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印江縣朗溪鎮森林石漠化現狀分析及治理探討

2020-12-29 12:09
世界熱帶農業信息 2020年4期
關鍵詞:印江總面積石漠化

1貴州省印江縣朗溪鎮自然概況

朗溪鎮位于貴州省印江縣東部,東與永義鄉相接,西與峨嶺鎮相連,南與合水鎮、板溪鎮接壤,北與羅場鄉、纏溪鎮共界。該區域最高海拔1 440 m,年有效積溫5 500~6 144℃,無霜期270~295 d。

2朗溪鎮石漠化概況

2.1石漠化現狀

浪溪鎮全鎮總面積為75 km2。本文選擇調查河西村、昔蒲村、三村村3個行政村,是全鎮石漠化程度比較高的地區,囊括所有的石漠化類型。依據調查地區的基巖裸露占比、植被覆蓋面積、土層厚度和坡度等指標將石漠化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3個等級。河西村共有270.3 hm2土地存在石漠化現象,其中,輕度石漠化面積為91.8 hm2,中度石漠化面積為161.9 hm2,重度石漠化面積為16.6 hm2;昔蒲村石漠化面積為327.6 hm2,其中,輕度石漠化面積為34.7 hm2,中度石漠化面積為267.1 hm2,重度石漠化面積為25.9 hm2;三村村石漠化面積為289.8 hm2,其中,輕度石漠化面積為86.7 hm2,中度石漠化面積為149.7 hm2,重度石漠化面積為53.4 hm2。

2.2石漠化成因

采用衛星遙感圖像,用平板實地踏查勾繪,得出石漠化成因面積表,詳見表1。

石漠化是土壤逐漸被石頭取代,水土嚴重流失,越來越多的巖石裸露于土壤外,土壤面積越來越少,而巖石面積越來越大,土壤喪失農業利用價值和生態環境退化的一種現象。石漠化的成因有很多,大體可分為自然和人為兩個方面。人為因素大多表現為:受早期歷史政策和生產力較低的影響,人多地少,為了養活人口,大肆毀林開墾,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現代人類活動頻繁及經濟發展的要求,采石采砂、工程建設、盜伐濫伐、牛羊踐踏等人類活動嚴重破壞了自然植被,導致水土流失嚴重;人們生態保護觀念淡薄,生態保護政策不健全。自然原因主要表現為:朗溪鎮地形陡峭且落差大,陡坡溝壑多,植被生存度低,土壤被沖刷嚴重,生態環境被破壞后難以修復;夏季多暴雨,降雨集中且強度大,對地面侵蝕力強;石灰巖中大多數是碳酸鹽,可溶于水,易隨水流失;巖溶地區土壤厚度薄,植被覆蓋率低等。

2.3石漠化程度

本文對浪溪鎮河西村、昔蒲村、三村村的887.8 hm2石漠化土地進行調查,其中輕度石漠化土地面積為213.3 hm2,中度石漠化土地面積為578.7 hm2,重度石漠化土地面積為95.8 hm2,分別占石漠化土地面積的24%、65.2%、10.8%(表2)。

2.4石漠化土地利用類型

在被調查的石漠化土地中,按土地利用類型分,喬木林地面積為286.7 hm2,占石漠化土地總面積的32.3%;特殊灌木林地面積為389.4 hm2,占石漠化土地總面積的43.9%;耕地面積面積為211.6 hm2,占石漠化土地總面積的23.8%,詳見表3。

從石漠化程度來看,喬木林地石漠化程度主要為輕、中度,其面積達到270.3 hm2,占喬木林地石漠化總面積的94.3%;特殊灌木林地以中度石漠化為主,中度石漠化面積為307.6 hm2,占特殊灌木林地石漠化總面積的79%;耕地石漠化程度主要為中度,占耕地石漠化總面積的67.8%。喬木林地以輕度石漠化為主;特殊灌木林地以中度石漠化為主;耕地以中度石漠化為主。

3石漠化治理措施

3.1實施退耕還林和天然林保護工程

大規模實施退耕還林和天然林保護工程,加大營造林力度,做好國土空間規劃,保證林土比例協調,做到宜林則林、因地造林、宜土則耕,實施嚴格的林地和耕地保護政策,做好國土綠化工作。

3.2大規模實施坡改梯工程

在石漠化的巖溶地區進行坡改梯工作,特別是在陡坡地段,將坡土改為梯土,這樣可以固定土壤并增加土壤厚度,緩解雨水對土壤的沖刷力,增強了水土保持能力。

3.3實施生態搬遷工作

在一些環境惡劣地區,生態環境不適合人類生存,應結合精準扶貧政策,實施易地搬遷工作,將居民搬遷至生態適宜地區,減輕石漠化地區的生態環境壓力,加強生態保護,禁止破壞性開發。

3.4保證產業多元化,調整產業布局

禁止發展放養式畜牧業,提倡發展圈養式畜牧業,著重發展經濟(果)林,適當發展林下經濟,如藥材種植等,對產業結構進行合理調整,禁止皆伐,提倡擇伐,嚴禁毀林開墾,防范森林火災,減少破壞性大的產業對環境造成危害。

3.5建立生態補償機制

實施公益林及退耕還林補償機制,提高退耕還林和公益林補償標準和年限,補償機制要向生態重點保護地區傾斜,特別要照顧到生態脆弱地區。另外,可以將一些精準貧困戶聘用為生態護林員,進行日常林業生態管理。

3.6加大石漠化科技研究和技術推廣力度

應將石漠化治理作為國家重點科學研究項目,適當增加資金投入。林業科研機構、林業高校應加大石漠化治理方面的科學研究,增強石漠化治理人才培養力度;政府林業部門應加大人才引入力度,聘請高端技術水平的林業技術人員,推廣成熟的技術治理模式和治理經驗,將一些新經驗和技術進行有效地推廣應用。

3.7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和宣傳

充分利用標語宣傳、院壩會、培訓班等形式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力度,讓農戶感受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真正使農戶參與到生態建設和保護中來。另外,各類學校應有效開展生態環境教育,樹立學生的生態保護意識。

(貴州省印江縣朗溪鎮林業環保站黃力)

猜你喜歡
印江總面積石漠化
印江自治縣全力做好老干部健康體檢工作
太平洋名字的來歷
淺析玉龍縣石漠化綜合治理成效
《UFI全球場館地圖》發布亞太區展館總面積為全球第二
“孿生風云”之石漠化與貧困
書法為媒 打響品牌
我國濕地10年“丟”一個海南省
湖南將加快石漠化綜合治理步伐
我國濕地的狀況如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