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繡品中的戲曲文化

2020-12-23 04:53鄭逸
西部論叢 2020年15期
關鍵詞:繡品

摘 要:一曲唱念做打,唱響經典故事。方寸舞臺之間,演繹百態人生。戲曲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在傳承中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形式。而戲服則是戲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特別是戲服上的刺繡更是獨具特色。本文探討的則是繡品中的戲曲文化,我們透過繡片可以領略到的中國戲曲文化的風采及故事。

關鍵詞:繡品;戲曲文化;枕頂

中國刺繡是觀賞與實用并舉的工藝形式,繡品不僅圖案精美,流光溢彩,具有較高的裝飾價值,其反復繡綴的工藝還能增加衣物的耐用度。因此,中國刺繡承載著厚重的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是中國農耕文化的產物。

刺繡又名“針繡”“扎花”,俗稱“繡花”。在古代,刺繡又被稱為“黹”或“針黹”,是參照花樣在織物上運針刺綴以繡跡構成紋樣的裝飾工藝。刺繡藝術是精美絕倫的,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中國人常常稱壯闊秀美的地貌為“錦繡河山”,稱聰慧善言的人為“錦心繡口”。在過去,社會分工使婦女必須精通“女紅”,從小就要學習紡紗織布、裁衣刺繡,由此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不知名的刺繡高手。

一、別開一枝的戲曲刺繡

在近代社會中,女紅被贊譽為“母親的藝術”,也是女性聰明才智的結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在刺繡中表現戲曲故事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種題材,透過繡片中的一段段故事情節和一個個經典唱段,繡品中的戲曲文化便在方寸之間呈現在觀眾面前。

戲中有畫,畫中有戲。戲曲是一種包含演員表演、歌唱、器樂伴奏和舞臺美術等的綜合性藝術,為大眾所歡迎。但是受時間限制,演出結束后,空無遺跡可尋,有待下次再演出。而且戲曲演出還需要一定場地——舞臺,所以過去的演出大都在城市戲園或王府貴族的私邸戲臺,一般農村勞動大眾是難得一見戲曲演出的,唯有通過民間歲時節日里的歌舞活動,得享片刻游藝之樂。刺繡是以大眾為對象的藝術,在清代中葉戲曲藝術盛極一時的影響下,北京、蘇州、四川等地都有大量描寫舞臺戲曲演出的“戲曲刺繡”,滿足了勞動大眾了解戲曲演出的愿望,從而留下了一大宗今日舞臺上輟演的劇情之圖,可做戲曲史家研究的形象資料。

古代許多知名或不知名的藝術工作者,早就注意到戲、畫、繡等藝術的互相結合、相得益彰的表現形式。宋金的石刻、磚雕,元代的壁畫,明清的版畫、木雕,清代的燈畫、戲譜等等各種美術品類,都有戲曲故事的題材。其中把真正的“畫中有戲”的觀點發揮的淋漓盡致,內容最豐富,風格最多變,影響最廣遠的卻是戲曲刺繡。

戲曲刺繡是由技巧高妙的民間婦女,選擇當時親眼所見或聽說的戲曲,當場或憑想象所描繪的感人至深的情節和優美的表情身段畫成底稿,帶回家中進行反復修改,然后再通過刺繡表現出來。不但精要地敘述了戲曲故事的情節,還把戲曲舞臺上色彩繽紛的人物形象、衣著裝扮、身段程式、場面砌末一一描繪,將戲曲這種綜合藝術的精華轉化為刺繡造型藝術,使人觀其色睹其形,如聞其聲見其狀。如“狀元拜塔”是戲曲《白蛇傳》中的一出折子戲,描寫了白素貞被法海鎮壓于雷峰塔下,數十年之后,其子許仕林高中狀元后回鄉祭母,得塔神相助母子終于相見的故事?!盃钤菟边@一主題在民間有彰顯功名,褒揚忠孝之寓意,在刺繡中被表現得淋漓盡致。(圖1)

戲曲刺繡所選的內容,并沒有嚴格的規限,但因為是實用藝術,故極端苦情的悲劇或是有不吉祥聯想情節的戲曲往往落選。吉祥的劇目《龍鳳呈祥》等自是首選,其次是喜劇。但有些劇目在舞臺上的演出會有些不吉利的聯想,但經繡娘們在畫面上的改造,便沖淡了這種感覺。例如《小上墳》一劇中的蕭素貞,在舞臺上原要全身素白上墳,表示有親人亡去。但繡娘們卻讓她頭上的彩球套上紅色,褲子也繡上紅、黃的紋樣,畫面上還加上紅花綠樹的背景和縣官劉祿敬的大紅袍、衙役的紅帽,代表吉利的紅色便成了最奪目的顏色,不吉利的聯想便幾乎沒有了。

各種形式的戲曲刺繡,在荷包、圍涎、圍腰、鞋墊、衣袖、喜帶、背包、幔帳套、枕頂、粉撲、香囊、桌圍、門簾、針扎、辮筒等,甚至在家居裝置中都有表現,一年之內與人們朝夕相對。大人們閑來無事,舉目欣賞,思想古往今來人物的成敗得失,抒發一下“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的感概?;蚪o孩子們講述畫中的戲文,通過戲文使孩子們認識民族的歷史、文化,從中學習做人的道理,接受倫理的教訓?!皯蚯汤C不但裝飾人生,還引起人們對人生的反省?!盵1]刺繡的多功能今日可能被別的東西取代了,但戲曲刺繡所表現的優美畫面,仍帶給我們極大的享受。

二、荷包上的戲曲故事

荷包,又稱“香囊”“香包”“香荷包”,古時稱“佩幃”“香袋兒”“荷囊”等。荷包既是中國傳統服飾中隨身佩戴的飾物,又是盛放小件的物品、錢幣的實用小包。舊時,荷包可以顯示人們的身份地位,在民間,荷包又是節日喜慶之際饋贈之物,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

荷包工藝精美,能充分顯示婦女的心靈手巧,又香氣宜人,特別適合來達意傳情,成為民間廣泛流行的男女定情信物。在《紅樓夢》一書中有生動的描述:第十九回描寫寶玉到襲人家里造訪,襲人忙不迭地招待,由荷包里取出兩個梅花餅兒來,掀開手爐焚上香餅,蓋好后,放在寶玉懷里。這里指的是香荷包,內放用香木面壓成的香餅,放在爐內點燃后,一來驅寒,二來祛邪潔身。而在夏天,香囊里就盛放祛暑避瘟的香料。

通常情況下,荷包由女子在閨中繡制,現如今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后,可批量生產。在小小荷包里編織著自己的夢想,贈予他人何嘗不是一趣事。湘西土家族、貴州苗族把香袋作為愛情的護身符,漢族與各地少數民族均有類似的習俗。作為定情信物的荷包,它的紋樣多為寓意愛情的“并蒂蓮”“蝶戀花”“鴛鴦戲水”“鳳戲牡丹”等;或是以愛情故事為主題的戲曲內容,如《拾玉鐲》《柜中緣》《梁山伯與祝英臺》等。其中《拾玉鐲》是秦腔《法門寺》中的一折。明武宗時,傅朋閑游孫家莊,遇少女孫玉嬌,二人互生愛慕,傅朋贈玉嬌玉鐲,玉嬌害羞不敢接受。于是,傅朋有意遺玉鐲在地上并假意離去,當玉嬌去拾玉鐲之時,傅朋退步瞧見,羞得玉嬌一手掩面,一手捏玉鐲伸過袖底退還傅朋,恰巧這一過程被劉媒婆瞅見,便故意向玉嬌調笑,并為二人撮合成親。(圖2)

婚禮是人生的大典,荷包也是必不可少的禮物。以山西民俗為例,過門那天新娘腰帶上要佩戴裝小銅鏡子的圓形荷包,銅鏡有辟邪、同偕到老的寓意,還要佩戴一對龍鳳荷包,內裝糖塊,當新人下轎后要掏盡荷包中的糖塊拋灑向眾人,引得眾人爭搶,寓為沾喜氣。新娘子過門后要見全家老小,見面禮中有親手繡制的荷包、手帕、鞋墊等。送給長輩的荷包有“八仙慶壽”“麻姑獻壽”等,以祝老人長壽;送給小姑、小叔的荷包有《拾玉鐲》《賣水》等戲曲內容,以盼他們早結連理;送給新郎的荷包要繡《佘塘關》《穆柯寨》等內容,以盼夫妻白頭偕老。其中,《賣水》是傳統劇目《火焰駒》的其中一折。宋仁宗年間,兵部尚書李壽被誣陷入獄,次子李彥貴生活無著,賣水為生。樞密使黃璋有女桂英,曾與彥貴訂婚,因李家遭難,桂英一直惦記著未婚夫,適與彥貴賣水,由丫鬟梅英代訴衷腸,遂引彥貴與桂英相會。

三、枕頂上的戲曲故事

枕頂俗稱“枕頭堵”,是指繡著吉祥紋樣的枕頂繡片。過去姑娘出嫁前要繡上幾十對枕頂,不但自己結婚用,還要送給公公、婆婆、小姑、小叔等。枕頂是軟質枕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軟質長形枕頭兩頭封口用的布片。在枕頂上繡制紋樣,在明清至民國時期大量出現。枕頂的取材十分豐富,針法多樣,色彩應用講究,適用于不同的使用對象,也賦予了不同的精神內涵。

枕頂花對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戲曲人物、民間傳說、祥禽瑞獸的表現十分豐富,《三國演義》《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等作品中的戲曲人物都在枕頂中有所體現。此外,植物紋樣、動物紋樣、天地景象紋樣、吉祥文字紋樣等多種紋樣也都是枕頂花的常用紋樣。枕頂花紋樣的內容豐富,有民間演義的歷史知識傳播,有傳統美德的民風民俗記錄,還有期冀升官發財、人丁興旺的美好訴求。因而,枕頂花不僅發揮著應盡的物質功能,還承載著民風民俗、人生禮儀、審美理想等文化意義的價值取向。

枕頂多為正方形和長方形,屬于生活用品,繡法多用平針繡,題材多為戲曲中的才子佳人和傳唱度較高的戲曲人物故事,不僅單純表現人物造型,更多的是展現一段故事情節,或一個經典的唱段。這類圖案往往根據故事情節安排緊湊,人物生活活潑熱鬧,繡娘們對生活、對文化的理解就展現在這繡品之上。因此,繡品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戲曲的繁榮,也為繡品提供了創作上的土壤。

四、結語

當前,“保護人類歷史文化遺產已成全球性共識,隨著民俗傳統意識的回歸,隨著國內旅游事業的發展,民間刺繡迎來了復蘇的轉機”[2]無論是挽袖、荷包、枕頂都在重新煥發出光彩。過去的經典戲曲繡品,從民國時期人們就開始注重其價值,人們將從衣服等上面拆下來的繡品用緞襯底裝裱起來,成為當時出口創匯的大宗?!赌档ねぁ分械挠螆@驚夢故事,《紅樓夢》中的黛玉葬花等都是反復應用的題材。盡管隨著時間的流逝,陳年老舊的戲服等漸漸淡出舞臺,但是刺繡技藝已成為一項流傳在民間的非遺項目,經過“繡娘”們的努力,戲曲刺繡必將煥發新的青春,這些雅俗共賞的繡品必將再次引起人們的重視和關注。

參考文獻

[1] 王樹村. 中國民間美術史[M]. 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4.257

[2] 李友友. 民間刺繡[M].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11

作者簡介:鄭逸(1998—),女,漢族,山東省濟南市,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工藝美術設計。

猜你喜歡
繡品
傳承非遺漢繡繪出美好生活
云南屏邊“繡娘”巧手致富
外婆的繡品
外婆的繡品
把傳統文化精髓和中國女性之美展現給世界
外婆的繡品
外婆的繡品
一針一線繡出的工藝美術旅游景區
思路勝一籌 財富滾滾來
照亮幸福的生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