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草和木通品種的本草考證

2020-12-25 09:03賴慧殷文賢趙福蘭王謙趙寧通訊作者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64期
關鍵詞:古方本草

賴慧,殷文賢,趙福蘭,王謙,趙寧通訊作者)

(1.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藥劑科,四川 瀘州 646000;2.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藥劑科,北京 100089)

0 引言

本文通過大量本草相關研究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從品種、藥性以及配伍等方面對通草和木通進行考證,從本草文獻學角度為通草和木通的臨床應用提供依據。

1 本草中關于通草和木通性狀描述的文獻記載

通脫木為通草的原名,最早在《爾雅》中就有別名為離南、活兄通草之名[1]?!渡褶r本草經》開始有通草的記載,“通草”,一名附支,味辛平,屬于中品[2];吳普曰:“通草,一名丁翁,一名附文,神農黃帝辛,雷公苦,生石城山谷。葉青蔓延,出汗,自正月采”[3]。通草在《名醫別錄》記載為一名附支,一名丁翁。生石城山陽及山谷,元月采枝,通風、陰干。莖面布集細孔,孔通兩頭,汁白,繞樹藤生,含一頭吹氣,氣達另一頭則質地良,易稱即菖藤莖”[4];《新修本草》(《唐本草》)中記載通草徑大可達三寸,約三二枝為一結,枝頭含五味。通草子約三、四寸,穰白而核黑,甘甜宜口。南人多稱之為烏覆,又名燕覆,如今多言菖藤,覆與菖聲相近[5];《圖經本草》所注:通草遍布漢中、潞、湖南州郡以及澤等區域,大如拇指,形如藤曼。徑大可達三寸,約三二枝為一結,枝頭含五味,類似芍藥,而又頗類石韋,花開夏秋呈紫色,少有白色,三葉相對。果實形如木瓜,穰白而核黑,甘甜宜口。南人多稱之為燕覆。元月、二月采枝,通風、陰干。民間謂之通草者,實為通脫木。易被誤稱為芍藥苗,現多以木通謂之。木通生山側,心空,葉似萆麻,外形乖巧,常用作飾物[6];以上文獻資料只有對藥物的名稱、性味、功能主治、別名和生長環境的記載,而沒有對植物的形態描述。至唐·陳藏器的《本草拾遺》中才開始將現在所說的通草稱為通脫木,文中有對植物形態的描述:“通脫木生山側,葉似蓖麻,其莖中空,中有白瓤,輕白可愛,俗稱通草”。為改變通草與木通在本草中的名實混淆狀況,南唐·陳士良在《食性本草》中首改通草與木通,將《本草品匯精要》對木通的記載和《圖經本草》對通草的記載進行了移植[7]。金·李杲《用藥法象》稱通草為“通脫木”,陳嘉漠謂:“白瓤中藏,脫木得之,故名“通脫”。其藥材飲片表面潔白色或微帶黃色,密具淺縱溝紋,體輕,質軟,有彈性,斷面邊緣處銀白色,髓心具白色半透明薄膜,縱剖時可見薄膜呈梯狀排列[8]。以上所述的通草,實際上指的是木通科植物木通而言,也就是說中國古代所言通草,實際上為木通科植物木通。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指出:“有細細孔,兩頭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謂木通也。今之通草,乃古之通脫木也……古方所用通草,皆今之木通”[9]。在明代其已感覺到古代將通草和木通混注與一,名實相亂的做法欠妥,遂將二者分條并列,他明知道明代當時所采用的通草是古代的通脫木,并非木通,但在編著《本草綱目》的時候,卻仍然按照古本草舊例將木通科植物木通冠以通草之名。到了清代,有些本草直接記載為木通之名,有的仍沿用《神農本草經》通草之名,同時把木通作為常用名,但《本草述鉤元》仍論:“通草,即木通,古方通草即今之木通,俗所謂通草,乃通脫木也[10]”,說明混用的現象在清代仍然存在。2015版載《中國藥典》所述,通草實為通脫木(Tetrapanax papyriferus(Hook.) K.koch)的干燥莖髓,屬五加科植物。收于秋季,按需截成段,未干前取出髓部,理直,曬干。外形如圓柱,直徑1-2.5 cm,長20-40 cm。切面白色偶有淡黃色,表面有淺縱溝紋。彈性低,質地松軟,易折斷,體質輕,斷面整齊,色澤銀白,中部薄膜直徑0.3-1.5 cm,空心、半透明,少有實心者,縱剖面排列呈梯狀,無味[11]。2015版《中國藥典》記載木通是為木通科植物木通(Akebia quinate(Thunb.) Decne.)、三葉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 Koidz)或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 Koidz. Var. australis (Diels) Rehd.)的干燥藤莖。收于秋季,去除旁支,莖部按需截成段,陰干。外形如圓柱,不直,直徑0.5-2.0 cm,小于通草,長30-70 cm,長于通草。木通表面粗糙,裂紋溝壑居多,顏色較深,多為灰褐色或灰棕色,皮孔突起。體質輕,質地堅硬,不易折斷,皮厚,斷面粗糙,色澤黃棕色,黃色顆粒狀小點隨處可見,射線排列呈放射狀,髓小或有時中空,味苦氣微[11]。

從上述諸家資料情況看,前期中醫藥典籍記載的“通草”植物并非五加科植物通脫木的莖髓,應該是現今木通科植物木通的藤莖。早在宋代《圖經本草》和《證類本草》中便有關于通草與木通出現混淆的情況。

2 本草中關于通草和木通功效的文獻記載

通草在《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為“生陽及山谷,利九竅,去惡蟲,通腸道,泄脾胃寒熱,血脈關節,利尿,令人不忘”[2];吳普云:“通草,味辛平,主去惡蟲,除脾胃寒熱,通利九竅、血脈關節,令人不忘[3]”;《名醫別錄》對通草描述為“主治脾疸,無毒、平、味甘,常心煩,精神不振,噦出音聲,治諸結不消,耳聾,散癰腫,惡瘡,鼠,折,鼻,息肉,墮胎,去三蟲”[4];《食性本草》中載“通草 云子,寒,無毒。主胃熱悶,反胃不下食,除三焦客熱,此是木通。實名桴子,莖名木通。主理風熱淋疾,小便數,急痛,小腹虛滿”[12];《藥性賦》載“味甘,平,無毒。降也,陽中陽也。兩種作用:其一陰竅澀而不利,其二水腫閉而不行。澀、閉兩俱立驗,因有通草之名”[13];《本草綱目》載“通草,釋名木通、附支、丁翁、萬年藤,子名燕覆;氣味辛、平、無毒;主治頭痛,上可利九竅、通心清肌,下治遍身拘痛,可泄濕熱、疏通大小腸、利小便。通脫木,釋名通草、活奪、離南。氣味甘、淡、寒、無毒。主治水腫癃閉,明目退熱,瀉肺,利小便”[9];《景岳全書》載“亦名通草。味苦,氣寒,沉也,降也。能利九竅,通關節,消浮腫,清火退熱,除煩渴黃疸,治耳聾目痛,天行時疾,頭痛鼻塞目眩,瀉小腸火郁,利膀胱熱淋,導痰濕嘔噦,消癰腫壅滯,熱毒惡瘡,排膿止痛,通婦人血熱經閉,下乳汁,消乳癰血塊,催生下胎。若治小水急數疼痛,小腹虛滿,宜加蔥煎飲。若治喉痹咽痛,宜濃煎含咽”[14];《本草備要》載“通草古名通脫木,味淡,色白氣寒。輕、通、利水、退熱。味淡則升,故入胃經,氣寒則降,故入肺經,通氣上達而下乳汁,引熱下行而利小便。治五淋水腫,目昏耳聾,鼻塞失音(淡通竅,寒降火,利肺氣),退熱催生”[15];《中國藥典》2015版載“通草,性微寒,味甘、平淡,歸歸肺、胃經,可發揮通氣下乳,清熱利尿之功效,主治乳汁不下,濕溫尿赤,脾胃虛寒,水腫尿少,淋病澀痛。木通,性寒,味微苦,小腸、歸心、膀胱經,具有通小便,祛心火,通經下乳之功效,主治胸熱癥,咽痛喉疾,尿赤,經閉乳少,水腫,五淋,周身攣痛[11]。

通草和木通二者皆有清熱、利尿及通乳的功效,但通過對文獻的考可知木通性味苦、微寒、沉降,小腸、歸心和膀胱經;通草性甘、淡、微寒、降但兼通氣上達,歸肺、胃經。從性味、歸經分析可知,諸多古籍中對通草的描述實為今之木通[16-19]。

3 結論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性狀描寫還是性味歸經來看,古代諸家所言通草多不是今日之通草,而是今日之木通。而近代所指通草,則為通脫木或小通草。因諸家本草見解不一,造成通草與木通二者品種與使用混亂,是因古有混淆,今有誤用。名實不一,效用則有異,澄源清流,避免誤用,十分必要。而臨床使用古方時如不加以鑒別,統一寫為通草,則極可能對患者病情無效,最后得出古方無用的結論。實則非古方無用,是選藥失誤之過。

猜你喜歡
古方本草
含杜仲古今方劑的對比研究
中國本草學著作中有關梨的考論
“古方今病,不相能也”芻議
探尋中華本草的足跡
本草,源于延續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場不動聲色的“雙面修行”
本草中華
三月節令本草之香椿 春來食春菜 齒頰繞余香
加大對中醫經古方保護的建議
2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