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劇沙河調的歷史沿革

2020-12-28 02:03王敏
頌雅風·上半月 2020年5期
關鍵詞:漯河沙河豫劇

摘要:以河南為核心的黃河流域中下游廣大地區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詩經》中所載此地先民于祀神、祈年、驅疫、問乩、勞作、愛戀中“弦歌鼓舞”的詩文很好說明了其文化底蘊之豐厚。原始歌舞是戲曲萌芽的基本要素,戲曲以實際人生為擬態,反映著當地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藝術追求,沉淀著地域文化的歷史變遷。如果說戲曲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不可忽視的一條血脈,那么全國五大劇種之一的豫劇無疑是這條血脈里風采卓然的時代強音,我們有責任擷精取粹,張揚蹈勵,使之發揚光大。

關鍵詞:豫劇 沙河調

一、豫劇沙河調的歷史起源

河南自古以來都是帝王建都置郡的勝地,是歌舞藝術滋生的沃土。開封作為宋朝都城時,工商業發達,文化昌盛,專供曲藝歌舞表演的等場所——“勾欄瓦舍”鱗次櫛比。明清時期,每逢“春祈秋報”,大街小巷管弦不斷,經年累月,在世代樂舞、百戲雜談的基礎上,河南中州地區(開封、商丘)融合多地風俗、禮儀、語言、演藝衍生出“河南梆子”,是為豫劇前身,因早期演員用大本嗓起腔,用高八度假聲收腔,尾音帶“謳”聲,又叫“河南謳”。乾隆年間,豫梆戲在開封盛行,窩班比比皆是,其中朱仙鎮蔣門技藝拔群、門人眾多。馮紀漢在《豫劇源流初探》中指出,朱仙鎮衰落后,蔣門傳人四散發展,其傳承的祥符調流經漯河一帶,融合南陽梆子,逐漸演變為代表整個豫南地區的豫劇流派——沙河調。

沙河調來自民間,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每逢良辰吉日、農時節令,鄉鎮村落都會搭臺演戲,男女往觀,通宵達旦,百姓遇到攘災祈福、敬祖還愿、賀壽添丁、婚喪嫁娶,也會邀請戲班來表演,人民群眾對豫劇如火如荼的熱情,有力地支撐著漯河乃至河南各地的戲曲藝術傳承與發展。

沙河調比之開封一帶的祥符調、商丘一帶的豫東調,唱法、潤腔表達上不盡相同,但都以豫東地區(開封、商丘)的聲調和音韻為基礎,有共同的腔韻、樂句落音,有共同的板路、劇目、臉譜和表演程式,基本功訓練也大同小異,因此同屬廣義范疇的豫東調。沙河調演唱中多用假嗓(二本腔)發聲,其音列為56123(可稱為“上五音”),音調主音為sol。演繹上女聲活潑明朗、婉轉花俏,男聲則豪邁奔放,高亢激越,善于抒發慷慨激昂之情,表達愉快或壯烈的情景。

清末到民國,沙河調的知名戲班有長葛縣衙的文勝班、禹縣衙門的求勝班、郾城縣衙的五福班三大戲班一直活躍。文勝班知名演員有李佳玉、高全成、秦良恩等,求勝班知名演員有張小九、劉九來等。李佳玉扮相俊俏,唱腔甜潤,享譽沙河兩岸,張小九善拖長腔,多用花腔,人送外號“九彎子”。劉九來功夫超群,長靠短打技藝精絕,有“活武松”的美譽。

五福班原址在郾城小南街馬王廟,掌班的王文才一副天賦佳喉,嗓音洪亮圓潤,聲聞數里,在《鍘國舅》中扮演包拯時,咬字真切、鏗鏘清亮、洪亮悠長、韻味醇厚,被人稱為“一腔定干戈”。隨著京漢鐵路的通車和漯河火車站的建成使用,商業的日漸興盛導致了郾城縣城生意的日趨東移。后來五福班也流向車站一帶謀生,改名為“共和班”。1951年,共和班與漯河其他戲班合并,成立了漯河市豫劇團。

除此之外,沙河調的知名演員還有道光年間的名旦胡春、紅臉劉雙印,同治初年的名旦金豆子、紅臉劉學成,民國時期的名旦易湘山、紅臉曹彥章等。如今沙河調名家有安金鳳、劉法印、張自立、賀國民、張三旺等。從某種角度說沙河調的生角演員要比旦角更受觀眾推崇,比如沙河調現在仍經久不衰的劇目《黃鶴樓》和《斬英蓋》里就沒有一個旦角。而生角演員里沙河調豫劇院沙團長張三旺,扮相儒雅風流又陽剛帥氣,兼之唱念做打功夫全面、實力雄厚,是豫南劇界不可多得的美小生。

二、豫劇沙河調傳承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豫劇沙河調發展至今,歷經風雨,然而輝煌已不復當年,在今天呈現出明顯的頹勢。不單單是沙河調,整個豫劇的發展,都陷入了相對低迷的狀態,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大致可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多元文化消費沖擊

與歌曲、影視、綜藝節目相比,豫劇演出顯得較為古板。單就演出場所來看就存在著客觀的條件制約,而數字媒體則不然,足不出戶便可閱盡天下事。新媒體時代,信息通常如流星、如煙花般碎片化、炸裂式呈現,對比這種快消式的信息涌現,豫劇仿若偏安一隅的學究老朽,想要獲得年輕人的青睞與關注舉步維艱。娛樂、文學、廣告等自媒體傳送信息資訊,動輒數十萬點擊閱讀量,而戲曲類的公眾號,如“央視戲曲”等,點擊閱讀量不過萬人,學理性較強或地方戲曲公眾號的點擊量則更門可羅雀。如今漯河沙河調的微信公眾號是有心戲迷開通打理的,她工作之余就是研究和整理沙河調的相關資料,但公眾號的每日閱讀量乏善可陳。

(二)普及率呈遞減趨勢

認知體系尚在確立的青少年初次接觸豫劇,也許會被五彩臉譜、繽紛服裝、琳瑯道具吸引,這種新鮮感既寶貴又脆弱,如果后續沒有更強有力的刺激,他們的認知興趣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淡化,當主觀認知體系確立以后,他們更容易按照既定思維優先嘗試刺激閾值更高的事物。在數字媒體沖擊下,連中年觀眾也逐年遞減,更遑論青少年,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

沙河調的主要觀眾為中老年,但隨著移動網絡普及、傳播工具發展以及空巢化情況加劇,一些中老年的休閑娛樂方式從打牌、聊天發展為看電視、玩手機,曾經作為傳承鄉村文化習俗重要形式的豫劇,其鞏固鄉民情感、維系社交關系的作用正在削弱。

(三)豫劇發展緩滯

如今“婚喪嫁娶、生老病死”堂會式演出成為豫劇民營劇團維持生計的主要方式,受創作能力以及演員自身水平的制約,依然以演出傳統劇目為主,很多劇團演來演去,還是《三哭殿》《包青天》《大祭樁》《七品芝麻官》《程嬰救孤》《香魂女》《穆桂英掛帥》《花木蘭》等經典劇目。誠然《穆桂英掛帥》《花木蘭》等傳統劇目中有許多經典唱段直到今天依然膾炙人口,但將“忠孝節義”等傳統人倫道德與普通生活相結合融洽的新劇已越來越少,推陳出新節奏越來越緩。雖然一些迎合時代口號創作的劇目短時間內得到了高度關注,被搬上劇院、高校、年會舞臺,但很快就被人們拋入腦后,它們的“恢弘”主題使之無法成為受眾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消費,落入了另一種沉寂。

三、豫劇本身存在的失誤

(一)劇目遺失

傳承人沒有將傳統舊戲打造成經典劇目,沒有對名家、流派創始人參演劇目進行挖掘和搶救,新創劇目數量不多,質量不高,很多排演后沒演幾場就棄掉。長此以往,演出劇目大肆衰減,能傳承下去只會越來越少。豫劇整體環境如此,沙河調也不能免俗,沙河調有很多保留劇目只能通過傳承人口授心傳,常聽聞某某老藝人全本會背的戲多達二三百多出,然而最終這些保留劇目也只能伴隨老藝人長眠地下不見天日。

(二)絕技失傳

藝人們練功環境不如舊社會戲班中嚴苛,沙河調很多絕活如噴火、漱牙、變臉、換髯口,現在都已無人習得。

(三)教育困境

戲校招不到學生,培養不出來優秀的豫劇學子。豫劇最輝煌的時候,千人挑一才能考近戲校,如今只要報名就收。即使一些好的學子考入中國戲曲學院畢業后又大多改行不唱豫劇。漯河沒有專業的戲曲學校,沙河調在漯河地區的傳授仍是師傅帶徒弟一對一的口傳心授模式,人才培養境況比之其他地市,更為窘迫。

(四)青黃不接

優秀的演員、豫劇作家、導演嚴重匱乏。豫劇團收進質素高專業硬的青年演員非常不易,而且很難留住人才;能寫劇本的劇作家大多已是在六七十歲高齡,中青年編劇一旦斷層,豫劇將面臨無新戲可演的境地;青年導演只會給演員講內心體驗,不懂豫劇的表演程式、唱腔旋律,排出的戲是話劇加演唱。

作者簡介:王敏(1984-),女,江蘇徐州人,漢族,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平面設計與藝術理論研究方面?,F供職于漯河食品職業學院。

猜你喜歡
漯河沙河豫劇
白沙河
家校共育成合力,傳承河南豫劇
搶渡沙河
豫劇現代化進程分析
漯河為環衛工人設立“愛心取水點”
文化傳承視野下的文化產業開發模式探究
漯河為環衛工人設立“愛心取水點”
通過文化體制改革推動豫劇文化產業發展
更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