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巢湖地區諺語語言世界圖景中的價值觀

2021-01-07 10:01
銅陵學院學報 2021年4期
關鍵詞:巢湖圖景諺語

祖 艷

(巢湖學院,安徽 合肥 238000)

語言世界圖景術語是蘇聯語言學家首先提出,之后引起各國學者們的關注。 語言世界圖景理論認為,語言是人類感知世界和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只有通過語言,現實世界才可以觀念化表達。 俄羅斯學者 Кубрякова 認為, 語言世界圖景是與語言緊密聯系, 并通過語言形式所折射出的那部分觀念世界[1]。我國學者認為, 語言世界圖景指語言通過文化世界圖景所反映的現實世界,主要研究語言、思維、現實三者之間的關系,展示三種不同的世界圖景:現實世界圖景、文化世界圖景和語言世界圖景[2]。 在俄羅斯學者阿普列霞看來, 研究語言世界圖景的常用方法是研究某一民族語言中特有的觀念、概念[3]。

環巢湖地區位于安徽省中部,地處長江三角洲西側邊緣地帶。 從廣義上來說,是指以第五大淡水湖巢湖為中心的環湖周邊地理區域, 包含合肥市、巢湖市、肥東縣、無為縣、含山縣、和縣、廬江縣部分區域[4]。它不僅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而且是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環巢湖地區諺語語言世界圖景是環巢湖地區文化世界圖景在諺語中的集中反映,是環巢湖地區人們對現實世界的認識和感悟。 觀念分析法是語言世界圖景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筆者嘗試用這一方法來研究環巢湖地區諺語語言世界圖景中的價值觀。

一、環巢湖地區諺語語言世界圖景中的價值觀

價值觀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如人、事、物的意義和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 是人們對社會存在的反映。 一個人的價值觀從出生開始就是在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下逐漸形成。 人們的社會生產方式、 所處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以及物質生活條件等對價值觀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價值觀對人自身行為的定向和調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決定了人的自我認識, 不僅直接影響一個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標和追求,還影響著群體行為和整個組織行為。 環巢湖地區諺語語言世界圖景中的價值觀主要體現在環巢人的勞動價值觀、財富價值觀、個人價值觀和婚姻價值觀。

(一)環巢湖地區諺語中的勞動價值觀

勞動價值觀是人們對勞動的觀點和態度, 包括對勞動的目的、價值和態度等內容。 勞動是人類社會生存與社會發展的基本條件, 是人類最重要的社會實踐活動。 人類勞動不僅是為了創造物質財富,求得生存與發展,而且可以幫助人類實現自身的價值,創造精神財富[5]。 環巢人認為,“勤勞是個寶,人生不可少”、“勤勞是幸福之根”、“鳥美在羽毛, 人美在勤勞”、“馬美在奔跑著,人美在勞動中”。 環巢人知道,勤勞可以致富, 而懶惰則會致窮, 如諺語中所說的“人勤地生寶,人懶地長草”、“干字當頭窮變富,懶字當頭富變窮”、“坐吃山也空,手勤不受窮”[6]。

環巢人不僅熱愛勞動,而且誠實勞動,在勞動中講究實干,不空談,“話要實說,事要實干”、“說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十個空談家, 抵不上一個實干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實干不僅是要認真勞動,還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做事要有始有終,“千事有頭,萬事有尾”、“起頭容易終梢難,虎頭蛇尾事不成”。在勞動中不要害怕困難,要有勇敢的精神,“困難像彈簧,你弱他就強”、“用心打石石自穿,怕難萬事不可行”。

環巢人還注重創新勞動和科學勞動,特別是在從事農業生產時重視科學技術的學習和應用,如“農民要致富,提高文化是出路”“科學技術是個寶,農業生產不可少”、“耕田看犁托,種田靠科學”。 如果只是一味地蠻干,不講究科學,那么就會“種田不科學,出力不討好”[7]。

(二)環巢湖地區諺語中的財富價值觀

財富價值觀是人們對財富問題的認識和處理的基本立場和觀點。 馬克思認為,勞動和土地是財富的源泉,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是財富的本質。 人的需要除了生存需要, 還有享受需要和發展需要,財富是人自由發展的物質基礎[8]。財富不僅指金錢等物質財富,還指知識、信仰等精神財富;不僅指房子等有形財富,還指健康、聲譽等無形財富[9]。 環巢人對于財富的觀念一方面體現在對物質財富源泉的認識,另一方面體現在對于精神財富和無形財富的追求。環巢人認為,土地是財富的源泉,財富的源泉除了土地,還需要人類的勞動,勞動是財富的活的源泉,如諺語中所說的“人為萬物靈,全靠雙手勤”、“腳手勤,不受貧”、“雙手是活寶,一世用不了”、“靠勞動發家,理直氣壯;撒汗水致富,心安理得”。 對于環巢人而言,勤勞是致富的源泉,守住財富必須還要節儉,“發家勤為先, 治家從儉起”、“貴自辛勤得, 富從節儉來”、“黃金本無種,出自勤儉家”。

環巢人不僅重視物質財富,而且追求精神財富。在環巢人的心里,物質財富不是真正的財富,知識才是真正的財富,“有錢不是富,無知才為窮”、“沒有錢財不是窮,沒有知識真是窮”。 環巢人明白知識的價值,“知識就是財富, 知識就是本錢”、“黃金貴有價,知識無價寶”, 因為環巢人知道知識具有它的重要性,“知識得光明, 無知是黑暗”、“有知之人常省事,不知之人不省事”。

環巢人對于無形財富的追求也是顯而易見的,如 “聲名貴比金”、“黃金買不到好名聲”、“錢是身外物,名聲值千金”、“千金難買眾人贊”等諺語,展示了環巢人對于名譽的珍惜。 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也是環巢人不可忽視的財富,環巢人認為“錢財是草,身體是寶”、“今年筍子來年竹, 少壯體強老來?!?、“思想樂觀,健康心歡”。

(三)環巢湖地區諺語中的個人價值觀

個人價值觀是指個人對于周圍的客觀事物的作用和意義的看法和評價以及對于社會存在的反映。人有兩種存在狀態,一種是個體狀態,一種是群體狀態, 因此人的價值可以分為個體價值和群體價值。 個體價值是指個人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品質和能力。 群體價值是指以群體形式存在的個人,在共同的社會實踐中表現出的群體價值[10]。環巢人的個人價值觀不僅體現在對個人品德的重視,而且還重視個人與群體、個人與他人、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

環巢人重視個人的修養, 特別是品德, 如諺語“君子在德不在衣”、“持德者昌,悖逆者亡”、“鳥靠翅膀,人靠德行”。 “人有理想,志堅奮發”、“胸中有了大目標, 泰山壓頂不彎腰”、“胸有凌云志, 無高不可攀”、“學海無涯勤是岸, 云程有路志是梯”、“活著為人民,生命值千金;活著為個人,不如一根針”,這些諺語向我們展示了環巢人對于志向和理想的追求。

在社會群體中,環巢人認為個體不能離開群體,認為“人投人,鳥投林,獨來獨往難存身”、“魚不離水,虎不離山,雁不單行,人怕力單”、“人仗集體虎仗山,離開人群受孤單”。 所以在生產生活中,環巢人明白團結的力量大,“事成于合作,力成于團結”、“人心齊,泰山移”、“一人一心,無錢買針;萬眾一心,有錢買金”。 在群體中的個人要互助互愛,因為“魚靠水生存,人靠人生活”、“花要葉護,人要人扶”。

環巢人在與人相處時注重仁義,“君子無所適,所適為禮義”、“仁義走遍天下, 橫行寸步難移”、“只有仁義過天,沒有英雄蓋世”,從這些諺語可見環巢人與人為善,寬厚正義,堅持做到“大人不言,小人不語”、“大人不欺小人頭”、“禮尚往來”[11]。

在個人與國家關系方面, 環巢人認為個人應該以國家為重,“家為小,國為大;國為先,家在后”、“國事重于家事,國孝大于家孝”。 因為環巢人明白,“國安民也樂,國破家必亡”、“國之不存,何以為家”。 環巢人熱愛自己的國家,認為“舍命才算真豪杰,愛國方為大丈夫”、“天下興亡民有責,覆巢之下無完卵”、“好馬馳騁疆場,好男報效國家”。

(四)環巢湖地區諺語中的婚戀價值觀

婚戀價值觀是個人對戀愛、 婚姻和家庭的根本認知和理解, 它直接影響戀愛、 婚姻行為的價值取向, 對人的擇偶行為和婚姻生活起著決定性的導向作用,影響人的一生發展和幸福。 環巢人相信真正愛情的存在,認為“只要情意合,棒打也不脫”、“愛情之火撲不滅,噴泉之水堵不死”。 “傳情不用話,轉眼動眉便是情”、“貓叫號,屋上跳;人相戀對著笑”,這些諺語向我們展示了環巢人心里愛情的美好。 愛情的建立基礎是忠心和真誠,“鮮花要用水澆灌, 愛情要靠互珍重”、“虛偽的愛情易破裂”。

至于婚姻,環巢人相信“婚姻本是命中定,千里姻緣一線牽”、“不論有錢沒錢,都要成雙成圓”;主張婚姻自主,“自己婚姻自作主,不需別人磨紅薯”。 環巢人認為婚姻不能強求, 要建立在愛情的基礎上,“強求的婚姻緣不長, 強扭的瓜兒味不香”、“強迫不成買賣,捆綁不成夫妻”、“草率的婚姻少美滿”,因此環巢人在擇偶時 “莫重衣衫要重人, 莫重富貴重愛情”、“不愛富家子,只愛如意郎”、“求婚先求心”。

組建家庭的環巢人具有很強的家庭和諧觀念,如“家和日子旺”“全家一條心,泥巴變成金”。 環巢人重視家庭成員之間的和諧關系, 認為夫妻之間的關系要和諧,“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家常飯,粗布衣,知冷知熱是夫妻”[12]。

二、 環巢湖地區諺語語言世界圖景中價值觀形成因素

環巢湖地區諺語語言世界圖景中價值觀的形成取決于環巢湖地區經濟生產方式, 在環巢湖地區歷史和文化中可以找到淵源, 同時還受到環巢湖地區風俗習慣的影響。

(一)環巢湖地區經濟影響

環巢人的勞動價值觀受到環巢湖地區農業生產的影響。 環巢湖地區是以農業生產為主,大部分人口都是從事農耕的農民。 環巢人明白農業生產的重要性,“農民不種田,餓死世間人”、“七十二行,莊稼為上”、“農民不種田,城市斷炊煙”、“米面油鹽柴,全從地里來”。 農業生產離不開農民的辛勤勞動,要想有所收獲, 離不開農民的辛勤汗水和時間付出,“一分功夫一分糧, 十分功夫十成收”、“早起三朝頂一工,抓住冬閑頂半年”、“春爭日,夏爭時”。

隨著工業現代化的不斷發展, 環巢湖地區的農耕文化和工商文化也在逐漸地融合, 環巢湖人的財富價值觀也在改變,除了土地是財富的源泉,工商業也可以帶來財富,逐漸開始擯棄拒商的觀念,對工商業有了新的認識,如諺語“無商不富”、“菩薩也斷不了買賣心”。 諺語“三山人馬,三河人才”展示的是李鴻章的淮軍將領多出生于合肥西南的紫蓬山、 大潛山和周公山。 三河位于肥西境內,三山人馬的后代多移居于三河,經營商業,培育出眾多商界精英。 工商業的發展不僅影響了環巢人的財富價值觀, 而且也影響了環巢人的個人價值觀。

(二)環巢湖地區歷史影響

環巢湖地區具有悠久的歷史,不僅出現過許多歷史名人, 而且還是許多歷史名人的故里, 如包拯、范增、李鴻章等。 環巢湖地區諺語給我們展示了一幅幅歷史文化世界圖景,讓我們從中可以領略到環巢湖地區的歷史典故和歷史名人。這些歷史典故和歷史名人對于環巢人的個人價值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環巢人保家衛國的志向和英勇精神可以在諺語“合肥四絕:逍遙津,廉泉水,屋上井,斛兵塘”中找到淵源。 這句諺語展示了合肥不同歷史時期的歷史文化圖景。 其中逍遙津是三國時曹操大將張遼在此以七千守軍擊敗孫權十萬大軍的古戰場, 斛兵塘是張遼鎮守合肥時挖掘的,呈正方形,用來清點兵卒,站滿一塘則為一定的數量。 從諺語“張遼威震逍遙津,合肥伢們不夜哭” 中我們可見張遼在鎮守合肥時的威武勇猛。

環巢人崇尚廉潔和孝順父母與宋朝有名的大清官包拯有關。 包拯是安徽合肥人,以清廉公正聞名。他為人忠厚正直,不附權貴,鐵面無私。 “白皮無絲(私)包河藕,鐵面無私包龍圖”、“包公打舅舅,認法不認親”、“包公殺侄兒,認法不容情”等諺語展示了包公在辦案時的鐵面無私,不包庇自家親戚,只認法不認人。 “敬嫂如敬母,稱嫂為嫂娘”這句諺語表明包拯不僅為官清廉,而且為人孝順,由于自幼時嫂嫂撫養長大,所以敬嫂如母。

環巢人自古以來就重視科學和知識。 范增是項羽的謀士,巢湖人,亞父是項羽對范增的尊稱。 環巢湖地區諺語中對亞父的足智多謀進行了高度評價,如“不聽范增語,死在烏江頭”、“不聽亞父勸,死都死不及”。 李鴻章是清末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是合肥人。 “姥山尖一尖,合肥出狀元”,這句諺語講述的是李鴻章出資將巢湖姥山頂部的四層寶塔增高為七層,以使其家鄉合肥成為風水寶地,多出狀元。

(三)環巢湖地區文化影響

環巢湖地區北部連接中原,南部與吳楚相通,它既是連接南北的交通要道, 又是東西部地區的交匯處, 所以它對于中國南北文化和東西文化的融合起了橋梁的作用。

中華文化中的道家老子, 儒家孔子和孟子雖然出生在河南, 但是他們不斷地在中原大地傳播思想和文化, 環巢湖地區吸收了儒家和道家思想文化的精髓。 孔子的弟子曾參在《禮記·大學》中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意為品性修養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環巢人在儒道文化的熏陶下具備了忠孝節義、善惡分明、仁義誠信、愛國敬業等性格。 自春秋以來,孔子來居巢古鎮講學,尚文重教之風就在巢湖地區流行。 兩漢時期,環巢湖地區開始興辦官學,設立書院,如無為的林泉書院、廬江的毛公書院、和縣的古和書院和巢縣的巢湖書院等。

自唐宋以來,很多文人墨客來到環巢湖地區,增添了環巢湖地區的文化氛圍。 “烏江鎮里拜靈祠,半邊街上看陋室”這句諺語說的是和縣境內的半邊街,是唐朝詩人劉禹錫任和州刺史時在此筑陋室居住,《陋室銘》就是誕生于此。 和縣詩人眾多,有與韓愈齊名稱為“韓張”的張籍,有北宋著名歌豪杜默,還有愛國詞人張孝祥[13]。

(四)環巢湖地區風俗習慣影響

風俗是指在特定的社會文化區域內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 不同地區具有不同的風俗習慣,環巢湖地區飲食風俗習慣、待客風俗習慣、婚嫁風俗習慣等對環巢人的價值觀產生一定的影響。

“冬喝紅茶夏喝尖,四月八月喝瓜片”告訴我們環巢人喜歡喝茶,具有飲茶的習俗,因為茶葉具有養生、提神和保健的作用。 茶葉不僅影響了環巢湖人的生產和生活,而且也影響了環巢人的社會交往活動。環巢湖區域的茶事活動較為豐富。 以茶敬客,甚至飲酒時以茶代酒,如諺語“淺茶滿酒,茶滿欺人,酒滿敬人”。 在柘皋、運漕、襄安一帶還有去茶館喝早茶的習慣。 買賣雙方能夠邊喝茶邊談生意,聯絡感情。 在環巢湖地區,不論是過年還是紅白喜事,只要家里來了客人,在午飯前都要準備早茶招待。

環巢地區的婚俗是豐富多彩的。 “三生籮”是環巢湖地區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婚嫁禮儀, 體現了環巢人的婚姻價值觀。 “三生籮”指的是裝著雞鴨魚肉的稻籮和一個與稻籮搭配的木制箱子, 箱子里有辣酒壇、艾葉、桃枝、棗子、花生、蓮花糕和染紅的雞蛋等等。 “三生”其實是“三種牲口”的諧音,棗子、花生和桂圓在一起的諧音是“早生貴子”,蓮花糕意為觀音送子,艾葉與“愛意”諧音。 “三生”分別代表的是前生、 今生和來生, 指的是相愛之人的愛情是前生注定,期待來生還做愛人[14]。

三、結語

環巢湖人民創造了大量豐富多彩的諺語,構成了一幅幅豐富的文化世界圖景。在這些文化世界圖景中蘊含了環巢湖人民對于生產勞動的認識、對于財富的感悟、對于個人道德修養的追求和對于婚姻家庭的思考。通過對環巢湖地區諺語語言世界圖景中的價值觀的研究,讓我們能夠更全面地了解環巢湖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 更深入地感受環巢人的價值觀念,對現代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具有一定的啟示。

猜你喜歡
巢湖圖景諺語
黃河口的小康圖景
巢湖,我的母親
巢湖,我的母親
在沙堿地繪出幸福圖景
艾家河描繪新圖景
安徽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
青島新圖景
諺語趣畫
諺語趣畫(一)
巢湖玉卮意蘊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