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020-12-23 04:18于柱
學周刊 2020年36期
關鍵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語文教學

摘 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習效果和教學效果的提升。要想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首先需要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進行培養,并且要教會學生如何進行自主學習;其次,還要對自主學習課堂情境進行創設,使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性得到強化;最后,為學生拓展出更多可以自主進行學習的空間。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36-008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6.041

語文教學開展期間并沒有什么可以遵循的固定模式,新課程背景下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受到普遍關注。因此,教師有必要積極思考并探索一些策略,旨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當前影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具體因素

教師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所在,我國長期以來采用的“精英教育”模式極大影響了小學語文教師的行為和觀念,一些不利的因素很難在短期之內徹底根除,這些觀念長期存在必然會使學生在課堂上主要表現受到不利影響。

(一)只顧夯實基礎,缺乏創新意識培養

教師在課堂和教材上所投入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學生基礎知識的夯實上,而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卻不夠重視,由此很難將學生的觀察和思考向著更遠的空間引導,這就會使學生在學習期間只能成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

(二)只顧教育教學,造成學生思想禁錮

教師在課堂之上大都更為側重開展教學工作,很少有放手讓學生去做的行為,課堂教學大都處在一個封閉的狀態之下,造成學生思想遭到禁錮,學生往往跟著教師的講解去學習,思維逐漸變得僵化。

(三)教學采用死方法,缺乏靈活貫通

學生死記硬背標準答案會使學習變得枯燥和呆板,時間一長很有可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喪失,只能依靠著死記硬背去應付考試,取得高分。

(四)學生缺少自主選擇的機會與權利

教師在教學期間常常要求學生按照他們的意愿去學習,約束他們不許做一些事情。要求學生不可以在日常做出出格的選擇,而且一定要保證自己的意愿和教師的意愿一致。這樣的行為會造成學生思考空間發生堵塞,并且最終造成學生創造力和思想力遭到剝奪。

二、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開展期間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

(一)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得到強化

要想切實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首先需要將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激發出來。興趣是自主學習重要的起點,屬于引起一個人對新生事物認識的特有意向。如果一個人對學習有了興趣之后,他們便不會認為學習活動是一個負擔,由此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不是難事。學生有了興趣之后才可能顯現出對學習的主動性,便會在心中將學習當成一種內在的需要,形成學習欲望?;谶@個情況,特別是針對低年級學生開展語文教學工作期間,首先就需要培養他們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筆者常常使用導入設計開場白的模式,在課程剛剛開始的時候經常會向他們講一個與本節課相關的有趣故事,如果找不到相對應的故事甚至可以為了課程需要而提前編出一個有趣故事,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學生可以在內心深處產生對本節課學習的興趣。

在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進行培養期間,首先需要為他們創設出一個較為寬松、平等的課堂氛圍。在實際教學期間,只要發現學生表現出哪怕一點兒自主學習的意識,都要及時有效地對他們進行激勵和引導,這樣使他們逐漸產生自我的主動學習習慣。比如,一些學生很可能表現出喜歡讀書,那么便不妨讓他們去讀,并且從旁告訴他們用什么樣的語氣可以讀得更好,在讀的過程中可以摻入一些自己的感情,并且對文章內容進行理解性閱讀等。也有一些學生會喜歡寫作,針對這樣的學生也可以鼓勵他們多寫,并且從旁告訴他們可以多寫一些精彩的語句,練習一些新學到的字詞,或者對重點段落進行仿寫等,這樣可以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滿足感,進而產生樂于學習的心理。

(二)對學生個體給予尊重,強化對學生學法指導的力度,為學生培養一些自學的方法

學生內心中都有十分強烈的自尊,都希望將自己獨立學習能力表現出來,他們各自的內心感受存在著差異,無論是思考、思想還是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都與眾不同?;谶@些情況,我們需要對所有學生的獨特個性給予充分尊重,并且在日常教學期間做到因材施教,這樣可以為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創造出更加廣闊的空間,進而使學生本身的獨立性更好地發揮出來,對于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習慣有著很大的幫助。陶行知先生曾經提出“學生是學習主體”的觀點,他始終認為教師的責任并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學習的內容,而是需要教會學生如何去進行學習。只有教會學生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有可能在學習這條道路上有路可走,才能在學習期間發現很簡單便能學會知識的方法,這樣的目的便是使學生在“會學”的基礎上主動進行學習。

1.指導學生制訂學習計劃。首先,需要保證學生具有一個清晰明確的計劃目標。比如,建議學生制定出一個本學期內重點學習內容,如果將作文學習當成重點,可以試著每天讀幾篇范文,隨后在閱讀完范文之后再寫出一篇讀后感,還可以建議他們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在日記中可以摘抄幾個好的詞句等。這樣制訂出來的計劃便會比較具體和明確。其次,制訂計劃目標期間需要因人而異。結合學生在個性特點和個體方面存在的差異,合理制訂學習計劃。避免一些學生出現“一口吃成胖子”式的急于求成行為出現。告訴他們不要將目標定得過高,那樣很有可能會產生力不從心的感覺,一旦目標無法實現又很可能挫傷他們學習的信心。

2.指導學生學會科學合理利用時間。首先,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懂得發現最佳的學習時間,比如早晨的時候大多數人頭腦比較清醒,這個時候他們可以進行好詞句的背誦或者文章的背誦,下午時間為了調節腦筋可以多做一些動筆練習,晚上環境比較安靜可以進行寫作和閱讀。其次,指導學生學會對閑散時間有效利用。如果可以充分利用閑散的時間,那么對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有著很大幫助。比如可以在口袋里面放一本成語故事的書籍,在等人或者等車的時候可以把這本書拿出來進行閱讀,在日常和同學邊走邊對書籍中的內容進行講解交流,這樣能夠做到談笑間獲取新知識的目的。

3.指導學生學會如何閱讀。首先,指導學生一邊閱讀一邊進行批注,可以將文章中的主要觀點和重點內容下面畫上一條線,在關鍵詞下面可以畫一個圈等;其次指導學生養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再次,建議學生經常對好的詞句進行摘抄;最后,對有意義的文章進行反復閱讀。

(三)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

在社會實踐和交流的過程之中,反思性學習屬于一種合作互動類的活動。反思的過程之中學生會以自身的學習活動作為思考的對象,學生在反思性學習的過程之中會分析和審視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行為,以及自己學習期間所產生的各種結果。學生通過進行自我反思能夠對自我加以完善、否定自身出現的錯誤。學生在進行反思期間如果能夠得到他人的指點或者有機會與他人合作的話,就能夠對內容進行更為深刻的理解,并且在反思之后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期間需要注意合理使用技巧,并且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針對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存在的差異,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引導。除此,教師還要注意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保證教學目的的明確性,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可以在反思的過程之中得到質的飛躍。

另外,教師在實際教學期間需要為學生積極創造一些反思的條件,引導著學生在各個學習環節之中積極反思。教師要想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人,一定要想辦法使他們可以擺脫掉長久以來“你講我聽”的思想,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要求學生多動眼、動口。教師在對反思條件進行創造期間,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進步,使他們可以將成功帶給他們的喜悅感逐漸轉變成自主學習的動力,更加牢固地確立起進行自我學習的信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屬于認知的主體,教師只有在學習期間引導學生反思教師語言表述和知識推理,并且為學生創設出反思性學習的空間,進而使他們反思性學習的能力逐漸得到提升,最終在日常學習中將反思性行為逐漸演變成一種習慣。

(四)將課堂時間交給學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

新課標關于小學階段素質和能力培養方面,已經明確要求對學生自學習慣進行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屬于一種在實踐之中養成的良好素養。小學生只有勤于實踐才有可能將語文學科學好。這里所提及的“實踐”也就是進行自學。由此我們可以認為自學的習慣主要就是在自學實踐過程中逐漸養成的。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根本目的并不僅僅是進行教學,而是要使學生在日常學習期間養成自學的好習慣。教師需要結合各個階段的教學要求,對學生自學習慣進行逐步培養。要對學生認真思考和讀書的習慣進行著重培養,并且使他們可以養成復習和預習的良好習慣,使他們可以在課后獨立完成作業,并且對自己完成的作業進行檢查。筆者在教學期間經常會將自學習慣所具有的重要意義講給學生聽,使他們明白自己在學習期間需要養成哪種學習習慣,教師在制定每節課教學目標期間需要把培養學生自學習慣加入其中,并且將其融入在平時聽說讀寫訓練過程之中,對學生要進行嚴格訓練,并且還要對他們悉心培養,直到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自學習慣。

開展小學語文學科教學工作期間,教師只有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并且時刻都以學生未來發展為教學根本目標,努力通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他們可以在日后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意識,不斷對新知識進行自主學習,最終能夠促進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汪岳.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J].學周刊,2020(22).

[2]楊毅.語文自主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文學教育(下),2020(6).

[3]張建國.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初探[J].小學教學研究,2020(18).

[4]楊妍.小學語文核心素養下低年級“有趣有效”教學方法探索[J].學周刊,2020(19).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于柱(1968.11— ),男,漢族,甘肅武威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猜你喜歡
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語文教學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性別差異
巧設任務,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