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小班師幼互動探索

2021-01-02 19:37邢薷勻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 2021年3期
關鍵詞:師幼小班教師應

邢薷勻

(開封市教育體育局 基礎教育教研室,河南 開封 475000)

幼兒教師是剛剛脫離原生家庭的幼兒園小班學生在園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幼兒時刻與教師產生互動和交流,溫馨的師幼互動和親切的心理感受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強大外力。觀察發現,由于教師的一些行為更趨向于管理而不是溝通,教師的指令和要求刻板單一,使得師幼互動變成了教師提出要求、幼兒遵照執行,削弱了互動對幼兒成長的促進意義。對于小班幼兒來說,他們在心理上需要穩固建立與教師的人際關系,并依賴師幼情發展各項能力。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能幫助小班幼兒產生信任感、安全感,激發幼兒自主活動的意愿,引導他們全身心投入一日的生活學習。因此,幼兒教師應高度重視師幼互動的頻次和效能,使其發揮最大、最優的教育成效[1]。

一、變“我說你聽”為相互傾聽

(一)學會傾聽的教師最美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是生活的主人,與教師有著平等的人格,教師應專注傾聽他們作為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正在說什么,了解他們想說什么。大多時候教師由于考慮到小班幼兒的經驗和能力不足,常對幼兒直接提出要求或給予指導,卻忽視了作為獨立個體的幼兒究竟在想些什么。教師只有注意傾聽,才能了解幼兒的想法,因此,教師應給孩子們自由述說的權利,從而真正了解他們。

(二)培養能夠表達的幼兒

隨著師幼之間語言表達頻次的增多,幼兒明白了教師是可以交流的,是愿意傾聽自己述說的。這時候,幼兒對教師的信任感、親近感就會逐漸增強,對學校的向往之情和對學習活動的參與熱情也會自然而然濃厚起來。實際上,很多幼兒都知道自己想要說的是什么、在說的是什么,如果教師認真聽,他們會更加專注地表達、更仔細地組織語言,經過長期的交流訓練,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將大有裨益。

(三)重視并享受傾聽過程

在傾聽幼兒說話時,教師要用神態向幼兒傳遞一個信息:我在用心傾聽,你說得很有趣。小班幼兒十分重視教師這個重要他人,他們希望自己的言說得到認可,教師積極的態度將直接關系到師幼之間的互動頻率和效果。

二、師幼互動的形式與場合

(一)師幼互動的形式

師幼互動中,語言和肢體是十分有效的互動形式。小班幼兒的語言表達和交流能力是在與教師、同伴的對話中逐漸發展起來的。肢體上的溫暖和親切表達也有助于他們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使其對教師產生信任感。

1.直接有效的語言互動

在傾聽幼兒的話語時,教師要及時做出語言回應。這種回應可以是肯定、鼓勵,也可以是追問。應當重視的是,小班幼兒強大的模仿能力使他們能很快理解并學習教師的語言,并以對話形式建立師幼關系,這對于幼兒的思維、交流意識和交往能力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2.傳遞情感的肢體互動

小班幼兒離開熟悉的家庭,需要從新環境中獲得安全感,教師肢體上的擁抱、拉手等動作能給予他們溫暖和信任[2]?!盃渴帧薄粋€簡單的動作就能讓幼兒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重視和關愛,教師可以在生活中多和幼兒拉拉手,一塊兒參觀自然角,一塊兒走進游戲,一塊兒跳舞,賦予“牽手”更多的情感和教育價值。

(二)師幼互動的場合

1.生活環節的互動

教師應積極尋找生活中與幼兒互動的機會,在入園、飲水、進餐、盥洗如廁、戶外活動、午睡等環節,教師有很多時間接觸幼兒,要抓住機會與幼兒進行語言交流和行為互動,使幼兒體會到自己是班級中的重要一分子,增強幼兒的班級歸屬感,從而培育發展良好的師幼關系。

首先,教師是幼兒生活的幫手。傳統的教育觀念認為,教師是幼兒生活中的照料者,但實際上幼兒有著驚人的自我服務能力。如果教師適當放手,會發現幼兒能夠自己學習穿鞋子、脫衣服等,此時教師可以毫無保留地肯定和激勵幼兒,在開展師幼互動的同時促進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發展,在師幼互動中發現并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其次,生活是互動的最佳話題。在幼兒園生活中,幼兒時常會向教師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星期天去哪兒玩了,家里新添了小寵物,又多了哪個好朋友,今天下的雨或雪好大……教師不要讓這些話題輕易滑走,要在互動中激發幼兒的表達興趣,如可以給出“哦,雪真的好大!好像一朵朵白花呢!”“你有了新朋友,真開心??!”這樣的回應。如果教師重視幼兒的具體生活信息,和幼兒的話題就會越來越多,師幼關系也會更加融洽和穩定。

2.集體教學的互動

首先,“點線面”的全面互動。師幼互動時,教師要注意與幼兒個體互動以及與集體互動的不同之處。教師在與幼兒個體互動時,關注點在該幼兒身上,需要解決的問題或許是幼兒獨有的,也可能是可以從幼兒身上輻射到其他幼兒身上,但教師應讓幼兒知道自己正在關注他,此刻他是重點,這有助于該名幼兒與教師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3]。

當教師與一個小組、群體互動時,應在關注個體需要的基礎上重視群體的整體水平、小組成員之間的關系。這將有助于教師了解幼兒在群體中的地位、感受、水平和需要,從而與幼兒群體建立更加良好的關系。

其次,富有層次的個性互動。教師應注意到,即使是年齡和水平相當的幼兒,他們的需要也可能不同。比如,同是小餐廳服務員的佳佳和樂樂,對教師分別有著一起吃飯和共同參與制作食物的希望,制作食物顯然比一起吃飯要復雜一些,教師在與幼兒互動的時候要注意關注其能進行的活動,并使互動的結果——食物美味、點心好看融入當前的游戲,使幼兒感受到自己在游戲中是受到關注和肯定的。

3.自主游戲的互動

首先,教師是游戲的參與者。師幼互動是教師和幼兒雙方的行為表達,教師希望幼兒與自己互動,那么幼兒就是以獨立平等的地位在與教師交流,而不僅僅是一個服從者。教師應明白自己的參與者角色,并提供及時和必要的幫助,以建立和增強師幼友誼、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

其次,以互動促進游戲推進。教師與幼兒互動的目的是什么?推進游戲情節、促進幼兒能力發展、發展幼兒創造力等都是師幼互動的目的。長期的教學實踐表明,只有在融洽的師幼關系中,幼兒才會真正理解教師的想法,并樂意跟隨教師參與活動、開展探索,共同享受成功或承受失敗。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教師對互動的重視、為促進師幼互動而做出的思考和努力,是維護師幼關系、促進幼兒積極自主探究、積累經驗、提高能力的關鍵因素[4]。

三、師幼互動的重要保障

(一)教師引導評價保障

在師幼互動中,幼兒也能夠自然而然地萌發評價意識、開展評價活動。這些新穎又稚嫩的評價,既有幼兒對自己行為的反思,也有對同伴行為的評判。對于幼兒的評價活動,教師一般不應輕易打斷或否定,而應在耐心聆聽的基礎上,予以包容性理解和支持,使幼兒理解教師不會因自己的失誤或個性而做出主觀判斷,讓幼兒充分感受到教師的關愛與理解。當然,對于涉及是非、善惡等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的評價,教師則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準繩,在循循善誘中引導幼兒明辨是非、善惡,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寶貴種子早早播入幼兒的心田,從而確保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二)家庭教育聯動保障

良性有效的師幼互動離不開家庭教育的牢固支撐。在家庭環境中,家長和幼兒在聊天交流時經常會談到教師和學校,這是師幼互動效果的延續。教師要充分利用家園聯系的多種渠道,形成穩定有力的家園共育紐帶,以家庭親情和溫情的力量增強幼兒對幼兒園、對教師的親近感,使師幼關系更加愉快和諧。

總之,教師與小班幼兒的互動是一個十分有趣和有益的話題。因幼兒自由大膽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師幼互動也呈現出更多的挑戰與可能性,它要求教師尊重幼兒的每一個想法、每一次探究,理解并陪伴、參與他們的校園活動,進而靈活運用教育和心理學知識,采用多種互動形式與方法,讓不同經驗、興趣的幼兒都能喜愛人際互動,繼而在人際互動中引導幼兒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猜你喜歡
師幼小班教師應
關注幼兒日常生活 開展師幼有效互動
小班教學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軍事游戲的開展
語文教師應具備的“文本素質”
如何在幼兒園小班開展區域活動
共享區域活動資源 滋長師幼幸福
師幼互動視域下幼兒教學活動策略探討
教師應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師幼互動那些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