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結核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因素探討

2020-12-23 09:41王少鋒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33期
關鍵詞:治療效果肺結核

王少鋒

【摘要】目的 探討肺結核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因素,以為肺結核患者治療效果提高提供可行性解決措施。方法 采用醫學研究對比法,隨機篩選我院傳染科自2019年1月~2019年7月以來收治的56例患者,按照治療環節是否你實施規范化路徑隨機分為兩組。給予對照組行短程化療;給予觀察組規范化治療,臨床對比和觀察兩組治療成效。結果 觀察組和對照組在治療效果達標率對比為89.29%(25/28)和67.68%(19/28),疾病不可控率10.71%(3/28)明顯低于對照組32.14%(9/2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和觀察組在鼻粘液、痰等呼吸道分泌物陰性指數,影像學復查達標指數上對比數據為(7.8±0.3)和(9.2±0.6)、(7.2±0.4)和(9.1±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規范化治療對肺結核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成為影響患者預后的主要因素,值得臨床實踐中將該因素作為重要措施來加以強化,以從直接程度上實現對患者疾病的科學治療。

【關鍵詞】肺結核;規范化治療;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3..02

肺結核(tuberculosis)為傳染科常見疾病類型之一,也是較為可控的疾病類型。盡管如此短程化療方案作為短程化療,在結核病控制和流行趨勢遏制上效果明顯。仍然不能從根源上控制患者病癥;除了將治療重點投注到復治或難治性肺結核上外,還需要將短程化療效和規范化聯合用于疾病防控中并加以重新認知[1]。本研究為探討肺結核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因素,特隨機篩選我院傳染科來收治的56例患者為課題實驗查證對象,具體觀察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醫學研究對比法,隨機篩選我院傳染科自2019年1月~2019年7月以來收治的5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WHO肺結核治療指南》《美國官方胸科協會(ATS)/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美國傳染病協會(IDSA)臨床實踐指南》、《肺結核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8)》的診斷標準[2]。按照治療是否實施規范化治療,實驗樣本劃定為兩組。其中對照組男18例,女10例,年齡41~71歲,平均(66.10±0.01)歲;觀察組男17例,女11例;年齡40~70歲,平均(66.01±0.02)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在年齡、治療時間、初始化用藥類型、疾病類型上差異不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行短程化療;給予觀察組規范化治療,臨床對比和觀察兩組治療成效。

短程化療:2月內分別使用異煙肼:異煙肼片(信誼),由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31020495,按體重每日口服5 mg/kg,最高3片;或每日15 mg/kg,最高9片,每周2~3次)。利福平:利福平膠囊利福平膠囊(華南牌),由廣東華南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44020771;一日0.45~0.60 g,空腹頓服,每日不超過1.2 g;1月以上小兒每日按體重10~20 mg/kg,空腹頓服,每日量不超過0.6 g。吡嗪酰胺:吡嗪酰胺片,由廣東臺城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44020947;即每日15~30 mg/kg頓服,或50~70 mg/kg,每周2~3次。

規范化治療:即早診斷、早治療來避免機體組織的不可逆破壞;無論是原發還是繼發患者都需要聯合用藥來避免或延緩耐藥性產生,整體提高殺菌效果。受幾乎所有的抗結核藥物毒副作用特性,把握用藥劑量,避免對患者消化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肝腎功能等重要臟器造成損害。

1.3 治療成效評定

將臨床應用效果分為優秀、合格、疾病不可控率三等級。優秀:患者對治療成效極為滿意,無疾病不可控率發生;合格:患者對治療成效果認可,能夠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疾病沒有進一步進展;疾病不可控率:患者對治療成效果不滿意,病情進一步惡化甚至極度抵抗治療。應用治療效果達標率為(優秀+合格)×100%。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DAS(Statistical design and analysis system 統計設計和分析系統)統計學軟件包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樣本率比較以%表示,以x2檢驗,均數值比較以(x±s)表示,用t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變化情況

觀察組和對照組在治療效果達標率對比為89.29%(25/28)和67.68%(19/28),疾病不可控率10.71%(3/28)明顯低于對照組32.14%(9/2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所示。

2.2 兩組肺結核化療效果主要指標

對照組和觀察組在鼻粘液、痰等呼吸道分泌物陰性指數,影像學復查達標指數上對比數據為(7.8±0.3)和(9.2±0.6)、(7.2±0.4)和(9.1±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所示。

3 討 論

結核病治療藥物療效的探究,主要體現在治療周期、治療藥物及其聯合治療是否規范等內容上,盡管如此,有一部分患者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堅持治療而自行停藥,導致治療失敗,增加治療難度,延長治療時間。以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為例,痰菌轉陰及病灶吸收效果優于左氧氟沙星治療,能有效調節血清中T細胞亞群和IL-2、IL-6及CRP的水平。本研究進一步在治療效果達標率對比、疾病不可控率及其肺結核化療效果主要指標評判中,就表1和表2的相關治療結果進行了分析。綜合來講,肺結核患者規范化治療中,要秉持“早診斷、早治療、聯合、規律、全程”的原則,如此,對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升治療成效、促進患者痊愈,具有積極的臨床施用價值,并在遠期療效上比之短程化療治療方法更具優勢。

綜上所述,規范化治療對肺結核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成為影響患者預后的主要因素,值得臨床實踐中將該因素作為重要措施來加以強化,以從直接程度上實現對患者疾病的科學治療。

參考文獻

[1] 王 雋,楊照明,韓喜琴,等.糖尿病對肺結核臨床治療效果的影響觀察[J].中國醫刊,2019,54(11):1249-1252.

[2] 朱 紅,夏子超.社區健康教育對流動人口肺結核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32):148-149.

猜你喜歡
治療效果肺結核
T-SPOT.TB在活動性肺結核治療效果的監測
愛情是一場肺結核,熱戀則是一場感冒
比較胸腔鏡與開胸手術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治療效果
蒙西醫結合治療肺結核進展
疣狀皮膚結核合并繼發型肺結核1例
耐多藥肺結核化學治療不良反應及處理
82例初治與復治肺結核患者HBsAg攜帶率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