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化護理在普外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效果分析

2020-12-30 07:11孫景榮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22期
關鍵詞:效果分析人性化護理

孫景榮

【摘 要】 目的:探討人性化護理在普外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效果。方法:將本院于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2例普外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的護理模式將其分為常規組和人護組兩組,觀察比對兩組患者護理期間并發癥發生概率及護理滿意度。結果:人護組患者并發癥概率遠小于常規組,其護理滿意度則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將人性化護理應用于普外手術患者護理中能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概率,護理效果較好。

【關鍵詞】 人性化護理;普外手術患者;效果分析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humanized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undergoing general surgery

Sun Jingrong

Daqing Oilfield General Hospital, Daqing,Heilongjiang 163001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umanized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undergoing general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62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8 to August 2019 for general surgery were taken as research objects.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ode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human care group.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during nursing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probability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human nursing group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humanized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general surger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the nursing effect is good.

[Key words]Humanized nursing; Patients undergoing general surgery; Effect analysis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手術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治療手段,其高效快捷的治療方式,為患者減輕了大部分的治療痛苦,但手術本身也會為患者機體造成損傷,因此需要患者在術后維持一段時間的修養護理,才能快速恢復傷口[1]。人性化護理是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提倡以人為本,關注患者生理心理各方面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將探討人性化護理在普外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進行過普外手術的6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平均分為常規組與人護組各31例。其中常規組有男患18例,女患13例,年齡為26~66歲,平均年齡為(46.51±3.17)歲;人護組有男患17例,女患14例,年齡為27~67歲,平均年齡為(47.31±2.51)歲。兩組患者均已簽署知情書,同意參與本次研究,其他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模式,既在術后24h監測患者體征變化情況,并及時告知家屬及患者手術情況,調整輸液速度及時了解患者情況,對其休息及飲食給予指導。

人護組采取人性化護理,具體措施如下,1)做好術前指導:護理人員在手術前1周內,應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宣教指導工作,以熱情細心的護理態度,幫助患者消除對于陌生環境的緊張感,然后介紹手術內容、術前注意事項如飲食、用藥等,幫助患者做好手術準備,抵抗負面情緒。其次指導患者做一些運動訓練,提高身體的耐受力,為術后康復做好準備。2)做好環境護理:患者手術后充足的睡眠,才能加快傷口恢復速度,護理人員應及時控制好病房內的溫度及濕度,每天定時通風[2]。在術后2~3d內限制家屬看望時間及次數,保證患者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及質量,并做好體征監測記錄,密切關注患者各項體征的變化情況,如出現異常立即向醫生報告,進行治療。及時為患者更換護理液,并告知其一些正常的用藥反應,降低其恐慌感,安心修養[3]。3)飲食康復指導:及時判斷患者康復情況,為其制定適宜的飲食、康復訓練計劃。嚴格控制患者每日鹽和水的攝入量,建議患者以優質蛋白攝入為主,促進傷口恢復;在患者能下床走動后,叮囑家屬按時督促患者做好康復訓練,促進血液循環,加快康復進程[4]。另外護理人員也要注意這期間的心理護理,與患者溝通交流,及時發現其存在的情緒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鼓勵和支持,幫助患者及時調整心態,樹立治愈的信心,養成良好的用藥習慣。

1.3 觀察指標

1)并發癥發生情況: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期間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統計數據。

2)護理滿意度統計:以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測評》為準,以問卷調查、電話隨訪的方式收集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

以SPSS 16.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χ2檢驗。統計值有統計學差異的判定標準為P<0.05。

2 結果

2.1 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后,人護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45%,明顯低于常規組的38.71%,P=0.00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比較

人護組護理滿意度為93.55%,明顯優于常規組的61.29%,P=0.00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人性化護理是一種全新的護理方式,主要提倡以人為本,關注患者點滴,向其提供全面、安心的護理服務,提高護理有效性[5]。本次研究得出,常規組并發癥發生概率為38.71%,而人護組僅為6.45%要遠低于常規組;人護組的護理滿意度93.65%也要明顯高于常規組的61.29%。通過采取人性化護理,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從而降低了并發癥發生概率,提高了護理滿意度,具體原因分析如下:

1)通過術前指導,有助于調節患者情緒,很多患者及其家屬由于對疾病及治療方案的不了解,因此容易產生煩躁不安的情緒,從而影響治療態度。通過護理人員的術前指導,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屬對于疾病的認知度,降低了恐慌感,從而積極配合護理要求。另外較為系統的知識宣教,也能提高陪護人員的專業程度,能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指導,準備患者護理期需要的物品及飲食方案,間接提高護理效率。另外適當的訓練,也能幫助患者在術前1周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提高身體耐受力及器官功能,有助于術后康復。2)良好的病房環境,保證患者休息質量。首先是外部環境,通過調整病房溫度、濕度及燈光,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適度,起到一定的情緒鎮定作用。其次是心理環境,因為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后,身體所帶來的疼痛及種種不適感,都會使其產生焦慮、不安情緒,通過及時調整輸液速度,限制看望次數,降低外界干擾因素,幫助患者提高睡眠質量,盡快度過適應期,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3)合理的飲食、訓練安排,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很多患者的疾病形成原因都是因為生活作息不規律,因此通過科學的飲食運動安排,能為身體復原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提高藥物及營養的吸收效率,進一步增強體質。幫助患者提高對身體健康的重視程度,從而在出院后也能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避免疾病復發。

參考文獻

[1] 謝林飛.人性化護理在胸外科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7,11(10):851-852.

[2] 崔迎.人性化護理在普外手術患者護理中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04(62):12176.

[3] 姚淑梅.人性化護理在普外手術患者護理中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56):254.

[4] 吳曉娟,王玉英.人性化護理在普外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08(06):221-222.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09(14):256.

[5] 曾盛菊.人性化護理在普外手術患者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索[J].

猜你喜歡
效果分析人性化護理
人性化護理工作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分析阿奇霉素聯合痰熱清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效果
人性化護理干預對剖宮產初產婦母乳喂養依從性的分析
分析人性化護理在腫瘤內科中應用及護理效果
案例教學法在Photoshop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