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取消中國香港單獨關稅區影響的大數據量化模型研究

2020-12-31 11:31崔建高
海關與經貿研究 2020年6期
關鍵詞:中國香港經貿進出口

崔建高

2020 年7 月14 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香港自治法》,單方面取消了香港特別關稅待遇,將視香港為中國的普通城市。8 月11 日,美國政府正式發布公告:自9 月25 日起,原產自香港的貨物出口到美國必須標明來源地為“中國”,而非原來的“香港制造”。因此,原產地為香港的貨物有可能面臨美國單方面擅自加征關稅的風險,從而不再享受美國給予香港單獨關稅區的優惠政策。為有效評估相關政策調整對美國與香港進出口貿易的不利影響,有必要借助大數據技術,利用模型進行量化評估,并為有效應對相關政策的外溢影響做好措施儲備。因中國香港作為單獨關稅區,是WTO 的成員,為表述方便,本文中涉及貿易數據統計時表述為“中國”的,僅指“中國內地”。

一、中國香港單獨關稅區的歷史淵源

2020 年8 月11 日,美國國土安全部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基于2020 年7 月14 日發布的《關于香港正?;目偨y令》,暫停適用1992 年《香港政策法》第201(a)條和1930 年《關稅法》第304 條關于香港的原產地規則相關規定,要求香港生產的進口商品不得再將原產地標明為“香港”,而是“中國”,香港被視為中國的普通城市。堅持底線思維,準確評估上述政策出臺后對中美貿易的影響,并做好進一步惡化的準備,需要準確理解單獨關稅區的內涵和外延,以及歷史發展脈絡。

(一)單獨關稅區的國際法淵源

與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的國際組織不同,按照《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第26 條5(c)款規定,對這一領土負責的締約方發表聲明并通知總協定總干事,世界貿易組織(WTO)允許非主權國家或地區以單獨關稅區的身份成為正式成員。按照GATT 規定:單獨關稅區是在處理對外貿易關系或與GATT 相關的其他事務時享有完全自治權的關稅領土。在單獨關稅區內,貨物進出境的監管、關稅及其他各稅的征免,均按該地區政府頒布的海關法規執行。因此,單獨關稅區雖然不享有主權,但是,根據WTO 多邊貿易協議,享有與所屬國家同樣的權利,承擔同樣的義務。目前,在WTO 中存在四個單獨關稅區,即歐盟、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和中華臺北。

(二)單獨關稅區的作用定位

按照《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單獨關稅區是指“一個與其他領土間的大部分貿易保持著單獨稅率或其他單獨貿易規章的地區”,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海關法意義上的關境領土,在海關法授權領域內實施法定的海關監管權;二是處理內部經貿事務方面具有獨立性以及制定內部經濟政策的自治權;三是在處理WTO 事務中有充分自主權的單獨締約方和獨立的參與主體;四是擁有經貿領域的高度自治權的“非國家實體”,不僅可以獨立處理對外經貿關系,而且在經貿領域具有對外交往的權力;五是單獨關稅區有別于國際法上的國家、國際組織等國際法主體,不具有獨立的法律人格;六是單獨關稅區是獨立的經濟實體,擁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某些職能,并在國際經濟關系中享有特定的權利并承擔義務,可以全權代表該區域內的經濟利益。

(三)單獨關稅區出臺的背景

GATT 于1947 年10 月30 日在日內瓦簽訂,并于1948 年1 月1 日開始臨時適用,目的是通過削減關稅和其它貿易壁壘,消除國際貿易中的差別待遇,促進國際貿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資源,擴大商品的生產與流通。在GATT 締結之初,正值亞非拉殖民體系瓦解之時,大量的殖民地雖然沒有完全脫離殖民國家但已經事實上取得了主權國家的地位,但加入GATT 又繞不開其宗主國。因此,為解決殖民地國家加入GATT 問題,GATT 設置專門條款,規定由宗主國作為締約方,殖民地地區擁有完全獨立的經濟自治權,一旦上述地區取得政治上完全獨立,隨之成立的殖民地國家無需重新加入GATT。1950 年,印度尼西亞就是根據該規定成為GATT 的成員國。而上述規定,也較好地適應了1960 年以后,殖民地國家紛紛獨立的國際形勢??梢钥闯?,無論是GATT 還是WTO,單獨關稅區均具有完全的經濟自治權,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單獨與其他成員進行談判,并約定準入時間表。

(四)WTO有條件的繼承情況

WTO《關于建立世界貿易組織的馬拉喀什協議》第12 條規定:“任何國家或在對外貿易關系以及本協議和多邊貿易協議所規定的事務方面享有充分自治的單獨關稅地區,可以在它和WTO 議定的條件下,加入本協議?!鄙鲜鲆幎ㄅcGATT 相比:一是單獨關稅區的內涵不同。GATT 僅包含貨物貿易而WTO 則同時包含服務貿易。二是GATT 要求宗主國同時為締約方才可能接受其關稅領土范圍內的單獨關稅區成為其一員,而WTO 則無此限制。三是程序不同。GATT 要求單獨關稅區的中央政府必須為締約方,且需要中央政府舉薦。WTO 無需中央政府舉薦,但為避免政治沖突,需要中央政府確認。例如:我國臺灣地區,就是WTO 同意我國“中央政府先加入,臺灣地區后加入”的要求后才加入的。如果中國政府不對臺灣的單獨關稅區身份予以確認,WTO 是不會與我國臺灣地區進行入世談判的,更不會提交至WTO 部長級會議表決。這也體現了WTO 尊重我國行使國家主權的態度。

(五)我國加入WTO的三種方式

我國加入WTO 有三種方式:一是以GATT 締約方直接加入。香港、澳門就是以此方式加入。1984 年,中英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確認了香港單獨關稅區的地位。1988 年,英國舉薦香港以單獨關稅區的地位成為GATT 的締約方,中國政府同時發表聲明,確認香港回歸后以“中國香港”的名義繼續作為GATT 的締約方。澳門與此類似。二是“復關”談判。我國作為GATT 的創始締約方,1986 就啟動了“復關”談判。WTO 成立后,同意我國可以不適用新成員加入的規定,一旦入世談判結束,可以直接獲得創始成員的地位。三是以單獨關稅區的身份申請加入。主要是指我國臺灣地區(單獨關稅區全稱為“臺灣、澎湖、金門、馬祖單獨關稅區”),對此,中國政府特別發表聲明,明確了臺灣在經貿方面的單獨關稅區地位,并同意臺灣以單獨關稅區的身份加入GATT。隨著WTO 成立,中國臺灣也從“入關”談判改為了“入世”談判。因此,在與WTO 成員國經貿往來方面,港澳臺地區同大陸是平等關系。

(六)美國對香港特殊關稅待遇的政策變遷

按照1930 年美國《關稅法》,所有美國進口貨物必須在明顯的地方以清晰、不可磨滅和永久的方式打上原產地標簽。1992 年,美國出臺的《香港政策法》,規定美國尊重香港的單獨關稅區地位和《關貿總協定》締約方地位,給予香港最惠國待遇地位,承認香港的原產地證書,視其為不同于中國內地的原產地。1997 年6 月5 日,美國海關總署(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的前身機構)發布通知規定:在香港于1997 年7 月1 日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后,香港生產的貨物應繼續標明其原產地為“香港”。2020 年7 月14 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布《關于香港正?;目偨y令》暫停了《香港政策法》第201(a)條(22 U.S.C.5721(a))賦予香港的特殊待遇,原因是美國政府確定香港已經不再具有足夠的自治權,不足以使美國對其賦予與中國不同的差別待遇,并要求相關行政機關必須在行政命令發布后15 天內,根據相應的法律采取適當行動。

二、評估模型建模步驟及編程技巧

從美國《香港政策法》不難看出,美國取消香港單獨關稅區地位后,首當其沖受到影響的是關稅。準確評估上述關稅影響,需要結合中美、港美、內港三個關稅區之間的整體國際貿易情況,并結合中美經貿摩擦相互加征關稅商品的稅率。因此,本文通過國際貿易數據(GTA數據庫),采用SQL 編程,以中國香港、美國兩地的數據進行大數據模型分析,并進行量化評估。

(一)加工原始數據

從GTA 數據庫分別下載商品編碼為2 位、8 位的美國、中國香港的貿易數據,字段信息如下:

表1 美國、中國香港貿易數據字段信息表

(二)模型計算邏輯①因版面所限本部分內容中關于具體模型腳本已刪除,若有需要可與作者、編輯部聯系。

1.前5 位貿易國(地區)排名變化計算邏輯。對美國、中國香港發布的兩位商品編碼數據按照年度、貿易國、進出口進行group by 分組,計算年度貿易國貿易額數值。之后,按照進出口、年度進行過濾,并截取年度排名前5 位的國家,對其2015、2016、2017、2018、2019 年的數據通過union all 進行縱向拼表,并按照年度和貨值進行排序展示。

2.貿易順差/逆差前5 位貿易國(地區)排名變化計算邏輯。對美國、中國香港發布的兩位商品編碼數據按照年度、貿易國、進出口進行group by 分組,然后按照進口、出口分別對上述數值進行過濾后,通過full join 進行數據橫向拼表,將(進口值-出口值)加工為貿易逆差字段,(出口值-進口值)加工為貿易順差字段,并進行降序排序。對計算后的結果,按照2015、2016、2017、2018、2019 年進行過濾,再截取前5 位進行union all 縱向拼表,并按照年度、貿易順差額或者年度、貿易逆差額進行排序展示。

3.美國、中國香港貨物貿易整體占比計算邏輯。對美國、中國香港發布的兩位商品編碼數據按照美國、中國香港進行過濾,然后按照年度、進出口進行group by 分組,將按照美國、中國香港進行過濾的數據與沒有過濾的全量數據group by 后的結果進行inner join 橫向拼表,并將(過濾后貨值÷全量貨值)加工為占比,并區分進出口,按照年度和進出口進行排序展示。

4.美國中國香港轉口貿易測算模型計算邏輯。按照目前國際貿易慣例,分別將中國香港發布的對美國年度進出口貿易額及美國發布的對中國香港年度進出口貿易額進行對比,通過兩個關稅區之間的數據差異,定量地反映美國經中國香港轉口貿易情況。首先將對美國、中國香港發布的兩位商品編碼數據按照美國、中國香港進行過濾,再按照年度、進出口進行group by 分組,然后通過字段加工,將中國香港進出口口徑進行轉置以和美國數據進行inner jion 橫向拼表,按照年度進行排序展示。

5.關稅戰增加企業稅負計算邏輯。將美國發布的2019 年10 位商品編碼數據通過substr截取到8 位,然后按照中國香港進行數據過濾,將進口數據與美國政府發布的加征關稅清單經inner join 拼表,出口數據與中國政府發布的加征關稅清單進行inner join 拼表,并按照貨值×稅率加工增加企業稅款負擔字段,按照進口、出口過濾后,進行inner join 橫向拼表,從而得出中美兩國企業增加的稅款成本。因為中美兩國8 位商品編碼并不一致,為降低編程難度,本文未進行編碼轉換,會與實際情況有一定的差異。

三、美國與中國香港整體貿易情況

(一)美國數據模型運算結果及分析②該部分原始數據均來自GTA,表中均為模型運算結果。

從表2 可以看出,受2018 年中美經貿摩擦影響,美國自中國進口貨物出現顯著下跌,從2018 年3.7 萬億降至2019 年3.26 萬億,但中國始終是美國最大的進口貨物來源國,且前5 位進口來源國較為穩定,從2015-2019 年,始終為中國、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德國,說明美國已經形成了穩定的國際貿易供應鏈。

表2 2015-2019 年美國進口前5 位國家(地區)排名變化情況

從表3 可以看出,受2018 年中美經貿摩擦影響,美國出口中國貨物出現顯著下跌,從2018 年0.793 萬億降至2019 年0.735 萬億,但美國前5 位出口國家(地區)較為穩定,從2015-2019 年,始終為加拿大、墨西哥、中國、日本、英國,說明美國出口貨物主要需求市場受美國挑起的經貿摩擦影響不顯著,美國企業已經建立了穩定的國際出口市場。

表3 2015-2019 年美國出口前5 位國家(地區)排名變化情況

續表

從表4 可以看出,受2018 年中美經貿摩擦影響,美國與中國進出口貨物總額出現顯著下跌,從2018 年4.5 萬億(排名第一位)降至2019 年4.0 萬億(排名第三位),但美國前5 位進出口貿易國家較為穩定,從2015-2019 年,始終為加拿大、墨西哥、中國、日本、德國。

表4 2015-2019 年美國進出口總額前5 位國家(地區)排名變化情況

續表

從表5 可以看出,2015-2019 年,中國香港始終是美國國際貨物貿易最大的順差來源地區,美國企業獲益較為顯著。但是,受中美經貿摩擦影響,整體順差出現較大幅度的萎縮,從2018 年的2040 億元降至2019 年的1791 億元,說明美國整體經貿利益受中美經貿摩擦的負面影響顯現。

表5 2015-2019 年美國貿易順差前5 位國家(地區)排名變化情況

續表

從表6 可以看出,2015-2019 年,中國內地始終是美國國際貨物貿易最大的逆差來源地。雖然受中美經貿摩擦影響,美國與中國整體國際貨物貿易額從第一位降至第三位,但中國依然是美國貨物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說明中美兩國經貿往來日益緊密,宏觀經濟政策波動很難改變中美經貿緊密互補的事實。

表6 2015-2019 年美國貿易逆差前5 位國家(地區)排名變化情況

續表

從表7 可以看出,2014-2019 年,美國與中國香港的貨物貿易較為穩定,中國香港占美國整體進口、出口額的比值相對較低。但美國與中國香港的貨物貿易受中美經貿摩擦的負面影響較為顯著,2019 年相比2018 年,進口占比、出口占比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

表7 2014-2019 年美國與中國香港貨物貿易整體占比情況

(二)中國香港數據模型運算結果及分析

從表8 可以看出,中國香港貨物貿易進口國家(地區)較為穩定,2015-2019 年,進口來源前5 位國家(地區)始終為中國內地、中國臺灣、日本、美國、韓國。同時,受中美經貿摩擦負面影響較為顯著,自美國進口額從2018 年1820 億元降至2019 年1696 億元。

表8 2015-2019 年中國香港進口前5 位國家(地區)排名變化情況

續表

從表9 可以看出,中國香港貨物貿易出口國家(地區)相對穩定,2015-2019 年,出口前4 位國家(地區)始終為中國內地、美國、日本、印度。但對美國出口受中美經貿摩擦影響較為顯著,從2018 年的3041 億元降至2019 年2703 億元。

表9 2015-2019 年中國香港出口前5 位國家(地區)排名變化情況

從表10 可以看出,中國香港貨物貿易進出口國家(地區)相對穩定,2015-2019 年,總體貿易額前5 位國家(地區)始終為中國內地、中國臺灣、美國、日本、韓國。

從表11 可以看出,因為中國香港是自由貿易港,本地區生產和消費需求均有限,主要貿易方式為轉口貿易,自美國進口和對美國出口占比均較高,進出口總額近5000 億元,說明美國企業對香港轉口貿易需求較為強烈。

表11 2015-2019 年中國香港與美國貨物貿易整體占比情況

(三)美國與中國香港外貿依存強度分析

中國香港作為WTO 單獨關稅區,其貿易統計口徑包含了出口原產地和進口單位不在香港的轉口貿易。通過美國、中國香港兩地貿易數據可以清晰地看出轉口貿易占中國香港全部進出口貿易的比重,也能借此測算美國與中國香港對彼此的外貿依存強度。

從表12 可以看出,近2400 億元的美國進口貨物需經香港轉口至美國,而原產地為中國香港的進口貨物相對較少。而美國出口貨物經香港轉口量雖然相對較低,但香港對美貨物的消費需求較大,是美國企業主要的海外市場。

表12 2014-2019 年美國、中國香港進出口貨值統計表

四、美國與中國香港啟動關稅戰的影響評估

從WTO 單獨關稅區的歷史淵源可以看出,美國取消中國香港單獨關稅區地位,并取消“香港”原產地標識,直接影響美國與中國香港貨物貿易的適用關稅。雖然美國政府尚未公開表示對來自中國香港的貨物加征關稅,本文通過大數據模型,參照2020 年8 月14 日的中美兩國互相加征關稅強度,利用美國發布的數據(主要是為了剔除香港發布的轉口貿易),對后續影響進行了量化評估。

(一)中美加征關稅整體情況

表13 中美經貿摩擦概況表

將2018 年7 月6 日中美正式互對340 億美元商品加征25%的關稅,作為中美貿易摩擦開始的起點,經過梳理可以看出,測算美國與中國香港互相加征關稅的外溢影響,必須將商品、稅率、時間變化等因素均融入大數據模型的業務邏輯。

(二)整體測算結果

將2019 年全年美國與中國香港貨物貿易作為參照系,假設美國對來自中國香港的貨物加征與中國內地關稅區相同的稅率,香港政府采取中央政府同樣的加征關稅強度進行反制,并假設美國出口中國香港的貨物,相關加征關稅由美國企業承擔;中國香港出口美國的貨物,相關加征關稅由中國企業承擔,以2020 年8 月14 日中美彼此加征關稅強度為標準,應用大數據模型測算中美兩國企業年度增加稅負成本如下:

表14 中美企業增加稅負測算表

從表14 可以看出,美國政府一旦對中國香港啟動貿易戰,對中國企業影響較為有限,主要受損的是美國企業的利益。

五、相關結論

以美國、中國香港發布的數據為基礎,通過多個大數據模型測算可以看出,美國、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三個WTO 認可的關稅區之間的貿易往來已經十分密切。深化合作、互利共贏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如果美國政府失去理性,不依據理性行為者模型、充分考量中美兩國的企業損失是否對等,就悍然發動對中國香港的關稅戰,很容易演化成為完全不對等的“貿易戰”,相關損失也將主要由美國企業和美國國內消費者承擔。同時,若考慮美國大量的進出口貨物需要經香港轉口,中國香港應對美國“關稅戰”的措施將更加充足。

猜你喜歡
中國香港經貿進出口
今年上半年我國化肥進出口雙雙下降
2021中國香港代表隊選拔考試
2020中國香港代表隊選拔考試
前兩個月我國化肥進出口量均減少
2018中國香港代表隊選拔考試
進出口經理人
《進出口經理人》征訂
來自中國香港的龍蝦美味
中美經貿摩擦的四種應對措施
中美經貿變局將走向何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