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是你選的,后悔也是你說的

2020-12-23 09:32小新同學
視野 2020年20期
關鍵詞:畢業生大學專業

小新同學

這屆高考生無憂無慮的好日子,又快要到頭了。高考成績陸續出爐,好不容易才從千軍萬馬的廝殺中緩過勁來的高考生又要開始面臨新一輪的頭腦風暴—選什么專業好?

收到高校的錄取通知書,才算是真正完成高考了。對于學生來說,選專業是第二次高考,難度甚至比高考本身還高,因為費腦子的不再是知識本身,而是興趣愛好、就業、成績、城市等諸多因素的綜合博弈。

對于老師和家長來說,之前只能作為輔助和后勤的他們,選專業這幾天,就是他們證明自己存在感的高光時刻。

前幾天,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調查了30個省區市的30.3萬名2018屆大學畢業生,顯示本屆畢業生就業率為91.5%,平均月收入4624元。

其中,就業率最高的三個學科是工學(93.1%)、管理學(92.7%)和教育學(90.8%),就業率最高的三個專業則是軟件工程(96.8%)、能源與動力工程(96.8%)和工程管理(95.8%)。

這份藍皮書一出,不少懶惰派、跟風派學生和家長就像看到了指路明燈,看來這些專業,盲選也錯不了。但是,選專業這個事情,有這么簡單嗎?

這些問到爛的問題,還真的沒有答案

每年擇校季被搜索得最多的三個問題,雖然大家都已經聽得耳朵起繭,還是要拿出來和各位品品。

永恒之問一:選學校還是選專業?

俗話說,外行人看學校,行內人看門道。似乎選擇一個普通學校的優秀專業比選擇有名學校的雞肋專業要靠譜。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大公司篩選簡歷時隱藏的學歷條件,也許就能讓“雙非”畢業生輸在起跑線,丟失了不少大好機遇。

永恒之問二:選冷門還是選熱門?

冷門專業的幾大“罪”,科目艱深晦澀、就業崗位少、工資報酬堪憂,但相應地,專業程度高、業務能力強的人能爬到行業頂端的機會更大。熱門專業的就業率高、發展前景好、報酬也不錯,一切看起來都很美,但競爭激烈、難以登上行業食物鏈的上游。更何況,當前的熱門專業往往是前幾年的冷門,而四年之后的熱門專業,同樣無法在今天就被精準預測。在就業市場變幻莫測的供需調整面前,每個考生都只是冒險家。

永恒之問三:選興趣還是選就業?

選擇了興趣的人,埋頭鉆研自以為喜歡的科目,卻被學術和行業亂象的烏煙瘴氣閃瞎了雙眼,從童年開始培育的夢想灰飛煙滅。選擇了就業的人,大學四年每天被不感興趣的專業360度全方位拉扯折磨,越學越辛苦,水平也不咋地,能獲得的offer也沒有想象中好。

聰明的你一定發現了,綜上所述的論點論據,都是一個硬幣的兩個面,要爭出個明確結果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

這些問題根本不可能有正確答案,所有頭頭是道的專業分析,本質上都是在和稀泥,和算命占卜、心理測驗中的巴納姆效應基本是一個道理—每個人的思維都有偏向,符合自己預期和偏好的觀點會更容易被接受。

順從個人意見的那一方,就會變得無限有道理。問題是,這個“個人”已經不僅是學生個人,而包含著家長和老師的期待、隔壁張叔叔的熱情建議和樓上別人家孩子的成功范例,繁雜的聲音和各說各話的辯論匯進一個大喇叭中,向剛剛成年的高考生進行瘋狂高頻輸出。

這些問題,還真是回答不了。

說到心理測驗,很多因為被周末文娛版上花花綠綠的心理測試蒙蔽了雙眼,大學選擇了入讀心理學專業的同學,之后都表示這是他們做過最坑的決定。

最喜歡砸招牌的,就是本專業的人

目之所及,對自己的大學專業感到很滿意的人,不是高薪厚職就是家里有礦。大部分在行業基層苦苦掙扎的畢業生,在每天被迫免費加班的時候,腦海里奔騰而過的,都是后悔二字。

每年六月份,到了學弟學妹擇校選專業的時刻,平時被生活的重擔壓得噤若寒蟬的他們,就會在社交媒體上化身經驗豐富的學長學姐,大談擇業血淚史。一提到要砸自己專業的招牌,趕緊提著大刀速速趕來。

縱觀中國高校的三百多個專業,各有各的嫌棄。

市場營銷學:聽著高大上,像是每天穿著西裝套裙出入一線城市CBD,為高端品牌搞活動的優雅知性白領,實際上只是學了一大堆雜亂無章的理論知識,一談落地合作就社恐的可憐人。

土木工程:幻想可以成為當代梁思成,結識現代林徽因,畢業即就業,薪資水平還相當不錯,事實上卻花了四年時間抱著儀器漫游全中國,不僅每天灰頭土臉,女生就業還有隱形天花板。

法學:以為會變成叱咤講壇、拯救民生于水火的正義化身,現實中只是每天素顏啃書,三顧“中國第一考試”司考而不過,掙著兩千實習工資的底層法律民工。

管理學:本來覺得畢業就能進管理層,手下員工少說一二十,往大了說一二千,就算不是高層干部,也總比做顆螺絲釘要強,結果發現好不容易擠進去企業,工作內容是給老板打下手發通告。

像這些掉入了現實和理想之間的馬里亞納海溝的專業,一抓一大把。淚眼迷蒙地感慨自己當年選錯了專業的人,連起來能繞地球兩圈。進入大學的第一課,不是軍理思修,而是學會后悔的時候要如何咬牙堅持。

國外薪資網站Emoulment在1800名大學畢業生中做過調查,讓他們評價自己的專業是否值得一讀。

87%的化學與自然科學學生強烈推薦自家專業,支持率相近的還有計算機科學、數學與數據等專業。而心理學專業的畢業生則鐵了心要拆自家招牌,支持率只有寥寥33%。心理學在自家學生心目中的支持率最低。

就連憑借自己的大學專業一路高歌猛進,長期躋身中國作家富豪榜的經濟學家郎咸平,也在節目中高呼經濟學太虛,選專業應該選擇更有空間的基礎學科。學了一輩子經濟學、金融學的他,讓在香港讀書的兒子選擇了計算機科學,身體力行高舉后悔大旗。當然,如果他沒有憑自己的專業飛黃騰達的話,這反水會顯得更有說服力一些。

都說按興趣愛好選,但我哪有什么興趣愛好啊

在高考狀元還能被大肆宣傳的歲月里,媒體總熱衷于塑造“不是書呆子”的狀元形象。這些狀元不但精通樂器外語,還有各種各樣或冷門或燒錢的愛好,打辯論、橄欖球、??骶?、詩社主席……閃閃發光的履歷分分鐘比擁有四年自由生長時間的大學生還豐富。贊頌了一大圈,中心思想就是,讀書好的人,興趣愛好一般不會太少。說起未來,他們似乎早有規劃,胸有成竹。

這就不禁讓人結成檸檬精聯盟了,如果有得選,誰會愿意做每日24小時只貢獻給學習和洗漱的書呆子?

到了選專業的時刻,語重心長的專家紛紛呼吁大家要綜合考慮自身的就業需求和興趣愛好做出正確的選擇。說著很有道理,但大多數普通高中生們的興趣愛好,只不過是在緊張學習的縫隙中打兩盤游戲、瞄幾眼美劇、打幾場籃球罷了。

繁重的學業任務,讓眾多普通高中生們難有時間培養真正的興趣愛好。而他們對于某個學科或專業的印象,除了在有限的時間內以讀書的方式親自構造之外,大都只是基于娛樂產品和道聽途說而組成的想象,對于選擇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的專業來說,效用差強人意。

如果連做出選擇的基本相關知識都沒時間打下基礎的話,做出來的決定能有多正確,可想而知。

許多人進了自己以為喜歡的專業之后,才發現入了大坑,真正的學習根本不是那回事。每到為final焦慮落淚的時候,都會驚覺流出來的,都是選專業時腦子進的水。

根據文首的調查,去年的大學畢業生工作與專業相關度是66%,僅看賬面總不能說成是高。既然這是充斥著“人人都能當產品經理”“HR沒有學科門檻”這類呼聲的泛就業時代,那么也許專業的選擇也并沒有對職業生涯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人生道理這種事,還是網友說得好:18歲時要讓毫無學科積累的小朋友選擇自己的專業,20出頭要讓對社會運作毫無經驗的年輕人選擇自己的行業,未到30就要讓人決定自己的人生伴侶—這樣情況下做出的選擇,能期待的正確率能有多高?

人生的一路,歸根究底都是大概率的偏差事件。既然怎么選都會后悔,這邊建議您如果真的毫無靈感,不如將時光倒流17年,參考一歲時抓周的結果,也許,那就是命運的最好安排。

摘自微信公眾號“有間大學”

猜你喜歡
畢業生大學專業
9歲的高中畢業生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一個沒什么才能的北大畢業生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最“叛逆”的畢業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