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教育在學科教學中的融合策略

2020-12-23 04:18吉彪
學周刊 2020年36期
關鍵詞:學科教學融合策略勞動教育

摘 要:一直以來,教育的發展與改革都是我國社會各界十分重視的事情,近些年來教育部格外重視勞動教育在各學科教學中的作用。故首先闡述勞動教育的相關理論,然后分析勞動教育與學科教學融合的必要性,最后詳細分析如何在學科教學中更好地融合勞動教育。

關鍵詞:勞動教育;學科教學;融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36-01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6.080

想要在學科教學中更好地融入勞動教育,首先需要教師和學生都認識到勞動的價值意義;然后要有進行勞動教育的環境;再者要開設勞動教育的相關課程,有意識地創設勞動的機會;最后加強勞動教育不只是學校單方面的事情,還需要每個學生家庭的配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將勞動教育融入學科教學中去。

一、勞動教育的相關理論闡述

(一)勞動教育的定義

勞動教育就是指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形成正確的勞動觀點,明白勞動的意義,養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此外,勞動教育不僅要使受教育者對勞動產生熱愛,還要對勞動人民有一定的情感。更確切地說,學習也是勞動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需要學生認真對待的??梢妱趧咏逃墓δ懿粌H僅是培養學生勞動技能,同時還要提升學生的技術素養。通過勞動教育去促進學生的道德,增長學生的智力,強建學生的體魄,培養學生的美感,進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得到綜合發展。

(二)勞動教育的原則

1.技術性原則??茖W技術的不斷發展對我國社會各界都有重大的影響和作用,對教育也不例外。在進行勞動教育課時,不管其方式是生產勞動還是生活勞動,如果想要符合學生主體地位這一要求,就必須注重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以及技術素質。學生不僅要在被教育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相關的技術意識,還有一定的技術思維能力。同時學生的智力、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等都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實踐性原則。實踐性可以說是勞動教育課程的基本原則和基本特點。通常來說,勞動教育課的主要形式就是學生參加相關的勞動實踐,所以說實踐不僅是普通課程中的重要環節,更是勞動教育課不可缺少的關鍵部分。當然,想要踐行該原則需要學校為學生的勞動操作和實踐創造條件,包括時間和空間條件等,而且要保證相關的勞動實踐是符合實際情況的。讓學生在整個的勞動實踐過程中,能夠真正掌握與勞動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3.開放性原則。與普通的課程教育相比,勞動教育應該更具開放性。因此學生既要有足夠的時間去參加各種勞動實踐活動,又能夠在勞動實踐中保證有獨立實踐機會和合作實踐的機會。尤其是合作實踐是使學生獲得精神體驗的重要形式。所以說,勞動教育應該是開放的,而不應該是孤立的、封閉的。教育的活動和形式上都應該具有豐富性和彈性。教育內容上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應該放眼于課上課下和校內校外的實際情況,以免使勞動教育的內容過于單一而影響其價值的實現。

4.安全性原則。因為勞動教育課的實踐性特點使得其實踐過程中學生的不安全因素增多,因此,勞動教育課必須要保證學生的安全。想要確保學生在進行勞動教育時的安全,可以從兩個方面去進行。首先,教師應在勞動課前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安全意識,學會自我保護和環境保護。學會正確地使用各類設備、工具等。如果有要求的話,學生必須自己穿戴相關的防護衣物和用品,要聽老師的話,嚴格遵守各項勞動紀律。其次,學校要制定科學的、嚴格的安全制度標準,完善安全管理機制。如果有威脅學生安全的因素存在,或者是學生的安全出現了問題,學??梢栽诘谝粫r間采取科學有效的彌補措施。

二、勞動教育與學科教學融合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態度和學習態度

對學生這類可塑性較強的群體來說,勞動教育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茖W有效的勞動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態度,進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態度也能夠更加端正。學習也需要腦力勞動和體力活動,也需要學生動手實踐,因此學習也是勞動的一部分。學生形成了對勞動和學習的正確態度,才能夠更好地管理日常生活,為將來祖國的建設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有助于學生養成好的勞動習慣和學習習慣

對于學生群體來說,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對于他們的實踐和理論學習來說都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時候習慣是可以進行遷移的,學生在勞動實踐中養成的良好習慣可以遷移應用到他們的學習中去。勞動與學習的關系是密切的,同時也是有些復雜的,但好的習慣對它們的作用是相通的。

(三)有利于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進行更好的培養

勞動實踐對學生來說,能夠起到磨煉意志、陶冶情操、鍛煉心智、增強進取心以及培養創新意識的作用,這些作用都是單純的文化課程很難實現的。在勞動教育中,學生必然會因為實踐的難度而體驗到失敗與挫折,如果學生能夠愈挫愈勇,那么他們的心志會得到很好的鍛煉。這樣一來,他們也能更好地去面對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不會輕易地放棄學習。

三、勞動教育在學科教學中的融合策略分析

近幾年隨著素質教育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各學校開始重視勞動教育,因此勞動教育和學科教學如何能夠更好地融合是一個難題,也是一個機遇,需要教師去悉心研究。

(一)明確勞動的價值意義,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

對于學生勞動意識的培養,時間上越早越好,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在幼兒園時期就逐漸讓學生明白勞動的價值和意義,培養學生們的勞動意識。想要做好這一點,可以從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兩個方面去入手。首先,教師要在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之前,教授學生相關的勞動知識,給學生提供相關的勞動理論,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明確勞動的價值和意義,樹立起勞動意識。其次,教師要在教授完勞動理論之后,有意識地根據勞動的理論內容去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并呼吁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學習到的勞動理論去進行驗證,體驗到勞動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進而讓他們從內心深處認同勞動的價值和意義。所以說,勞動價值意義的明確、學生勞動意識的培養在整個勞動教育中起到的是基礎性作用。

(二)創設勞動的環境,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形式

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所需要的勞動教育是不同的,但是不管是哪種勞動都離不開勞動環境的創設。教師要能夠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去創設相關的勞動環境,選擇合適的教學形式。若是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教師可以在勞動教育中采用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去接受勞動教育。如果是年紀比較大的學生要接受勞動教育,那么教師在創設勞動環境時也盡量應該創設輕松和諧的勞動教育環境。還有十分關鍵的一點,在對低年級的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增大理論知識學習的比重,在確保學生掌握好勞動知識后再開展簡單的勞動實踐活動。

(三)開設相關勞動課程,促進系統開發

教師需要明白的是,勞動課程并不是其他課程的附屬課程,而是一門單獨的、有獨立的結構和系統的課程。因此,各學校要積極開設專門的勞動課程,配備專門的勞動課教師。同時,學校還應該加大相關系統的開發力度,不斷獲取與勞動相關的課程資源,確保學生能有更好地接受勞動教育的條件。而且勞動教育的目標是多維度的,它包括勞動的觀念、態度、情感、習慣、理論、技能,思維以及能力等多個方面。所以各個學校在制定勞動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多參考相關的勞動課程標準。同時,學校要對學生當前的接受能力和勞動素質整體水平進行詳細的調查和分析。因為教育勞動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參考學生實際這一重要因素。

(四)創設勞動條件,增加勞動機會

如果僅僅依靠有限的實踐活動是很難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和技術素質的。所以說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勞動條件,增加他們進行勞動實踐的機會。校內開展的勞動實踐是需要全體學生都能夠按時參加的,而且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實踐活動中的任務。此外,教師可以為學生尋找其他校外的勞動實踐途徑。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多可以鍛煉學生的勞動機會,教師可以在課下布置相關的勞動作業,例如在家中幫父母更換壞掉的燈泡、拖地、整理房間、修補破舊圖書等都是進行勞動實踐的好機會。這些生活中的勞動相比較于學校的勞動實踐來說,更加具有生活氣息,更加平易近人,也就能更好地樹立學生的勞動觀念。

(五)注重家校聯合,培養學生勞動習慣

在普通的文化課程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會有意識地加強學校與家庭之間的聯系,以便能夠更好地為學生的發展做好相關的服務。但是在勞動教育中,有時教師會缺乏這一意識,忽略了家庭對培養學生勞動習慣的重要意義?,F在大多數家庭都是一個或者兩個孩子,家長或者爺爺奶奶都會對孩子格外寵愛,甚至達到了溺愛的程度。嬌生慣養有時是勞動習慣的“天敵”。所以,當下在勞動教育中,加強家庭和學校的聯系是十分有必要的。勞動教育可以改掉學生在學校中的不良習慣,也可以漸漸改掉學生在生活中的壞毛病。

(六)注重評價的作用,建立合理的考評機制

評價對于教育的意義是非凡的,不管是哪種類型的教育都離不開相關的考評。但是,現在各學校的勞動教學普遍缺乏合理的、科學的考評機制和方法。一個學校想要形成有效的考評機制,首先要充分了解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其次要對教師和學生進行分析,此外還要參考教師和學生集體的意見。想要對勞動課進行考評,前提是要保證勞動課的課時是足夠的,然后將重心放在考評方法的靈活性上面。不同的學生在勞動課中的表現是不同的,閃光點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設立不同的獎項,以此來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勞動課,更好地發展勞動教育。

勞動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部分,它與其他學科教學有很大的關聯性。想要進行勞動教育,需要學校和教師對勞動教育有深刻的認識和把握。要明白將勞動教育融合到學科教學中有何意義,最后再結合勞動教育和其他學科教學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學習特點去進行融合發展。

參考文獻:

[1]龍娟娟,王琦.勞動教育與學科實踐活動課程融合的探索[J].天津教育,2019(10).

[2]馬小雯.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生學校勞動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9.

[3]陳宏平.勞技教育教學與家庭教育的整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5(5).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吉彪(1977.8— ),男,漢族,甘肅武威人,中級教師,研究方向:勞動教育。

猜你喜歡
學科教學融合策略勞動教育
微博文化與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與融合
淺談德育在學科教學和日常生活中的滲透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淺談數學游戲的指導策略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性學習結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