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方丹參注射液與生蒲黃湯對非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療效分析

2020-12-30 07:11朱瑩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22期
關鍵詞:丹參復方注射液

朱瑩

【摘 要】 目的:探討復方丹參注射液與生蒲黃湯對非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效果。方法:選擇本院在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8例非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58例患者平均分為觀察組(29例)與對照組(29例),對照組患者采用肌肉注射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生蒲黃湯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與治療前后的血液流變學與炎癥因子水平變化。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對照組患者明顯升高(96.55% VS 79.31%),具有明顯差異(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的血液流變學與炎癥因子水平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以上指標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的各項指標比對照組降低更多(P<0.05)。結論:與復方丹參注射液相比,生蒲黃湯可提高非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效果,改善血液流變學與炎癥因子情況,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復方丹參注射液;生蒲黃湯;非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血液流變學;炎癥因子

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代謝紊亂綜合征即為糖尿病,該病的患者一般長期都處于高血糖和代謝紊亂的狀態中,隨著疾病的進展,會出現一系列并發癥,使患者的神經系統、心血管等器官和組織受到嚴重的損傷。而該病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即為微血管并發癥,其主要有兩種,包括非增殖型和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一旦患有非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若未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會逐漸發展成為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嚴重時可能會引起患者失明,并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嚴重的影響,并對家庭和社會帶來較大的負擔。因此,給予其積極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1-2]。目前臨床上多采用西醫治療非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但是隨著中醫藥治療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中醫藥治療非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本研究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來本院治療的非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58例,將復方丹參注射液與生蒲黃湯用于非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治療中,以為非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選擇更合適的治療方法提供選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來本院治療的非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中挑選出5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中關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診斷標準[3],B超提示有玻璃體散亂或密集回聲光點;排除患有肝腎衰竭性疾病患者、患有傳染性疾病者、對本次研究使用的藥物過敏者、合并有白內障、視神經疾病、葡萄膜炎、青光眼、視網膜脫落等其他眼病者、患有精神方面疾病、意識認知較差,不能配合研究者等。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58例患者平均分為觀察組(29例)與對照組(29例),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齡在41~76歲,平均年齡(51.69±4.89)歲,發病時長2~63d,平均發病時長為(11.20±2.35)d;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齡在41~75歲,平均年齡(51.89±5.21)歲,發病時長3~62d,平均發病時長為(11.35±2.41)d,對兩組患者的相關臨床資料比較發現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分析比對意義。

本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患者對研究內容知情,且自愿參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肌肉注射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劑量是每次2mL,每天2次;觀察組患者采用生蒲黃湯治療,中藥組分包括丹參20g,生蒲黃25g,藕節、旱蓮草30g,生地、丹皮、郁金各15g,梔子、荊芥炭各10g,甘草、川芎各6g,用水煎至300mL,每次150mL,早晚各服用1次,兩組患者均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治療后患者的微血管瘤消失或減少,眼底滲出、出血基本或完全吸收,較治療前視力提高不低于2行,同時中醫癥候積分降低不低于60%為顯效;治療后患者的微血管瘤減少或無變化,眼底滲出或出血部分吸收,與治療前相比視力提高低于2行,中醫癥候積分降低≥30%為有效;微血管瘤增多或無變化,眼底滲出或出血增多或無吸收,與治療前相比視力降低或無提高,中醫癥候積分降低<30%為無效[4];2)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液流變學(血漿黏度與全血黏度)與炎癥因子(CRP與IL-6)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利用SPSS 23.0統計分析,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具體表示方式分別用%和(±s)表示,分別進行χ2檢驗和t檢驗,當P<0.05時表示兩組數據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比對照組患者明顯升高(96.55% VS 79.31%),具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液流變學與炎癥因子水平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血液流變學與炎癥因子水平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以上指標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的各項指標比對照組降低更多(P<0.05)。見表2。

3 討論

非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具有特異性改變的眼底病變,也是全身性代謝疾病的常見并發癥[5]。祖國醫學無“非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之命名,根據患者的發病原因與臨床表現,可將其歸屬于暴盲、視瞻昏渺、云霧移晴、血灌瞳仁,中醫認為其與患者的飲食不節、情志不舒、外感熱邪有關,因以上原因導致氣滯血淤,從而引起目絡阻滯,導致肝腎虧虛,若精血不能夠上達于目,則會導致目絡失養,因此本病治療需以補腎益氣、活血化瘀為主。本院將生蒲黃湯用于非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治療中,療效顯著。

IL-6的生物效應較為復雜,其可促進生物效應及急性期蛋白的產生,同時誘導淋巴細胞分化,引發炎癥反應的發生,同時CRP也是一種炎癥反應標志物[6-7]。因此,本文選擇其作為觀察指標,本文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對照組患者明顯升高(96.55% VS 79.31%),具有明顯差異(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的血液流變學與炎癥因子水平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以上指標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的各項指標比對照組降低更多(P<0.05)。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生蒲黃湯組分包括丹皮、生蒲黃、丹參、旱蓮草、藕節、荊芥炭、生地、川芎、郁金、甘草、梔子,其中丹皮具有活血化瘀、清熱涼血之效;旱蓮具有滋補肝腎、涼血止血之效;丹參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經之效;藕節具有止血化瘀,止血不留瘀之效;荊芥具有止血、發表祛風之效;郁金具有清心解郁、行氣化瘀之效;川芎具有祛風止痛、活血行氣之效;梔子具有清熱利尿、涼血解毒之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之效。根據現代藥理研究的結果,生蒲黃具有降血脂、增加冠脈流量、增強機體免疫力、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旱蓮草具有增加冠脈流量、增強機體免疫力、止血作用;荊芥炭具有止血、解熱鎮痛的作用;生地具有抗凝血、止血的作用;郁金具有改善血液流變的作用。生蒲黃湯諸藥合用可改善炎癥反應,提高治療效果[8]。

綜上所述,與復方丹參注射液相比,生蒲黃湯可提高非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效果,改善血液流變學與炎癥因子。

參考文獻

[1] 努爾比亞·玉蘇甫,姑麗牙爾·艾尼.普羅布考輔助治療高血脂非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療效分析[J].藥物評價研究,2019,42(03):162-165.

[2] 陳慧.益氣養陰明目方聯合丹參注射液治療46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19,25(14):182-184.

[3] 賈麗燕,來保勇,趙楠琦,等.基于文獻數據挖掘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藥用藥關聯規則分析[J].中國中醫眼科雜志,2018,28(06):442-447.

[4] 錢春艷.聯用復方丹參注射液、參芪降糖片和六味地黃丸治療糖尿病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01):126-127.

[5] Zeng Y,Cao D,Yang D,et al.Retinal vasculature-function correlation in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J].Doc Ophthalmol,2020,140(02):129-138.

[6] 杜戰國.生蒲黃湯治療非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研究[J].陜西中醫,2018,39(07):897-899.

[7] 張才慶,李艷.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血脂指標變化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微循環學雜志,2020,30(01):61-64,68.

[8] 李婧.生蒲黃湯治療非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2019,34(02):89-91.

猜你喜歡
丹參復方注射液
芪膠升白膠囊聯合復方甘草酸苷片治療白癜風的效果分析
腦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與丹紅注射液治療的療效及安全性
精氨酸谷氨酸注射液與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的配伍穩定性考察
參麥、參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復方丹參滴丸治療高血壓的療效判定
多潘立酮聯合復方消化酶治療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觀察
本草園——丹參
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聯合依達拉奉注射液治療老年腦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
復方丹參片和滴丸的作用一樣嗎
治神經衰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