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高校干部精準化培訓模式研究

2020-12-29 11:53姜飛月徐若菡
教育教學論壇 2020年48期
關鍵詞:干部培訓精準化模式

姜飛月 徐若菡

[摘 要]開展精準化培訓工作,走精準化培訓道路,是新時期高校干部培訓工作提質量創品牌、高效服務社會的必由之路。當前,高校進行干部精準化培訓可采取的組織模式主要有委托訂單式、精準設計自主招生式、雙主體滴灌式;實施模式主要有在地培訓、進高校培訓、混合培訓;質量監控模式主要有全方位全過程質量監控和精細化管理模式。

[關鍵詞]高校;干部培訓;精準化;模式

[中圖分類號] D262.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48-00-03[收稿日期] 2020-08-26

高校干部精準化培訓是指普通高校面向國家、地方和行業企業,為精準滿足其對高素質、有活力、有創造性的干部人才需求而開展的教育培訓活動。高校是干部培訓的陣地之一,但不同于黨校、行政學院、干部教育學院等干部培訓主陣地,它重在干部專門業務學習,堅持“干什么訓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培訓原則,是旨在精準解決領導干部某方面的能力素質缺失問題,或幫助解決工作中的難題、困惑,或為完成新任務提供指導。正因如此,習近平同志曾強調,新時期的干部培訓要針對其知識空白、經驗盲區、能力弱項,開展精準化理論培訓、政策培訓、科技培訓、管理培訓、法規培訓等。

高校干部精準化培訓是對傳統干部培訓的超越,需要總結以往培訓經驗,深入探索新時期如何進一步推進干部精準化培訓工作。因此,本文旨在總結高校干部培訓工作經驗,嘗試歸納、總結和提煉出高校干部精準化培訓模式,為今后高校干部培訓工作提供借鑒。

一、新時期高校干部精準化培訓的組織模式

就組織形式而言,新時期有利于高校開展精準化干部培訓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委托訂單式培訓模式

委托訂單式培訓模式就是由干部培訓需求單位按照自身的培訓對象、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規模、培訓費用、食宿要求,向高?!跋掠唵巍?,高校按照委托單位實際要求進行培訓方案設計和組織實施。

這是一種以高校為主,委托方(培訓主辦方)參與的培訓模式,是當前高校干部精準化培訓的主流模式。委托方的參與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提供精準化培訓需求。這要求委托方在向高校下訂單前,要通過調查分析或根據本單位發展任務所需,提出明確細致精準的干部培訓需求。第二是精準確定參訓學員。委托方需要根據培訓目的、任務需要,確定參訓學員,或根據干部能力素質分析,確定需要培訓的學員。第三是參與培訓方案的制定。委托方要根據自身培訓需求和實際情況,對高校提供的培訓方案進行審核和調整。如根據自身需要,對高校提供的教學計劃進行調整,對食宿安排提出修改意見等。第四是參與培訓質量監控。如參與考勤、培訓評估等,并根據評估情況及時向高校反饋意見。

這種組織模式以高校為主,由高校負責培訓安排和具體實施。高校根據委托方提供的培訓需求,設計方案,組織教學活動,進行教學管理等。

(二)精準設計自主招生模式

精準設計自主招生培訓模式是指高校依托自身的學科、師資及其他教學資源優勢,根據國家、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新政策、新規劃,或行業企業發展的新業態、新技術、新趨勢等,精準設計干部培訓方案,并向社會和培訓市場需求方發出培訓邀約(招生),由社會和培訓市場根據自身需求和高校方案間的契合精準度,確定是否組織干部參訓。

精準設計自主招生模式的關鍵是高校能及時、敏銳地把握國家或地方形勢、政策的變化,或行業企業新技術、新業態、新經濟的出現,能準確預測到政府部門、行業企業面對新變化新形勢產生的干部培訓需求,同時能夠與高校相關專業院系、政府相關教育培訓部門或行業企業及時溝通,設計出滿足干部培訓需求的方案,特別是課程內容。

這種培訓組織模式更適合不同的單位真正有需要的干部人員報名參訓,而不是成建制組班培訓,或者相關單位抽調有需要的領導干部組班培訓,否則容易出現非精準化的漫灌式培訓。

(三)雙主體滴灌式培訓模式

雙主體滴灌式培訓模式是干部精準化培訓模式的創新,該模式是指受訓學員單位和高校合作,各自發揮主體作用和資源優勢,以問題或工作任務為導向,精準分析問題或任務,精準識別培訓對象,精準組織、設計和實施培訓工作。

這種培訓模式改變了過去依賴單一方組織和實施培訓的做法,而是集中雙方優勢資源,以帶著問題或有共同工作任務的干部學員為對象,緊緊圍繞問題或任務,雙方通過多次商討,搭建起有針對性的課程體系,采取靈活的培訓形式,聘用合適的師資,實施精細的管理,從而能夠開展精準的滴灌式培訓。

二、新時期高校干部精準化培訓的實施模式

就具體實施而言,高校常采用以下幾種模式。

(一)在地培訓模式

在地培訓模式是指整個培訓的實施是在學員所在地進行,由培訓主辦單位負責具體實施,包括提供場地、教學設備、安排食宿、教學管理等,但課程設計以高校為主,由高校與主辦方最終商定課程方案,師資由高校選派或雙方共同選聘。在這種培訓模式中,高校在教師授課方面通常有兩種安排:一是安排教師上門授課,稱之為送學上門;二是教師通過網絡授課,學員在線學習,或錄制課件,學員則通過視頻學習。通常是二者結合,并以前者為主。

在地培訓模式之所以能夠實施精準化培訓,是因為其組織模式可以是上述三種模式的任意一種,但學員則來自同一單位或地區。主辦單位可以根據當地發展任務或問題來確定培訓內容,組織學員;可以根據當地工作安排,在不干擾正常工作的情況下,靈活安排教學時間;可以在費用有限的情況下,讓盡可能多的、有同樣問題、任務和需要的學員參與學習;可以通過培訓就任務或問題進行研討、協調溝通和相互學習等。

(二)進高校培訓模式

進高校培訓模式就是由干部培訓主辦方將整個培訓工作委托給高校,由高校負責培訓方案制定,師資選聘、食宿安排、教學場地、教學管理等,主辦方安排學員進高校脫產學習。

同樣,前述三種組織模式都可以采取進高校的培訓實施模式。與在地培訓不同的是,進高校培訓時,整個培訓實施和管理工作通常都由高校來負責,但主辦單位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培訓需求確定是采取委托訂單式培訓,還是根據高校已推出的培訓項目抽調有需要的學員組班或參訓,或者根據高校已有方案采取選學課程的形式;業務性強或需求特殊,最好能采取雙主體模式。這樣才能保證培訓的精準化。

(三)混合培訓模式

混合培訓模式是指培訓的組織與實施是根據需要靈活安排,不拘泥于某種單一形式。委托訂單式+在地+進高校培訓、雙主體滴灌式+在地+進高校培訓都是比較常見的混合培訓實施模式。但后者更為典型、更常見。在委托訂單式+在地+進高校培訓模式中,干部培訓主辦方采取委托訂單式培訓,但在實施時,則根據需要采取在地學習和進高校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在雙主體滴灌式+在地+進高校培訓中,在地培訓通常是以主辦方為主,由主辦方負責組織和實施在地培訓期間的培訓安排,可根據干部培訓需要請高校委派教師送學上門,或者采取遠程在線學習方式,或自聘教師。進高校培訓則以高校為主,由高校負責組織和實施。有時,甚至采取在地學習、異地多高校游學相結合的方式,以實現精準化培訓的目的。

三、新時期高校干部精準化培訓的質量監控模式

精準化的干部培訓需要精準化的組織和實施,但更離不開嚴格的質量監控。新時期高校實施精準化干部培訓中,常用的質量監控模式有以下兩種。

(一)全方位全過程質量監控模式

1.全方位質量監控。這是指在培訓過程中主辦方(委托方、參訓單位)、高校(承辦方、自主招生方)、干部學員三者都要參與培訓質量監控,不能缺位。

對于高校來說,主辦方的質量監控是一種外部監控。不論采取何種培訓組織形式,主辦方都應參與質量監控,要深入了解整個培訓過程,對每個環節都要進行質量評估,并與高校方、教師及時溝通,改進教學,提高培訓精準性。

高校更應對整個培訓進行質量監控。如管理部門對培訓辦班的合規性進行監控,評估部門對教學安排的合理性、精準性,以及教師教學效果進行評估等。

學員是培訓安排和授課質量最有發言權。通過學員評教可對教師課堂教學、現場教學、研討等各個教學環節和安排進行質量監控。因此,學員及時完成培訓評估工作,可有效提高培訓的精準性。

2.全過程質量監控。全過程質量監控是指對整個培訓過程進行質量監控。對于高校來說,全過程質量監控主要是要完成以下工作。

首先是要確保培訓方案的精準化,特別是培訓內容的設計。這要求高校要有培訓教學委員會或培訓督導組對培訓方案進行審核把關,如教學安排是否與培訓需求高度一致,食宿安排和費用使用是否合理等。

其次是培訓程序和流程是否合理合規。高校培訓管理部門需要按有關規定監控辦班單位是否及時申報、協議是否合理、師資是否符合培訓資格要求、是否按流程安排各項培訓工作等。

再次是對教學過程進行監控,確保培訓按精準化要求落實。要制定和落實隨堂聽課制度,要求教學督導人員隨堂聽取教師授課,及時反饋聽課意見,指導教師改善教學。首次開課教師一定要接受督導人員的聽課,以便提高其教學技巧或確定其是否有繼續聘用資格。

最后,要對整個培訓進行質量評估,包括安排學員評教,尤其是要及時收集學員對每次課程教學的評估,以便提醒授課教師改進教學,提高后續教學及其他安排的精準性。

(二)精細化管理模式

精細化管理思想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日本,是對規范化管理的超越。當大多數高校的干部培訓工作都已實施規范化管理后,要進一步提升培訓質量,就需要實施精細化管理,以確保培訓精準和高效。

1.培訓職責精細化,確保培訓專業化。提高高校干部培訓質量首先要從建規立制開始。明確建立高校干部培訓的歸口管理制度、教學督導制度、班級管理制度。確保培訓工作有序、合理、科學開展。其次,要對各個機構和部門的職能進行細化,確保專業的部門做專業對口的事。最后,要對人員職責進行細化,確保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并保證事務、人之間溝通和銜接流暢。

2.培訓流程精細化,確保培訓有序細致周到。高校干部培訓流程精細化就是要依據一定的標準,將培訓流程或程序細分為有序銜接的階段和環節,以便整合資源,優化各種資源配置。一般來說,以干部培訓開展的時間順序為劃分依據,可將整個培訓流程劃分為四個階段:前期洽商、培訓準備、培訓實施和培訓結束。每個階段都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多個有序的環節。流程劃分越詳細,工作模塊數量越多,工作就越細化,就越容易關注到工作細節,越有利于實施精準化培訓,提高培訓質量。

3.培訓內容精細化,確保培訓精準化。培訓內容精細化就是對培訓方案設計和培訓課程開發進行精細化管理。精細設計培訓方案的前提是要有精細的需求分析。高??赏ㄟ^訪談、問卷調查等形式了解客戶的培訓意向和需求,或由干部培訓主辦方進行需求調查,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或任務。培訓內容精細化的核心是要搭建高精準的課程體系。這不僅需要精確的需求分析,還要結合師資資源,經過雙方多輪協調商議后才能形成。

4.培訓形式精細化,確保培訓高效。培訓形式精細化就是培訓形式如何在流程化的工作過程中被選擇和確定,即指根據培訓對象的身心特點、學習水平和特征、培訓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方式。一般來說,要從實際出發,根據需求,靈活組合各種培訓方式,形成實踐學習與理論學習共存,多種技術輔助,多種方式結合的培訓模式。培訓形式精細化會使培訓更符合個性化的培訓需求,有利于高效開展培訓工作。

5.培訓評估精細化,確保培訓質量信息真實可靠。培訓評估精細化是指細分評估主體,細分評估對象,全面收集培訓信息,細致周到地安排評估,以便真實有效地向干部培訓相關方反饋信息,及時調整干部培訓安排,提高培訓精準度。細分評估主體,使干部培訓相關方都能參與培訓評估,使培訓評估信息收集更全面;細分評估對象,使所有應該接受評估的對象都納入評估中來,接受評估,以評估促培訓高質量開展,以評估促培訓精準化。

參考文獻

[1]李明.培訓要講精準化[N].人民日報,2016-04-21(07版).

[2]周曄.精準化、專業化教師培訓及其運作模式[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53(5):75-82.

[3]牛振剛,李曉明.精準滴灌的干部培訓新模式[N].保定日報,2016-03-05(A01).

[4]李國貴.以精準培訓提高專業化水平[N].中國組織人事報,2016-05-16(06).

[5]楊紅英.走向精細化:高校干部培訓的管理框架趨勢[J].中國高等教育,2008(19):55-56.

猜你喜歡
干部培訓精準化模式
互動式教學在黨政干部培訓中的應用
情景模擬教學模式在領導干部培訓中的有效應用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