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案導學式教學法在血液科教學中的效果

2020-12-28 02:05朱原辛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血液科教學效果

朱原辛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得到病案導學式教學法在血液科教學中的效果。方法:研究人員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間,將進入我院血液科開展教學的60名本科班學生,平均分成隨機的兩組,設置為研究組以及參照組研究組學生采用并按導學式教學法,參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在相同一段時間教學之后,對比兩組學生的考試成績。結果:參照組的考試成績不如研究組,經過研究人員統計學軟件的有效分析,得到最終參照組以及研究組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病案導學式教學法對血液科教學效果在考試成績提升方面有積極的作用,采取病案導學式教學法提高血液科教學效果的考試成績。

【關鍵詞】血液科教學;病案導學式教學法;血液科;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0240-01

醫學臨床課程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開展對應的綜合性課程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指導學生的臨床實踐,不僅僅在教學過程當中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醫學基礎知識,還可以有效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1]。病案導學式教學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血液科教學效果在成績提升方面有顯著進步,學生可以更有效地理解實際病理知識,并且將其運用到工作當中[2]?,F列舉60名血液科教學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人員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間,將進入我院血液科開展教學的60名本科班學生,平均分成隨機的兩組,設置為研究組以及參照組研究組學生采用并按導學式教學法,參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參照組學生:男性16名,女性14名;年齡為18.96-21.69歲,平均年齡(20.26±0.69)歲。研究組學生:男性15名,女性15名;年齡為18.86-22.55歲,平均年齡(20.65±0.55)歲。相關人員將這60名血液科教學學生的一般資料進行有效對比,將其數據進行統一歸納整理發現,研究組以及參照組的血液科教學學生的年齡以及性別差異均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 傳統教學方法

參照組行傳統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根據疾病的病理病因,臨床表現,治療,診斷以及預后的順序開展對應的課程講解。

1.2.2 病案導學式教學法

研究組行病案導學式教學法:

(1)將本院血液科的住院患者進行有效的篩選挑選,在課堂當中涉及到的講述病例按選擇的內容與所教授的內容進行緊密聯系,保證講授資料的完整以及格式規范,確保病案導學的選擇具有一定的講解代表意義。

(2)在實際開展教學之前將選擇好的病例以及在課堂當中需要討論的問題,首先發給學生根據兵力的特點,結合教學的重點以及難點,圍繞相關的問題給學生們布置思考題,主要的內容包括疾病的治療,輔助檢查,診斷鑒別以及病例的診斷。

(3)教師在進行大課教學之后,利用較短的時間,對于課堂當中講授的血液科疾病的基本概念,最新進展,臨床特征,結合實際的教學病例進行有效的講解。針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效的制作多媒體課件,直觀的展示給學生們,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的應用,提高學生們的課堂注意力,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1.3 指標判定

根據學生們的期末考試成績來有效判斷不同教學方法在血液科教學的教學效果。根據分數將學生的學習狀態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以及不合格。滿意的教學效果率=(優秀+良好+合格)/人數。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人員將本次研究收集到的一系列血液科教學效果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軟件的分析(采用SSPS 26.0軟件分析),將收集到的一系列血液科教學效果的計數資料以%表示,名n表示,采用x2檢驗。如果研究人員將得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最終結果為P<0.05,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證明,此次研究研究組學生與參照組學生之間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比兩組血液科教學效果的考試成績情況,研究組學生的滿意程度為93.33%(28人),參照組血液科教學效果的考試成績為63.33%(19人),經過相關工作人員嚴禁統計學軟件的有效分析,得到其最終結果為(t=10.921,p=0.001)。其自身研究組與參照組學生的考試成績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醫學教育最主要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具有扎實技巧的醫學人才,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盡可能地發揮出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盡可能地提高學生們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果。病案導學式教學法的有效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血液科教學中的效果。應用病案導學式教學法,不僅僅對于任課教師有著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們需要結合臨床實際還需要明確課堂教學目標,盡可能選擇更加適合的教學病例。與此同時還要求教師自身具有豐富的內科知識理論以及專業基礎知識,及時了解學科內的最新研究進展,盡可能滿足在課堂當中與學生進行的有效溝通交流互動。在教學過程當中可以有效的吸引學生們的課堂注意力,調動學生們積極參與課堂的興趣。對于教師來說,可以有效的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加強自身的素質教育能力,對于學生來說可以有效的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的有效結合能力。本文研究得出的結論,與崔新宇的研究互證,證明其自身的研究有效性[3]。

對比兩組血液科教學效果的考試成績情況,我們可以知道研究組學生的考試成績明顯優于參照組的考試成績,經過統計學軟件的有效分析,以及對應統計學數據的有效整理,相關工作人員可以知道,研究組與參照組之間存在的逐漸差異,具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血液科教學效果的病案導學式教學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盡可能的從考試成績來反映出學生們對于知識的把握程度以及理解程度,。通過病案導學式教學法的有效開展,可以提高血液科教學效果,盡可能地保障學生對于科室內部所相關的知識的充分理解以及深入記憶,對于學生的知識點掌握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值得在臨床教學中廣泛使用。

參考文獻

[1]??? 潘彬.病案導學式教學法在血液科教學中的效果分析[J].科技視界,2018(28):175-176.

[2]??? 劉曉,秦蘭.病案導學式教學法在血液科教學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4,6 (04):97-98.

[3]??? 崔新宇.病案導學式教學法在血液科教學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08): 1278-1279.

猜你喜歡
血液科教學效果
基于產出導向法的大學英語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探究
案例教學法與標準化病人聯合教學提高醫學影像技術教學效果的研究
基于分形評估模型的實踐教學效果評價方法
情感優教對中職護生老年護理教學效果的影響研究
多媒體輔助中學英語詞匯教學效果探究
掌握“函數的表示”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果
心理護理在血液科護理中的重要性
改良簡易跌倒危險因素評估量表確定高危跌倒人群對預防血液病患者跌倒的影響研究
血液科化療藥物外滲導致靜脈炎的預防與護理
血液科患者感染危險預見性護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