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人之義,成人之德

2021-01-02 15:16
考試與招生 2021年2期
關鍵詞:桓公知人鮑叔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書以載道,文以煥彩。春秋風云,英才輩出。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實賴管仲之力;管夷吾內治齊邦,外合諸侯,當推鮑叔牙容人成人之功。我想,若沒有鮑叔牙的容人之義和成人之德,所謂五霸之伐也許不那么容易落在小白的頭上。

自古容人者得人,而容人并非易事。如果論“容人”,齊桓公的不計前嫌似乎倒更貼切一些。從表面來看,桓公沒有計較“箭中帶鉤”之仇,反而重用管仲,確實體現了一國之君的胸懷雅量,但是請大家細想,對于齊桓公與鮑叔牙二人,管仲之留,誰更有利?答案不言自明。管仲之留,對桓公而言,百利而無一害;對鮑叔而言,則是奪功勞于一瞬也。況且鮑叔牙對管仲遠在自己之上的能力有明確的判斷,因此,照常理來論,當是桓公留管仲易,鮑叔留管仲難。于此,更見鮑叔容人之難能。

又有俗話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論知人,鮑叔比桓公更清楚管仲的才華;論自知,鮑叔比管仲更明白自己的能力。這樣看來,鮑叔牙算是當之無愧的“明智”之人了。然而,“明智”之人卻多有卑劣之舉,孫龐斗智中,龐涓可算一例;袁紹大營中,郭圖也可算一例;即便唐代詩人,宋之問還可算一例:他們無不因嫉妒對方的才華在自己之上而生出各種卑鄙手段來。如此看來,“明智”二字不僅在于“知”更在于“行”,這種自知后的讓賢,知人后的推轂,更見鮑叔成人之可貴。

那么,鮑叔牙的“留”“薦”“讓”,其難能與可貴的背后是什么?我想,是他的義和德?!疤煜挛跷?,皆為利來”,世人行事的銓衡難脫“利益”二字,而其對立面便是一個“義”字,鮑叔的容人源自于為桓公之霸業著想,而非一己之私利,這是國之大義;“君子有成人之美,全人之德”,鮑叔牙深知管仲之才,可惜時運不濟,故而退身讓位,以全其志,這是朋友之德。有此義德,難怪“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世易時移,朝代興衰。風云變幻中總有一束光照著前行的歷史,那就是人身上關于美好的光?;驗榫醯膹闹G如流,或為能臣的蓋世之舉,或為賢者的溫良恭儉,或為常人的俠義風范。讀書,就是讓這道光照進我們的靈魂。

感謝讀書會,感謝大家!

猜你喜歡
桓公知人鮑叔
2020年高考全國卷Ⅰ作文選評
真誠交往,知人善薦
心底無私天地寬
與人相處,不累最舒服
指點迷津
談班級管理中的“知人善任”
《人物志》中“知人”理論的現實價值研究
論自我與他人的關系
齊桓公知人善任
齊桓公現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