦數用之。其后蜀中大字本改作‘縹緲’,蓋韻書未見‘眇’字爾,或改作‘渺’,未知孰是。余校正《文苑英華》,姑仍其舊,而注此說于下?!盵7]33僅由此可見周必大對《文苑英華》??睉B度之認真。彭叔夏還根據《文苑英華》??苯Y果整理成了《<文苑英華>辨證》。周必大及其??苯M成員在??薄段脑酚⑷A》時做到了校有所據,多聞闕疑,不草率了事。南宋刻本《文苑英華》僅??本秃臅r五年,刊刻花費四年,終成精品??梢哉f,南宋刻本《文苑英華》的成功源自于周必大及其項目組成員追求一部高質量《文苑英華》的決心和執行力。

在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成書過程中,胡維新購《文苑英華》善本,倡議刊刻,獲得政府支持,各部門分工協作,“故主令率先捐廩奠費,則督撫公之首文也。劃謬證疑、銓次補逸,則藩臬諸君之協襄也。鳩工厲程、繕書???大將軍孟諸戚公及福州太守胡君帛、泉州太守萬君慶之奏勞也”[1] 序言第四至五頁, 督撫涂澤民出面解決刊刻經費,安排人事;藩司和臬司部門人員協助書籍???福建總兵戚繼光、福州知府胡帛和泉州太守萬慶負責雕印工作。從胡維新嘉靖四十五年(1566)六月入閩提議刊刻,至隆慶元年正月《文苑英華》刊刻完工,用時僅半年??梢哉f《文苑英華》刊刻成書之迅速,完全有賴于福建官府各部門的鼎力支持與密切協作。正如傅增湘所云:“蓋督撫大吏主持于上,郡邑學校分功于下,而南塘少保更以軍法督厲而經畫之,挾萬鈞之力以完此冠世之書,故成功如是,其偉且捷也?!盵3]895僅用半年時間就完成周必大耗費九年才完成的事情,可謂官府一大政績。

隆慶元年刊刻《文苑英華》過于追求刊行的速度,在質量的追求上卻很是敷衍。首先,隆慶元年刊刻《文苑英華》以追求全本問世為主,重保留原本正文,輕注文。胡維新《刻<文苑英華>序》云:“余家大夫嘗掄纂手錄,授余于童年而誦之,竊幸窺班之見焉。然句有遺妍殘篇,故籍是猶足寸珠而忘玄圃,其所未概者多也,故余嘗欲購其全編梓而傳之?!盵1]序言第三頁胡維新因所見《文苑英華》殘缺不全,有礙閱讀,遂欲刊刻一部完整的《文苑英華》,使之流傳。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強調保留原文,作家“無去留”,作品“無刊落”,而對于該集中的原有注文并不重視。為求刊出速度,刊刻者所采取的??辈呗跃褪谴罅縿h除《文苑英華》原有注文。其次,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陶呷狈δ纤沃鼙卮蟮热说男?虘B度。一是??陶呶茨鼙榍髣e本,只用一本進行???。胡維新僅購得一善本,將??惫ぷ鹘唤o藩司和臬司部門人員,在此之前未能廣泛搜尋別本,??北囟〞a生很多問題。二是??陶咝?滩粐乐?。撇開??陶咚讲徽?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中有六篇詩文全篇脫漏,卷四三二《冊皇太子德音》文字次序混亂,這類訛誤的校正無需多少學識,只要認真核對一遍就不難發現,遺憾的是??陶卟⑽从枰杂喺?這足以看出其態度上的馬虎。倘若胡維新等人刊刻《文苑英華》能如周必大一樣,在付梓刊行之前做足功課,不急功近利,以質量為重,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當別有一番模樣。其編纂失真原因歸根到底在于此次刊刻活動的主持及參與者未能真正以《文苑英華》質量為重,在質量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夠,??辈患?審定不周,造成訛誤叢生。

在《文苑英華》諸版本中,流傳最廣的當屬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及其遞修本。李致忠認為:“如果將海內外所有關于此書此本的收藏都計算在內,大約要在百部以上,其流傳之廣不言而喻?!盵4]110現在通行的中華書局影印本《文苑英華》由一百四十卷宋刊本配八百六十卷隆慶元年明刊本組成,進一步增強了隆慶元年刻本的流傳性。又由于宋刻本、明抄本《文苑英華》所剩無幾,人們最容易接觸到的就是隆慶元年刻本《文苑英華》。如此一來,訛誤相沿,《文苑英華》失真的內容未能得到校正,妨礙了人們的閱讀利用?!段脑酚⑷A》保存了大量的唐前及唐代文學作品,因宋代以前的作品散佚嚴重,《文苑英華》漸成詞翰淵藪,其文獻價值不言而喻。充分利用傅增湘及前人??背晒?重新整理一部質量上乘的《文苑英華》是很有必要的。

猜你喜歡
刊刻英華抄本
Empirical Likelihood for Partially Linear Models Under Associated Errors
簡論安大簡《詩經》抄本中的訛誤等問題
浙江圖書館藏《三朝北盟會編》明清抄本考論
清代私家藏書開放流通思想研究
宋人對三蘇文章的選編與刊刻
我可愛的小門牙
論王先謙《駢文類纂》的刊刻傳播
How to Teach English Reading Effectively
《荷馬頌詩》中世紀抄本T研究
論明代江浙地區刊刻活動與通俗小說的影響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