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內科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分析及護理干預

2020-12-28 02:05孫莉莉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多重耐藥菌呼吸內科感染

孫莉莉

【摘? 要】目的:文章主要針對呼吸內科多重耐藥菌感染(MDRO)及其護理干預措施進行分析研究。方法:臨床納入2017年01月~2019年12月我院呼吸內科接收的MDRO感染患者共62例,采取數字表法隨機分成兩組各31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護理干預,對兩組護理效果進行觀察。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是93.55%明顯較對照組77.42%高,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呼吸內科患者易出現MDRO感染,對其采取護理干預能改善其病情,促進其健康恢復。

【關鍵詞】多重耐藥菌;感染;呼吸內科;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0149-01

引言

隨著臨床中危重患者數量的不斷增加,抗菌藥物作為臨床中控制、預防和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藥物在臨床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而在近年來大量廣譜抗菌藥物的使用使得臨床中各種細菌性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同樣也由于藥物的不合理使用,導致臨床中出現了細菌耐藥的情況。多重耐藥菌是指臨床中能夠對三類或者三類以上的抗菌藥物同時呈現出抗藥性的細菌,其不僅會導致患者的疾病出現惡化,而且延誤患者的治療時間,如果不及時對患者進行處理和治療,甚至會導致患者出現死亡。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01月~2019年12月我院呼吸內科接收的MDRO感染患者共62例,采取數字表法隨機分成兩組各31例,對照組男18例,女13例。年齡32~67歲,平均(52.15±10.38)歲。觀察組男17例,女14例,年齡34~68歲,平均(52.25±10.35)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呼吸內科多重耐藥菌感染

多數情況下,呼吸內科患者發生院內感染時,革蘭陰性菌為主要的感染病原菌,如鮑曼不動桿菌、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等,感染病原菌也有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球菌等革蘭陽性菌,這些病原菌中絕大部分都屬于多重耐藥菌。導致呼吸內科患者發生多重耐藥菌感染的原因:(1)患者方面:呼吸內科收治的患者多為年齡大的老年患者,好合并多種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機體抵抗力和抗感染的能力弱,導致其發生感染的可能性偏大。(2)治療方面:呼吸內科患者因患上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支氣管哮喘等疾病會接受糖皮質激素治療以達到平喘效果,但這樣也往往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患者機體免疫力,增加患者多重耐藥菌感染的風險。因治療需要,還往往會對患者實施一些如導尿管、支氣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稍有不慎就會為病原菌粘附在導管表面進入患者機體內提供機會,增加感染風險性。再者,抗菌藥物在呼吸內科患者藥物治療中應用頻繁,使用時間長,應用種類也多,增加了產生耐藥菌的可能性。(3)環境方面:多數情況下,多名患者會住在同一個病房內,病房空間比較狹小,病房內人員具有較大的流動性,若病房內空氣、設備儀器消毒處理不到位,都會增加患者經由接觸傳播途徑而發生感染的概率。(4)手衛生方面:在對呼吸內科患者進行治療護理的過程中,醫護人員和患者的分泌物、血液、體液以及使用過的物品有很多的接觸機會,倘若醫護人員未能嚴格執行手衛生制度,就會增加大量病原菌經手傳播的概率,導致感染的發生。(5)隔離方面:當發現多重耐藥菌感染或者定植在呼吸內科患者中發生時,未能及時按照規定進行有效的隔離,就會增加擴散多重耐藥菌的感染范圍,造成更為嚴重的后果。

1.2.2觀察組行護理干預

包括:(1)依據患者藥敏結果和病情需要等,給其合理使用抗菌藥物;(2)醫護人員與護工均應嚴格執行手部衛生規范,按規定佩戴手套,向患者家屬詳細講解手部衛生加強的重要性,使其重視自身手部衛生,以免病菌經手部傳播;對保潔人員開展系統培訓,使其充分認識到維持病室清潔的重要性,同時對保潔方法進行規范化學習;(3)先對無MDRO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開展診療護理,后對伴有MDRO感染的患者開展診療護理;(4)若醫護人員需和患者分泌物、血液或傷口接觸,應穿戴隔離衣與手套,必要時戴防護鏡,完成操作后及時脫去隔離衣與手套,并做好手部衛生處理;(5)依據有關規定及時對患者使用過的儀器設備與物品進行消毒,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地面;(6)嚴格限制探視人次及次數,探視人員在出入病房前后均應嚴格進行手部消毒;(7)條件允許可將MDRO感染患者置于單間,或將同類MDRO感染或定植患者安放在同一房間,做好隔離標識;醫療設備盡量做到專人專用和一人一換,對無法實施專人專用的設備應進行嚴格殺菌消毒;(8)加強MDRO感染或定植篩查,及時送檢可疑標本,運送標本時選用密閉容器;(9)運送醫療廢物時采用黃色雙層垃圾袋;(10)若每隔24h以上采取一次標本,連續采集三次標本均未發現MDRO感染,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或好轉,才能解除隔離;(11)出院以后對患者床單元進行終末消毒,同時還應徹底清除病室內垃圾。

2 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較對照組高,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多種耐藥菌目前已經遍布全球,成為影響居民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往往會在社區或者醫院等環境中引起散發或者較大傳播,甚至導致暴發性流行的出現,已經成為了臨床中導致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但是在臨床治療中顯示,常規的抗菌藥物治療對于多種耐藥菌感染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往往存在較高的病死率,嚴重威脅著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為了保證患者的治療效果、降低傳染的可能性,給予患者有效的臨床護理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曙,陳雪萍.多重耐藥菌感染病人的護理與預防[J].護理研究,2014,9(27):3395.

[2]??? 柯向群.呼吸內科多重耐藥菌感染分析及護理對策[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5(14):139.

[3]??? 楊慧.呼吸內科住院病人多重耐藥菌感染現狀及管理對策[J].護理研究,2017,(17):2122.

猜你喜歡
多重耐藥菌呼吸內科感染
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肺炎危險因素的多中心調查
呼吸內鏡在呼吸內科診療中的應用探討
集束化干預措施在預防ICU多重耐藥菌感染中的應用分析
小兒支氣管哮喘與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相關性分析
骨三相顯像對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松動與感染的鑒別診斷價值研究
降鈣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基于信息管理平臺優化多重耐藥菌監測的研究與實踐
呼吸內科危重癥哮喘的診斷及治療效果觀察
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呼吸內科實施安全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