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難童年

2020-12-23 11:26
故事林 2020年25期
關鍵詞:大義林家

福建省閩侯縣青口鎮大義村為陳姓聚居地,這里鐘靈毓秀、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有“四世九登黃甲,一門八授豸冠”之美譽。相傳唐朝開元年間,元帥衛總兵路過此地,看見該村男女有別,長幼有序,故稱之為“大義”。因此,這里的山被稱為“大義山”,溪為“義溪”,渡為“大義渡”。

1896年7月的一天,大義長樓村籠罩在盛夏暑氣之中,一聲響亮的嬰兒啼哭刺穿窗外此起彼伏的蟬聲。父母為這個女嬰取名陳桂貞,寓意像桂花一樣終年常綠、枝繁葉茂、芳香四溢。之后,陳桂貞又陸續有了兩個弟弟(德賢、焰賢)、一個妹妹(美汝)。幼年的陳桂貞喝著紅薯稀飯,半裹著腳,穿著粗布衣裳,在大義山間平淡成長,直到10歲那年,死亡第一次猝然降臨這個家庭。

陳桂貞的侄兒—陳伙水回憶著父親(即陳桂貞的幼弟陳焰賢)曾經講述的家族往事。1907年9月,陳桂貞的父親上山砍柴,不小心腳底打滑,從半山腰滾落,跌入山谷的水坑中,頭破血流,當時就用山里的水沖洗了一下傷口后被鄉親攙扶著回家了。第三天,陳桂貞父親就傷重不治,離世時頭腫得老大,現在看來,可能是破傷風。陳桂貞父親走后,陳桂貞媽媽帶著四個孩子艱難度日。陳桂貞身為長女,非常懂事,承擔了家里的很多家務活—幫忙上山砍柴,照顧弟妹等。陳桂貞的一位叔叔(陳啟?)為了能照顧好陳桂貞一家的生活,讓其孤兒寡母渡過難關,自己不結婚,一心一意靠給別人犁地、種水稻等苦力活賺錢資助陳桂貞家里。后來,陳啟?過世時,陳伙水的父親焰賢過繼給他,為他摔盆送終。

11歲至15歲,陳桂貞經常端著家人換下的衣物去村頭義溪邊清洗。義溪邊的大義渡是當時當地的交通要道,南下福清,北上福州,又或是學子進京趕考,都要從這個渡口搭船啟程。義溪水蜿蜒流淌幾公里,匯入淘江后再融入烏龍江。據清鄭祖庚《閩縣鄉土志》考證:其(淘江)上游自侯官、永泰西南流之水,至五通港交匯而下注。江之下游則接烏龍江的峽兜,兩峽如門,海潮乘漲而上,沖涌三塊塔礁諸洲。洲之北為螺江,洲之南為淘江。及潮溢沒,兩江混一,水勢甚大,其沖突入尚干村之口者,濁浪淘沙,不時崩塞。此江所以名“淘”也。在淘江畔,繁衍生息著一支聞名遐邇的家族,人稱“淘江林”。陳桂貞14歲時經人介紹,與生活于淘江南岸尚干鎮時年18歲的林祥謙訂婚。

雖然林氏家族顯赫,林祥謙一家生活卻并不富裕。林祥謙的父親林其莊(又名林瑞和)當時在福州馬尾造船廠當一名鍋爐工人,每天兩角錢的工資無法養活全家七口人,林母翁氏起早摸黑打理家里的五分四厘薄田,補貼家用,亦是杯水車薪。1905年,與林祥謙同村的三個地主的兒子爬到林家一棵祖傳的龍眼樹上,一邊大吃特吃,一邊摘枝折葉地糟蹋龍眼樹。這可是林家要拿去換糧食度日的龍眼啊,自己家一粒都沒舍得吃。林祥謙上前阻攔,可這三個地主兒子不但不聽,還仗著人多勢眾,圍攻毆打林祥謙后揚長而去。林祥謙回家后氣呼呼地向母親述說自己被挨打的經過,要找器械去報仇。母親勸阻道:“元德(林祥謙小名)啊,他們有財有勢,咱家惹不起呀!”林祥謙咽不下這口氣:“難道窮人就該受欺侮嗎?”階級壓迫的冷酷現實深深刻印在了他幼小的心靈上。過些天的夜里,他約上幾個小伙伴摸到地主林某宅院前,用石頭猛砸林家屋頂的瓦片,還在其墻壁上用炭寫下“打倒地主仔”五個大字。

這還不解恨,林祥謙決定到馬尾找父親林其莊,想在那里結交幾個朋友回來跟地主算賬。林其莊怕兒子把事情鬧大,為了管住林祥謙,讓祥謙進附近一個學堂讀了一年書,后來因為林其莊工資降低無法繼續供祥謙上學,只好四處借債,籌集了100元的“保證金”,又求人托了兩家“鋪?!?,具寫甘結,忍痛把14歲的林祥謙送進造船廠輪機車間當了一名鉗工學徒。

猜你喜歡
大義林家
“能見大義”的楊明義
林家琪、李鴻禹作品
左宗棠棋前明“大義”
左宗棠棋前明“大義”
林家立設計作品
有趣的發現
古巖寺的傳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