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仰讓世界更美好

2020-12-23 07:01
暢游行 2020年12期
關鍵詞:僧侶神靈寺院

昆侖山一帶雖然氣候惡劣,但自古以來,就有人類在此地繁衍生息,羌、鮮卑、吐谷渾、吐蕃、黨項、蒙古等族都曾有人在這里生活。艱苦的生存條件,造就了他們超常的生存能力,促使他們化解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與此同時,他們又寄希望于超自然的力量,祈求得到神靈的庇佑,神話和信仰便應運而生。

在青海漫游的歲月,我終日被這片土地上信仰的力量所感動。無論虔誠誦經的僧侶、磕長頭的轉山者、六月會上插口釬的少年、刻制瑪尼石的手工藝人,抑或青藏公路上的護路工、不遠萬里前來朝拜神山的異國旅人,眼中都閃現著虔敬的光彩。我曾經在塔爾寺訪問一位藏民:為什么要磕長頭?他說:為了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表達信仰的方式有很多種,祭拉則、煨桑、轉山、祭湖、曬佛……寬厚博大的昆侖山見證了這片高原的榮光與偉大。

祭“拉則”神勝利了

初入藏區的旅人,常被山間隨處可見的“拉則”所吸引。攝影師們也往往不吝快門,將一路所遇的大大小小的拉則一一拍攝下來。藏語中的“拉則”即蒙古語中的“敖包”,意指“山頭”或“山尖”。拉則以石頭、泥土等堆砌而成,上面插著系有各色經幡的竹竿、木棍、長矛、長箭等。當山風拂過,五色經幡隨風而舞,獵獵有聲,頓時將人置入一種神秘、崇高的氛圍之中。

拉則一般建在藏區的山口、山坡、主峰或邊界等處,它既是神的象征,在某種意義上也具有指示方位的作用。在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區,祭拉則的活動十分隆重。祭拉則之前,家家戶戶都需準備好哈達、木箭、煨桑的香料、“隆達”(即“風馬”)、糌粑等物品。當天首先要舉行煨桑儀式,人們在裊裊桑煙中圍著“拉則”煨桑臺順時針方向繞行,同時把備好的祭品投進煨桑臺,并吹響海螺,或者鳴槍。而后,空曠的山間草原上晌徹“拉加洛”(意為“神勝利了”)的呼喊,天空中隆達紛飛,祭拉則的儀式到了高潮。最后,人們要把準備好的木箭插在拉則上。

煨桑凈化心靈

在藏區,煨桑與祭拉則一樣,是一種司空見慣的儀式。不僅重大活動或特定節日開始之前要舉行盛大的煨桑儀式,尋常生活中煨桑儀式也必不可少。在藏民心目中,煨桑儀式是神圣的,那些通過燃燒植物、五谷產生的芳香之氣四處彌漫,不僅可以凈化空氣,還可以凈化自己。也只有這樣的自己,才能獲得神靈的眷顧和保佑。

煨桑儀式開始時,須由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在僧侶的誦經聲中登上煨桑臺,點燃松枝。繼而螺號鳴響,煙霧升騰,人們有的騎馬,有的步行,一邊圍繞煨桑臺順時針方向而行,一邊把五谷、白酒、糖果等供品或者哈達投向煨桑臺。接下來,人們念誦著贊頌諸神的祭文,向空中拋撒隆達。隆達飛舞,遮天蔽日,人們開始高呼“拉加洛”,宣告儀式的結束。

每一種儀式都要求參與者的虔誠,而有些儀式會格外強調參與者的執著與耐力,就像苦修,它要求人們通過肉體的磨煉達到內心的寧靜和升華,比如轉山。

轉山磨煉肉體意志

轉山就是圍著神山右繞而行,這是藏傳佛教信徒向自然、神靈表達敬畏和虔誠的一種儀式。對有些人來說,轉山就是他們的生活方式。轉山的形式有多種,可騎馬,也可步行,有人甚至以磕等身長頭的方式轉山。無論采取何種方式,轉山時都必須遵守“右繞”而行的基本儀軌,就是圍繞著佛像或佛塔向右旋轉行走,這是受了印度民間風俗的影響。(印度人以右為尊,右繞表示贊嘆、隨順,左繞則代表反對、對抗的意思。)

作為雪域四大神山之一,阿尼瑪卿地位尊崇至極。因為佛祖釋迦牟尼生于馬年,而阿尼瑪卿山神也屬馬,鐵馬年生辰,所以每逢馬年,特別是藏歷鐵馬年來阿尼瑪卿轉山,轉一圈就相當于轉了13圈,會增加12倍的功德。

祭湖祈求神靈保佑

青藏高原上有很多大山大湖,每一座山都有眾人朝拜的山神,每一個湖泊也都有萬眾頂禮的湖神。就像轉山一樣,祭湖同樣是藏傳佛教信徒向神靈表達虔敬感謝之心,并祈求神靈保佑的神圣儀式。

祭湖的儀式既繁瑣又神圣。在祭湖之前,需制作寶瓶,里面裝以金銀銅鐵、五色糧食及各種草藥。五色糧食要求嚴格,不能摻雜豆類:而草藥不能有麻醉作用,也不能有毒性。此外,任何肉類都不允許放進寶瓶之中。制作寶瓶必須由寺院完成,群眾不能自行制作,他們只需把準備好的金銀銅鐵、五谷和草藥清洗干凈,交給寺院即可。僧侶在裝寶瓶時需誦經,封口時亦是如此。當所有寶瓶都裝好、封口之后,要整齊地放在一起,再由僧侶至少誦經7日。

祭湖儀式在一個月后開始。人們把經過寺院加持的寶瓶運到湖邊,僧侶們則繼續誦經,莊重告知湖神:祭湖儀式即將開始。隨后,在事先嚴格選定的投放地點,僧俗群眾一邊念誦經文,一邊爭相把寶瓶投入湖水之中。人們認為,那些把寶瓶投得遠,或者所投寶瓶下沉得快的人,更容易得到湖神的庇佑。

曬佛弘揚佛法

藏族全民信教,幾乎所有重大儀式活動都有寺院僧侶參加。在鄭云峰先生所拍攝的反映青藏高原宗教信仰儀式的大量照片中,“曬佛”的內容不僅宗教意味十足,而且頗具觀賞性。事實上,藏傳佛教正是通過曬佛儀式,讓蕓蕓信眾瞻仰佛容,達到弘揚佛法的效果。

在每年農歷四月和六月的兩次大法會上,位于青海省湟中縣的塔爾寺都會舉行盛大的曬佛儀式。塔爾寺所曬“大佛”,實際上是一種巨幅堆繡佛像,長、寬各有數10米,從山頂一直伸展到山腰。

這種巨幅堆繡專供寺院舉行法會“曬佛”所用,制作起來,往往需要數十人花費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巨幅堆繡的畫面除突出一尊主佛像外,周圍還要繪制數尊乃至數十尊佛、菩薩、護法神,以及飛禽、走獸、水波、云紋等圖案。

在青海省同仁縣的吾屯村,我曾于一個堆繡作坊內,注視堆繡藝人緩慢而細膩的勞作。整個下午,他的畫筆沒有離開過一片細細的葉子。我也曾在一個普通人家目睹全家老少齊上陣,制作巨幅唐卡以敬獻寺院。那幅唐卡約有兩層樓高,全部畫面均以人造珍珠串綴而成。

猜你喜歡
僧侶神靈寺院
夕陽下的僧侶與大佛
緬甸·仰光
神靈也是要喝酒的
寬恕
拜佛
泰國近半數僧侶超重
神靈迷宮
神靈冰龍呈現物魔雙免神跡
太陽,你辛苦了
悟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