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瘋狂的羅蘭》中的“環球旅行”

2021-01-01 02:12田眾非王強
雨露風 2021年10期
關鍵詞:環球旅行

田眾非 王強

摘要:阿里奧斯托的《瘋狂的羅蘭》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為杰出的文學代表性作品之一。在這部堪稱意大利16世紀早期文學的巔峰之作中,阿托夫這個關鍵人物從法蘭西出發,跨越不同大洲的各個地區,最終又回到法蘭西的“環球旅行”。文章旨在對這個人物在作品中的旅程及旅行方式進行整體上的介紹,并結合人物本身,對情節這樣設置的創作意圖進行初步探究,以增進現代讀者對《瘋狂的羅蘭》這部作品以及阿里奧斯托本人的了解與認識。

關鍵詞:瘋狂的羅蘭;環球旅行;阿托夫

《瘋狂的羅蘭》是意大利詩人阿里奧斯托于16世紀初創作的八行體敘事詩,是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文學的代表作品之一。在這部長達三萬八千余行的作品中,詩人在當時西方已知世界的地理信息基礎上,為其在作品中歌頌的“兒女情、美人、騎士,彬彬禮、神武功、甲胄槍劍”搭建了一個巨大的舞臺[1]。同時,在西方歷史上,16世紀初又是地理大發現的時代,達·伽馬、哥倫布等人的遠航激起了歐洲人對于了解、認識乃至征服遠方世界的渴望。盡管阿里奧斯托一生都沒有離開過意大利半島,甚至沒有長時間離開過自己的故鄉費拉拉,但是這樣的一種遠行與探索的精神仍然融入了作品中。因而,《瘋狂的羅蘭》中的主要人物都沒有將自己局限于作為背景的宗教戰爭的戰場,而是像西歐文學傳統中的游俠騎士一樣,出于各種原因不停地遠航、馳騁于這個巨大的舞臺[2]。在這眾多的人物之中,在遠航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阿托夫了,因為這個人的足跡幾乎遍及這個舞臺的各個角落,如果把他所經之地串聯起來,那么這個人物的旅程可以視為是某種“環球旅行”,因為這個人物是從法蘭西附近出發,在游歷了不同大洲的許多地方之后,最終又都回到了法蘭西的土地上。

當然人類真正意義上的環球航行并不是由法國人完成的,而且在麥哲倫船隊的環球航行結束的1522年,《瘋狂的羅蘭》的主干部分已經創作完成并于1516年和1521年兩次出版[3-5]。因此,阿里奧斯托頭腦中的這次“環球旅行”與真正的環球航行無法相提并論,更何況直到1532年《瘋狂的羅蘭》最終版問世,阿里奧斯托在作品中也只是提到了達·伽馬和哥倫布,因此基本可以斷定他對于麥哲倫船隊的壯舉一無所知。但這并不會影響到阿托夫的“環球旅行”對《瘋狂的羅蘭》作品本身的重大意義,因為這部作品中龐大的世界舞臺主要體現在這次“環球旅行”中。故對這段“環球旅行”進行研究,有助于加深現代讀者對《瘋狂的羅蘭》整部作品的認識和了解。

一、旅行路線

如果單從《瘋狂的羅蘭》來看,英格蘭公爵阿托夫在第6歌的第一次登場,事實上是在魔女阿琪娜那座位于遠東外海的島上。那么,他在作品中的這次從遠東回到法蘭西的旅程似乎并沒有辦法被稱為“環球旅程”。不過考慮到這部作品的所謂“前作”即《熱戀的羅蘭》(Orlando innamorato)中阿托夫的旅程是從巴黎開始的,他在第44歌重回巴黎,也可以視為完成了一次“環球旅程”[6-7]。

在第6歌33節,阿托夫第一次正式登場時被魔女阿琪娜所困,變成了一棵樹,之后被女巫梅麗薩所救,被她帶到洛基提的城堡。在第15歌,洛基提安排他乘船從島上返回西方。他首先經過“芳香的印度”,左右有著數千個島嶼(大概是作為香料產地的印度尼西亞島嶼,且在當時的一些世界地圖中,亞洲南部海中確實有許多小島),之后經過“多馬之地”(即使徒多馬受難之地。根據卡雷蒂在16節的注釋,在當時的地圖中此地被置于柬埔寨附近,但是這個柬埔寨要比實際上的柬埔寨更加向南延伸),再向北經過馬六甲(根據卡雷蒂在16、17節的注釋,在當時的地圖中馬六甲位于“多馬之地”的北面),沿海岸經過恒河河口、錫蘭島、科里角(印度與斯里蘭卡之間的馬納爾灣的一個海角)抵達柯欣(今科欽),并從此一路向西,在波斯灣上岸。在此,經過阿拉伯半島來到位于蘇伊士灣的河洛,沿“圖拉真河流”(一條聯通紅海和尼羅河的運河)來到尼羅河畔,定計擊敗盤踞此地的巨人后沿河北上,先后來到孟菲斯、開羅抵達位于尼羅河入??诘倪_米塔(坐落于尼羅河入??诘某鞘校┎⒃诖说赜糜嫐⑺来蟊I歐利羅。之后又經陸路來到耶路撒冷,參觀了圣地之后,在接下來的章節中參加了大馬士革的比武大會[8]。

在第18歌134節,阿托夫與自己一路上結識的伙伴一同乘船離開大馬士革。他們乘船先后來到塞浦路斯的法馬古斯塔以及巴佛,但在之后遇到惡劣天氣,他們所乘坐的船只在第19歌54節被吹到了阿亞佐海灣,即《馬可波羅行紀》(Milione)中提到的剌牙思城。阿托夫在此使用自己的魔法號角嚇退了一支兇惡的女性部族,但是同時也嚇退了自己的伙伴,他們把船開走了,只剩阿托夫獨自一人被拋棄在這里。于是他從第22歌5節開始走陸路,穿過亞美尼亞(位于奇里乞亞的小亞美尼亞)、納塔利亞(即安納托利亞)、布爾薩,穿過海峽來到特拉奇亞(巴爾干半島東南部),沿多瑙河穿過匈牙利、摩拉維亞人(生活在捷克東部)和波西米亞人(生活在捷克中西部)生活的地區,路過弗蘭肯(即巴伐利亞)、萊茵河、阿登森林、亞琛、布拉邦特,在佛蘭德上船渡過海峽回到英格蘭。到了倫敦,他聽說父王已經前往巴黎援助查理曼,于是在泰晤士河港口乘船,從加來再次度過海峽,進入法蘭西地界。但是他很快被巫師阿特蘭引誘至位于法蘭西某地的魔法城堡。不過,他成功破除了阿特蘭用巫術制造的城堡,解放了被困于此地的眾位騎士,并且找到了寶馬神鷹。因此,在第23歌開頭,他將自己的武具與戰馬拉比坎留給路過的布拉達曼,騎上寶馬神鷹飛上了天空。

之后阿托夫再一次登場,已經是在第33歌中了。他乘坐寶馬神鷹,飛過法蘭西、伊比利亞半島之后向南飛到北非,并沿著北非海岸向東,飛過北非海岸以及埃及的十余個著名城市,最終來到位于尼羅河上游的努比亞。在第34、35歌,他擊退了襲擾此地的鳥身女妖,并一路追擊,從尼羅河發源的高山山腳下的山洞進入地獄。在地獄聽取了莉迪亞的故事之后,他從原路離開地獄,在一處泉水洗清身上的黑煙,然后向上飛到了位于山頂的地上樂園,見到了在此迎接他的圣約翰。在圣人的帶領下,他來到了月亮之上找回了羅蘭失去的理智,并拜訪了命運女神的宮殿以及忘川。從地上樂園返回后,在第38歌,他率領努比亞的軍隊穿過沙漠,并在接下來的幾歌中與羅蘭等基督教騎士一起包圍并攻陷了阿格拉曼的首都比塞大。最后,在第44歌,他根據圣約翰的囑托,在普羅旺斯將寶馬神鷹釋放,最后隨騎士們一起光榮返回巴黎城。

二、旅行方式

此次“環球旅行”包含了陸路、水路與空中三種不同的方式:走陸路的時候,阿托夫的交通工具主要為自己的戰馬;走水路的時候,自然是乘船;而在空中飛行的時候,其所騎乘的是所謂的寶馬神鷹。另外,在詩人描繪這三種方式的詩句中,也包含了很多有趣的細節。

在陸路方面,正所謂“寶馬配英雄”,由于阿托夫本身是騎士,因此自然擁有自己的戰馬。關于阿托夫騎乘的戰馬拉比坎,詩人幾乎將其描繪成了一匹“神馬”。在第15歌41節,阿里奧斯托稱其“似疾風又好像熊熊火焰”。至于其速度,第22歌6節中詩人稱其奔跑起來“就好似戰馬生翼雙肩”,第23歌14節也提到“拉比坎可載其奔馳如電”。從這幾句詩中可以看到,拉比坎的奔跑速度非常之快。此外,在《瘋狂的羅蘭》[9]中還有著對其速度的側面描寫。例如,在第22歌中,阿托夫從安納托利亞東南端的小亞美尼亞穿過半島抵達位于半島西北的布爾薩,其間只花了幾天時間,其速度由此可見一斑。

在海路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阿托夫在地中海的航行都受到了風暴的阻攔:他原本想從大馬士革乘船回到法蘭西,但是塞浦路斯附近也遭遇風暴,飄到了阿亞佐海灣。此外,詩人在描寫風暴的場景時花了很多筆墨,很細致地描寫了船員在遭遇風暴時的反應與行動。這樣的情節安排,一方面確實有推動情節向前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說明在阿里奧斯托的觀念中,地中海航行確實容易遭遇風暴,而且他對于風暴來臨時船員的應對非常了解。不過,考慮到阿里奧斯托本人并沒有乘船出海的記錄,費拉拉也并非是以航海著稱的城市,這樣的描寫只能說明,在當時意大利人的認知當中,地中海航海遭遇風暴是非常常見的情況。

如果說陸路和海路都還是有著一些現實來源的話,空中飛行更多的則是詩人天馬行空的想象。雖然在諸如奧維德《變形記》(Metamorfosi)等古典文學中有過空中飛行一類的情節,騎乘的“寶馬神鷹”在其中也有諸如珀爾修斯騎乘的飛馬帕伽索斯作為原型(畢竟“寶馬神鷹”在作品中有時也會被稱為“destrier alato”,即長著翅膀的馬)[10],但是從整體上講,空中飛行游歷世界以及“寶馬神鷹”的形象仍然可以視為詩人的原創內容。與前面提到的戰馬一樣,它的速度也是非??斓?,例如,詩人在第6歌18節提到:“好一只大怪鳥寶馬神鷹,抖動著巨羽翼快速飛行,執掌著天箭的宙斯使者,亦被它拋在身后不見蹤影”。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詩人為寶馬神鷹安排了最終的結局。在第44歌25節,當阿托夫回到普羅旺斯之后,“圣約翰曾再三囑咐公爵,至此處,莫再騎寶馬向前;別繼續坐馬背駕馭神鷹,應給與它自由,任其隨便”。而且,在這一節的后半段,詩人提到原本由洛基提贈送給阿托夫的魔法號角也失去了魔力。由于這些現象全都與之前引導他登上月亮的圣約翰相關,也就意味著,到此為止,之前的那個依賴魔法與神跡的阿托夫,最終回歸了作為基督教騎士的道路。此外,在這一段之后,阿托夫很快就從整部作品中退場了,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這個失去了寶馬神鷹、魔法、神跡力量的阿托夫,在詩人眼中已經不再有繼續存在的必要性與價值。詩人為什么要做這樣的安排呢?這很可能是由阿托夫這個人物在整部作品中的獨特角色定位所導致的。

三、旅行的人物

英格蘭公爵阿托夫貴為英國國王之子、查理曼手下的圣騎士之一,在《熱戀的羅蘭》中只是個滑稽角色,但在《瘋狂的羅蘭》之中,其地位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盡管這個人物仍然游離于三條敘事主線(宗教戰爭、羅蘭對安杰麗佳的愛情、魯杰羅與布拉達曼的愛情)之外,事實上在每一條主線中都不乏他的身影,且他并不只是簡單地出現其中,每一條主線上最難以解決的困境都是依靠阿托夫以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機械降神”(Deus ex machina)的形式予以解決。正是由于他所施行的一系列神跡,如捕捉南風、變石頭為馬、變樹枝為船等,非洲王的首都被攻陷,隨后阿格拉曼兵敗戰死在蘭佩杜薩島上,宗教戰爭最終結束;因為愛情而發瘋的羅蘭也是依靠他飛上月亮取回神智,最終才得以清醒;當魯杰羅與布拉達曼雙雙被困于阿特蘭的魔法城堡不得脫身時,也是仰仗阿托夫從洛基提送給他的書上找到了破魔之法,二人的故事才得以繼續。換句話說,從他離開了阿琪娜與洛基提的島嶼開始,他在《瘋狂的羅蘭》中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各地以“機械降神”的方式解決各種難題。此外,阿托夫是整部作品中唯一一個穿越世界之外,拜訪過地獄、地上樂園、月亮、忘川等想象地點的主要人物;只有在他的部分,在第34歌中,詩人借由圣約翰之口提出故事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是神意的觀點;同樣是只有在他的部分,在第15歌中,詩人通過預言的方式介紹了達·伽馬與哥倫布開辟的新航路、發現的新世界;他同時也是《瘋狂的羅蘭》中唯一一個主要依賴魔法道具、神跡奇事,而非個人武勇建立功績的騎士。在這部詩人花費了很多篇幅描繪愛情、以第一人稱口吻介入其間以談論愛情的敘事詩中,阿托夫是主要人物中唯一一個與愛情沒有任何瓜葛的人物:其他騎士踏入阿特蘭的城堡,基本上都是因為看到了自己所愛之人的幻象,阿特蘭正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引誘他們;只有阿托夫,在第22歌是因為坐騎拉比坎被阿特蘭施法偷走而踏入魔法城堡。這個人物在《瘋狂的羅蘭》中是完全超脫于其他人物之外的。如果說其他人物的存在是出于情節安排的需要,他的存在則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更加深層次的需求,是詩人將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文學方面的天賦、淵博的知識以及一些深層次的想法、考量融合在一起創作《瘋狂的羅蘭》交錯混雜的故事情節時所使用的工具。這可能也是他在第44歌便早早退場的原因,因為原本錯綜復雜的敘事線索逐漸收攏到另一個主要人物魯杰羅的身上,后面不再會有需要“機械降神”的場合,自然也就不再需要阿托夫出場了。

如果阿托夫在《瘋狂的羅蘭》中更多地作為一個“工具人”而存在,那么,他的這場所謂的“環球旅行”可以視為是作者進行創作的工具。阿托夫的行程覆蓋了亞、歐、非三個大洲,而且他不僅僅停留在地球上,其旅程甚至包含了一段幾乎稱得上是“上窮碧落下黃泉”的純粹想象世界之旅。詩人安排阿托夫進行這樣漫長的旅程,其目的很可能是為了借助這個詩歌創作的工具為整部作品搭建范圍廣大的世界舞臺乃至宇宙舞臺。畢竟,阿里奧斯托終生服侍的埃斯特家族,對于地理和遠方的知識十分熱忱;而他之所以創作這部作品,其主要目的之一便是要討好自己的主君。

文藝復興時代的埃斯特家族是什么樣的呢?一方面,這個家族是非常尚武的,畢竟其所統治的費拉拉按照布克哈特的說法,“意大利的大中國家中沒有一個國家像它這樣面臨危險并經常需要武備和防守的”;此外,這個家族還“以保護提倡文學藝術事業而在全世界享有盛名”[11-12]。因此,布克哈特提到,“費拉拉大公引以為傲的是全意大利都知道,在費拉拉,軍人和大學教授們都能一天不差地準時收到他們的薪餉和薪金”。值得一提的是,埃斯特家族長期以來一直對地理、地圖以及異國他鄉的知識保持著極高的熱忱。阿里奧斯托時代以前的諸位埃斯特大公收集了例如摩德納世界地圖、坎迪諾世界地圖等重要的世界地圖;至于在阿里奧斯托創作《瘋狂的羅蘭》時統治費拉拉的阿方索大公,布克哈特說:“當時歐洲的哪一個君主曾經像阿爾方索一世那樣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文化呢?他到法蘭西、英格蘭和尼德蘭的旅行都是為了研究的目的”。阿里奧斯托從年輕時代開始便在埃斯特宮廷效力,他自然很清楚埃斯特家族的這種熱忱[13-14]。因而,很可能正是出于此,他在創作過程中才利用了這樣一個“工具人”的角色,通過這樣的“環球旅行”搭建起龐大的世界舞臺,以滿足埃斯特家族對于遠方世界的好奇心理。

四、結語

《瘋狂的羅蘭》是阿里奧斯托窮盡一生心血創作、修改的文學作品,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為瑰麗的寶藏之一,在這樣一部作品中,詩人安排阿托夫這樣一個特殊角色進行這種長距離的“環球旅行”。通過對于這段“環球旅行”進行研究,不僅可以加深對《瘋狂的羅蘭》這部作品和阿托夫這個人物的理解,還能窺探阿里奧斯托背后的創作意圖,由此進一步了解這位生活在文藝復興時期和地理大發現鼎盛時期的意大利詩人。

基金項目:本論文系2020年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科研項目“ 《瘋狂的羅蘭》中的地理信息研究 ”(N2020025)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田眾非,歐洲語言文學(意大利語)碩士,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意大利語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為意大利文藝復興文學、意大利語文學;王強,歐洲語言文學(意大利語)碩士,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意大利語系講師,研究方向為意大利文化、比較文學。

參考文獻:

〔1〕ARIOSTO L.Orlando furioso[M].Torino:Giulio Einaudi Editore,1966.

〔2〕CAVALLO J A.Il mondo oltre l'Europa nei poemi di Boiardo e Ariosto[M].Milano:Mondadori,2017.

〔3〕DELL'AIA L.L'antico incantatore:Ariosto e Plutarco[M].Roma:Carocci editore,2017.

〔4〕FERRARI A.Dizionario dei luoghi letterari immaginari[M].Milano:DeA Planeta Libri,2017.

〔5〕SANGIRARDI G.Lessico critico dell'Orlando furioso[M].Roma: Carocci editore S.p.A.,2016.

〔6〕LACH D F.Asia in the Making of Europe,Volume II.A CENTURY OF WONDER.BOOK 2:THE LITERARY ARTS[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7.

〔7〕POLO M.Milione[M].Milano:Adelphi Edizioni,1975.

〔8〕RAJNA P.Le fonti dell'Orlando furioso[M].Firenze:Sansoni Editore,1876.

〔9〕阿里奧斯托著.瘋狂的羅蘭[M].王軍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

〔10〕奧維德著.變形記[M].楊周翰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11〕彼得·伯克著.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與社會[M].劉君譯,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

〔12〕布克哈特著.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M].何新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13〕馬可波羅著.馬可波羅行紀[M].馮承均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14〕努爾米寧著.歐洲地圖里的世界文明史[M].尹楠譯,北京:東方出版社,2019.

猜你喜歡
環球旅行
一對夫婦開老爺車環球旅行22年
螞蟻小黑豆的環球旅行
雪后的村莊
環球旅行
鋒言鋒語
世界旅行“家”
螢火蟲的環球旅行
我夢中的環球旅行
潮城事
小王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